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时间:2024-07-08 05:01:32

相关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最终夺取抗战辉煌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参观者在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内抚摸“勿忘国耻”警世钟

但“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华北之殇》记述了“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是何态度,国民政府在干什么?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今日,让我们走进89年前那个充满血泪的沈阳一夜。

本文摘自《华北之殇》,编辑略有删改。

01

不抵抗,沈阳一夜失守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 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夹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的那一段历史,随着《松花江上》的歌声,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 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 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诡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凌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柳条湖铁路破坏现场

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10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许多部队继续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02

北大营,我军八千PK日军三百

日军进攻北大营,北大营里驻守的是东北军第7旅的3个团,他们是619团、620团和621团。当时北大营的最高长官旅长不在营地,参谋长赵镇藩站出来指挥,命令部队进入预定阵地,然后用电话请示他的顶头上司,沈阳城内的东北边防军的参谋长荣臻,荣臻赶紧电话请示身在北京的张学良,正在戏园子里看戏的张学良对荣臻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准抵抗,不能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荣臻照实传达,不准抵抗。

当赵镇藩向各团传达这个命令的时候,官兵们先是一愣,不抵抗不就等于送死吗,他们想不到上级会让他们这样送死,紧接着官兵们“狂呼若雷,群请一战”,于是赵镇藩再次电话请示,荣臻则再次强调这是命令。

赵镇藩无计可施,而621团团长不在,当日军冲进621团营地的时候,见人就杀。有的士兵,听命于不抵抗的命令,躺在床上等着日军“演习”结束,结果都被活活地刺死在床上;有的士兵已经从库房里取出枪弹,但是顾忌不抵抗的命令,犹犹豫豫地不敢擅自开枪还击,结果被日军追杀射死砍死;而大部分官兵则“纷纷向东逃跑,有的只穿衬衣,有的打着赤脚,甚至有赤背的,仓皇狼狈不堪言状”。赵镇藩如梦初醒,赶紧组织力量阻击南北两面的日军,掩护621团和旅部人员撤离。

620团营地,团长王铁汉举着电话对荣臻大声激辩:“敌人侵吾国土,攻吾兵营,斯可忍,则国格人格全无法维持。而且现在官兵愤慨,都愿与北大营共存亡。敌人正在炮击本团营房,本团官兵誓不能持枪待毙。”荣臻继续命令他们枪弹入库,王铁汉回答:“在敌人炮攻之下,实无法遵从命令。我也不忍这样执行命令。”结果是620团没有放下武器,而是武装抵抗,成功突围,伤亡很少。

是夜,进攻北大营的日军只有300人,而驻守北大营的中国军队有8000人。

日军开始进攻的时候,还只是试探,用的是不炸的炮弹,见真的没有还击,才大着胆子大肆进攻。当全副武装的日军,四处追杀我军的时候,上级却三令五申不准还击,要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敌兵屠杀自己——幸存者的那些回忆,令人悲愤难抑,无法卒读。

由于不抵抗,日军一夜占领沈阳,一日占领20座城池,4个月18天占领东三省。

而以后为了收回东三省,我们用了。

不抵抗啊不抵抗,战争史上罕见。

03

有无“铣电”,蒋介石都罪责难逃

一直以来,史学界、文艺宣传领域均认为,在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给张学良发过一封电报,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遇日军袭击,不许抵抗。

因为是16日的电报,史称“铣电”。

为什么叫“铣电”呢?因为民国电报日期的代码,基本上就是一个平水韵。平水韵是什么?是写诗用的,共106韵, 比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枝,而民国电报代码从中选择了30个(后加一个“世”), 代表每一天,则有1日即东日,2日即冬日,3日即江日,4日即枝日,16日则是铣日,那么在16日发出的电报就被称为“铣电”。广义上说,民国时期凡16日发出的电文都是“铣电”。

中国史学界常说的“铣电”,一般指蒋介石1931年8月16日致张学良命令其对日不抵抗的电文,据说其内容为:

“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中正。”

铣电至今未见原件,电文内容系由张学良部下、时任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的洪钫回忆出。

另有张学良部下赵镇藩(第七旅的参谋长、北大营的守卫者)也回忆称 接到张学良转来的蒋介石的《铣电》(8月16日),主要内容是:采取不抵抗政策,竭力退让,避免冲突,千万不要“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等语。

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个铣电呢?

在“九一八”随后的几十年里,对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铣电是否存在的事情,史家是深信不疑的,但是就是没有人看到过它的原件,甚至是照片,或者抄件;但是当时张学良部下、时任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的洪钫,身在北大营的旅部参谋长赵镇藩,又都言之凿凿地说有这个电报,谁还能有疑问呢?再者,身为最重要当事人的蒋介石、张学良,谁也没有对铣电的说法表示异议呀。所以,铣电的存在,尽管没有原件,但是也没人怀疑, 没有怀疑的理由。

然而半个世纪之后的90年代,最重要当事人之一,身在美国的张学良,却发声了,又言之凿凿地说没有这个铣电,不抵抗的命令是他张学良下达的,他不应该把不抵抗的责任推给政府,种种。

于是喜欢歌颂抗日正面战场的人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兴奋,为老蒋辩诬,似乎老蒋沉冤百年似的。

其实没必要争论,蒋介石的责任是推不掉的,而事情其实也很简单,撇开8月16日的铣电,9月18日不是更能说明问题吗?9 月18日,国家发生被侵略的战争,能不报告中央吗?张学良能不报告蒋介石吗?而蒋介石又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呢?如果蒋介石真的下达了抵抗的命令张学良会不执行吗?那蒋介石又是为何没有下达抵抗的命令,他是什么意思?顾左右而言他吗?

事实是,9月18日晚上10点,日军在沈阳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的时候,张学良正在北京的戏园子,陪着英国公使蓝普森观看梅兰芳的《宇宙锋》,秘书将沈阳的急电送到戏园子,张学良即赶回医院与沈阳的荣臻通电话,并立刻给南京军委会打电话,得到的指示是“不能打,待报告国联处理”。这个时候蒋介石在哪儿呢?在去江西“剿共”的军舰上。

看看,一个东三省 的最高行政长官,一个中国军事的最高长官,一个在戏园子里看戏,一个在“剿共”的路上,谁也不关注虎视眈眈的小日本。张学良当然得给蒋介石打电报,可以肯定地说,得到的一定是“不准抵抗”,不然,会是什么指示呢?

“九一八”事变,国人都太过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我们就不多赘述了, 说一遍,心痛一遍。

那蒋介石是个什么态度呢?国民政府在干什么呢?

04

外辱加剧,宁粤仍在内斗

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国民党人吴铁城、李石曾、张继三人立即联名用“特急”电报致电粤方汪精卫、孙科、古应芬等人,请“接受调停”。20日,南京国民党中央也致电粤方表示:“本党同志,必须抛弃其一切意见”,“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面对迫在眉睫的外侮和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对外的呼声,粤方不得不暂停军事行动,公开通电表示赞同“和平统一”,但同时提出和平统一解决时局的三个条件:

蒋介石下野 取消广东国民政府 由统一会议产生统一政府矛头直指蒋介石。

阎锡山、冯玉祥等人得知粤方的态度后,立即复电粤方表示:“公等致 蒋冯电钦佩万分,北方袍泽一致照此进行,必期达到目的而后止。”站在广州政府一方。

9月21日下午,在“剿共”途中的蒋介石自南昌返回南京,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会议决定: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及“剿共”计划,悉予停缓;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赴广东, 呼吁统一团结,抵御外侮。蒋介石并表示:“如粤方必欲以渠下野为条件者,渠亦甚愿承受,如愿共同合作而充实政府者,渠亦均可照办。”

同时,针对粤方提出的三个条件,蒋介石同陈铭枢等人当面制订解决粤局的三项原则如下:

如粤中能负全责,则在中央同人尽可退让,一切请在粤同志整个的迁来首都,改组政府。至中正个人下野更无问题,只要粤中能确实负责,前来接代,则中正即可通电下野。 如粤中不能负责,则应归中央负责主持,而广东政府自当取消,粤方同志即应齐集首都,共赴国难。 如要各方合作,则中正更为欢迎,但必须来沪面商,方是开诚相见,同舟共济之道。

9月28日,蔡元培、张继、陈铭枢和粤方代表汪精卫、孙科、李文范等人同期抵达香港,双方展开先期谈判。

虽然蒋介石嘴上说“个人下野更无问题”,而内心深处是绝不肯轻易放弃权力的。

粤方的态度虽然看上去很坚决,但是粤方内部其实也是相当复杂的:一些元老派坚持要蒋介石下野;被软禁在南京的胡汉民当然更是坚持要蒋介石下野:汪精卫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东山再起;孙科在政治上历来摇摆不定;陈济棠等地方实力派更是各有打算。

蒋介石还是比他们棋高一招,对方的软肋他是一清二楚。

9月30日,双方代表从香港谈到广州,又从广州谈到上海,钩心斗角,争权夺势。可以说双方谁也没有真心要把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导致舆论对国民党两派大加指责。

10月12日,蒋介石放了胡汉民。不放也实在是说不过去了,那边日寇已经占领沈阳,正在向东三省进军,南京政府扣押胡汉民导致的宁粤冲突还在进行,对外不抵抗,对内玩命内斗,那就太不像话了,于是老蒋把老胡给放了,老胡肯定是不领情的。

10月22日,蒋介石乘飞机到沪,下午,蒋介石等人一同前往孙科寓所和粤方代表会晤。彼此握手,互道问候后,旋即举行正式会谈。此次蒋、汪、 胡三人的会谈,是五年来仅有的一次会面,也是他们三人毕生中的最后一次。会谈结束后,蒋借口京中有事,当日返回南京。蒋介石虽然在公开场合口口声声说“凡胡、汪两先生同意之事,我无不同意照行”,但内心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尤其对胡汉民痛恨不已。

蒋介石走了以后,双方代表继续和谈,然后通过了一项《中央政治改革案》,但这个文件引起蒋介石的极度不满。11月2日,蒋介石在南京国府的一个纪念活动上,以《对中央与粤方代表在上海会谈之希望》为题,发表演讲,对粤方猛烈指责,他的演讲词经上海报纸披露后,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双方隔空对骂,和谈至此似乎已陷入僵局。

但国内的整个局势不允许这种对峙进一步演变成破裂。此时的中国正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侮。日本军阀气焰嚣张,侵略者的铁蹄已由辽宁踏入吉林、黑龙江;长江流域又逢百年不遇的水灾。为此,全国各界民众强烈要求宁粤双方停止政争,团结御侮。

▼ 了解更多华北抗战往事 ▼

《华北之殇》按年份记述了1928—1937年,华北地区十年抗日历史,自1928年“济南惨案”开始,至1937年“七七事变”结束。

书中涉及的众多历史事件,均有大量史料作为根基,包括电文、讲话等,以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所发生的事件发展与过程进行了客观的呈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