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礼俗对饮食的约束与人们饮食心态的调整 人际关系上起了很大作用

礼俗对饮食的约束与人们饮食心态的调整 人际关系上起了很大作用

时间:2020-10-03 18:37:30

相关推荐

礼俗对饮食的约束与人们饮食心态的调整 人际关系上起了很大作用

《礼记·礼运》中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又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也就是说礼俗最初起源于人们对饮食的规范。人的善恶藏于内心,很难测度,故需要以“礼”来约束调整,使在“欲”前,知有所止;在“恶”前,知有所取。

中国礼俗的准则是中庸,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度”,既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做到“放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在对待饮食问题上《礼记檀弓》曾用“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说明了应该采取的、合乎礼的态度。齐国大饥,慈善家黔敖在路边摆开食推以接待和救济饥民。有个几天没吃饭的饿者踉踉跄跄地过来了。黔敖左手举着吃的东西,右手端着浆水,冲他喊道:“喂,过来吃饭吧!”饿者站住,张大了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这样的嗟来之食,オ弄成这个样子。”意在指责黔敖无理做慢。黔敖也为自己不太礼貌而向饿者表示了款意,但饿者始终也没吃黔敖的食物,高傲地走了,最终饿死了。作者评论说,黔敖没有礼貌的时候,饿者的拒绝是对的,但后来黔敖认了错,饿者再不接受他帮助就太过分了。

“礼”的作用是“辨异”,即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区别表现出来。这种通过区别显现出来的层次叫做“等”。凡是同等之人礼教相同,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同等人之间在权利、义务上也就有所“等差”。“礼”就是要标明等差,使各等之人按照适合自己所属之等的礼数去做、去生活,这是维护天下安定的根本途径。儒家认为影响天下安定的争斗生于互相侵凌,互相侵凌则生于长幼无序、贵贱乱等,所以要教之以“敬”和“让”,以此实现社会的和谐。而教之以敬让的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乡饮酒之礼”的实践。

“乡饮酒礼”是乡州邻里之间的定期的聚会饮宴。周代的“乡”相当于五个州,是高层的地方行政单位。乡饮酒礼分许多层次,其中最高级的为乡大夫宴请贡于朝廷的贤良之士;较低层次的则是乡人邻里之间的欢聚。欢聚之前他们一起祭祀鬼神,祭祀之后便按照一定的仪式饮宴。

尊让”指崇向谦让,“累敬”指清洁而庄重。有了这两点才能养成不争斗不息忽的个性。乡里之中如果人人如此,则不会发生“斗辨”、“暴乱”之祸而形成这种政治稳定的基础却是饮食宴集,可见这种宴集意义重大。

西汉宣帝时太傅疏广年老退归乡里,用皇帝、太子给他的养老黄金日设酒食,宴请族人宾客,却不留给子孙置买田宅,受到史臣和后世统治者的称费。不过,这类通过饮食欢会融治人们感情的做法须处理得当,否则会适得其反的。汉武帝时旧贵族窦与新贵田纷之间发生了纠纷,本来有两次饮宴的机会可以调和矛盾,言归于好。一次是田对窦婴的好朋友夫说谁备与他一同过访窦要。窦婴听说就买酒买肉,连夜准备,并早早起来酒扫恭候。而田纷却只是以此戏弄灌夫,并无意前往,日中尚高卧,使得灌夫和窦氏夫妇十分尬,灌夫不得不亲往催请,此事不仅加深了窦、田之间的矛盾,也把灌夫卷了进来。又一次是田纷结婚,窦婴与灌夫奉太后诏参加婚宴。宴会上宾客纷纷趋奉田蚧,对窦婴有些冷落。灌夫气不平,使酒骂座;结果闹得不欢而散,灌夫招致灭族大祸,窦婴亦被折于市。这是与窦婴等人的初衷相悖的。事情发展到这步田地,除了窦、田二人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深层原因外,从“礼”的角度看就是在“尊让”方面出了问题,特别是灌夫不该使酒骂座,弄得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礼要求自尊和尊重他人。在饮食礼俗中,很重视进餐时人们的互相尊重,这表现在许多礼仪细节的规定之中。

礼仪规定中以禁忌为主,这些禁忌的主旨就是自尊和尊重对方。“共食不饱”言共同吃饭,要谦让对方,不要过饱;“共饭不泽手”言吃饭前要把手洗干净,以免用手抓饭时影响对方;“抟饭”指把饭放在手中捏成团;“放仮”指吃饭时没有约束;“反鱼肉”指从“俎”或“豆”中取了鱼肉再返还“俎”或“豆中;“投与狗骨”指在筵席上把吃肉剩下的骨头扔给狗;“固获”指专吃一样菜肴。这些都属于对共食者缺少尊重,故要禁止。

“流歌”指吃饭时汤汁流消到嘴边;“刺齿”指剔牙;“咤食”指咀嚼食物时发出很大响声;“啮骨”指啃骨头;“扬饭”指饭很热,用比扬之,以待其速冷(这样做显得心急);“饭黍以箸”指吃黍饭应用匕,而“箸”是用来夹菜肴的。这些行为或因食相不雅,或因缺少饮食文明,会失去自尊,故而也须禁止。“曜羹”、“絮羹”前面已述及;“毋歌醢”指不要喝酱汁;“濡肉齿决”指煮肉要用牙咬断,不要用手去掰;“干肉不齿决”指干肉不要用牙咬断;“毋嘬炙”指烤肉串不要一口吃掉一串,这些也多与食相有关,故亦应注意。总之,在饮宴上要互相尊重,不可在细枝末节上刺伤对方的自尊心,甚至造成相互之间产生恶感。

礼对食后应注意的事项也作了规定。《礼记曲礼》云:“主人未辩,客不虚口。”主人没有吃完饭,客人不能漱口,表示已经吃饱。吃饱饭后,漱口水不要在别人面前吐掉,要下堂再吐。《仪礼公食大夫礼》云:“漱毕而下之吐为不敬。”华夏民族在饮食方面很早就有十分文明的作风,它在调整人际关系上起了很大作用,并且还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性格的形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