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时间:2023-08-03 12:00:03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9月23-25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于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合作共赢 赋能未来——共筑科技期刊生态圈”,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会,届时期待您的参与!

9月23-25日

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将于吉林省长春市召开

业界专家齐聚

共话中国科技期刊发展

值此论坛召开之际

和小福团一起看看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吧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一)1949—1977:发展萌芽时期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科技事业的新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技期刊数仅约50种,占比不足1%。部分高校继承或恢复了晚清或民国时期的老牌期刊,部分老牌科技期刊得以保留并继续出版。其中,《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继承了《北直农话报》、《西北大学学报》继承了《学丛》月刊等。除了对老牌期刊的继承与发展外,也有大量新科技期刊创刊。1950—1959年,中国政府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技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十年间,高校科技期刊复刊15种,创刊117种,以《国立清华大学工程季刊》、《哈农学报》等为代表。截至1965年,我国拥有科技期刊约465种,所覆盖的学科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体系。

(二)1978—1999:快速发展时期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我国科技期刊事业迅速回到正轨,迎来了科技的春天。1978—1999年,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期间创刊约3180种,且期刊印数也大幅上升,初步形成了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等科技期刊集群,科技期刊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在此阶段,科技期刊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出版管理日趋规范,为出版营造了良好的环境。1988年,新闻出版署颁布了《期刊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期刊进行全面管理的法规性文件;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等联合印发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及《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1994年,国家科委发布了《五大类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与评估标准》;1997年,《期刊出版管理条例》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全面系统的关于出版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使期刊出版逐渐规范,进一步加强对科技期刊的管理,提升科技期刊质量,标志着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重心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为日后深入健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至此,期刊出版迈出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电子出版和网络期刊开始萌芽。1994年,部分科技期刊率先利用四大主干网实施网上发行;1996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管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题录检索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开始。此后,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推出120种同步网上发行的科技期刊,中国期刊网开始运行;截至1999年,实行在线同步发行的期刊已达到1000余种。电子期刊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印刷方式,大大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降低了出版成本,为以后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三)2000—:转型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快速腾飞,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科技出版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我国科技期刊增长至4420余种。其后,期刊创办速度明显减缓,我国科技期刊由数量增长向质量优先转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全国共有科技类期刊4497种,占全国期刊总数的49.5%,科技期刊印数达到4亿册,占全国期刊总印数的13.73%;,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正式实施,这是期刊史上对中文科技期刊支持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的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首次增设“期刊奖”;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正式启动。

由上述举措可以看出,在转型发展时期,科技期刊改革重点在于向高质量发展,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又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和规律。国家择优选取有特色、高水平、影响大的品牌期刊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起好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此外,在转型发展时期,期刊行业组织得以发挥作用,充分调动科技期刊在改革开放科技领域的引领作用。

(四)—至今:高质量发展时期

近年来,为大力推动科技期刊发展,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支持。,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助力;,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单;,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科技期刊体制机制、管理制度,为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至今,我国科技期刊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期刊数量稳中有升,学科覆盖面广。近五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新刊共计303种,其中有128种为科技期刊,84种为全英文或中英双语科技期刊。这些新创办的期刊主要涉及重点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相对空白的领域、前沿交叉的学科等 。英文期刊数量的大幅增长便于我国先进研究成果的对外交流,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知名度。截至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占我国期刊总量的49.87%,其中基础科学类期刊有1559种,应用技术类期刊有2297种,医药卫生类期刊有1196种。初步形成了以物理学、数学、材料学、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在国际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集群。

2、科技期刊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品牌特色彰显。近十年以来,我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增长速度分别为14%和5.4%,可见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入选SCI收录期刊种类上升至178种,且其中位于学科影响力前25%的期刊数也有了大幅增加,表明我国科技期刊逐渐得到国际认可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一批国际影响力大、品牌特色鲜明、处于学科顶尖水平的优秀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在同类国际期刊中名列前茅,影响因子达到15.393;《光:科学与应用》创刊仅6年影响因子便达到13.625,在94种国际光学期刊中排名第3;近年创办的《骨研究》、《纳微快报》、《光子学研究》等期刊均取得不俗的成绩,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发展态势良好。这些品牌期刊的崛起,为中国科技期刊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崭新的形象,重塑了我国文化自信。

3、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数字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在“互联网 ”背景下,信息技术、网络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使以数字融合发展为代表的出版业新态势成为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重点。 年,中央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科技期刊发展也应顺应媒体融合大势,抓住新时代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首个上市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以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积极探索网络优先出版等新出版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满足用户精准化需求,并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提升集约化发展的能力。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展望

(一)完善顶层规划,加快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

我国科技期刊应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化推进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实现期刊布局调整,提升期刊总体质量,淘汰劣质期刊。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走立足中国本土的国际化办刊道路,进一步提高学术影响力,打造我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将科技期刊国际化纳入我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办好国际书展与期刊博览会,在世界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加快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步伐,让优秀科研成果成为我国亮眼的名片。

(二)建立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亦是如此。数十年以来,我国科研体系缺乏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高质量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这也是选择SCI这种单一评价体系的客观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是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可借鉴学习国际广泛认可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入中国特色,自主研发,加大对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及评价系统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将英文期刊纳入评价体系,重塑文化自信,鼓励我国学者将优秀科研成果发表在祖国自己的期刊上。

(三)探索现代化融合出版模式

科技期刊界应积极投身融合出版,大力提升科技期刊集约化水平,由“小作坊”向配套完善、运营高效、资源整合的大规模出版企业发展转型,淘汰劣等期刊。引入市场机制,改变重学术发展、轻市场经营的现状,参与市场竞争以提升办刊质量。同时,应进一步深化科技期刊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期刊管理模式,支持期刊差异化发展,以学科集群等方式提升期刊品牌国际影响力。

(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要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打造高素质的办刊队伍势在必行。办刊单位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吸收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编辑与管理人才,加强对编辑人员的思想政治、学科专业、时事热点等培训,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借鉴国外优秀期刊编辑部运营模式,按照国际高标准组稿、审稿、刊发、运营,加强优秀作者队伍建设,从根源上提升来稿质量。

小福团整理自人民网文章《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期刊发展历程与展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