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前那个故意交白卷 写8000字反对高考的女孩 现在日子怎样?

前那个故意交白卷 写8000字反对高考的女孩 现在日子怎样?

时间:2023-02-09 03:33:09

相关推荐

前那个故意交白卷 写8000字反对高考的女孩 现在日子怎样?

高考是每个中国人人生中必经的巨大转折。和古代的科举一样,高考是很多寒门学子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机会。高考的前身科举制,自隋朝创建以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改革,制度本身几近完备。

但在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满足封建统治的需要,以束缚人民的思想为主要手段,科举制的制度受到了本质上的扭曲。明代的八股文,清代的文字狱,无一不彰显了统治者妄图控制人民思想自由的本质,也是科举制最终走向瓦解的导火线。

进入二十世纪,为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我国于1952年建立了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经历考试科目的增减、文理分科的开始和取消、地方卷和全国卷的使用等多次改革,高考制度仍未定性。

为保证广大莘莘学子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高考的命题和批卷过程极为严谨、认真,明朝著名的“南北榜案”事件亦不会再次上演。

今天要说的却是一个“特立独行”之人,她为表达对现今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满和控诉,在高考的各科试题纸上写下了长达八千字的控诉文。此人就是曾一度闻名全国的应届生蒋多多。

震惊全国的高中生

6月23日,河南南阳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母亲接到了来自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她不明就里,以为高考成绩已出,关于女儿的成绩班主任继续与她谈话。怀着不安的心情,这位母亲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去往学校的路上,这个女人心中千头万绪,一会怀疑女儿高考考砸了,一会猜测或许是女儿考得太好了。心绪万千,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入学校。此刻的她不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做出了一件离经叛道之事,不仅丢失了高考成绩,还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班主任告诉这位母亲,她的女儿全科白卷,并用双色笔在语文答题纸的空白处写下长篇文字,意在控诉高考制度的不公,最后将笔名“碎心飞魔”写在密封线之外。因为损坏试卷和交白卷的恶劣行径,教育局决定对她做出处罚,判定该名考生本次高考成绩形同舞弊,成绩取消。

现在我们无法得知这位母亲当时的心情,但可以猜想到她心中的崩溃和失望。这位出身农村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都希望女儿能考上好大学,将来回报家乡。没想到平日乖巧的女儿能做出这样的惊天之举。

自此之后,届应届生蒋多多的“一战成名”,成为当年高考的焦点。无数媒体蜂拥而至,邻里亲朋的异样眼神,为这个小家庭染上了一层阴霾。

成为“叛逆者”的心路历程

初中时期,蒋多多称得上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绩在年级上位居前茅,平时的学习态度也认真负责,颇受老师喜爱。

进入高中,她却迷上了小说。蒋多多不仅爱读小说,还非常痴迷于文字创作,甚至有过为完成小说不上课的经历。她也曾多次给报社投稿,在自己的稿件当选发表后,大大激发了蒋多多的创作热情和写作自信,从此蒋多多荒废学业,一心扑在小说创作上。还为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做“碎心飞魔”。

在写作的过程中,蒋多多接触到了很多国外的名家名著,从中得知了国外的高考方式。与我国严格的高考统一招生考试截然不同,若说中国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很多西方国家的“高考”则更为自由宽松,许多著名院校都采用的是申请制度。

对西方高考制度的向往,加上本身成绩不理想导致的心态崩溃,大大加深了蒋多多对高考制度的不满。她对高考制度嗤之以鼻,曾多次向父母和老师表示要放弃高考,成为一名小说家,却总是被驳回,斥责她行为和心理的不成熟。

过往的经历在她的心中埋下不满的种子,待到高考之时,彻底爆发出来。这时的蒋多多心中满是愤慨,做出了不计后果的行为,

高考事件的后续

蒋多多的八千字控诉文引起了媒体的争相报道,她也因此成为全国名人,只是高考事件带来的“一夜成名”却成了蒋家的梦魇。为鼓励蒋多多继续学习,南阳市的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多次登门拜访,甚至赠予她数本习题和书籍,希望她来年端正态度,再战高考。

但是,蒋多多却再次不顾身边人的劝阻,一意孤行,把自己关在家中不与他人交流。在家的一年半时间里,蒋多多创作了数部小说,她满怀信心地将这些作品寄往北京的一家出版社,但从此石沉大海,再无音讯。她还把小说上传到网上,仍旧无人问津。

信心大受打击的蒋多多,最终臣服于现实,不再沉迷创作,而是选择离家外出打工。如今,蒋多多已经成为一个普通人,不知她午夜梦回,心中是否心存悔意。

谦虚方为成功关键

《论语·公冶长》记载:“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先贤孔子这番劝诫,正是奉劝弟子谦虚好学,摆正学习态度,方可成就一番功业。蒋多多正是这句话的反例。她之所以对高考心存不满,一是因对自己的现状无能为力而引起的愤怒,二是过于自以为是,心态幼稚,以为自己认定的便一定是正确的。

蒋多多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小说家,自以为是,反而对古人的智慧视而不见。早从先贤孔子开始,历朝历代无数文学家、教育学家,纷纷劝谏后辈学人要谦虚,摆正态度,谦虚治学,不可轻信他人意见,而是有选择性地吸取他人知识的精华之处。

当然,要想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非常困难的。但做到心存怀疑,不片面地观察事物,却可以从身边做起,每天做出一些改变,终有一天可以积少成多,逐渐扭转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会保持谦虚,对任何人来说都为时不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