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王旭明:新闻发言人应把好事说好 把不好的事好好说

王旭明:新闻发言人应把好事说好 把不好的事好好说

时间:2023-04-29 07:34:32

相关推荐

王旭明:新闻发言人应把好事说好 把不好的事好好说

王旭明:新闻发言人应把好事说好,把不好的事好好说国际先驱导报-08-09 10:12

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王旭明

【访谈对象】王旭明,现任语文出版社社长。至,曾担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是国内公认的、较有个性的新闻发言人之一,著有《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一书。

【访谈动机】

在铁道部“7 24“新闻发布会之前,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便为好友王勇平捏了一把汗。

据王旭明回忆,他和王勇平曾在今年7月的“金话筒”颁奖仪式上见面。当时,他还不解地问过王勇平:为何高铁如此高调亮相、为何公众质询不断却无回应等。王勇平沉思少语。后来颁奖仪式开始前,王旭明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我最担心如果高铁塌陷、动车碰撞或出轨怎么办?该如何应对?”这一问,直戳王勇平心坎里:“我也是最担心这样的事情啊!”

不料几天后,“最担心”便化作现实。王勇平临危上阵,之后的表现饱受诟病。其中,“这是一个奇迹”、“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之类的表述,反成为网友造句讥讽的对象。

身为和王勇平同时代的国务院新闻办第一批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自言王勇平“比自己热情、勤奋又坚忍”。但是,在“7 24”新闻发布会之后,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如何架起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这些问题让王旭明深思反复。

7月28日,王旭明在博客上写下《给勇平兄的一封信》,洋洋洒洒逾6000字。信中,王旭明对王勇平的表现,从开场白、语态、表情等各方面逐一评析。截至8月1日,这条“教科书”式的博文新浪已有超过24万次的点击量。“其实,我就是借此形式想说点心里话,直言几点建议。”王旭明解释道。

【先驱语录】

★无论什么时候说话,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听起来是个常识,然而不少发言人的发言都有悖于这个常识。

★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应该说都面临着王勇平这样的情况。

★把好事说好,把不好的事好好说,通俗的道理,我以为却值得所有领导和发言人琢磨并身体力行。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邓媛 发自北京

光靠新闻发言人“挑大梁”行不通

《国际先驱导报》:你认为,这场新闻发布会既准备不充分,又不应该让王勇平独自担纲。

王旭明:是的。新闻发布会应该在什么时候开?新闻发言人是充当主持角色还是独立发言角色?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认为新闻发布会应该在充分准备、并能给记者准确翔实和鲜活的一手资料及结论的情况下召开;当然应倡导更多的新闻发言人独立发言,但在重特大事情发生后,我以为不应当倡导新闻发言人独立挑大梁、唱大戏。我们姑且不论王勇平本人如何。我只是想说,在这样一个事件上,确实不应当让王勇平本人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在我写给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先生的公开信发出后,大大出乎我意料,引发各界热议,看到这么多人关心新闻发言人成长和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我十分高兴,我的恩师,也是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践行者的赵启正先生告诉我说,我信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不知是否被发言人们和他们的领导们看明白了,即工作没做好,发布会难成功,多有水平的发言人,也难免受伤。——真是大家啊!

启正老师说了一句十分到位的话,我回复他,新闻发言人其实真难,在工作没有做好的前提下仓促召开发布会,只能尽最大力量去缩小而不是去放大这种负面影响。启正老师赞同我的说法并告诉了我一个例子说,有一位美国政府发言人说过,没做过发言人,不能体会发言人的恐怖感。的确是这样。做好工作是发布会和发言人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工作没做好,发言人的恐怖感就会更加增大,更会手足失措,更会失态,后果不堪设想。

一是态度,二是事实

Q:王勇平先生有两句话目前在网络上很流行:“这是一个奇迹”,“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你怎么看他的表述?

A:这些回答应该说都非常不准确,这样的话语夹杂着一些情绪化表达,使受众反而还产生一系列新疑问,这样就没有达到新闻发布会厘清事实的目的。

Q:在一场准备仓促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果给不了公众准确的信息,你认为态度很重要?

A:重大事故发生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受众最想了解和最愿看到的,我以为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二是事实。作为事故发生后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态度比事实更重要,因为你还不大可能有足够的事实提供,这时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当时举了一个例子,在新闻发布会的开场白中务必加上这样的表述:“本来,今天的发布会应该是盛光祖部长和某某(主管铁路安全的某某副部长)及某某局长与会,但由于他们正在指挥救险,无法与会。受他们委托,我在这里代表盛光祖部长、某某副部长和铁道部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全国铁路系统向‘甬温线7 23特大事故’中的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受伤者和伤亡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对参与抢险的铁路系统内外员工、公安干警特别是温州现场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谢意,是你们在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也是在替我们改错,谢谢你们!在这里,我也代表铁道部向全国人民表示我们深深的歉意(站起鞠躬)”。这里的关键点是——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机关和部门的概念是抽象、模糊的,而机关或部门的人员形象才是具体的,受众在这样的特大事故面前更易于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符号化的人物。

从这一点来看,铁道部在发布会上给人的态度真的不是那么真实,真的不是那么诚恳,真的不是那么让受众舒服。

“实事求是”应是所有发言人的常识

Q:除了态度问题、准备内容不充分,这些失误是不是也跟平日里对高铁的描述过于完美有关?

A:无论什么时候说话,怎么说话,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本着实话实说的态度,这听起来是个常识,然而不少发言人的发言都有悖于这个常识。

就拿高铁来说,在中国仅仅有几年的历史,还是个新生事物,常识告诉我们肯定会有不完善的地方,肯定不会一步登天,但铁道部偏偏把这新生事物说得完美无缺。比如王勇平前段时日做客新华网说过:“中国高铁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是我们国家实力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样,世界铁路同行也为高速铁路事业的快速进步感到鼓舞。”他应该说,“目前我们有充分的把握认为,提速列车的运行安全有可靠的保证,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是不会开行这样的列车。”至于他在发布会上继续表示:“我仍然跟社会说一声,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是合格的,我们仍然具有信心。”又违背常识了。铁路运营是否是一流,不仅仅取决于硬件设备,还包括管理水平、安全系数以及许多非机械的因素。

在我看来,常识对于领导者重要,对于新闻发言人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在我们发言的时候,真的要想一想常识,要想一想尽量不说、少说、或绕着说的,也是要遵守常识的话。

新闻发言人的核心是“人”

Q: “7 24”新闻发布会中反映出来的的问题常见吗?普遍吗?我们国家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和发展水平?

A:我们国家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要大力推广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最近党中央提出党委政府部门也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应该说经过这么几年的努力,我们国家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已经初见雏形,基本建立起来了。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迈好第二步。这就是:有了发言人,什么时候发言、该怎么发言、该怎么发好言?但是现在对这一步研究得不够。

我希望通过我的能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仅对有没有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出来没有、有没有开会进行关注;还要关注怎么开的会、他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把好话说好了没有……这是我写这封信的真实用意和目的。

Q:总体而言,新闻发言人该什么时候发言?发好言?

A:从语文上讲,“新闻发言人”这一词组是偏正结构,偏是“新闻发言”,正是“人”。换句话说,新闻发言人的核心是“人”,是一类干新闻发言工作的人面对其他人的工作,因此我一向认为,新闻发言人在拥有许多技术手段的同时,应当也是有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的,真诚、善良和美好的人。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和情感?每一位都应当很清楚。

王勇平的窘境,绝不是个别的。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应该说都面临着王勇平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铁道部和王勇平在新闻发言人这一方面还算不错的,因为他们敢说话,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相对于很多话都不说,开会无影无息的部门来说的。但关键还是应该把话说好。

我觉得温家宝总理给我们作了特别好的表率。温总理去事故现时,他是病了13天去的,是医院批准才去的。虽然晚了几天,但他到了殡仪馆,他和家属直接见面,召开了公开的新闻发布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现在想问的是,是不是只有共和国的总理才能这样做?我们各个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各级领导不也都可以这样做吗?所以学学温总理,这是我的结论。

“第二步”关乎政府公信力

Q:你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上,有哪些建议?

A:关键还是第二步如何迈出。一是把好事如何说好。我国开通高铁当然是件好事,对于中华振兴中华民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高速不等于高调,更不等于漫无边际的吹嘘,从传播学上讲,受众的胃口提高之后,会对事物有更加高的标准和严的要求。而一旦做不到,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的话,好事不但说不好,甚至还变成了坏事。比如,人们从最初的仰望高铁,到现在的“谈高色变”,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我们的宣传是不是有点负面作用呢?

二是如何把不好的事好好说。许多人有这样的习惯,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千方百计想捂住,捂不住全面捂局部,局部也捂不住了就瞎说,或者硬撑着说,就是不实话实说,不好的事再怎么描也不能成好事,怎么能让受众服气?

一句话,把好事说好,把不好的事好好说,通俗的道理,我以为却值得所有领导和发言人琢磨并身体力行。

Q:这是构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一步。

A:可以肯定的是,不怕事情发生,事情发生了,处理得好、表达得好,政府的威信就高一层;相反,处理得不好,表达得不好,政府的公信力就削弱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正在从事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工作的同志们都责任重大。

责任编辑:勾晅 PN048热点新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