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时间:2022-08-15 09:56:17

相关推荐

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过度在意他人看法”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我们常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他人面前自己仍能内心平静的样子。当我们觉得自己被他人喜爱,或者能够受到他人认可的时候,内心就会比较平静。

所以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件事的本质在于“承认欲”。例如笔者认识的某位男性,在家里的五个兄弟之中排行老二——不上不下的位置——因为是二儿子,所以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疼爱。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他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因此特别重视自己的衣着,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扩展自己的人脉,成了公认的“社交家”。但他总是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心中充满不安。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承认欲。

当然,每个人都有承认欲,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变得如此在意他人的看法”。让我们看一下这其中的心理过程:①想要得到认可(过于看重自己的价值),产生欲望;②对这样的欲望产生心理反应,开始在心里妄想:到底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承认欲引发了妄想,这就是“在意他人看法”的本质。

“在职场中同事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我是不是被大家讨厌了?”“因为这次的事件,对方是不是已经不信任我了?”……这些不安都是由于过于重视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妄想。

过多的妄想就会变成胡思乱想。总觉得自己被人讨厌,总觉得大家在背地里嘲笑自己,总觉得大家都在说自己的坏话,比较严重时,甚至害怕和周围的人发生视线接触,觉得周围的每个人都是敌人。

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这样的烦恼都是心结,只有自己才能解开。

要从这样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自己的妄想。

不要对妄想信以为真

关于消除妄想的方法,有几点希望读者多加注意。

第一,妄想是没有止境的。不论是多么消极的事情,只要是妄想,就会轻易地浮现在脑海里。可以是不知廉耻的事、残酷的事,或者是平时对人说不出口的事,都会轻易地在脑海里形成妄想。这和“梦中的世界”是一回事儿。

通常来说,人类的大脑会将所有的见闻转换为“反应的记忆”。对于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甚至没有太注意的事物,大脑都会做出反应,并以记忆的形式保留下来——在佛教修行中,如果能达到深度禅定的境界,也就是高度集中的状态,便可以体验到这种记忆——但是各种记忆交织在一起,有时候也会产生并不存在的妄想。愤怒、忧郁或怀疑等各种心理活动会让人失去理智,“无中生有”。

笔者曾经在佛教讲座中听到过这样的发言:有的人年幼时有过迷路的经历,于是会经常梦见双亲去世;有的人年幼时被母亲狠狠地责骂过,就在梦中见到母亲拿着刀要杀死自己。真是啼笑皆非的梦,可见梦和妄想都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

在现在这个时代,通过网络和大众传媒,有无数的信息和影像涌入我们的视野,这些信息往往也是烦恼的根源。这些被动输入大脑的“反应的记忆”可能会以我们自己也未曾想象过的形式重现在脑海里。

但是,这一切终究只是妄想。从一开始就应该清楚意识到:妄想绝对不能信以为真,妄想始终只是妄想,不论浮想起什么内容,都别做出反应。

放下无法确认的事物

另外一点需要读者注意的是,妄想是一种无法确认的事物。人们在做梦或者产生妄想的时候,可能会这样思考:“这是不是预示着要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呢?”或者“是不是因为某个原因才做了这样的梦呢?”

笔者无法否认现实和妄想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性,但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确认妄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旦想要确认或者相信妄想中的内容,我们就会步入“妄想的世界”,相应地,我们就和“正确的理解”渐行渐远。

我们该追随妄想而去,还是采取正确的思考法?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在佛教中,答案显然是后者。

此外,其他宗教与佛教(Buddhism),即觉醒者的思考方法相比,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能否从妄想之中找到真理”。

在众多其他宗教的精神世界中,都会把“无法确认的妄想”奉为真理。超自然现象、占卜,在与这些近似的其他精神世界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倾向。但是从佛陀的思考法来说,任何无法确认的妄想都应该从一开始就果断放手。对此,佛陀自身也明确地叙述了其理由:

世界是永远存在的吗,还是会迎来毁灭的一天?世界是有限的存在,还是无限的存在?灵魂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死后的世界里有没有天堂?我认为,这些都是无法确认的事情。

因为即使确认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清心寡欲、超越欲望所带来的一切苦恼的修行本身来说,这些答案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我认为能够实现上述这些目的,或者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的的事物才是切实存在的。

那就是:①人生始终和苦难相伴;②苦难都有根源;③苦难都能解脱;④存在解脱的道路。此即四圣谛。

——选自《对弟子玛伦普塔的教诲·中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格外重视佛陀这种坚定而合理的态度。不论面对怎样的苦难,都不要无谓地去追寻前世因果和死后世界等无法确认的事物,因为原始佛教认为这些事物对于摆脱苦难是不必要的,是否追随这些无法确认的事物是每个人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佛教的目标就是让人们理解现实中苦恼的真正含义,并从中解脱出来,恢复自由之身。

摆脱苦恼的方法包括禅法和内观等理解和净化心灵的修行,以及以慈悲为主的多种思考法(佛教的本质)。通过实践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从现实的苦恼中解脱出来。

我们不应追随妄想而去,而应该仔细理解自己的内心,学习合理的思考法。既然你的苦恼来源于你的人生,那么你必然能够从自己的人生中找到解决之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在意他人看法的人来说,首先要忘掉自己的妄想,因为妄想就是让你在意他人看法的元凶。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和妄想之间的关系。

妄想始终只是妄想,妄想可以无限大,没有任何根据。从此以后,不再追随任何妄想,这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的心灵都能重获自由。

远离那些让你烦恼的人

特别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有可能是由某个特定的人造成的。所谓“他人的看法”,有时候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的看法”,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能解开许多常年困扰着你的烦恼。

为什么总是觉得焦躁不安?

有一位女性有这样的烦恼:“总觉得不爱和人打交道,有时候朋友打电话来问候我最近过得怎么样,我就会不耐烦地觉得人家是多管闲事。”

这位女性的母亲从她小时候开始就对她的生活各进行种干涉,接近病态。母亲会确认她和怎样的朋友来往,在学校参加了哪些社团活动,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剪了怎样的发型,甚至会检查她摆放课本的顺序。十来岁的时候,她准备将自己的不满告诉母亲,可当母亲得知女儿对自己有意见时,竟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所以母女间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她只好不断忍耐,好不容易等到大学毕业,才从父母家中搬出来独居。

而这位女性虽然工作非常出色,但是她的内心始终是焦躁不安的。她总觉得周围的同事会检查她所做的每一项工作。虽然她平日面带微笑,但是内心却充满了“真烦人”“都是碍事的人”或者“全部给我滚蛋”之类的恐怖妄想。只有等到周末,她才有种得到解脱的感觉,然后埋头大睡一整天。这时候只要朋友或者父母打来电话问候,她立刻就被莫名的怒火所吞没。

这位女性的压力并非来自工作和人际关系,而是来自埋藏于内心深处的心理阴影,也就是母亲所带来的阴影。被母亲无端地干涉生活而产生的愤怒情绪才是令她焦躁不安的真正原因。

如何扑灭“怒火的火源”

佛教认为,心灵的反应会带来一系列连锁效应。佛教中有个词叫作“缘起论”,意思是说,为了理解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首先要找准“本质”。

当人处于无明(未理解)的状态时,心灵就会做出反应。心灵对任何刺激都会做出反应,产生情绪、欲望和妄想。当我们对于这些不切实际的事物过于执着时,就会形成某种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会产生新的反应。无穷无尽的反应就构成了烦恼。

——选自《菩提树下的缘起顺观·无问自说》

也就是说,发生接触,做出反应,产生情绪、欲望、妄想和记忆等“强烈反应的能量”,这样的强烈反应被称为“结生”(巴利语Sankhara、英语中被译为“心理形成”,即Mental Formation)。这就是留存在记忆中、体现在表情和行动上的强烈反应。随后这些反应会对新的刺激,产生类似的反应,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例如有人在外碰到不开心的事,心中产生了怒火,回到家后就会因为小事而对家人发脾气;又或者有人曾经有过很惨痛的经历,当时产生的怒火始终得不到平息,因为一些小事就会触发痛苦,勃然大怒;又或者有人在学校里受人欺负,这样的心理阴影一直消散不去,长大后站在众人面前发言时总是紧张得说不出话。以上这些,都是由心结造成的。

这位女性的内心深处隐藏着幼年时被母亲过度干涉生活的记忆,还有始终无法排遣的怒火。这些记忆和怒火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了前文所述的各种恐怖妄想。

这种反应,就如同一碰到新的外界刺激就会爆炸的“地雷”。人们常说的“易怒”“神经质”“情绪低落”和“社交恐惧症”等症状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这样的反应。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心理反应的存在。人们一般会借助心理咨询或镇静剂等药物手段来稳定情绪,但如果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反应”的话,这些手段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更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心理变化的状态和经过来看清反应背后的其他问题,现在胸中的怒火说不定就来自于某一段尘封的记忆。当我们意识到记忆和怒火之间的关系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扫多年烦恼的方法

对于上面这位女性来说,她对母亲的怒火和记忆才是烦恼的真正原因。在此,笔者给她开了三份处方。

第一,意识到自己做出了反应,避免进一步的反应。如果回忆起母亲曾经对自己的生活有过过多干涉,那就在头脑里反复默念:“这只是我的记忆,只是一段过往。”通过在头脑中不断重复意识词语的方法(前文提到的标记法),努力地从反应中挣脱出来。这里的意识词语就是“记忆”。

同时需要清醒地理解,在自己的心中还有怒火未能平息。或许有的读者会觉得对父母发火是非常无礼的行为,因而产生罪恶感或自责感,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我们只需要正确理解心中还存在怒火这件事。而意识到怒火的存在,将会成为“放手”的最佳契机。

第二,意识到自己的感觉。身体的感觉和记忆以及情绪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将意识集中于身体的感觉,更能够让人恢复内心的平静。

例如儿童在发火或者哭泣的时候,给他嘴里喂一块糖,或者给他看看喜爱的动画片,他瞬间就能破涕为笑。这是由于“对情绪做出反应的内心”转而“对身体的感觉”做出了反应。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一点也是适用的。当我们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或者因为不快的情绪而烦恼时,可以尝试着将所有意识集中到身体的感觉中。外出散散步,做做运动,泡泡澡,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上文中的这位女性就采用了高温瑜伽的方法排解烦恼。

第三,切断反应的根源。最终,这位女性决定和“超级爱干涉”的母亲保持一定距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不好的关系,往往是让某些烦恼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源所在。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和子女各有各的脾性。每次交流都是一种重复,当然交流中出现的反应也是相同的。如果这样的反应是积极的、能够带来愉快心情的话那还好,可如果它是消极的、会带来负面情绪的话,就会形成棘手的亲子关系。

父母和子女的不好的关系,有时就是苦难“轮回”(重复)的根源。不少人在平日里情绪还算稳定,但是每次一回到父母家,就会莫名其妙地变得情绪暴躁。

如果这样的关系就是导致烦恼的根源,显然我们应当与之适当保持距离。如果这样的关系让烦恼日益增加,那么我们也可以考虑暂时将其中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难做到这一步,但是暂时中止关系对于重新构筑良好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比较理想的相处状态是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直到能够不再对曾经的记忆和对方本身做出多余的反应为止。这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条件的配合下才能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豁达的心态,要相信总有一天能够与对方和解,或者用不了多久就能解决问题。但是人心始终是变化无常的,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时刻变化,因此第一步只需要做到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即可。

这位女性果断地决定暂时断绝和母亲的任何联系。她爽朗地告诉笔者:“我决定结婚后再考虑和母亲建立新的相处模式。”她说这话时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

人际关系产生爱,爱产生苦恼。

如果能理解爱就是苦恼的根源,

那就能像犀牛角一般独自前行。

——选自《经集·犀牛角》

停止比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任何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但是我们常常被别人影响,甚至忘掉自己手头的工作,尤其是爱和他人进行比较这一点,绝对是产生烦恼的根源。请问各位读者能否真正停止比较、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呢?如果遵循佛陀的思考法,这是完全能做到的。

过度比较是一种不合理的思考方法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比较呢?在杂志上看到某个年龄层的平均年收入统计数据时,有的人会暗自高兴,有的人会沮丧不已;看到在各种行业中活跃的青年才俊时,有的人会觉得不甘心,有的人会感到焦躁。人们的心时刻都在观察外界,通过收集职业、地位、收入、外表、学历、评价等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当一个人能够自己肯定自己、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时,这种和外界进行的比较也就不再有必要了。正因为无法彻底肯定自己,无法理解自己,所以才想要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或者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比较中,总希望自己占据上风。

但过度比较本身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思考方法。究其原因:

第一,所谓比较的心理活动其实是一种不存在的虚拟妄想,因此我们无法通过比较获得真实感受。

第二,无论怎么和他人进行比较,自己的状态都不会因此发生变化,所以越比较,越不安。

第三,要想在比较之中找到一丝安全感,就必须占据绝对上风才行。但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所以这一点也不可能办到,因此人们总是感到不满足。

综上所述,过度比较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没有价值的思考。

即便如此,为什么人们还是如此热衷于比较呢?大概是因为我们的心已经对妄想习以为常了。

妄想是易如反掌的事,人们习惯于妄想。虽然无法改变现实,但是可以轻易地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偶尔也能找到一些优越感,因此人们便不由自主地开始比较。换句话说,人们热衷于比较的状态,和热衷于妄想时的状态没有任何区别,都属于无所事事,消磨时光。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才是最优秀的,而周围人都不如自己。贤者领悟到,这才是产生苦恼的偏执所在。

停止和他人进行比较。因为不论比较的结果是势均力敌还是比对方逊色或优秀,都只会带来新的烦恼。

——选自《经集·至高的思考》

一定能实现目标的“正确的努力方式”

如果说比较是始于承认欲的妄想的话,那么我们应当尽早远离它,因为还有更多值得做的事情在等着我们。

满足自己的“承认欲”,需要采用正确的努力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①将想要得到认可的想法转化为动力,改善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②在任何时候,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③将自己的理解作为基准。

只要你没有出家的打算,满足自己的承认欲也是无可厚非的。“不想输给对方”“战胜对方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希望能够得到好评”之类的想法如果能够变成自己的行动力,那就是有益的。但是我们只能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动力(动机),而不能将其作为我们的目标。因为他人是否给予好评这件事完全取决于他人,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事。如果将他人的评价当作目标,那就会陷入“在意他人看法”的痛苦之中。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希望得到好评,希望获得(别人眼中的)成功,这些都取决于他人的决定,属于尚未发生的事。自己口中的话语、这一瞬间的想法和现在能够做到的事情之外的所有一切,都不过是妄想。佛教认为,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不应当将妄想当作目标。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的想法,这只是一种动机,或者是体现最终成果的一种“方向性”,但是一旦开始去做某件事,我们就可以切换到佛陀的思维方式——改善,集中,然后加以理解。

改善、专注、理解——寺院中“作务”的效用

作务,是指寺院中的僧侣做杂役等各种体力劳动,和坐禅一样被视为重要的修行之一。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当我们做某件事之前,首先要有“改善”的观念。改善,在佛教中是指想方设法带来愉快的心情。工作的推进方法、小道具、背景音乐、环境、配色、电脑软件、手机的应用程序、和他人的交往等,任何事物都存在可以改善的余地。

前文已经说过,人类的内心永远只有快乐和不快乐两种状态。当我们感到不快乐的时候,就会想要逃避问题(也就是压力)。相反,如果感到快乐,就会更加执着于眼前的对象(也就是动力)。只要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能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的方式来体验快乐。

进一步来说,“正确的努力方式”并不是指对“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或者“希望成功”之类的来自外界的判断因素的追逐,而是说不论最初是什么动机,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应该找准“内在的动机”并加以努力。也就是重视注意力的集中和充实感等内心的快乐,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自己该做的事。

寺院中的“作务”就是指这样的实践方式,不在乎最终结果是否有意义,而是认认真真、心无旁骛地体会充实感和磨炼心性的快乐,将自己的理解作为最终目的。

禅的智慧: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所谓“自己的工作”,是指对自己来说有必要、有用、能够自己完成的任何事情。这些事和他人的意见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所谓“正确的努力方式”就是指,忘掉外部世界,沉浸于自己的工作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积极的思考方式。

能够忘我的人才是成功的人。借助禅的智慧,笔者归纳出了“集中于自己的工作”的步骤。

1.闭上双眼——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用心”

我们过于在意外部的花花世界,总是被外部世界吸引,无法使内心的情绪保持平稳。只要接触到外界,就会做出反应,这就是人心。你的内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强大。任何事物都是反应的根源,越是做出反应,越会产生多余的杂念,所以首先我们要理解,这就是内心的真实构造。接下来我们需要闭上双眼,静下心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消除所有“不必要的反应”——闭上双眼后,观察自己内心的状态

疲劳、压力、不满、紧张,以及其他如同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一般的杂念将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但不管是怎样的念头,都是客观而合理的存在。

观察时间没有特别要求,30秒或5分钟都没问题,完全可以自行决定。如果在情绪比较焦躁的时候,建议将时间延长至15分钟。

闭上眼,继续观察自己的内心。如果做到这一步,就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这就是消除不必要反应的正确方法,也是让心灵恢复平静的好方法。

3.睁开眼,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到时间之后,睁开双眼,然后开始从事眼前的工作

最初的干劲儿非常重要,当我们消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反应之后,就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眼前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注意力可能逐渐下降,最终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情况下,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然后从上述第1条,“闭上双眼”重新开始。

上述方式就是佛教中的“八正道”的“日常生活版本”。“八正道”是指八种对于实现目标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方法,其中包括①正念、②正定、③正精进这三点。

①正念是指集中意念,通过口头语言来确认内心反应的方法。②正定是指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点。③正精进是指持续地集中意念和注意力。如果能同时实践这三种方法,就会进入叫作“禅定”的高度集中状态,也就是“内观冥想禅法”。

当然,这三种方法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集中于眼前的工作”这样的情况。上述三个步骤就是对这三种方法的归纳,希望所有读者都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实践这样的“注意力集中模式”。

闭上眼,静下心,然后睁开眼,开始专心致志地沉浸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在佛教中,开始做某事的信念被称为“决定”——就如同撑竿跳之前的助跑一样,通过这三个步骤,会让你的工作质量有质的飞跃。

“无心”与“尽心”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不需要在意他人的意见,也不应对外界产生任何妄想。

专心致志的时候,忘掉周遭的一切,进入“无心”的状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工作之中。

此时,“不必要的反应”已经彻底消除,内心变得澄澈透明,能够体会到集中注意力所带来的充实和喜悦。这时心中的实际感受就是“理解”。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任何人对你的评价都不重要了。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成果,受到他人的感谢,或者得到表扬。但是,在集中于眼前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工作本身已经有了彻底的理解,因此能不能得到感谢和表扬都完全不重要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平心静气,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工作;完成工作后,能够彻底地理解工作的实质,最后干脆利落地结束工作。

综上所述,在这个过程中,他人的意见或评价都变得不再重要。佛陀认为,注视自己的内心,答案自明。

不要因为外界的因素而舍弃自己该做的事。要了解自己该做什么事,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

——选自《法句经·关于自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