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3-11-12 00:58:42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语文这一学科从本质上看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可谓是学好其他一些科目的敲门砖,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想必一定是索取敲门砖的捷径,对语文教学的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状态来看,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及阅读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阅读缺少方法或运用不当的方法,造成高耗低效。本文通过文献研读及实践所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体作用 实践

1、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更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着巨大的动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及各种能力先决条件。积极、生动、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快乐、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体现出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教材的内容,深挖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设备及手段,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另一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文本,缺乏对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文本之中。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语言质朴,展现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与赞美,既是一篇美文,更是一组美画。但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们对于乡村生活的理解一定有偏差,甚至全然不知,这种情况更应该将阅读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在学期初,我就计划好:这篇文章的教学要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走近河北民俗村)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前,我为学生下发了实践手册,其中的内容就有涉及到乡村生活的部分:将图片上的农具与其名称相连、描述种植的步骤、写一写这一天的乡村体验心得等。这些内容都是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记录下在乡村的所见、所想,让他们对乡村生活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实践活动后讲解《乡下人家》这一课前,我为学生们唱了一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他们从没见过语文老师为他们唱歌,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合唱,唱完歌他们兴奋地打开书开始朗读课文,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课下在于学生交流时,有些学生主动查阅了这篇文章的全文,了解了作者的家乡情况,甚至还说要去那个地方旅游,自己要开始做攻略。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资源的调动、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能力。

2、 指导质疑,引导探究,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能够让一个人的思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而让思维得到发展。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马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主动阅读、大胆质疑的培养,要让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又要科学引导,把一些质疑和思考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提高质疑水平。这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被瞬间激起,自然愿意主动阅读,深入文本,寻找答案。

如果只将《万年牢》这个题目呈现在一个四年级的学生眼前,一定有一大堆的疑问在学生心中产生。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提问:"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什么东西能万年牢?"等几个问题瞬间被提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课文题目的特殊性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自读、自学课文,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还可以从课后质疑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探索,从无疑之处寻找疑问,让学生再读文章、回味情感,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一个层次,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在质疑后的解疑过程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能动性的重要途径。解疑的方式有很多,根据具体的内容及问题的难度,可以是: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在这个积极交往、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活动的范围增大了、思考的时间变长了、表述的机会增多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捕捉、分析、处理、应用能力及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3、 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实施建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为了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归结如下:

(一)精读体会法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文字、精准的用词来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自己深入文本细细体会。《课标》中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种精读体会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精研细读,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构句的巧妙及其表达的情感。

1. 画词句,做批注

《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其一为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地语言写出爬山虎的特点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爬山虎的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并用一两个词批注自己的感受。孩子们在充分的读后,画出了"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不留一点空隙""荡起波纹"等词句,批注了"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旺盛的生命力"等感受。

2. 小组合作,"沉浸式"阅读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时,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先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懂文章,再让学生用身体部位来展现爬山虎的茎、叶、脚的位置关系。在小组汇报时,两个孩子向大家展示:把身体背靠背贴在一起作茎,一个人的手扒住墙代表脚,另一人的手向前伸,张开手心,就是叶。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精读,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呈现了出来。

3. "1+1>2"的阅读模式

"1+1"指的是"一篇带一篇"的阅读教学模式,前一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一篇课文,后一指的是与课文内容、情感或阅读目的一致的一篇文章,将他们合并在一起让学生自主阅读。以这样的方式开发教学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关注了相关阅读素养的渗透;既强调人文滋养,又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最终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准确生动地文字的魅力,我利用了一节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机会,和学生一起细读了《马鞍藤和马蹄莲》这一篇同为细致描写植物的文章。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份学习单,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章之后,先简单填写好这两种植物的特点,再将自己有所感悟的文字摘录下来,写下感受。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孩子们抓住了"连日暴晒""迎接海风""给它浇灌海水"等词句,体会出了马鞍藤这种植物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当读到"马鞍藤被人们看成是轻贱的花"时,孩子们强烈反对人们的看法并表达了自己对马鞍藤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略读对比法

略读是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急需具备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教会学生略读这种技能想必一定是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课标》中对于略读教学有"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必须有训练学生略读的意识。略读对比法就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从而加快阅读速度。主要是在讲解完一篇课内课文之后,让学生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另一篇相关读物的主旨,进而与课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写法的感悟、对情感的把握。在教学《白鹅》第二课时时,我利用课上余下的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迅速翻开《白公鹅》这一课,默读并思考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篇文章同样运用了反语的写法表达作者自己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但这篇文章称"白公鹅"为"海军上将",派头十足,和《白鹅》一课中"鹅老爷"的称呼的表达效果有所不同。

略读只是为了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涵,不强求学生有很深的理解,学生说到什么程度都可以,目的只是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地进行有思考的阅读。

(3) 迁移写读法

《课标》中建议,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迁移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获得和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去阅读。

写读可以是将阅读与做摘录、写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一切阅读形式都不拘泥于课堂之上,不限制于纸上文字。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方法还有很多:让学生自行组织开展一篇或一组文章的专题参观访问;根据阅读内容出墙报、手抄报、宣传栏;文学小组、小诗人社、科学小品社、故事社、朗诵社等小组、社团形式的活动,不定期开展各类主题的演讲会、故事会、朗诵会等全校性的活动,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

4、 结语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如同呼吸一般的自然、自主、自觉的习惯,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阅读,既符合小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注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指导质疑、引导学生探究;指导方法,提升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基础教育.(10):32-33.

[2] 王树仁.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学周刊.(32):138-139.

[3] 杨小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J].读写算.(26):20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 周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