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多彩贵州·相约」水城县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 “硬核”举措推进刺梨

「多彩贵州·相约」水城县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 “硬核”举措推进刺梨

时间:2018-08-05 06:05:13

相关推荐

「多彩贵州·相约」水城县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 “硬核”举措推进刺梨

“春种一座山,秋收一小篮;种粮到天边,收成要看天。”祖祖辈辈唱着这首歌谣的水城县野钟乡如今大变样——传统的玉米、土豆等种植物早已不见踪迹。刺梨,这种昔日少有人问津的山中野果,已“摇身一变”成为水城县脱贫增收的一大特色产业。

“以前,这里石漠化严重,到处都是裸露的石头,现在刺梨树枝叶把石头‘吃’了,我们看见的都是绿色。”野钟乡党委书记陈家说,近年来,政府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全乡已种植刺梨树2万余亩,不仅绿了山头护了生态,还使许多农户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野钟乡野钟村村民李朝军以传统耕作为生,脱贫增收缓慢。,他将3亩土地种植刺梨,收入逐年增多,去年纯收入6000多元。他说,以前石旮旯里种玉米,每亩收入400元左右,根本赚不到钱,种植刺梨后,日子越过越好。

李朝军是水城县发展刺梨产业增收的其中一员,也是水城县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开出致富良方的获益者。事实上,水城县刺梨产业发展“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就在全县刺梨种植到近20万亩时,不少老百姓开始打退堂鼓:“种这个有用?卖得出去?”面对老百姓的顾虑,水城县成立刺梨产业领导小组,解决了刺梨产业断链、短链、弱链等问题,实现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组成刺梨产业专班,树立全产业链思维,制定刺梨一二三产业融合一体化推进措施;成立产业园区,解决“管”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打造刺梨产业利益共同体。水城县林务公司负责前三年投资占股4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40%;合作社负责组织管护、抚育、鲜果采收占股20%。一系列“硬核”措施扭转了局面,刺梨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县水投集团趁热打铁,引进了龙头企业重庆初好公司共同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贵州初好公司。 “质”上,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刺梨产品;“销”上,打造新的利益生态圈,力争全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建”上,建设10万家零售终端、2万家餐饮终端、200家城市合伙人、1500名渠道合伙人、30万粉丝流量新媒体传播体系等。

而在产业“前端”,各相关合作社围绕刺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提供刺梨种植、管护、抚育具体指导,提高果子品质的同时,发挥刺梨树冠覆盖面积大、根系发达、耐旱、生命力强的优势,保持水土,降低石漠化程度和减少石漠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在产业“后端”,提高刺梨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能力,既延长产业链、挖掘产业价值,又让贫困户在一二三产业中找到融入产业发展的更多机会。利用现代传播工具、互联网传播渠道,建立微信商店、淘宝商店、京东商店,开拓重庆等市场。截至12月,初好公司已完成销售额3905万元,其中原浆1641.7万元、饮料2263.3万元。 从“无”到“有”,从“有”到“立”,目前,水城县刺梨种植面积39.6万亩,覆盖农户3.7万户,其中贫困户1.1万户。刺梨产业季节性务工让农户增收7400万元,销售刺梨鲜果1800吨,让农户增收1080万元,土地流转分红金让农户增收1亿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黄瑶 谢勇勇

编辑 徐然

编审 施昱凌

「多彩贵州·相约」水城县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 “硬核”举措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前端后端同发力绿山富民双效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