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风靡全球隐喻短片《Alike》|孩子的“多彩” 源自一位父亲的觉醒

风靡全球隐喻短片《Alike》|孩子的“多彩” 源自一位父亲的觉醒

时间:2024-07-14 12:13:46

相关推荐

风靡全球隐喻短片《Alike》|孩子的“多彩” 源自一位父亲的觉醒

西班牙短片动画短片《Alike 》,故事仅8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却一举揽获117个奖项提名,斩获西班牙奥斯卡之称的戈雅奖在内的64项大奖。

短片主角来自一对父子,很多人解读这部短片是从批判父母刻板教育角度评析,但仔细观察这位唯一具有“颜色”的父亲,会发现他具有很强的挣扎性,并追随本心经历了重要的心理转变,而这背后揭示的更深一层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01、“Alike”表面上是揭示人与人的“相似”,实际上蕴含着“驯服”和“驯养”概念上的相似与不同

这部短片对于“群体”的描述,犹如工厂流水线,密集的“产品”,统一的服装和面具,看不到个体情绪表情,如同被“复制粘贴”过的背景,“黯然失色”无法辨别。

只有主人公父子是有颜色的,却面临着“失色”的危机。故事的核心讲述的是无拘无束的孩子,如何被“驯服”服从社会流水线秩序的残忍,但在我看来,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位没有被完全“驯服”屈从的父亲,因孩子而发生心理上的转变。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狐狸提到了“驯养”概念,那是一种建立双向的情感联系的过程。其实有些难懂,但如果放在《Alike》里面解读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会明白即便血缘亲情,也存在一种“驯养”关系,只有彼此情感供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一致。

“驯服”和“驯养”看似相同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导向关系,但实际上是两种互动体系。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是对立统一的,“驯服”是为了维护秩序性而牺牲个人自由,僵化而走向束缚,其必然结果是失去自由。而“驯养”是建立在情感关系之上,保证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去达到社会秩序化的和谐统一。

“Alike”中文意思是“相似”,一方面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短片主题提出了灵魂拷问:需要“驯服”后的整体的相似,还是“驯养”后的求同存异?

02、运用单调色调、重复性建构等叙事特点,表达被驯服的“Alike”社会“趋同”背景

第一:运用米灰主色调,用同色系渲染被“驯服”的社会秩序性

“色彩”作为这部短片的视觉元素,整体有助于主题的灵魂。采用统一的米灰色,表达黯淡无光,整齐秩序的社会大背景。

建筑物与人物同处于同色系中,大面积的米灰色调对观影者有很强烈的心理暗示,突出社会的秩序统一性。但单调的色温同时也表达了机械木讷,对于个体到群体被“驯服”主题有很强的预设效果。

第二:重复性建构,表达被“驯服”过群体单调相似的生活步调

8分钟的短片,场景设定单调:家里、公司和学校。上学上班,川流不息的成人们走进“work”,孩子们走进“school”,但实际上包含了所有人全部的生活主题。

在办公室,有一组画面整体的排列成人办公的场景,所有人物从外表看来十分相似,动作和表情冰冷且统一一致,这一画面感对主题“Alike”的诠释。

在学校里,也同样出现一组画面排列孩子们上课的场景,所有孩子一致的在写字,表情麻木没有颜色,但却整齐划一,也是被“驯服”的儿童象征意义。

影片中反复出现父子上学上班的情节,并配以社会人群一致性背景衬托,突出主题“Alike”的同时,利用这种“重复性构建”的特殊叙事技巧,去表达社会大众的相同或相似,共性更容易激化矛盾暴露问题,达到表现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统一的规划中。

03、“颜色”的失而复得,展现着父亲从“驯服”到“驯养”心理转换

在大环境一致的社会背景下,主角父亲和孩子的颜色是与众不同的,但一旦放入到大的社会群体中,两个人就发生了改变,都在发生“褪色”,这也意味着,父子二人接受着“驯服”的社会统一化教育。

而其中一个细节贯穿着始终,就是父亲一直注意观察左手,是自身对颜色的渴望,隐喻着脱离社会群体僵硬的驯化后,内心渴望的父子间的相互“驯养”,以滋养内心的情感“颜色”。

其中,影片采用了主角父亲与颜色的变化,隐含着他从“驯服”到"驯养"三个层次的心理转变:

①第一个层次:“失色”是被“驯服”的代价

影片的整体色调是具有很强表现力的视觉语言,主角父子从一开始出场就拥有与众不同的身体颜色,父亲是忧郁的蓝色,孩子是呈亮的黄色,在人群中独树一帜,显示这对儿父子对这情感有极强的感知力。

父亲到办公室工作之初,也表现出充满信心的勇气,直到永无止境的工作量增加而增加,他的表情黯然无奈,从而“失色”发生。

父亲是整部影片中唯一对颜色有感知力的人物。他时刻注意自己观察自己的左手,当在工作量剧增的同时,他第一次失色,看了看自己的左手,俨然一副已知的无奈,并环顾周边,一排排同事都在机械性工作,显然他慨叹于不得不继续毫无情绪而疲惫的状态里。

父亲第一次和所有人融入一起,“Alike”相似主题第一次展现出来。人物色彩的变化是整部影片最明显的主题表达方式,从“蓝色”到“失色”意味着个体被“驯服”为统一化,服从整体性,所付出失去个体自由的代价。

② 第二个层次:对“复色”的渴求是挣脱“驯服”的内心纠结

疲惫不堪的“失色”父亲下班后,看见孩子精神抖擞,半跪地等待孩子奔跑过来,紧紧抱住孩子一刹那立即关注自己的左手,等待“复色”的发生,当恢复了“蓝色”,父亲流露出满意的表情。

从影片背景来观察,芸芸众生中只有这对父子是会久别一天后拥抱的,这暗喻着两点父亲的内心挣扎:一个是他自己本身就与众不同,一直处于被“驯服”后失去“自我”个性的痛苦中,内心并不服从于大众化管理,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非常清楚孩子身上有独特的个性和自由向往,每天迫不及待的等待从孩子身上吸取获得“自由”的能量。

③第三个层次:拥有自主“复色”能量是对“驯养”的升华感知

面对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关系时,父亲还是选择了和社会统一化管理化模式,去压制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和学校老师一起打压孩子的想象力和兴趣,期待达到趋于社会秩序是一种一致性、稳定性。

当下班后的“父子拥抱”,父亲再一次习以为常的等待从孩子身上吸取“复色”能量,才觉知到孩子正在“失色”的状态,父亲才意识到他们两个人正在面临着永久性“失色”。

他自己站在树荫下,表面上是学习拉小提琴者的样子赢取孩子的欢乐,实际上是意识上的“自悟”开化:只有自身成为“有色”的人,才能让孩子重新成为“多彩”个性的人。

父亲的心理转变过程是整部影片的主题重点,“驯服”是个体服从社会统一化要求的手段,不需要独立思考和情绪感知,而“驯养”是父亲内心早就意识到的情感性交流,只是他从开始渴求从孩子身上单方面获取,意识到“驯养”是双方面的相互感知。

04、是接受僵化“驯服”与还是合理化“驯养”?

①教育是该被僵化“驯服”与还是合理化“驯养”?

郑渊洁的儿子小学成绩不好,被老师骂过智商低下,曾经有篇作文作业,题目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郑渊洁替儿子写了一篇,结果得了不及格。之后,保姆也帮着写了一篇,讲述扶老奶奶过马路的,被老师当成正能量范文。

老师的对好作文的评判标准,作家真情实感不及保姆的主题鲜明,这个事后来一直被郑渊洁父子当笑话来聊。

郑渊洁见儿子学的痛苦,便让孩子退学,自行在家教他读书。许多年后,童话大王郑渊洁才表露说,他让儿子退学,是因为不满意当时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教育把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孩子们变成了一个个统一的模子。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很多经典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假如逼迫下的驯服,习惯也许会是走向毁灭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但却在成长过程中,有时需要被"驯服"成为群体复制粘贴的生活,我们作为家长,不仅要问,是愿意将孩子“驯服”成一枚合格的“螺丝”,还是愿意付出情感的深度沟通,守护属于他自己的光芒?

②“驯养”不是“放任”,而是维持自由中的“秩序”

影片中孩子学写“ABCD”那一段,观众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学习本身就是枯燥的过程,在老师教写识字基础时,不该在本子上乱涂乱画。

但其实影片很细致的表达了孩子对于写“ABCD”作业,发生了三次改变,第一次画了一棵树和拉琴的人,第二次画了一把小提琴,第三次交给父亲的工整作业时,底下一张看似又是画画作品,但实际上是“ABCD”的变形体,并且是三种对“ABCD”的联想记忆。

孩子被“驯服”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是个人的理解,又在保持秩序的学习,由毫无秩序章法接受秩序化教学的过程。如果老师和父亲,能够观察到这个阶段孩子的改变,而不是追求“ABCD”书写的工整,用“驯养”的观念给予指导和关爱,赋予学习的意义,达到双方价值意义,才会是永久性的教育。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亦是如此,在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一部分哲学家、思想家强调整体性、必然性与神性,主张整体优于个别,社会优于个人。另一部分哲学家沿着相反的方向看待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为什么会处于对立之中呢?个体自由总是包含着非理性成分,理性表现为控制,倾向于秩序,非理性表现为冲动,倾向于变化。但当社会秩序极端压制和全面扼杀个人自由时,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难以形成统一,即使被强制性地统一起来。

所以“驯服”永远都不会是达成社会秩序表现的最好方式,而“驯养”才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达成共识认识和利用社会秩序,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情感连接,拥有一定个体自由性的社会统一秩序关系。

写在最后

这部只有8分钟的动画短片,带给人太多的反思。但最能让我联想到的就是小王子和狐狸的“驯养”关系,这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男孩子,也有千千万万的狐狸,但是只要建立了一种感情联系,那建立情感联系的双方就会是彼此的唯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