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鲁迅《在酒楼上》:年少不识愁滋味 识得已是书中人!

鲁迅《在酒楼上》:年少不识愁滋味 识得已是书中人!

时间:2022-08-03 18:57:51

相关推荐

鲁迅《在酒楼上》:年少不识愁滋味 识得已是书中人!

年少时读鲁迅先生,是不识其好处的。先生给我们的少年留下的最不可磨灭的记忆,大约也就是一个"早"字。正是这个字,让无数的课桌饱受摧残。而课桌上刻"早"(也可能是"旱")最多的人,往往就是最不早的那一个。

先生的短篇小说《在酒楼上》,年少时同样是读不懂的。我在高中时读到,除开淡淡的忧伤哀婉郁结之情外,就是对吕纬甫的强烈鄙视——人怎么可以活得如此颓废憋屈而不自信?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再读《在酒楼上》,才豁然发现,原来,是可以的。

年少时不懂先生笔下的吕纬甫,是因为根本不识愁滋味,待到识得时,方发现,有多少人已如吕纬甫一般,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与鄙视的模样......

《在酒楼上》之所以给人以震撼,是因为其以苍凉沉郁的笔调,在缓缓的陈述中,勾起了我们对生命循环的恐惧与思考。“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吕纬甫对自己过去几年生活的一句话的淡淡总结,放在今天,依然能够刺痛我们每个人的神经!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生活的循环中反思生命的意义。由此而言,这篇小说也是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的。

小说从"我"回到S城,在百无聊赖之际到一石居酒楼喝酒解闷说起,再到偶遇故人吕纬甫,通过吕纬甫的口缓缓道来。整篇小说没有非常明显的人物冲突,但在吕纬甫的陈述及作者对周边环境点缀式的渲染中,深刻揭示了人的理想与现实间的深刻矛盾。吕纬甫在这种矛盾中无法自拔,变成了一个庸碌而颓废之人。

但吕纬甫并非总是浑浑噩噩、敷敷衍衍、模模糊糊而满怀愁绪的,他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与朋友到城隍庙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种种事迹,说明曾经的吕纬甫,也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新青年。

然时光荏苒,多少年后,当"我"再次遇见他时,他已经面临严重的中年危机,在理想与现实间不断摇摆,终成为一个颓废之人,过着得过且过的苍白的生活。

吕纬甫的愁,是在生活的窘迫与压力下选择了放弃理想

吕纬甫原是一个代表新思潮的有为青年,但几年之后,为了每月二十元的生活开支,开始教授‘子曰诗云’去了。

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

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中,对传统、封建、孔教与文言是持反对态度的,旨在解放思想。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正是说明的这种态度。

吕纬甫作为曾经走在时代前列的新青年,从反对孔教、传统、文言到亲自教授孔教传统和文言,这无异于让一个无神论者去当道士,作为一个文人,从精神上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见其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如此之甚,以致于最终变得麻木。

回到S城迁坟时也是如此,在见到他的小兄弟坟墓内只剩木屑,没有一点残骸时,按理坟已无法再迁,吕纬甫是可以平了土,将之前买的棺材卖掉,换几个钱的。但他并未如此,他在棺中铺上带来的被褥,用棉花裹了些坟内的泥土,放在了棺中,再将棺木运到父亲坟地旁葬了,并在坟外砌上了砖。这样的行为更多是亲情的成分,但也不乏吕纬甫的一种对现实的妥协,这种妥协,相信失意之人都能够体会。

如果说前两件事是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无奈,那“送花”就是想做而不能做到的怅然若失了。吕纬甫此行,除开迁坟之外,还受母亲所托给一个叫做阿顺的女孩送花。这是他所乐意做的,但他辗转买到了两朵剪绒花,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送到阿顺的手中,因为阿顺已经去世了。无奈之下,吕纬甫只能将两朵花送给了阿顺的妹妹:那个叫做阿昭的,见到他就飞跑,并且长得像个鬼一样的姑娘。

想见的人未见到,想送的礼物没有送到,反而送给了一个自己看来丑似鬼的人,虽然吕纬甫嘴上说着无所谓,模模糊糊就可以,但其内心,想必也是凄然的吧。

吕纬甫的热血,是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逐渐冷却的。不想去做的事,迫于外在的压力必须去做,想做的事,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做到。吕纬甫处于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痛苦不已,最后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实在是可悲可叹!

吕纬甫的颓废,是未曾忘却本心而又不敢改变下的无奈选择

吕纬甫是否已经忘却了理想和本心,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吕纬甫的转变,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的残酷冲击了他的理想。在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时候,屈从于现实是多数人的选择,这可以让我们反思,但不值得去批判。

他之所以颓废与敷衍,恰是因为并未忘却自己的本心,因为从未忘却,在看到自己的处境和当前的选择与理想间的鸿沟时,才有了痛苦和逃避。所以说,吕纬甫的颓废,其实是自己不断反思的结果,只是这样的反思,并未让他有所行动,反而平添了自己的负罪感。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吕纬甫比那些连本心都彻底忘却的人,又显得要高尚许多。

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推崇他的理由,反思需要与行为一致,才有现实的意义,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吕纬甫的颓废,恰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他终日沉浸在无奈的事情中无法脱困,又不得不面对初心的拷问,并且没有从根本上寻求改变,从而将自己的生命活的如此苍白无力,苍白得连自己都不屑一顾。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这句话表面是对他自己此行的总结,实际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但这样的思考与总结,对他目前的人生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中的"我",何尝不是另一个吕纬甫

《在酒楼上》中的“我”,在听着吕纬甫对自己生活的茫然与无所谓时,何尝不是在审视着自己的过往与现在。我在旅行途中绕道回乡,昔日的同事一个不在,熟悉的地方也已经改换了名称与模样。在这样的环境下,觉得即使在家乡,自己也只能算是一个游客。

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也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在酒楼吃酒时,“我”看着废园,虽然渐觉孤独,但也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不仅是不愿,更有一种害怕的情绪,觉得一个人享受这种孤独就好。“我”一方面在逃避着客中的无聊,一方面,又享受酒楼上一个人的孤独感,不愿有人来扰,这种矛盾的心态,与吕纬甫纠结于理想与现实间的抉择何其类似。

大抵人到中年,都有类似的心态吧,将自己的圈子精简。不如年少时,希望结交任何一个人,逢人便称兄弟,恨不能广交天下好友。人到中年,害怕孤独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孤独。

但“我”与吕纬甫毕竟还是不同,吕纬甫是被现实囚禁的理想主义者,而“我”是怀揣着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吕纬甫在现实与理想背道而驰时选择了逃避和颓废,“我”却选择了面对。吕纬甫对待任何事情都已是无所谓的态度,但“我”对生活却还是充斥着热情:饭菜无味,就到酒楼去吃;虽有作为客子的忧愁,却是很舒服的呷一口酒。

“我”与吕纬甫或许有着类似的青年与中年,但选择不同,对生活的态度不同,让我没有成为现在的吕纬甫。也正因如此,当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时,“我”反而觉得很爽快。或者说,因为“我”面对寒风和雪花觉得很爽快,所以我没有成为吕纬甫。

不要迷失于生活的循环,成为吕纬甫一样的人

吕纬甫面临的危机,也恰是我们很多人的危机,终日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以致于磨去了最初的锐气。有多少人在感叹着"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的同时,在成为着那条咸鱼?

他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与激情,又在生活的压力中四处碰壁,他们没有丢弃梦想,却又缺乏行动,任由梦想与现实在激烈的碰撞中将自己的精神击垮。如同吕纬甫一般,整日说着“这无聊的事, 生活没有意思”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让垮掉的精神主导着自己的情绪,却又不肯做出一丝一毫的改变,最终变成一个颓丧而自卑的人。

吕纬甫在看到废园中凌寒而盛开的梅花与茶花时,他的眼中,闪现出来少年时的光彩,这样的光彩,是面对生活的美好时的一种欣赏与期待。可惜的是,他沉浸于自己破灭的梦想中无法自拔,在人生的路上,没有时时欣赏现实风景的勇气与心态,最终,将生命活成了一片苍白,沦落为一个自卑且颓废的人。

这,或许是《在酒楼上》这篇小说给现在的我们最好的人生启示:做一个怀揣梦想的现实主义者,在生活的无奈中不忘享受生活的美好,在碰壁的同时看看墙壁周边的风景,将“我”活成一个真正的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