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爷爷奶奶的这几个好习惯 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爸爸妈妈都比不上

爷爷奶奶的这几个好习惯 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爸爸妈妈都比不上

时间:2020-09-29 02:22:34

相关推荐

爷爷奶奶的这几个好习惯 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爸爸妈妈都比不上

导语

说起爷爷奶奶带孩子来,很多爸爸妈妈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负面的画面:

比如爷爷奶奶带的孩子,穿衣风格和爸爸妈妈带的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小公主,一个是小土妞;比如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大都是小霸王,蛮横不讲理,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比如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张嘴就是一口标准的家乡话等等。

虽然如此,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爸爸妈妈选择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就算不是把孩子送回老家,也会把孩子接到城市里面,由爷爷奶奶来带孩子了。实际上,爷爷奶奶带孩子的现象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

就像开心爸爸所在的小区,每天上午溜娃的都是一些爷爷奶奶,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在那里好整以暇的照看孩子。就算是偶尔有个,也是会被一群大爷大妈们围观到不好意思的。

说起爷爷奶奶带孩子来,不得不提的就是隔代教育了。开心爸爸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说的就是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只要注意5个关键词,也是能够教育出来一个聪明伶俐懂事有礼貌孩子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开心爸爸然后查阅。在那篇文章下面,很多爷爷奶奶们都表示了赞同,实际上,只要做得好,隔代教育对孩子来说一样很有用。

今天呢,开心爸爸要给大家说说,爷爷奶奶的那些好习惯,也是能够在日常的带孩子过程中,传递给孩子的。

运动

绝大多数的爷爷奶奶们都有运动的习惯,要不是早上早起在外面走上几圈,要不就是晚上一起跳广场舞。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爷爷奶奶们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可以给孩子传递出来这样的一个信号的:运动对身体好,我们都应该多运动。

其实在运动的榜样这件事情上,爷爷奶奶做的比爸爸妈妈要好得多。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大都过着和爸爸妈妈一样的生活,早上早早的就起床去学校,晚上才能够回来。好不容易有个周末,也是在床上睡懒觉了,运动,那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了。

而爷爷奶奶们则是在身体力行的做着这件事。

运动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有益处的。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学到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孩子们的身体强壮、有力、反应敏捷。多运动还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让孩子更聪明,遇上事情也能够乐观对待。

那么爷爷奶奶如何培养孩子运动的好习惯呢?

以身作则

这一点其实爷爷奶奶们做的挺好,他们本身就是喜爱运动的人,自然能给孩子做出更多的榜样。孩子们看着爷爷奶奶每天运动的样子,也会慢慢的学习着爷爷奶奶去运动了。

不要把运动和学习两件事对立起来

很多爷爷奶奶们觉得参加运动会浪费时间,浪费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运动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的运动也可以使大脑更加活跃,在多样的运动中更容易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

另外,运动过后正是孩子大脑兴奋、效率最高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学习的话,无异于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有可能的话和孩子一起来运动

如果有可能的话,爷爷奶奶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些,不是那么激烈的运动。既可以增加祖孙间的关系,又可以让孩子玩的更加开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更有帮助。

慢慢吃饭

爷爷奶奶的另外一个好习惯就吃饭比较慢。

爸爸妈妈在孩子吃饭的时候,经常是督促他们“快点吃”“再不吃饭就凉了”,其实吃饭最好的方式还是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有利于唾液与食物充分的混合,而狼吞虎咽呢,一方面食物没有经过足够的粉碎直接进入到胃里面,加重胃的负担。另一方面,没有唾液的充分混合,胃在消化这些食物的时候,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另外细嚼慢咽,可以让人早早的就有了饱腹感,能够更好的控制饭量,控制体重。

科学研究表明,每顿饭的时间应该是在20~30分钟左右,每口饭在嘴里面嚼20次以上,才是最有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在这一点上,爷爷奶奶们做的就很好。

爷爷奶奶们因为身体以及牙齿的原因,在吃饭的时候速度会很慢,正好符合了有利于消化吸收的方式。而且爷爷奶奶们因为自己吃的很慢,也就不在吃饭速度上催促孩子了。

不过,很多爷爷奶奶们的口味比较重,而且他们吃饭对于营养搭配这块也不是很在意,油脂、鱼、肉、蛋奶的摄取量教高,如果说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吃一样的食物的话,高油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好。

孩子开始接触食物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抉择能力的,如果刚开始给孩子吃的,都是一些比较淡的食物,以后再添加口味比较重的食物就很好的渡过了。而如果一开始给孩子接触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日后他们的饮食口感也会偏好这种食物。高盐高糖的食物吃的时间长了,可以增加儿童高血压,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病几率。

所以爷爷奶奶们在保持自己细嚼慢咽吃饭风格的同时,还应该尽量的改进一下饮食结构,采用一些清淡爽口的烹饪方式,避免过度烹调。比较重口味的菜,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或者搭配一些比较清淡的菜来平均一下。毕竟重口味的菜,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不好的,都是会加重肾脏负担的。

勤俭节约

爷爷奶奶们还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勤俭节约。

爷爷奶奶们都是从以前那个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的年代过来的,他们的生活一般来说都比较节约。这种思想对于教育孩子节约的话,是很好的。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衣食住行方面,爸爸妈妈给孩子的,都是自己能给出来最好的,正是因为如此孩子很容易就养成奢侈,不知道节俭的习惯。如果是爷爷奶奶来带孩子的话,这个习惯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避免。

一般来说爷爷奶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爷爷奶奶在家乡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劳动,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让他们来做。当然孩子做的时候,也应该给与他们一定的酬劳。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还是想让孩子明白,钱来之不易,它是我们辛勤劳动以及挥洒汗水来换来的,并不是说像他们想的那样,坐着就有钱了。而孩子通过劳动换取钱这个过程,更能够让他们懂得这一点。

给孩子树立正常的消费观

爷爷奶奶喜欢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代表可以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对于孩子的要求,只有那些合理的才可以满足,不合理的一定不能迁就。该买的东西不论多贵都应该买,不该买的哪怕只是一张纸都不应该买。这就更需要爷爷奶奶们事先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并且坚持道理,不要孩子一哭闹,爷爷奶奶们就妥协了。

当然爷爷奶奶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以前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潜移默化的来改善孩子的思想。

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生长在大城市,对于那些比较苦的日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概念。不知道生活的苦当然花钱时就没有节制了。如果可能的话,爷爷奶奶可以带着孩子,让他们适当的吃点苦,让他们感受一下,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生活,进而慢慢的养成节俭的习惯。

不浪费粮食

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悯农》这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很多孩子身上,这个美德渐渐的消失了。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好了,没有必要为了一粒米而大动干戈;另外一方面,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在浪费粮食这一块,也没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爷爷奶奶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从以前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时代过来的,他们知道,粮食是多么的珍贵,所以他们更能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如果爷爷奶奶带着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而且爷爷奶奶带孩子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带着孩子在农村走一走,让孩子对自己每天吃的米饭,馒头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刚开始的耕地,到播种,除草,收割等等。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一粒米,实际上凝结了农民伯伯们很多的汗水。每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

如果可能的话,爷爷奶奶也可以带着孩子来试一试具体的工作,光靠看给孩子的影响还不够,再加上动手的话,就更加立体了,他们对于粮食的来之不易就会有了更深的体会。

拾金不昧

很多爷爷奶奶们都还保留着以前的那种好习惯,那就是拾金不昧。和珍惜粮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拾金不昧不仅仅是一般的社会道德,更是传统的道德底线,是一个人品德的最底线。这种意识,是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就开始培养的,这样才能让拾金不昧的想法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张白纸,如何使他们一直纯洁下去,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最后

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作为对孩子教育的补充,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些方面来说,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比爸爸妈妈的教育都重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