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安家》犹如一锅乱炖:不务正业的背后 何来诗和远方?

《安家》犹如一锅乱炖:不务正业的背后 何来诗和远方?

时间:2023-09-16 13:33:02

相关推荐

《安家》犹如一锅乱炖:不务正业的背后 何来诗和远方?

说起买卖房子这个"爱好",最热衷的莫过于中国人了。

尽管房价居高不下,但买卖房子毅然成为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这除了是茶余饭后的话题,更是影视拍摄的热点题材之一。而最近热播的《安家》,就以"房产中介"这个职业人的角度,讲述他们在帮助客户买卖房子的同时,还见证了客户生活中的人情冷暖。

虽然《安家》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但纵观主题、情节和人物设定来看,两者相差甚远,委实没必要在前者身上找后者的影子。

在剧情展开初始,雷厉风行的女店长房似锦(孙俪),新官上任的架势让员工起了抵触情绪,于是初来乍到的她成为众矢之的,被员工合力排挤。而男店长徐文昌(罗晋)则表现出"老好人"的属性,除了要顾及客户的心情和心灵需求,还要为他们考虑家长里短的琐事,让我一度以为"房地产中介"只是他们的副业,而非正业。

尽管演员孙俪和罗晋的演技都不错,但是一些充满魔幻味道的人设和剧情,光靠演员是无力挽回的,所以针对剧中的一些弊端和优点,我们分别来看看。

弊端01、角色向:"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的徐文昌。

在前4集的时候,办公室里的画风就已被很多观众称为"魔幻现实":办公场所居然可以代收快递,宠物寄放,托儿所,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一店之长——徐文昌。

让我们先来划一个重点,《安家》中,房似锦和徐文昌都是"安家天下"旗下一个门店的店长,只是员工,并非集团的皇亲国戚或核心干部。

那么问题来了,员工"闪闪"入职2年从没开过一单,睡在壁橱里的穷苦女孩,每月安于只拿基本工资度日;当房似锦让她换上玩偶装去派传单时,她竟然在办公室公然哭闹拒绝,对工作挑三拣四。

好不容易在哭闹后出发,但派传单时还弄虚作假,不是偷溜去看电影就是逛街,以致于当房似锦询问她的工作进度时,闪闪的回话再次刷新我对她工作态度的认知:偷懒撒谎比谁都理直气壮。

房似锦:派传单这么多天了,你要到电话了吗?闪闪:你只让我发传单,没让我要电话啊。

毫无疑问,闪闪这种"踢一脚动一下",好吃懒做的员工,正是领导想除之而后快的类型,然而只因她乐观开朗能缓和工作气氛,就被徐文昌当成吉祥物一般地留下了。

还有一个自称为"老油条"的员工,不但爱嚼领导舌根,业务能力同样堪忧,一套握在手上的跑道房十年都卖不出去,居然还能在公司混吃混喝;而且事实证明,这个门店的员工一个赛一个的"傲",被称为"王子"的员工除了公开叫板房似锦,还在意外看到她的手机信息后,偷拍照片,留下这个"把柄"再给别的同事传阅。

几个员工聚众说领导坏话、偷窥隐私、态度恶劣等情节出现了不只一次,然而徐文昌几乎都不制止;这么自由散漫的工作态度和气氛,本身就是剧情里最大的问题——为了制造冲突却脱离实际。

尤其身为店长的徐文昌没半点领导的威严和原则,不仅不按公司战略做事,不规范着装,不拼搏业绩,上班时间随意翘班或遛狗,甚至员工零业绩也丝毫不在意,如此"佛系"的工作态度,让人不得不质疑他做管理者的资格。

再者,他既不是发工资的大boss,也不是一手遮天的皇亲国戚,却振振有词地消耗着公司的资源,浪费财力养着几个业绩惨淡的员工,这“划地为王”的做法,分明是"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

弊端02、内容向:又拿“原生家庭”说事?它并不是影视剧的标配

"原生家庭"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影视剧中也广泛运用着。

然而根据题材来看,并不是什么类型的剧都适合使用,换句话说,"原生家庭"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影视剧的标配,不必把它当"香饽饽"一样地消耗。

在影视剧中,最初令人对"原生家庭"这个问题起关注的,莫过于《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家人,重男轻女的他们犹如吸血鬼,对樊胜美进行金钱压榨和精神折磨。

而令人惋惜又怒其不争的樊胜美,也因为一直习惯承担、要强和好面子,明知能力不及却依然硬扛,她想逃离原生家庭却没放下的勇气,想拿起有没有足够的资本,所以最后不得不把自己逼入困境。

其中写实的剧情和人设,至今还让很多观众恨得咬牙切齿,而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所以《欢乐颂》恰当地涉及了"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是十分讨巧的。

因此,如果说《欢乐颂》里的"原生家庭"带出了新鲜感,那么后来的《都挺好》就把这个"新鲜感"拔高成热门话题和现象了,用更具象的事实来深挖问题的核心;

好比前者对"原生家庭"的使用是小试牛刀,而樊胜美是没能摆脱它的懦弱者,那么后者的苏明玉就是打破壁垒,用决心、勇气和能力来自救的胜利者,用励志自强的感染力来推进剧情,成功让《都挺好》也收获了好口碑。

于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热度,忽然就掀起了一波影视热潮,使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然而多数只是轻描淡写,没有核心,只浮于表面,为了突出亲情纠葛和家庭矛盾而设置高度"同质化"的套路,因此也难以引起共鸣,只会让人觉得怎么又和"原生家庭"有关?

要知道"原生家庭"确实能影响一个人,但也不能把"后天发展"的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归咎在"原生家庭"上,这不仅是让父母背锅,更是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而当下的《安家》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剧中为了刻画房似锦被家人欺压的惨状,也安排了"原生家庭"这问题。

可若按照房似锦那么坚韧不拔、果断利落的行为和个性,那么在处理吸血鬼母亲要钱的事情上,就应该展示出类似苏明玉那般狡黠又大气的手段才对;但在剧中,房似锦的人设忽而就变了画风,变得软弱、优柔寡断和自怨自艾,与人物性格不贴合就难以产生共鸣。

所以"原生家庭"这个梗用得恰当才是好剧情,否则只是拾人牙慧,意义不大。

弊端03、职业向:打着专业的幌子,演着脱离现实的职

《安家》想从"房产中介"这样的职业人士角度,去探讨每个客户买卖房子的故事,标榜"帮客户安家之余,也见证客户的喜怒哀乐"。

然而随着剧情的开展,职员不仅工作流程模糊,职业不专业,全员围着客户的家事打转,而且二胎、小三、出轨、吸血鬼亲友这些老梗也轮番上阵,愣是把这个"都市剧"拍成家庭伦理剧。

例如阚太太要求“安家”不做丈夫小三的生意,否则就是破坏他们婚姻的帮凶,徐文昌为了挣"干净又对得起良心的钱",答应了她的无理要求;但房似锦为了业绩和了结他们夫妻间的矛盾,还是把生意做了,于是是非不分的阚太太就动手打房似锦。

而"老好人"徐文昌居然还挖苦一句:“一巴掌换一套房的业绩,值了”。这话简直让人燃起无名之火。

且不说他把道德观摁在地上摩擦,让人觉得他是“圣母莲花”拎不清;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没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工作性质,弃公司利益而不顾,毫无职业素养和专业态度。

其实不只《安家》里的职业性质被模糊,不务正业的情况严重到不切实际,回顾不久前的《创业时代》、《我的真朋友》和《精英律师》等都有这样的毛病——打着某种"职业"、"专业"的旗号来谈情说爱,拖沓冗长地絮叨家常琐事,缺乏探讨问题的诚意、深度和专业性,泛泛而谈犹如流水账。

那难道就没有优质的"职业"剧了吗?当然不是。

同样在播出的《我们与恶的距离》,在豆瓣就获得9.5的好成绩。

这剧情也是从职业(记者、媒体)出发,探讨社会现象,深刻地反思、挖掘了问题的核心:当发生精神病患随机杀人事件后,剧情并没有一味沉溺在加害者一家和受害者一家的伤心里,而是延伸到被连累的家人,他们在以后要面对的生存困境——邻里八卦、媒体跟踪、心理创伤,还有重建生活等问题。

剧情在困难中层层递进,在绝望中窥见曙光,直到最后每个人都完成了自我救赎。

无论情节还是角色的设定,都能以小见大,由内在情感扩长到外在行为和改进等措施,探讨不同身份和职业背后,真实存在的问题;所以,同样是以"家庭"为展开点,但《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没有沦陷到家庭剧的俗套中。

由此可见,上乘的作品是懂得挖掘并披露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一般的作品还在消费家庭伦理中的老梗,既不创新也不深挖,而且即便是改编好剧也改得"水土流失"。

优点、心之所向:"诗与远方"是很多人追梦的驱动力

若说小孩最大的心灵需求是"被看见",那么成人最大的心灵需求就是"被认同"和"满足"。

《安家》里,房似锦(孙俪)带宫蓓蓓(海清)去看跑道房那一段,因为"诗和远方"这个梗成为热门话题。

但在销售手段和思维高度上,我是认同房似锦的,因为她抓住了客户的痛点:

宫蓓蓓虽然是高知,但目前经济有限,当下的燃眉之急就是要在有限的金钱里,解决一家五口睡觉的难题。而房似锦事事考虑周到,无论是母子床、跑道的利用、丈夫和她的书房等,功能性的问题全解决了。

所以接下来,当然就是动之以情,用情怀来突破宫蓓蓓最后的防线——"不必走出家门,就可拥有诗和远方"。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实际上,一个独处的空间和看星空的天窗,不是矫情,而是舒缓压力的一个情绪出口。

有人说,用"诗和远方"来打动客户买房是最浮夸的一笔,那我们离开《安家》,来看一个真实打工仔的心路历程:

一个女生怀疑送餐员偷拿了自己的餐点,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之争,女生说:我一个8000月薪的人难道要栽赃你吗?送餐员说:我一个月1万工资难道还稀罕你这份餐点!女生听罢,崩溃地哭了。

那么她的痛点是什么?

每天衣着光鲜地到高大上的写字楼上班,看似高人一等,但工资却比不上一个不需要学识学历支撑的送餐员;工作场所和职位虽然让面子有光,但私下只能吃着20、30块钱的外卖,下班后只能栖息在十几平方的蜗居里,偶尔思考面包和理想的问题,却发现一切还远在天边。

北漂、深漂那种故事我们听得太多了,都说"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既然生活在大城市已如此艰难,那究竟是什么令我们依然咬牙坚持着?

面包和理想还遥远,但近在眼前的是"求存",不光是为了自己,还为了赡养父母、养育儿女,有的还要照拂兄弟姐妹,身负重担,其实不过是为了给家人挣得一檐庇护之所。

所以,"诗和远方"其实是很多人都在酝酿的梦想吧。

现实中的大城市,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消费的生存压力,本来就是一个消磨意志力和梦想的大熔炉。

我们常常怀抱希望冲入大城市,披星戴月地努力拼搏,看似前途似锦,实际却是垂死挣扎,一边不甘心,鼓励自己再多坚持一下;一边又疲累,怀疑方向是不是选错了。

但矛盾的我们依然渴望"被认同"和"满足"。于是颓丧过后,就会自我慰藉,幻想以后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或依山伴水,或面朝大海,或一览全城;

当不用再追逐金钱,悠闲地喝上一杯不赶时间的咖啡,阅读一本封尘已久的书,听一段久违的音乐,那便是我们的"诗和远方",一切的努力坚持,为的不就是那一刻吗?

写在最后:

《安家》的题材是不错的,只可惜用了好演员却没有好故事加持,不仅店长带头"上梁不正",还强行插入不伦不类的"办公室文化",不仅拉低故事的可看性,还模糊了行业的专业形象。

其实,既然以"房地产中介"这职业为切入点,就应该深挖其中的亮点和现象,让大家了解这个职业的同时,也能促进相关行业人员的反思和精进,影视虽然有虚构的成分,但若有出彩之处,也不妨碍现实中的我们借鉴使用。

所以,我们都该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诗和远方"不是笑谈,而是我们事业有成、安居乐业后所能拥有的幸福和自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