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父母在家该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小学生:方言承载着家的温度不能丢

父母在家该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小学生:方言承载着家的温度不能丢

时间:2020-12-03 08:57:49

相关推荐

父母在家该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小学生:方言承载着家的温度不能丢

前几天带孩子在小区玩,碰到一个四岁多的小男孩,他主动过来打招呼,但是说了几句话我都不明白他在表达什么意思?

最后不得不提醒他:“你可以给阿姨指一下你在表达什么意思吗?”

男孩用手指了一下左腿的小肚子,看到他腿部有擦伤,于是问他是不是刚才受伤了?

这才听清楚他刚才一直在强调的一个字眼“楼梯”——原来他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下,小腿轻微蹭掉了一块皮。

我连忙问他疼不疼,要不要找家长抹点药,很显然,后面男孩表达了什么,我其实理解的不是很清楚。

淑的宝和新朋友玩了一会,听到他俩对话,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听不清男孩说话的原因:

男孩咬字、吐字不清晰,同时普通话中夹杂着浓重的方言。

01

父母在家该说普通话还是方言?

老师点名呵呵在课堂上给大家朗诵一下《咏鹅》,呵呵认真地用一口浓重的方言读完,没想到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无奈地说:“你坐下吧”。

呵呵疑惑不解:难道我读错了,我爸爸就是这样教我的。

呵呵回到家,母亲训斥道:“陈老师说你在课堂上用长沙话读课文,扰乱了课堂纪律,严重影响大家学习。”

妈妈当即规定:所有人在家一定要说普通话,课爸爸却站出来说方言不能丢。

少年语言竞技节目《超能说学院》有一期辩题:【爸妈在家该说普通话还是方言?】

反方观点:方言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家的温度,我们要尊重差异,传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正方观点: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掌握普通话可以减少交际成本,让人迅速融入新环境。

听完小学生的辩论,发现:普通话要学,但是方言也不能丢。

语言学习伴随着孩子的整个成长,处于学龄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熟练运语言为他的动机、他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服务,话语越来越成为一种自由的交流工具。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存在私人空间(家庭)和公共空间(学校和社会)来回切换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家使用方言,但是在公共场合却又要学会说普通话。

家庭生活中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而是在一致性的基础上包容差异。

02

两者都重要

既要确保孩子语言学习的统一性,同时又要兼顾方言的差异性,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

首先:学龄前的儿童,家长要确保和孩子日常交流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普通话。

学龄前的儿童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如果父母日常用方言和孩子交流,孩子便会模仿父母说话,长此以往, 孩子便养成了用方言和他人交流的习惯。

但是,3岁之后,孩子就要开启幼儿园生活,如果上幼儿园了才意识到孩子说方言和其他人交流有障碍,此时再去纠正,难免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应是:

父母教会孩子准确、清晰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是学龄前儿童入园前的家庭必修课。

其次:父母(或爷爷奶奶)日常可以交给一些方言版的童谣、儿歌等,让孩子充分体验语言的丰富性,简单说,就是让孩子觉得好玩。

我曾经在电视上听到过一首方言版的诗歌(用方言唱出来)——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听到方言版演唱的《渭城曲》,当时觉得很好玩,一下子就给记住了,王维当年写这首诗,说不定用的就是陕西话。

后来我高兴地时候,就会用浓重高亢地、稍微夸张的曲调唱给孩子听,没想到淑的宝听了一次上瘾了,让我再多唱几遍,再后来,孩子便学会了用方言哼唱这首诗,就像他唱儿歌《小星星》一样。

所以,不是方言不能说,是父母选择以什么方式让孩子接触方言。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有一些家长不让孩子说方言是嫌方言太土(只有偏远地区的人才说方言),认为方言是乡巴佬说的话,其实不并是方言土,而是父母对方言有偏见。

如果说文化要传承、要保护,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才是父母应该要关注的重点。

最后:由爷爷奶奶日常照顾孩子视情况而定。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日常照看,有些老人来自农村,普通话说起来不是很熟练,更谈不上标准了,这样的情况下建议老人直接用方言和孩子交流,不用勉为其难。

如果奶奶说了一口的方言版的普通话,孩子跟着学了一口四不像的普通话,那还不如不学,所以,只要保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时用普通话交流即可。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