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1-21 05:27:58

相关推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根本任务是全面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观念、功能、结构、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一方面必须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现状出发,另一方面应以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为重点,充分认识心理素质培养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而言,传统教育对前三种素质比较重视,但由于实施中存在偏差没有完全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心理素质培养没有纳入学校教育的目标,长期被忽视。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1.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现状客观上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在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类型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均检出率大多在20%左右,个别的更高。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这给竞争日趋激烈的学校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1.3、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心理指导和辅助

在人生的各阶段中,青少年时期是个“多事之秋”,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危机期”、“危险期”、“狂飚期”、“矛盾期”、“冲突期”……在此阶段的人们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是自身生长发育趋向成熟,加剧了心理的变化。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处于人生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各种生理机能的变化和成熟,必然带来很多心理问题。面对不期而遇的心理问题,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青少年,往往难于应对,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其次,青少年成人感增强,心理出现了闭锁性的特点。成人感带来与师长间的距离感,又渴望理解。第三是家庭、学校的不当教育可能加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和师长过高的期望值,使青少年承受着超出其心理能力的负担,加之家庭和学校“保姆式”的教育又使独生子女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第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使尚未步入社会生活的青少年就面临激烈的竞争。当今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多元化,青少年在价值选择时也会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会导致缺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加剧。青少年心理问题若不及时消除,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冷漠、孤僻,产生无力感、无为感、孤独感,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成才,重则产生自弃、逃避、反抗、破坏等行为。

二、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初步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基础性地位。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既制约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又反映这两种素质的发展水平,起中介作用。根据对素质概念的认识,我们将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概括为: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发展整合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个表述体现了心理素质形成的生理、心理和外部条件,概括了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基本性、衍生性和整合性等基本特征,表明了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同构的自组织系统。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

三、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3.1.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误区

目前,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3.1.1德育途径论。该观点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的一种途径。诚然,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某些心理素质发展水平联系密切,但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性质、内容,还是从产生源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心理问题主要是个体发展中出现的个体性问题,较少直接涉及与社会规范关联的社会道德规范问题。道德问题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与社会规范背离或对立时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看作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而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3.1.2心理障碍矫正论。该观点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就是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等心理问题。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其基本目标是指导全体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防范性教育,而主要应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

3.1.3人格补救论。该观点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人格有缺陷学生的一种心理补救教育,目标是形成这类学生完善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之功能,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针对少数有人格缺失的学生,而是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完善。同时即使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也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它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现行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各地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不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误区:

1.1医学化。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有的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派教师参观、学习,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的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名,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主要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总体来讲,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生看作是病人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也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

1.2课程化。课程化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如同数学、语文一样开设专门的课程,也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这样,专职的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在心理教育课上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教育中,由于科任教师缺乏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而继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没有改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难以完全实现。

1.3知识化。目前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以科普化后的普通心理学知识或变态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体系的,向学生讲授知觉、动机、焦虑症、抑郁症等等,而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种种需要却难以顾及。

2、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对性,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结构不良问题。问题的性质决定了解决方法,很多问题不是在学校环境里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心理咨询加治疗并不等于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呢?我们认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是教育辅导模式。

2.1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教育辅导模式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到各个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中,让广大教师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我们认为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建立一个分层次确定重点的多层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按照专业化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级队伍:第一级队伍是广大学校教师,以从心理健康角度教育辅导学生为主要任务;第二级队伍是学校心理学家,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咨询为主要任务;第三级队伍是专业心理医生,以心理治疗为主要任务。其中广大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要承担起“充当学生心理保健师”的任务。每位教师、每个学科都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而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是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这就要求丰富教师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增进教师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了解,提高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

2.2创设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很多素质都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才能获得。因此,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在适当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创设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成长环境应该包括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灵活多样、切实具体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主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来建立。物质环境主要指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如让学生在同伴合作中学会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自我认识中培养自信心等。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心理教育、训练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其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也只有通过学生素质的提高来反映。因此,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各种教育措施才能产生效果。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2.4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助推作用。

有关研究发现,造成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父母对子女提出了不合理的发展目标;二是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少;三是管理方式单一、粗暴和不民主;四是家长本身在社会、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的失意和麻烦。为了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助推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A.转变父母教育观念,使其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如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心理素质教育课;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专题交流会;办家庭——学校报,介绍学校情况,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家庭——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合力”作用。B.帮助家长规范自身的行为,掌握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方法。除举办家长学校、教师家长交流等形式外,开办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和家长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规范父母的行为,提高其家教能力。C.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针对以上原因提倡教师主动家访,社区主动关心,学生主动参与,父母主动创设,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平等民主、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

2.5重视社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强化作用。

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形成的心理素质将接受社会的洗礼,因此,社区文化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由于社区比学校、家庭更难控制,涉及面广。因此,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提供祥和、文明、向上的社区心理氛围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倡“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结合;主张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协调;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社区心理气氛协调,保证学生在家庭、社区、学校受到目标一致的教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