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部分城中村公共卫生问题被忽视 市民不知找谁管

部分城中村公共卫生问题被忽视 市民不知找谁管

时间:2022-10-12 01:41:59

相关推荐

部分城中村公共卫生问题被忽视 市民不知找谁管

原标题:部分城中村公共卫生问题被忽视 市民不知找谁管

原标题:部分城中村公共卫生问题长期被忽视

“不知往哪儿打电话找谁管”

堆在垃圾站外的垃圾

有垃圾桶,垃圾却仍丢在路边

饮马井——白墙子

垃圾站形同虚设

介于东南二环和三环之间的饮马井和白墙子,已经是同类地段中罕有的“城中村”了。刚刚站在村口拿出相机,一个经过的老人便跟记者打招呼:“拍什么呢?要拆迁了?”

到处是露天堆放的垃圾

从一排挨挨挤挤的网吧、烧烤、成都小吃店的缝隙中穿进去,鲜亮招牌后的景象和附近紫芳园、新坐标、弘善家园等居民小区的安静整洁截然不同。

在城中村,人们对空间的利用总是别出心裁:昨天中午11点半,从学生宿舍式的出租房里、从简易彩钢房搭出的二层小楼里,从旧家具板拼出的厨房棚子里,飘出饭菜香味,顺着宽宽窄窄的街道聚到路口,和露天堆放的垃圾凑在一起,混成了一股令人掩鼻的味道。

这是一个五条小路汇聚的路口,中心地带被一个三面砖墙的“垃圾站”占据,花花绿绿的垃圾从敞开的那一面铺到了路边,并随着住户们的不断倾倒继续向外扩张,从垃圾堆里渗出的黏稠液体蜿蜒到了路的另一边。一只皮色黄白的短毛狗在边缘梭巡了一回儿,便踩着垃圾“登堂入室”埋头觅食。短毛狗正吃得津津有味,一只喜鹊也从窗框里落了进来,尖细的喙在高到窗台的垃圾里轻巧地啄着。

“天热的时候味儿更大,不过我们住得远,还可以。住的人多,垃圾也多,一直都这样,现在比以前还好点了。”倒垃圾的住户常娟(音)说,她是江西人,已经在这儿住了两年。说到H7N9,常娟并不在意,“这儿狗不少,没人养鸡。”前两天她还在熟食店买了盐水鸭回来吃。

“村”里堆垃圾的地方都是这样的开放式“垃圾站”,不管是在街巷里穿梭的流浪狗,还是住户们养的看门狗都常常进去觅食。明晃晃的阳光下,一只黄狗从垃圾堆里拖出一块红红白白的生肉在墙边奋力撕咬。

手记

3月底,十八里店乡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饮马井地区的拆迁规划还没有确定。但我们会对这个地区的环境加大治理力度,尤其像垃圾问题,要做到日产日清。”

焚烧垃圾气味呛人

把垃圾扔到露天垃圾站的住户还算是讲究的,纵横在村里的宽街窄道边上,只要没有房子,都或多或少地散落着垃圾,甚至废弃的小吃棚也成了“垃圾桶”,半米多高的垃圾已经堆到了窗台。

在白墙子地区边缘的一条巷子里,一个占地超过10平方米的垃圾堆正冒着腾腾白烟,背后的红砖矮墙有明显的熏黑痕迹,呛鼻的气味让一些经过的路人忍不住咳嗽。一个不到一米高的小女孩儿,举着根粉红色的冰棍晃晃悠悠地从白烟里穿过——和垃圾堆隔着一条小路的,是一家4S店的停车场;小巷往东30米就是三环路,上下分钟寺桥的车流清晰可见。

“这个不是一天两天了,老烧!就是为了少拉点儿(垃圾)。”离垃圾堆不远的一户居民站在门口皱着眉向记者抱怨:“我们都不知道往哪儿打电话找人管。”

“这儿是朝阳跟丰台的交界。”一旁的邻居补充道。

中午阳光好,河北人老赵和堂哥蹲在路边抽烟,虽然传说这边不久之后就要拆迁,但今年的房租还是涨了两百块,住在这儿的人不少都是周边市场的生意人和打工者。老赵家就在“村”里的市场买菜,里面东西挺全,但是在他印象里从来没见过活禽。

“北京还没有确诊病例的时候,我们就不吃鸡了,以防万一呗!”老赵闲适地吐了口烟:“这边条件跟小区肯定没法儿比,但是便宜啊!没钱就讲究不起,屋里收拾干净就行了。”

街对面的阴影处,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一堆破家具里攀爬着玩儿,脸上身上都沾满了灰尘。

手记

总占地48公顷的白墙子地区,朝阳区占31.9公顷,在这片区域中共有356户、1200余名当地居民,聚集的外来人口则是当地常住居民的几十倍。目前白墙子地区的征收拆迁方案已经获批,预计最快十一前将启动拆迁。

燕丹村糟糕的卫生状况并非孤例,无论是深藏于高楼环抱中的饮马井和白墙子,还是城乡结合部的小月河,都因为恶劣的卫生状况令居民头疼。

漫天黄土没挡住小吃出摊

小月河城中村是片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东邻京藏高速,北是清华东路,西傍小月河,向南延伸约600米。按照地图估算,其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从清华东路与小月河西路的交叉口沿河一路往南,便进入了这座城中村。

昨天中午,已经在这里住了近两年的老王在路边晒着太阳,几步之遥的小月河边,一头老山羊被拴在河东岸。老王朝河而坐,背对着他的住处——一座四层灰色小楼。楼前,几辆破旧的面包车胡乱停着,木板、旧家具等杂物露天堆放,两只流浪狗在垃圾堆中闻来闻去。老王已经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好,即便是闻着臭水沟的味道晒太阳,他也不在乎:“吸进来再排出去,没事!”在这里,楼间距不超过两米是常态。

继续往南走约百米,便到了路边的四栋“握手楼”的尽头,一条小路在楼旁向东延伸至盛宏达建材城,路口的便利店和快餐店生意异常忙碌,顾客都是在这个城中村里工作的年轻人。快餐店敞着门,卖小吃的推车招揽着生意,风一吹,漫天黄土罩住了推车、门脸儿和整个街道。

主干道十步一个垃圾堆

这里的“主干道”是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也是这里唯一的水泥路,两辆面包车相向而行时,必须有一辆车先退后才能顺利通过。路两边是十来栋灰色小楼,一楼都是仓库,二层开始是出租屋,以四层楼居多。

几年前老王刚来这里时,卫生环境似乎好些,“可能稍好,但一直也就这个样儿。”路面上,几乎每隔十步便有一小堆垃圾,各种包装袋、烟头等垃圾随处可见,以至于远远望去,路面显得满满当当。

这座城中村与盛宏达建材城、豫源城市场交融在一起,很多在市场里做生意的人都租住在这里,以至于各栋小楼一层的仓库颇为抢手。也正因此,主干道两边堆满了货物,有办公用品,有拖鞋等生活日用品,也有成批的推货车杂乱地停放着。

中午12点,环卫工人老张骑着破旧的三轮车在主干道上缓慢地穿行,车上已经装满了垃圾,风起时,一些小包装袋从车上飘落,他也顾不上停车收拾。三轮车轧过路面上的垃圾和污水,在来来往往的手推车和面包车间缓慢蹭过。他的头顶,几栋小楼的二三层窗外挂满了成人和孩子的衣服,在巷子里的尘土中飘着。

两米宽水渠填满垃圾

小月河边,租户老王坐着的地方几步远是一条不到两米宽的水渠,里面的水已是灰白色,渠里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脏水经由两条碗口粗的管子不断地排进水渠。老王已经对这些垃圾司空见惯,“不讲究那么多,出来就扔这里了。”在老王看来,小月河人的生活里没有“垃圾桶”这个词,周围的人都是把垃圾随手扔出来,“你看那水,”老王指着从水管里流进水渠的污水,“这管子通我们那楼,每层有公用的厨房和厕所,洗衣服什么的,水就都进这里了。”

“环卫工?没注意过,应该有。”老王说,“这里房租便宜,还讲究那么多干什么?”

对于这里的卫生问题,替班的老张只能苦笑:“也不是不扫,关键是刚扫干净,一会儿又扔垃圾,这边就一个人负责,扫不过来。”老张觉得,城中村的卫生状况差“不意外”,“比不了城里,也没人在意,更没人重视。”

手记

几年前,当这里是大学生“北漂”聚居地时,虽然空间局促,但卫生远比如今好得多。“人多!”老租户刘亮把卫生变差的原因归结为人数的变化,“只要有人,肯定有生活垃圾,平常大家再不注意,这里的环卫设施又几乎没有,习惯不好加管理落后,所以现在卫生环境越来越差。”(记者 张棻 习楠)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6085000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