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清华大学:开设写作课 值得鼓与呼

清华大学:开设写作课 值得鼓与呼

时间:2021-07-31 22:04:06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开设写作课 值得鼓与呼

其次,在现已开设写作课的高校中,课程教学与现实的脱节比较严重。这种脱节,既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疏远,也表现为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与学生期待的脱节。写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却短时难见效的课程,学了可能会懂,但懂了未必就会。正如《文赋》所言,“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教师批改作业、言传身教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回忆在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学习写作的经历时,汪曾祺表示:“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写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这种教学法非常见效,今天却很难效仿。一方面,我们缺乏写作水平如此之高的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学生数量增多,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太大。从这个角度看,清华大学采取小班(每班15人左右)讨论的授课方式,可以说抓住了写作教学的“七寸”。

最后,是社交媒体的一些消极影响。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是见字如面的沟通。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写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遗憾的是,人们的写作能力并未得到普遍提升。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符号化、影像化,对讲求篇章、规矩的书面写作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人们在直接、快捷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写作行为的特质与要求。不少人在日常文字交流中,内容的起承转合藐然不顾,句法的主谓宾状能省就省,语义逻辑牵强附会,语言表达词不达意,至于标点符号、口吻语气更是若有若无、飘飘忽忽。例如,年轻人发微信对长辈直呼“你”而不称“您”,显然不礼貌、不恰当;在表达诉求、期待回复时,语言含混不清、有头无尾,难以达到沟通的效果,等等。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中小学阶段奠定的尚不牢固的写作基础,在自媒体时代被“温水煮青蛙”般不断腐蚀。新加坡高考选做题中,有一道是“书写语言的质量,正在被社交媒体所破坏,你认为呢?”事实上,社交媒体对书写语言的破坏,此前已初见端倪,但许多年过去了,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亟待改观。

在“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的当下,许多大学生并未利用手机创造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增加作品数量,而是不停地消费、复制、转发。即便有些许个人原创,也大都是简单的信息传送,而与真正的文章写作无关。文章写作是一项艰苦、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而通过社交媒体阅读他人的信息,往往只需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甚至不需要逻辑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写作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的弱化,就不足为奇了。

写作作为一种见字如面的沟通,是基于普遍的情理、事理和道理的。一旦拿起笔,就要“把心交给读者”(巴金《随想录》),想象读者在阅读时的神态、心理和态度,从而力争达到写作的效果,实现沟通的目的。如今,清华大学宣布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这一举措无疑值得鼓与呼。对这门课的开设效果及其他高校能否持续跟进,我们充满期待。(刘召明)

适用话题:“低头一族”“机不离手,手不离机”“清华写作课”

作文君小议:“在手机快餐时代,人们只学会浅阅读,不会思考。清华开写作课,这是切中现在的学生痛点!”

取消奥赛加分,让奥赛回归学科特长本质

作者:杨三喜

今年3月,教育部发文“全面取消体育、奥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自此,奥赛加分项目告别了高考舞台。此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也明确“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或变相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测试、竞赛等”。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全民奥赛热”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疯狂竞赛现象。而这种竞赛不仅毫无意义,还遗祸无穷,一方面挤占了孩子大量的学习时间,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刺激并加剧社会的教育焦虑。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真正喜欢奥赛,能够享受竞赛乐趣,并能够在奥赛训练和日后的学习研究中取得成就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炮灰”。而且,由于加分不规范滋生腐败,有利于城市孩子而不利于农村孩子,还引发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担忧和质疑。

由于奥赛能为升学加分,政策发挥了指挥棒作用,引导着学校和千千万万家庭投入到奥赛竞争中。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甚至视奥赛训练为痛苦,家庭也负担不菲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奋不顾身,前赴后继、不计成本地把孩子送进奥赛培训班。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奥赛热降温,也无济于事。

取消奥赛加分,让奥赛和升学脱钩,并不意味着奥赛不重要,奥赛不用学。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限扩大,很多顶尖高校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都非常看中学生的奥赛成绩。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报考条件之一就是“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清华大学也要求报考者“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具有学科特长,且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也提出,“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免试,无需参加高考即达到清华录取要求”。

高校自主招生青睐学生的学科竞赛经历,与高考取消奥赛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以前的高考奥赛加分属于全国通用,是一种普适性加分,任何高校、任何专业都必须对之一视同仁。而自主招生中对在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降低分数线,只针对特定高校,局限于本校的特定专业。与过去加分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不同,后者实际上是将加分权力让渡给具体的高校,让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录取学生。自主招生的初衷本也在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的学生,关注奥赛,自是理所当然。

高考是升学的主渠道,当奥赛与升学脱钩了,考生也就可以不用为了纯粹升学而加入学科竞赛大军。而如果选择自主招生等其他渠道,考生和家长就要考虑是否真正适合这条路,是否具备高校所看中的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不适合,那也没有关系,还有高考这条主渠道可以选择。这样一来,不同禀赋、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就可以各走各路,对奥赛不感冒的学生也不必被绑架着参与奥赛竞争,基础教育也有了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成长的空间。(杨三喜)

适用话题:“奥数比赛”“奥数加分”

作文君小议:“教育要回归本质,让喜欢的孩子去学习!让孩子有所选择,才是教育真谛!”

小尾

编辑丨作文君

来源丨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因无法查明原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