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华高莱斯丨技术要点:马斯特里赫特——边境小城生存指南

华高莱斯丨技术要点:马斯特里赫特——边境小城生存指南

时间:2023-08-28 05:04:07

相关推荐

华高莱斯丨技术要点:马斯特里赫特——边境小城生存指南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边境小城,边境旅游,区域国际化,城市“异境感”,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作者:陈星

对于大部分的国内城市而言,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意义在于锦上添花,是为了助推城市提质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城市更精彩、更美好。然而对于位于祖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边境线上的一些边陲小城而言,国际化建设的意义在于雪中送炭,解决城市活下去的问题。边境小城的国际化无关风月、关乎生死,这是一场穿越生死场的战斗!

一、边境城市的死与生

1. 不容乐观的边境困局

边境城市代表什么呢?我想大多数人脑海中冒出来的词大多是“老、少、边、穷”这类消极负面的形容词。没错,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内边境区域由于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往往被划分为不发达地区,面临没钱、没产业,甚至没人的现实窘境。

我国共有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以下简称“边境县”),分布在9个省、自治区。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沿边地区经济社会虽然获得长足发展,但是整体水平仍然相对滞后。45个边境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也只有5个边境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贫困县占比仍然达到近30%[1] 。

由于沿边地区往往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即使是重点开发的边境城市,其规模也非常有限。据中国城乡建设数据库统计,28个边境市中仅丹东城区人口超过50万,伊宁、哈密的人口超过20万。更为严峻的是,沿边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建设相对落后,不仅高素质人才缺失,边境人口也在不断流失。,28个边境市的城区人口达到379.88万的高点后,出现大幅下降和缓慢回升,到也仅恢复到344.29万人[2],平均每座边境市仅有12万人口。

2. 南柯一梦的边陲网红

边境城市的困境真的如此严峻吗?答案不容置疑。即使是前两年因注册经济而成为“网红城市”的霍尔果斯,在褪去免税利好后,也瞬间被打回原形。随着营改增试点全国铺开,霍尔果斯凭借国家特殊经济开发区“五免五减半”政策(企业所得税五年内免税,五年后减半的优惠)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总量22615户,注册资本(金)3021亿元①。

霍尔果斯财政收入从的5.85亿元上升到的14.37亿元,同比增长145.7%,一度成为中国边境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然而当时的“网红城市”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光,从到,霍尔果斯的经济数据一路狂飙,但人口却不增反降,户籍人口从6.89万人减至6.45万人②。如今这座边境小城在遭遇一场空前的影视公司注销和资本撤退潮后,几近走上实体经济的末路,城市命运前途未卜。

其实,霍尔果斯原定的核心支柱产业应该是边境贸易,但中哈边贸发展一度不尽如人意。通关和对外贸易额降幅达到22% ,即使是在中央强政策的支撑下,边贸也未给这座城市带来太多的经济利好。在曾经的设想中,边境贸易产业一直是边境城市发展的重点,但以如今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的边境城市都未从边贸中获得充足的城市发展动力。

3. 边境发展向死而生

虽然边境地区发展面临巨大的现实困境,但是发展边境地区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边境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国土安全屏障和对外开放门户。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开放转型和周边复杂的地缘环境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全面刻画边境地区地缘经济的空间发展格局,挖掘出地缘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动力。尤其在如今“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加深区域合作,边境城市必将成为中国与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桥头堡,也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实力和形象的绝佳窗口。因此边境城市提质发展刻不容缓。

由于以往薄弱的经济基础,边境城市似乎无法在短期内依靠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城市崛起。但是在政策支持和多样化资源双buff③加身的情况下,只要找准方向,边境城市依旧可以向死而生,边境城市发展也必须向死而生。

二、旅游崛起——边境城市生存指南

边境城市活下去的生门在哪里呢?答案很明确,在于旅游。

1. 逢天时:旅游崛起,有战略市场机遇

从国家层面来看,《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国办发〔〕50 号),《国务院关于支持延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都为边境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发展,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有左右的高速增长——预计到,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亿人次,这必将给我国边境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换言之,抓住了这2亿国人,哪怕只是其中的百分之一,边境城市就能活。

2. 有地利:旅游崛起,有风景资源基础

当然,边境城市不仅逢天时,更有着旅游发展的最强基础。边陲小城除了“老、少、边、穷”这样消极负面的特征之外,最大特色是区域国际化,有着与内陆地区不一样的风景!国际化作为边境城市天生自带的基因,是帮助边境城市实现旅游崛起的最重要的资源基础。

边境地区,意味着不一样的地貌风光!国家的分界线通常也是自然地理的分界线,中国的陆地边境线大多穿行于丘陵、高山、高原、峡谷或者茫茫荒漠。边境地区往往有着不同于内陆区域的壮丽自然风光,既有藏区的山南绵延600多千米的传奇秘境,也有边疆地带的雄伟壮丽的大漠孤烟,有西南边陲的钟灵毓秀,更有东北沿边地区的江河辽远。

边境地区,意味着不一样的城市风貌!国家分界线意味着离祖国更远,离他国更近。边境地区的城镇通常与邻国一衣带水,这种区位关系往往体现在城市面貌之中:中国的边境地区既有融合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多国风情的“建筑风情博物馆”异域塔城,也有中俄边界色彩斑斓欧式风格的梦幻黑河,更有中缅边界著名喊萨奘房的多彩瑞丽。

边境地区,意味着不一样的文化风俗!边境地区是多元文化板块汇聚、交流、碰撞、融合的前沿阵地,是多种文化形态中转、过渡的最佳地带。多地区、多国别毗邻区位使得边境地区成为多元文化互动的场所,使得边境文化形成典型的多元性、兼容性、开放性和空间拓展性,并最终形成比较宽松、丰富的国际化文化结构[3]。

3. 要人和:旅游崛起,要模式升级转型

现在大部分的边境城市已经将边境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撑产业[4]。然而,旅游资源丰富的边境地区,在战略和市场的双重机遇下,城市的发展状况却没有实质性的好转,边境旅游尚未能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动力。问题的症结在于:边境旅游开发不是简单的扶贫逻辑,不是单方面地给钱给物帮扶的逻辑,而是以市场逻辑紧抓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吸引外部旅游消费市场,形成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旅游的本质,是寻求一种与日常生活进行场景切换的“异境感”。打造旅游城市必须突破传统旅游配套的角色,变成一个在特定“异境感”场景下的生活方式中心。边境城市的“异境感”就是要最大化激发和利用区域自带的多元国际化基因,构建具有边境特色的国际化旅游体验强磁极。边境旅游不仅要让广大的国内游客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更要深度体验不一样的国际化生活;让游客从简单的“过境看一看的一日游”模式转变为“终极国际化旅游目的地”。

马斯特里赫特,图片来源:全景网

荷兰边境城市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就是边境旅游城市崛起的全球典范!各国的不同文化、风貌在马斯特里赫特碰撞交汇,塑造了与其他荷兰城市截然不同的自然、人文风采。而马斯特里赫特政府紧抓自身的“国际化”基因,打造国际化旅游的“异境感”三重境,成为边境旅游强磁极的代表。

三、马斯特里赫特,边境美人上位之旅

马斯特里赫特隶属荷兰林堡省的南林堡地区(Zuid-Limburg),位于荷兰东南边境,地处荷兰、比利时、德国三国交界之处。正如同国内命运多舛的边境城市一样,马斯特里赫特一度面临发展困局。

马斯特里赫特位置,图片来源:华高莱斯根据Wikimedia制作

马斯特里赫特,图片来源:Max Pixel

1. 命运多舛,这座边陲小城不太“荷兰”

马斯特里赫特作为荷兰最古老的城市,饱经历史的苦难。由于马斯特里赫特是马斯—莱茵河畔最重要的城市,历史上的马斯特里赫特军事战略意义重大,一度成为多国征讨的目标。此后的近千年,这座小城又先后被西班牙、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多国入侵。直至1830年,荷兰南部省份寻求独立之时,马斯特里赫特城内驻军不顾城内居民的反荷情绪,誓死效忠荷兰王室,因而在1839年的《伦敦条约》生效之时,被划分成为荷兰领土 ,自此成为荷兰最边缘的城市。

马斯特里赫特比其他荷兰城市更靠近比利时和德国。其所在的南林堡地区,与比利时和荷兰边境交界220千米,却与荷兰境内交界仅6千米。从荷兰城市发展整体格局中看,马斯特里赫特偏离荷兰城市发展的重心兰斯塔德都市圈和埃因霍温城市群,城市发展可谓举步维艰。马斯特里赫特不仅在区位上位于荷兰边缘地带,其文化也与荷兰主流文化格格不入,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马斯特里赫特是荷兰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城市,也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语言(南林堡语,一种融合荷兰语、德语、法语等多国语言元素的特色语种)的城市。

然而这座人口仅12万、一度被边缘化的边陲小城,如今却每年迎来超过50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④,成为荷兰乃至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荷兰最重要的国际城市之一,被欧洲人形象地形容为“无国界地带”和“欧洲中心”。马斯特里赫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以非典型荷式风情构建区域国际化生活方式中心,利用城市不一样的地理风貌、多元化的历史文脉遗存,全方位、多维度打造城市“异境感”三重境。

2. 马斯特里赫特的“异境感”三重境

马斯特里赫特与荷兰的大多数城市不同,在这座边陲小城目光所及之处不是水道纵横和一马平川,也没有风车、木鞋、郁金香这些典型的荷兰元素,取而代之的是西班牙和罗马的遗迹、各国美食、多元风格的建筑,就连地形也与众不同,城市周围是多坡的街道和丘陵小山。

1)一重境:上帝垂青,高低碰撞,从低地之国到丘陵山谷

马斯特里赫特处于荷、比、德边界,跟荷兰的其他地方相比城市地势较高,与传统的“低地之国”风格完全不同,反而与处在马斯河谷的比利时列日甚至那慕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马斯特里赫特城外的丘陵地貌,波澜层叠,曲线悠扬。因此,马斯特里赫特被荷兰人称为“最比利时的荷兰城市”。

马斯特里赫特境内的最高峰瓦尔斯山(Vaals)海拔虽然只有322 米,但是却是荷兰全境的最高峰。要知道,荷兰人对山的痴迷程度,一度疯狂到全民提议要挖海堆山,政府也将堆山工作正式纳入议题讨论。因而这座置于任何国家都只能勉强算座小山包的迷你山峰,成为爱山的荷兰人“眼中不一样的风景”,对荷兰人有着不容置疑的吸引力。

图片来源:Flickr @Frans Berkelaar

如果说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来自上帝的垂青,那么将只能远观的地貌景观打造成为可以深度体验的“地貌+”旅游,就是马斯特里赫特政府的杰作了——强化地理标志,打造最平易近人的界点。瓦尔斯山不仅是荷兰第一峰,也是荷兰、比利时、德国三国交界点,极具地理意义。马斯特里赫特政府针对不同的游客人群,针对性打造多重旅游体验。

对于地理迷而言,这里是朝圣地,能够在西欧三国的界碑打卡,走一走意义非凡的边线。三国交界处立着一块碑,旁边矗立着荷兰、比利时和德国三国的国旗。世界各地的地理迷,慕名来到这里,只为了能够拍照留念,再沿着西欧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上一段。在这里可以看到各色人种,听到各国口音。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Ziko van Dijk

对于亲子家庭而言,这里是自然课堂,有科普功能的三国瞭望台和山地迷宫。对于荷兰及周边区域的亲子家庭而言,在瓦尔斯山上能够登上瞭望塔,同时远眺荷兰、比利时、德国这强大的西欧三国,为孩子科普地理知识,也能够带着孩子在山边的绿野迷宫里探险,疯玩。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eepspear

对于运动客群而言,这里是青春律动场,能体验山地徒步和自行车登山。马斯特里赫特同时联合德国亚琛、比利时列日,共同打造跨国15千米的登山绿道,沿途设置特殊的道路指引牌,利用国旗标志、指示牌等多种方式,向登山者介绍路段信息⑤。在登山过程中,登山者一路沿着荷、德边界,走到荷、比边界。这种跨越国家的野外徒步,不仅成为荷兰年轻人最享受的休闲运动,也吸引了欧洲各国年轻人,来走一段这特殊的山地绿道。

马斯特里赫特同时也积极申请将瓦尔斯山正式纳入阿姆斯特尔黄金赛(世界顶级自行车赛事)的比赛路段。正是通过这种赛事带动休闲的方式,如今的瓦尔斯山也成为世界各地自行车爱好者的天堂。

在中国广大的边境地区中,虽然只有珠穆朗玛峰兼具国内第一峰和地理边界的重要地位,但是对于那些诸如中哈边境新疆塔城、中俄边境黑龙江漠河、中缅边境云南瑞丽等地貌特色突出且兼具地理分界线的城市,不妨在强化自身分界线地位的同时,多利用自己的地貌特征,打造多元化“地貌+”旅游方式,让游客不仅能看到这里不一样的自然风光,更能深度感受不一样的边境文化。

2)二重境:空间压缩,移步换景,一座城池半壁欧洲

由于马斯特里赫特的独特地理区位和悠久的战争历史,欧洲各国对马斯特里赫特的建筑影响,比荷兰其他城市要强烈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散布在这座边陲小城镇之中,甚至一条街道和一个广场内都并存着多种风格,这座城市就是最生动的欧洲建筑博览会。连荷兰本国人也觉得去趟马斯特里赫特就如同周游了欧洲列国,因此马斯特里赫特被誉为“最不像荷兰的荷兰城市和最具独特风情的欧洲城市”。

这种奇妙的城市画面和一步一景的感官体验,来自马斯特里赫特市政和旅游部门精细的规划远见。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在20世纪70年代,荷兰国内兴起了一股城市更新浪潮,大量的古旧建筑被拆除。而独具远见的马斯特里赫特政府,对城内建筑进行逐一考察,标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建筑进行重点保护,为城市留下最宝贵的历史遗存,并且不是被动地继承多元化的城市风貌,而是主动引导规划布局,构建空间压缩感,让游客在城内游览,能够实现真正的移步换景。

树立名片,构建城市画面第一眼打动力。马斯特里赫特选取欧洲多国建筑风格最为集中、最具画面冲击感的弗莱特霍夫广场(Vrijthef Square),作为城市旅游名片区(兼顾集散中心功能),以空间穿越感对到访的游客形成第一眼画面打击力——所到之处、目光所及不是荷兰,而是压缩后的小欧洲。弗莱特霍夫广场上巍然矗立着罗马式建筑圣瑟法斯教堂(Basilica Saint Servatius)、哥特式建筑圣扬教堂(St.Janskerk)、西班牙风格建筑及新古典主义建筑, 形成天主教教堂与新教教堂并肩、西欧与南欧风格碰撞的画面奇观。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eepspear

规划视角,优化游客城市观景体验。在片区规划上,马斯特里赫特政府选取正对着特色建筑集群的东部最佳视角片区,打造城市旅游休闲餐饮区,以餐饮休闲引导游客在最佳观景片区进行停留。在业态选择上,以精品咖啡馆为主,大面积铺设的露天咖啡座,不仅保留最佳观景角度,也为游客提供了最休闲惬意的观景体验。这种规划设计既优化了游客的观景体验,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正如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杨盖尔所言“人往人处走”,停留的游客也成为广场上的风景和磁极——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弗莱特霍夫广场东部的露天咖啡座上也都游客云集⑥。

图片来源:华高莱斯根据Google Map截图制作

强化风格,突出城区国际化感官。除了在城市名片核心区通过高密度的建筑风格、画面碰撞形成异境穿越感,马斯特里赫特的其他区域也不断强化国际化元素。走在马斯特里赫特的街头,时时可见蓝底黄星的欧盟旗帜随风飘扬,街道两旁或是西班牙式的白色建筑,或是法式风情的购物街,更有中世纪城墙的残垣断壁。城内1450处古迹带来的历史、文化自然碰撞之感,正是马斯特里赫特“混搭”的独特国际化魅力⑦。

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街边小店招牌标有英语、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说明,在店内工作的马斯特里赫特人也能用流利的法语、德语、英语与游客进行交流。在马斯特里赫特,人们获得的第一重感官,是移步换景的画面异境感——这里是德国,是法国,是西班牙,是英国,是比利时,也是荷兰。

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城市“异境感”的奇妙画面来源于理性的规划:集聚不同国别与文化的建筑风貌,构建多元碰撞的城市画面,形成视觉冲击力。在中国的边境城市,我们虽然不难看到很多异域风情的城市建筑,但这些建筑多掺杂在现代建筑之中,使城市的“异境感”瞬间被冲淡。边境城市“异境感”的打造,在于密集化,在于不穿帮的原汁原味。在未来的边境城市建设中,不妨理性思考城市建设工程,认真评估自身历史建筑的真正价值,让历史遗存成为组成城市“异境感”的重要元素。

3)三重境:文化穿越,多元生活,休闲娱乐,深度体验

马斯特里赫特带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画面、感观的异境冲击那样简单、单薄;马斯特里赫特国际化旅游的“异境感”打造精髓在于热情、浓烈的多元文化生活体验碰撞:这里既有地道的法式勃艮第⑧风格的精致餐饮文化,也有“异教徒”的节庆狂欢。

法式勃艮第,美食朝圣地。

不同于荷兰饮食的简易甚至粗糙,马斯特里赫特深受享乐、热情的法国勃艮第文化影响,可谓典型的“美食之都”。得益于物产丰富的丘陵地貌,马斯特里赫特盛产白芦笋、Rommedoe 奶酪、鳟鱼和出产于石灰岩洞窟的蘑菇,以及香醇的葡萄酒。在马斯特里赫特郊外散布着多家法式风格的古堡餐厅,其中以1698 年建造的古堡和酒窖闻名欧洲,一度成为荷兰女王宴请欧洲政要的指定地点 。如今这里也成为荷兰乃至欧洲各国人民进行美食朝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天主教节庆体验,来自“异教徒”的狂欢体验。

荷兰虽然在公元7 世纪一度被天主教教皇统治,也曾在16世纪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的激进基督思想影响下,形成新教独大的场景,但随着荷兰社会日渐加剧的世俗化,受宗教的影响越来越小,40%的荷兰人不信奉任何宗教,而且信教人数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⑨。随着信教人数比例的下降,荷兰人也在逐渐远离各类节庆盛典。而在马斯特里赫特这座正宗的天主教城市中,却能体验到最热情激烈的节庆狂欢气氛,这里也因此成为荷兰2月最热闹的城市。

在欧洲,嘉年华是老牌欧洲城市的传统节日,是天主教封斋前最后的狂欢,起源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统治的欧洲国家。马斯特里赫特作为西欧重要的天主教城市,继承了西班牙天主教狂欢的传统,每年2月底到3月初都会迎来为期三天的狂欢活动,其间超过30 多万名游客慕名聚集在这座小城镇⑩。

马斯特里赫特专门负责狂欢节组织的机构“十一议会”(the Council of Eleven)会进行狂欢节的整体组织工作。首先议会从马斯特里赫特居民中挑选出“狂欢节王子”,在狂欢节前一天从马斯特里赫特市长手中接过城市管辖权。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王子和11 位大臣(Road and Ellef)将主宰整个城市,让市民和游客尽情狂欢。狂欢节期间,荷兰各地的人们会早早地来到马斯特里赫特,他们绞尽脑汁打造各式创意造型,让人眼花缭乱,身着奇装异服的人们跟随城市花车和乐队游行,玩乐至深夜。

中国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异域感文化节庆的主题和源头。中国的边境地区大多是多民族文化聚集区,很多边境城市已经打造了文化风情体验活动,但大多是“献哈达”“迎客酒”“手切肉”和“特色服装拍照”等形式的初级旅游观光体验,既不能吸引游客长时间驻留,也无法形成二次吸引力。边境地区不妨学习马斯特里赫特,突出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打造更具有影响力的全民沉浸式节庆狂欢,让边境旅游从可有可无的观光转变为更具黏性的“异境感”生活体验。

四、小结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边境城市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国家政策倾斜和国内外的关注,而新时代下的消费升级,也将“走边线”这种特殊的旅游模式推上了热潮。在政策和市场机遇的双重叠加下,边境城市的国际化建设就是充分重视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基因,充分利用不一样的地貌风光、城市风貌和文化风情,实现从浅度观光的过境旅游向深度体验的“异境感”旅游目的地转变,最终助力城市崛起。

可以说,边境城市的国际化风情旅游发展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风花雪月”,而是在乎生死、以小博大、拯救城市的“救心丸”。

参考文献

[1]谭秀杰, 熊灵, 刘颖甜. 一带一路建设下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机遇与挑战[J]. 边界与海洋研究,(1)[2]宋周莺, 车姝韵, 王姣娥,等. 中国沿边口岸的时空格局及功能模式[J]. 地理科学进展,(5)[3]刘洋. 边境文化的概念及内涵分析[J]. 旅游纵览( 下半月),(4)[4] 金慧亮.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内蒙古边境旅游业发展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①中国经济网,《重罚范冰冰背后:“霍尔果斯大逃离”始末/s?id=1613817770707636935。② 戴耀邦,《注册经济逃离后,霍尔果斯仍是潜力最大的边境城市https://mp./s/mlQ_9A_9w2XuKjo0MRuVzg。③ buff 为游戏名词,通常指给某一角色增加一种可以增强自身能力的“魔法”或“效果”。④ Jan M,Maastrichtherlands-/maastricht⑤Visit Zuid-Limburg,Vaals Border Triangle Route GR6/en/route/hikingtrail/vaals/vaals-border-triangle-route-gr6-/38630353。⑥心向大海带您游世界:《漫游“郁金香王国”——荷兰22:马斯特里赫特,距离天堂最近、最美的书店——“天堂书店”》/s/0625G0ABB500?refer=spider。⑦ 阿兹猫:《走进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堂书店” 》/world/-06-04/1210137606.shtml。⑧勃艮第,位于法国中部,在汝拉山脉和巴黎盆地东南端之间,为莱茵河、塞纳河、卢瓦尔河和罗纳河之间的通道地区。勃艮第地区盛产葡萄酒,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和精致浓烈的法式餐饮文化。如今的勃艮第代表一种热烈、享乐的生活方式。⑨荷兰在线,《荷兰宗教概况》/archive/article/129。⑩Amanda,《马斯特里赫特狂欢节》/u1696/blog-585/。

华高莱斯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权必究。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