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这三件事 最损福报 一定不要去做!

这三件事 最损福报 一定不要去做!

时间:2019-11-19 21:49:47

相关推荐

这三件事 最损福报 一定不要去做!

佛教中讲究因果,任何事情都存在前因后果。积福是因,得福报是果,做恶是因,遭受磨难是果。对于因果出现的现象,也有很多说法。《三世因果经》中云:“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法告诉了人们因果,并不是要人们产生畏惧。而是要告诉人们,如何辨别是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的人知道如何积福,却不知道如何避祸。下面为大家说说有三件事,最损福报,知道后,一定不要去做。

一、贪欲

佛经中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贪著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世间最烧人心的,不是钱,不是物,而是人的贪欲。

一个人,都有正常的生存条件。超过了,便是贪欲。人的贪欲升起,会为之而不择手段。过于膨胀的欲望,会让人六亲不认,唯利是图。可见贪欲,不仅仅苦的是自己,也会为身边的人带来痛苦。

有人说,拴住猴子的最好方法,不是用绳子,而是吊起它心中的欲望。其实人也是这样,一个人的贪欲,一旦被引发,最后他会发现,得到了痛苦,得不到,也会痛苦。当他得到了他所贪著的东西,最后会发现伤害了很多人;得不到,心中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极端的痛苦之中。

生活中的多数灾祸,都是由人的贪欲所引起。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发觉自己起了贪欲,最好的办法,就是止欲。当自己的各种贪欲没有了,一个人的心,就会逐渐清净下来。那个时候就会发现,人真正的快乐,并不是要得到,而是要失去。失去贪欲,就是远离灾祸的最好办法。

二、发怒

发怒,佛教中称之为“嗔”。佛经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个人,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千万不要发怒。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人,陷入头脑发热,更加不辨是非。

贪欲会让人陷入患得患失的境地,有没有满足贪欲都会让人痛苦。而发怒所造下的业果更严重,让人更痛苦。古代大德有云:“宁起贪见如须弥山,勿起嗔恚如芥子许。”

发怒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造下自己也无法挽回的结果。等到发怒平息后,绝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的发怒而后悔。特别是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容易发怒。很多人都知道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无法忍住心中的怒火,用各种方式打孩子,惩罚孩子。最后冷静下来,自己都后悔莫及。

制止自己发怒的最好方式,就是忍。佛教中讲修功德,如果不忍,就会出现“火烧功德林”的现象,将自己辛苦积累来的功德,全部毁掉。

三、愚痴

佛经云:“所谓愚痴,即是无明。”所谓无明,就是对事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个人的愚痴,是阻碍他生出智慧的最大障碍。一旦陷入愚痴,不论别人说什么,听不进,说不得。对于一般的事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人的无明,来自于对事物的不理解。无法正确认识事物,造成自己陷入各种烦恼。世间种种,无法从中解脱。《地藏经》云:“举心动念,无不是罪。”一念无明,就会动念,就是人产生业果的根源。

无明之人,会认为色相是色,认识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使解释给他听,他也听不明白。佛经中说:“以心为空,解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不解俱是妄。”无明之人,始终以为心是实有。他始终会随着自己的念头,不断地做各种事,即使造下业果,得到业报,他也不认为是业报。沦落到这种境地,是非常可怜的。通常这种人,与佛、佛法,都没有缘分。就好像“螺丝蚌壳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佛教中认为,解决愚痴的方法,就是诵读佛经。佛经中的般若智慧,能打开人的愚痴。当般若智慧破除人的愚痴时,人的智慧才能得到增长。那个时候,再看事物,就会有真知灼见。

“贪嗔痴”是人的三毒,佛教认为,要想停止贪嗔痴给人带来的灾祸,只有“勤修戒定慧”。即使是一般人,也要明白这三毒给人带来的灾祸。明白后,就不要再去做了。就是因为,它们最损一个人的福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