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国乐声声中华情——吉林市“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述评

国乐声声中华情——吉林市“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述评

时间:2023-06-18 22:17:44

相关推荐

国乐声声中华情——吉林市“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述评

图为“德语心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文艺展演现场。(记者裴雨虹摄)

吉林市第一中学冷韵民乐学生社团在校园中进行演奏。(记者裴雨虹摄)

松花江畔,古琴悠扬;校园内外,音乐回荡,书声琅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演绎成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融入到百姓的生活,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美的气息、艺术的灵动。

今年8月至10月,吉林市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推出了“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20余项艺术活动在吉林市相继开展,掀起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国乐热潮。

这是传承国乐的纵向延伸,这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横向展开。

获取关注度抓住兴趣点

让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江城吉林,依山傍水。在以豪爽、率直为特征的东北城市中,吉林有着温润秀美的城市气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城、京剧第二故乡等众多称号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温文尔雅。这种气质,与国乐正相契合。

与国乐的因缘并不单单是“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连续举办3届的“古韵江城”吉林市古琴文化艺术节,已经让当地百姓充分感受并认可了古琴与吉林市持久而紧密的联系。

群众的关注和参与,是传承发展的前提。如何获取百姓的目光?

艺术季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在此次“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中,赵聪、李祥霆、王中山、马向华等当代国乐大家云集江城。文化名人带来的不仅是高端的艺术演出,还有更大范围的关注,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到,吉林市是一座具有国乐气质的城市。

获得关注是第一步,抓住兴趣点是第二步。在传承中有突破、有创新,融入时代性。

艺术季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著名二胡演奏家马向华与我省中青年演奏家、文化志愿者共同演奏民乐经典曲目,以吉林市“新八景”为背景,与江城文化相融合的演奏,让江城百姓更有亲近感;由吉林艺术学院青年国乐团、吉林艺术学院乐声合唱团联袂演出的松花江音舞诗画《大爱长白》,则把国乐吸收进了普通群众可观可感的诗剧中,故事娓娓道来,充分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

获取关注度、找到兴趣点。吉林市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上有长远的目标。那就是,让传统文化在吉林市落地生根,保持其持久的、有生命力的热度。

走进校园走进家庭

让优秀传统文化面向社会

学校是此次“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开展活动的重点对象。国乐专题讲座和论坛在吉林市各所学校举办,提升了学生对国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借着艺术季的东风,吉林市古琴文化研究会也先后走进了北华大学、吉林市第一中学、吉林市毓文中学等学校,为师生传授古琴技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孩子们并非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而是比较少有机会能亲身体验、接触,像这样有了参与的过程,才能真的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在船营区第一小学的开放日中,有位家长观看了学校舞龙舞狮队的表演后说。正如这位家长所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只是一个大而空的概念,即便是初、高中生,也未必能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什么值得传承和发展。

为此,吉林市教育局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美育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将书法、国画、国乐、戏曲、诵读等逐项融入到中小学美育活动中,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我喜欢穿上古色古香的服装弹奏古筝,学了古筝之后,我觉得更有自信了。”船营区第一小学的学生李钰冰参加了学校的古筝社团后,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学琴。

吉林市第一中学的泠韵民乐学生社团,吸纳了校内喜爱古琴、古筝、琵琶、长笛等各种民族乐器的学生,学校每周开设相应的校本选修课。

吉林市毓文中学将古琴作为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把古琴课程作为今年新高一文理科领航班的必修课。

在吉林市人民大剧院举办的“德语心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文艺展演,用音乐让历史、现实与未来对话,展示了将国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阶段性成果。

……

目前,吉林市已初步形成了学前重诵读、小学重理解、中学重践行的活动体系。而全市各中小学也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格局。

走进校园,也就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家庭,也就走进了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已经在学校中逐步建立起来、营造出来,推动着全民参与的进一步实现。

打造载体塑造品牌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气质之中

艺术季活动中,国乐大师进学校、进老年大学、进社区;千人旗袍快闪秀、市政府前的民乐专场演出等各项活动,无不体现着艺术季的群众性。

江城百姓喜爱文化,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从吉林市每年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就能感受到——“松花江之夏”“松花江金秋”广场文化周活动连续举办21届;始办于1999年的“松花江之夜”大型广场周末休闲舞会被百姓称为“不落幕的舞会”……

一项项活动,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足以证明吉林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

“全民共享、全民参与”,是吉林市打造此次艺术季的根本目标。

吉林市的文化传承在群众中积淀深厚。正月十五鼓乐秧歌大展演、新春国乐会、元宵戏曲综艺晚会、“喜连成社·百花迎春”京剧展演、百人琴筝齐奏展等演出和展示活动以及中小学生寒暑假免费艺术培训班、老年大学兴趣班等培训课程,都在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的生活。此次艺术季,进一步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吉林市传承的阶段性成果。“百姓对艺术季的热情和参与度,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江城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追求。”吉林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孙小棠说。

一座城市文化气质的提升,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气。吉林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总体统筹,市文旅局、教育局具体筹措,相互协调合作,各级社区街道积极落实,全市各方民众积极配合,在共同努力下,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转化为看得见、摸的着的各种载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

“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是展示,更是契机。接下来,吉林市还将充分挖掘历史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做强、做深、做细,让吉林市的文化影响力能够辐射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记者裴雨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