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相似外表 内涵不同 浅析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相似外表 内涵不同 浅析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时间:2019-03-06 17:30:05

相关推荐

相似外表 内涵不同 浅析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说起鲁迅,那是尽人皆知,我们小学就开始学习他的作品:《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社戏》等等,然而在印度有一位和鲁迅一样的农民作家,擅长写农村题材,他就是普列姆昌德。

普列姆昌德是印度近代作家,在印度有“小说之王”的美誉,堪称是印度小说的第一人。他一生创作了15部中篇和长篇小说,约300篇短篇小说及论著、电影剧本、儿童文学和翻译作品。

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先生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分别是中国和印度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们在创作中都同时选取了农民这个题材,对农村生活进行了深刻、生动的描绘,并且在作品中塑造了鲜活的农村人物形象。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笔下的农村人物形象,既有相同的地方:同时反映了两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揭示了农村的苦难现实生活;也有不同的地方:两位作家对传统文明与农民阶层有不同的认识,导致他们有不同的创作态度。

普列姆昌德

01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相同的农村题材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在创作中选择了农村生活的题材,这体现了他们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这种关注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对文学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说体现了古典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化的一种趋势。

普列姆昌德从小生活在农村,童年和少年时代都生活在在小镇上,不到15岁结婚,随后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师范学院毕业后开始进行业余文学创作,他常常到农村视察,熟悉了农村生活,了解到劳动人民的苦难,这对他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

他的创作来源于印度农村,他使用印地语和乌尔都语进行创作,他是第一位使用这两种语言描写农民形象的作家,他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以农民为主,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对苦难生活的挣扎与反抗,有人称他是“农民的代言人”。

印度农民在耕种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3岁时,因祖父入狱、父亲患病死亡,家境败落,虽然他早年离开农村外出求学,还到日本留学,但是家乡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少时候的玩伴以及农村的风土人情都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家庭的变故以及变故中的人生体验,使他得以接触到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他以后的作品积累了素材。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既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塑造出平凡而真实的农民形象,也成为将农民请进文学殿堂的第一人。生活经历使他时刻他关注着农民的命运,通过小说,他刻画出勤劳善良的农民形象,并通过农民的苦难处境,展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活。

不管是印度,还是中国,农村的文化发展以及农民意识的觉醒都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两位作家选取的农村题材,都是基于他们对底层劳动人民的了解,而且在创作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经历也或多或少的寄托在了作品中。

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

02

两位作家的笔下的农村相同,农民形象与命运不同

普列姆昌德与鲁迅的作品中所描写的农民的苦难生活,不仅将鲜活的农民形象展示出来,而且他们对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命运的安排,均体现出他们创作思想的不同。

苦难的农村生活相同

普列姆昌德的短篇小说《半斤小麦》、《五大神》《两兄弟》、《毁灭》,以及长篇小说《戈丹》、《舞台》都以农民为主题,描绘出了一幅农民生活的画卷,普列姆昌德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来刻画农民的。

从普列姆昌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农民一直在受压迫,农民在地主的剥削下,不仅是失去土地,而且在与地主的中会受到种种折磨,直到最后悲惨的死去,尽管如此,农民淳朴的民风与善良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普列姆昌德的作品

鲁迅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有《故乡》、《社戏》、《祝福》、《阿Q正传》……这些作品真实地展现出当时农村的场景,比场景更触目惊心的是农村在战乱、饥荒及苛捐杂税的重压下日益凋敝。无土地的农民生活在贫穷之中,有土地的农民不能依靠土地过上富足的生活,有时连日常生活所需都保证不了,只要外出做短工或者帮佣。这些农民身体自由,精神不自由,精神始终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

鲁迅先生作品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作品中描述的农民生活的苦难是相似的,他们用自己带着感触的笔,一笔一划地纪录下农民生活的点滴。

农民形象及命运的差异

普列姆昌德与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各不相同,而这些形象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体现出两位作家对农民形象的不同认识。

普列姆昌德的小说中,印度农民受着多重压迫,压迫来自于宗教、政治、种姓制度等,这些压迫长期背负在身上,使得农民的精神逐渐麻痹,政治制度又促使他们生活贫困、食不果腹,他们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选择了忍受压迫,安于现状,这同时也使他们成为了这一幕幕悲剧的主角。

长篇小说《戈丹》和《舞台》中,何利和苏尔达斯都是苦难生活中的农民,他们勤劳、善良。何利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头象征幸福的母牛,苏尔达斯则誓死要保护自己的土地,就这一点点小小的希望也破灭了。两人拼尽全力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只能在苦难中死去。

普列姆昌德的长篇小说《舞台》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不仅仅命运可悲、可怜,他们自己身上还携带着麻木和愚昧。鲁迅在作品中没有突出他们道德上的高尚品德,也没有概括出他们的实际想法,而是在作品中主要通过农民的形象来反思中国农民的弱点,这种弱点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农民被压迫、被奴役的自然结果,农民他被封建制度因为思想觉悟不高,在劳动中不自觉地就参与到了“吃人”的活动中。代表人物有像祥林嫂、闰土、阿Q等,他们思想愚昧、保守,性格上懦弱……

鲁迅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

《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勤劳一辈子,却命运坎坷,两次不幸的婚姻,已经够难了,再加上儿子被狼吃掉,鲁镇的人们嘲笑她、看不起她,也没有理解她的痛苦,最终,在外人的嘲笑中、在他人庆祝新年的祝福声中死去了。

《闰土》是一个天真、淳朴、机灵、活泼的少年,成年后却变成了一个迟钝、沉默、衰老、自卑的“木偶人”,鲁迅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成了当时农民的命运,生活经历使闰土变得麻木,冷漠,最终也是无法摆脱和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生活中在他们身边的农民,命运可怜又可悲,在鲁迅与普列姆昌德的笔下具有了共同的特征,他们被支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巨大,进而都突出了农民悲惨的地位,同时展示出中国和印度传统农民一样的历史境遇,可是鲁迅的笔墨更多的着重于突出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是自身的弱点。

03

对造成农民悲惨命运的原因,两位作家有不同的认识

鲁迅和普列姆昌德认为造成农民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不同的,这一点可以从人物的安排上看出。

普列姆昌德的小说中,主要出现两种人物是对立关系的,一种是生活在底层的农民,生活上处于贫困,地位上处于被压迫、被剥削,最后可能会走投无路,面临死亡的威胁;一种是地主、祭祀、婆罗门等处于社会上层的人物,这两种人物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

普列姆昌德作品中,通过设置这两种人物,把他们的矛盾体现出来,也使得人物更加清晰可见,生活在底层的农民,虽然地位低下,然而他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善良的品质,虔诚地信奉宗教这些优点卑微地活着;地主、祭司、婆罗门等残酷无情、剥削底层农民,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他们是农民苦难生活的创造者。这两种人物鲜明的特点在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味道,彰显出印度独特的社会场景,也表现出农民的悲惨生活。

印度农民在耕地

鲁迅的作品中没有出现这种人物关系,当时的中国农村也不存在地主与农民的对立境况,鲁迅的关注点在于农民受压迫的额底层原因,例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是谁造成的?很多人以为是鲁四老爷,其实他根本不是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制造者;闰土的苦难生活也不是小说中的“我”造成的;阿Q的苦难生活可能和赵太爷、假洋鬼子有关,但不是他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

鲁迅的笔下,既没有将农民的形象美化和高大,也没有将地主老爷丑化,鲁迅把农民悲惨的命运指向了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农民之所以活得如此悲惨,只要是因为他们可怜又可悲,麻木又愚昧的灵魂,这种灵魂是当时社会的精神产物。

鲁迅作品《闰土》

鲁迅天生有一种批判精神,他在作品中没有回避农民的缺点及弊处,而是更多地表现农民在束缚与压制中,已经形成了习惯,没有了抗争的欲望,他将批判的笔触伸向了中国的封建文化。

普列姆昌德一直尝试用理想主义来丰满作品,他是为了构筑出精神世界的乌托邦,而鲁迅是要在农民身上挖掘出农民悲惨命运的根源,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唤醒农民阶级的反抗和斗争,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认为鲁迅更积极一些,他是想要找到解决办法,来帮助底层劳动人民。

04

对农民有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鲁迅与普列姆昌德虽然同样是选取的农民题材,但是精神内涵与情感态度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是由他们的思想和对文明的不同认识造成的。

普列姆昌德生活的印度,是英属印度,他对印度有强烈民族感情,对英国持敌对态度,他希望印度人民能够摆脱英国统治,争取印度的民族独,在抗争过程中,他把甘地奉为偶像,同时他希望印度不要受英国的影响,希望印度人民通过保持传统文明,以此促进印度独立。

他在作品中着重描写农民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进而突出农民可悲、可怜的境地,以唤起读者同情,却没有把印度农民本身的缺点多加描述。那没有把弱点作为主要描写对象。

不堪重负的印度农民

鲁迅则不同,他在作品中不仅利用情节表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冷淡、漠不关心,还通过农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农民之间的冷酷关系。

鲁迅之所以把当时的社会形容成“吃人”的社会,是因为他童年的经历给他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的冷漠自私,在鲁迅看来就是人的本性。他就像一个斗士,一生都在战斗。

鲁迅先生

普列姆昌德曾提出“理想主义者的现实主义”这个论点,他认为纯粹的现实主义会把人性的缺点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这种创作手法容易造成人类的悲观情绪,让人类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所以,需要他的理想主义作为补充,带给人类以希望和战斗的勇气。

鲁迅因为同时接受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洗礼,他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一直是一种否定的态度,他对农民的态度有同情但更多的则是批判。

鲁迅指出:“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憎恶中国人的奴性性格,更憎恶他们以瞒和骗造出奇妙的套路。

普列姆昌德和鲁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普列姆昌德更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他对人与人之间的爱并没有失去信心,而他作品中的光明色彩与宗教信仰其他所受到的甘地的影响是有十分大的关系。

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反传统的过程中同时看穿了自身的历史性,即自己是站在传统之中“反传统”,因此,对传统的否定的价值判断导致了对自我的否定性的价值判断,这也成为鲁迅反传统的基本前提。

虽然中印两国的农民作家鲁迅与普列姆昌德对农民形象的塑造略有不同,但是都值得我们一再回味,慢慢品读作品中的人物所带给我们的思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