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你不知道的老舍——从《正红旗下》看老舍的旗人情结

你不知道的老舍——从《正红旗下》看老舍的旗人情结

时间:2021-07-03 15:08:33

相关推荐

你不知道的老舍——从《正红旗下》看老舍的旗人情结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大家都不陌生,他为我们贡献了无数宝贵的作品,但是你知道老舍是一个少数民族吗?并且他还是一个正经的旗人呢!

老舍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一个旗人,他对于自己的民族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的,这种情感尤其是在他经历了战争年代、出国留学等事件后显现出来。老舍在他的作品中对于他的这种旗人情结是有所体现的,特别是到了晚年,在《正红旗下》这部作品中,老舍充分地表达了属于他的旗人情结。

说到旗人,就要说一说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满清时期的一种对于军队组织和户籍管理的制度,清兵入关后,为了方便管理,将满族人分为八旗,分别是正黄、正红、正白、正蓝、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而满族人因此也就被称为旗人。这一制度最初确实为满族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和平与经济的发展又导致满族人口快速增长,而旗兵的数量不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多的人赋闲在家。除了人口增加外,八旗制度中又规定旗人无论在多么贫困的情况下,都不能从事任何职业,只能守着“铁杆庄稼”,等着补缺,因此,不少旗人最后只能以听戏、养鸟为乐,对于吃穿十分讲究。

在晚清,旗人听听戏,养养鸟,讲究讲究吃喝,武官不会骑马打仗是一种常态,但是这对于老舍来说,并不是旗人应该有的样子。老舍是在旗人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对于满族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的,他的童年给他打上民族符号的烙印,让他的骨髓里深刻地融入了文化精神。他认为旗人该有旗人的样子的,于是他在文章中将现实中的旗人写进了自己的文章,只为了抒发自己心目中对旗人的情感。我们会发现,老舍在他的文章中对旗人的塑造并不多,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正红旗下》,这一部作品即使未完成,里面涉及到的旗人的数量也远超于他在其他作品中塑造的旗人的总和,老舍的其他作品中,塑造出来的旗人总数量也不及《正红旗下》,因此,从《正红旗下》这部作品中我们最能够看出来老舍的旗人情结。

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剧照

在《正红旗下》这部作品中,尽管这里面的旗人有着共同的特点——想保住自己的旗人身份,但老舍实际上是对于旗人进行了分类,一类是“正面”的旗人,另一类是“反面”的旗人。对于“正面”与“反面”的评判标准当然不是依据他们的性格品质,而是从老舍的文字中能看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不同。

“正面”的旗人有“我”的母亲、父亲、大姐、二姐、二哥福海。将这些人物归为正面并不是说他们有多么高尚,也不是说他们没有缺点,而是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坚韧、正直的性格特征。这些人是社会底层为生计挣扎的旗人,但是他们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身上没有傲慢的气质,不会无所事事。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一类人物是“正面”的人物,他们没有晚清时“旗人”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没有觉得自己身为旗人就高人一等。

“反面”人物的旗人有大姐婆婆、大姐公公、大姐夫、姑母、多大爷。大姐夫、大姐婆婆和大姐公公这一家人是清末旗人典型的代表。他们身上体现的就是旗人的阿Q心理。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们爱慕虚荣,讲究吃穿,身为朝廷的官吏却不思报国,更有甚者竟做了洋人的走狗。这样的人又怎么不是“反面”人物!

不难看出,老舍的《正红旗下》中塑造了诸多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中我们能感受到老舍的态度与情感,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都能体现出老舍的对于旗人的情结。老舍作为一名旗人,他对于自己的民族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的,他心中的旗人是勇武的、爱国的,是坚强的、优秀的,但是现实中的一些旗人与他心中的旗人不一样,老舍对于旗人的态度也变成了辩证的。通过对于这些旗人的形象塑造,老舍深刻地表达了他的旗人情结,对于民族的深深眷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