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就看一次房 每天接到几十个骚扰电话!购房者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就看一次房 每天接到几十个骚扰电话!购房者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时间:2023-09-29 20:15:10

相关推荐

就看一次房 每天接到几十个骚扰电话!购房者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文/闲侃财经

最近,小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一家售楼部看了一次房,并且登记了电话。第二天,就陆陆续续接到了不少卖房的电话,而且基本都要求加个微信,因为工作的关系,小编的朋友圈本来就很多卖房的朋友,可不想再增加许多。

小编有一位朋友,想买房,自从他说想买房,他说,每天大约能接到几十个电话,基本都是卖房的二手房中介的,他说,搞不明白,那些卖房的人是怎么知道他要买房的。

其实,对于这类事情,小编一点也不奇怪,只是在当下的环境下,看起来楼市那么火了,这些中介还能如此勤奋,有些令人不适应。

相信大家都有过看房的经历,而在看房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要求你进行信息登记,并且有一些工作做得细致的售楼部,会将你希望买的房子,有哪些要求,甚至工作单位,从事什么职业等一些比较详细的信息,都记录下来。

而作为一个看房者,无论是不是真的要买,当登记信息的时候,基本都不会拒绝,而且还有很多机构,专门组织人们看房,会在参加活动之前,通过各种报名表的形式,让你提交各类信息。

实际上,这些信息,都是那些销售人员后期跟踪与推销的基础,这本无可厚非。

那么,其他的售楼部或者中介人员,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呢?

或许大家都能想到了,我们的隐私被泄露了。至少可以说,我们的信息,准确点说,我们购房意愿的相关信息被泄露了。

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今天周末,和爱人带孩子去一家绘画培训机构去上试听课,听完之后,觉得还不错,就给报了一个暑期班。

在回来的路上,妻子说,这家机构还挺会做生意的,她们打个电话,就吸引到了一个客户,我才知道,原来她并没有之前预约,也不是朋友介绍,也就是她们随便打了一个电话,就上钩了。

像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妻子说,她们需要打多少电话,才会有一个客户成交,其实,在今天,有一个东西叫大数据,可以分析和判断出很多需求,但是,比大数据更直接的,就是去购买用户的信息。

此前,有一位朋友从事培训机构,就从很多地方购买了许多家长信息,最终被警方抓了。而我们作为孩子家长,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各种培训机构的电话,背后真的是大数据的作用吗?

经济观察报刊发了一篇《无处遁形:购房者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的文章,其中引用一位从事多年房地产销售行业从业人员的介绍。

据这位名为温晓的从业人员介绍,不仅是售楼处会泄露客户信息,物业公司、互联网企业甚至银行机构、房管局都有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为什么这些机构愿意去违规甚至违法的泄露用户的信息呢?其实这背后涉及的是一个比较长的个人信息买卖的链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电话call客作为传统房地产营销拓客手段,虽然方法很笨,但目前依然是多数房企最为重要的销售方式。对于房地产销售来说,一份活的、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名单能让成交立竿见影。

温晓介绍,不同标签的客户名单,效果不同,获取的代价也不一样。他所在项目的销售从快消行业以0.1元/条价格买到一本通讯名单,但打了近5个月的电话,没有一单成交。

而从一名老销售处拿到的堪称“准客户”的通讯录,能准确定位到该客户的购买力、意向产品、刚需还是改善等信息。但这类名单价格不菲,通常每一个电话号码的价格是3-5元。

温晓称,“互联网+”时代,买卖名单、明码标价的行为在房地产销售行业并不是秘密。

6月2日,一位自称在深圳从事5年房地产销售、现在打算转行的人士在部分QQ群叫卖出售客户信息:“大量客户数据,保证活(的电话)号,打包出售。”5万条姓名+手机号信息开价5000元。

这位销售人员表示,这份名单是近5年来有购房需求或者已经入手房产的人,可能到了置换房产的时机,且有购买力,一条0.1元不过分。他长期对接其他置业顾问,可以持续提供客户信息数据。

另外,经手不动产登记等信息的部门,也可能是信息泄露的主要源头之一。根据东部某城市住建系统一位人士透露,此前房管局曾发现有负责录入信息的临时工和中介勾结,出售购房者信息。中介再次倒卖时被有关人员发现,随后该临时工被判刑坐牢,后来房管局内部管理更加严格了。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成为一个难题。

实际上,现在更多的人倾向于在网上浏览用户信息,而实际上,当我们在房地产网站浏览信息的时候,我们的信息,就已经被记录,并被打上各种标签了。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有许多所谓的“大数据”公司,通过各种爬虫,对用户信息进行搜索和整理分析,然后结合和通信公司合作,由运营商提供信息分类和来源,然后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包括姓名、手机号码、性别、所在地区等打包在网上出售。

他们会通过技术手段,假如各类房产群,发布销售信息,全国范围信息1.8元/条,指定地区信息3.7元/条,1000条起卖,不提供免费测试,不讲价。如何长期合作,5万条以上指定信息最低价2.5元/条。

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没什么隐私。

但是,当你的隐私被别人卖来卖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好在他们只是用在商业利益上,如果用来违法犯罪上呢?那就不敢想象了。

这些年,国家相关部门对侵犯个人隐私和数据买卖的行为,进行了不少打击,但是,依然难以杜绝,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保护好老百姓的个人隐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