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推销电话 骚扰信息令人不堪其扰 听海南法学专家解读如何用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

推销电话 骚扰信息令人不堪其扰 听海南法学专家解读如何用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

时间:2018-09-05 10:19:40

相关推荐

推销电话 骚扰信息令人不堪其扰 听海南法学专家解读如何用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

理财、炒股票、装修房子、卖保险卖车子……

推销电话、骚扰信息令人不堪其扰

如此“任性”是犯法的

“你怎么会知道我的电话?”今年3月,海南90后黎族小伙儿小吴怒怼骚扰电话的视频火爆全网,视频中的一系列“灵魂拷问”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刚在银行办完业务,就接到推销理财的电话;刚在网站浏览买房信息,中介电话就不期而至;买了新房还没装修,各种装修公司电话狂轰滥炸……

随着大数据、云技术时代来临,个人信息泄露侵犯隐私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对此,接地气的《民法典》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定义、保护原则、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规定,开启了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新时代。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钟圆圆 陈栋 谭琦

骚扰电话响不停

个人隐私泄露惹人忧

“骚扰电话太多了,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视频发出至今已有两月有余,小吴仍旧会收到骚扰电话、信息,令他担心的是,这些陌生人知道他的姓名、年龄、手机号码,甚至是身份证号。

小吴把质问保险销售员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引发了一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大讨论,海口小伙子小陈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卖保险,卖房子,让我去刷单的,甚至还有诈骗电话。”小陈的手机号码、邮箱都已泄露,骚扰电话、短信、邮件让他不堪其扰。

“如果只是单纯的骚扰电话,还不至于那么烦心。”个人信息泄露滋生的电信网络诈骗让广大网友忧心忡忡。

据媒体报道,,海南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99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造成群众财产损失11242.3万元,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7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51名。虽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打击整治,全省重点地区电诈犯罪主体存量大幅下降,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多发高发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是泄露隐私的主要源头

近日,记者在海口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站检索发现,今年5月份,关于市民接到骚扰电话的投诉办件共33起,涉及贷款平台、APP公司、银行、保险、装修、汽车销售等各个行业。在遭遇不明商家骚扰时,那可能是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在现实中,个人信息泄露主要分两种,有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被动泄密”,有的则是“主动泄密”。

非法买卖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源头。,昌江检察院依法起诉一例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两名被告人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上亿条,所贩卖的信息内容包括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住址等,严重危害各行各业的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11月25日,临高南站派出所民警在临高查获了因涉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而被浙江宁波警方通缉的吴某润。经查,当年20岁的儋州籍男子吴某润得知盗窃某网站实名账户的方法,便开始盗取账户用来发表文章。有人经常询问购买网民账户的事宜,吴某润觉得这是一条生财之道,他以每条15元至20元人民币不等的价格,利用网名为“WD数据”的QQ号在QQ群公开叫卖,将自己获取的账户信息包括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和家庭地址,倒卖给其他人以赚取非法利益。

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已成趋势

App违法违规将被整治

日常生活中,大家在注册购物网站、游戏网站、应用软件等各类账号时预留的个人信息;街头问卷调查时留下的联系方式;在商场购物,享受折扣优惠时填写的各类表单;朋友圈里的“测试题”和“转发热门帖”等,不经意间,个人信息就被泄露了。记者从海南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本地居民反映的骚扰电话和短信的主要集中在房屋销售装修、金融证券贷款和其他销售推销等方面。

“目前海南暂无个人信息保护的统一立法,但出台的各类法规,都将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列入了条例中。”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称,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中,没有个人信息保护单独立法的计划,但个人信息保护加入立法中是趋势,在将来的立法中,可能会着重考虑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内容,三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信息网络环境。

海南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将推进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整治行动,加强对海南主流App的检测,要求存在问题的App进行整改,并深入开展“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强化网络数据安全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推动App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加强网络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建设。

解读《民法典》明确这些行为是侵犯隐私权

骚扰电话、骚扰短信、偷拍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石冠彬告诉记者,《民法典》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改人身权为人格权,以独立篇章的形式确立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强调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重要权利,还增加了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还列举了明确禁止实施的侵权行为,比如骚扰电话、骚扰短信、骚扰邮件、传单;进入他人的房间窥视、偷拍;跟踪、偷听等都是侵犯隐私权的形式。

相比之前的立法,石冠彬认为《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前所未有,《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对个人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健康信息等,只要结合起来能识别出具体是哪一个人,民法典都作为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有人可能会问,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止于此,《民法典》中为什么会写得那么少?石冠彬解释道,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制定中,对于司法实践中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未来会在《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规定。“我相信,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与《民法典》基础性的规定结合在一起后,个人信息会得到非常妥善的保护。”石冠彬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在搜集个人信息时,未征得当事人同意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出售。石冠彬表示,在大数据云技术时代,如果个人信息得不到保护,每一个人都是裸奔的,没有什么隐私而言。因此,除了一些行业巨头之外,公权力部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显得更加重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每个市民持健康码出行,行动轨迹清清楚楚,平台后端在拿到这些数据后,绝对不允许泄露。“我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是否完善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信息时代的法制进步是否达到文明的程度,个人信息的保护在未来一定会被不断强化。”石冠彬说。

名词解释·隐私 《民法典》对隐私作了清晰定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