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历史上给孩子起名字的名人 古代给孩子取名字的规矩

历史上给孩子起名字的名人 古代给孩子取名字的规矩

时间:2019-01-02 23:59:29

相关推荐

历史上给孩子起名字的名人 古代给孩子取名字的规矩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姓姬,名公孙,名杨,是个爱国的人。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卫国子孙。#正能量# #原创# #历史# #人物#

借用三位历史人物的名字霍(豁然)去病、辛(欣然)弃疾、康(康健)有为,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随笔 邹忌,前传版魏征

魏征是大唐开国名臣,是直言善谏鼻祖级人物,他以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流芳百世。魏征与唐太宗君贤臣良,可谓之封建帝制时代的模范君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盛世一一贞观之治。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十分感慨,说出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其实,魏征那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戏码,比唐朝还早7、8百年的战国初期就曾彩牌过,主角是邹忌,给以魏征前传的感觉。

邹忌,乃战国初齐国大臣,年方壮年,身高1米80,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一日早上,邹忌穿戴梳洗毕,在镜子前欣赏自己,一面的容光焕发,他觉得自己帅呆了,心里十分惬意。这时恰巧妻子进来,他按捺不住兴奋就问:“我与城北徐公比,谁帅?”

城北徐公是当时齐国出了名的美男子,妻子居然回答说“相公比徐公帅多了!”

本来如果妻子涚他跟徐公不相上下,邹忌就十二分满意,但说他比徐公帅,他反为有点狐疑。于是他又出去问侍妾,侍妾答道:“徐公那里比得上相公帅!”邹忌有点飘了。

刚好这时有客人来访,宾主坐定寒喧一番后,邹忌忍不住又问客人,客人说:“当然是先生比徐公帅!”

一而再,再而三都说自己比徐公帅,不由邹忌不相信,他开始得意洋洋了。

过两日,徐公有事上门找邹忌商量,邹忌就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徐公一番,只见他穿着得体,谈吐趣致,风度翩翩。邹忌又入内在镜子面前打量自已,与徐公比真自惭形秽,邹忌觉得,自己怎么比也帅不过徐公呵!他黯然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翌日,邹忌进宫与国君齐威王闲坐,讲起他与徐公比帅这回事。邹忌对齐王说:“经过一番深思,我才发觉妻子说我帅,其实是偏爱我;侍妾涚我帅,其实是怕我;而客人说我帅,其实是有求于我。他们各有原因,但又合乎人情,我完全被蒙蔽了,还自以为是起来,真是贻笑大方呵!”

邹忌隨着又对齐王说:“通过这件事,我反思到对国家的治理,如果只听片言只语,不去认真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很容易被蒙蔽而浑然不觉。”

“比如大王身边的妃妾总说你好,其实她们是偏爱你;朝中的大臣总说你好,其实他们是怕你;坊间百姓总说你好,其实他们是有求于你。也就是说,众口都说你好,并不能证明你是真的好。”

齐威王听后,觉得邹忌讲得十分在理,不禁抚掌称是。他也是一个开明贤君,于是当即草诏,下令在全国广开言路,欢迎针砭时弊,重赏直谏敢言者。结果齐国大治,成为战国初期数一数二的强国。

根据史料整理

泣子兮.长歌当哭(仿排律.古风)

作者/耿德亮

悠悠数十年,

回首已不堪。

翅遮三子女,

二虎一凤焉。

长子名耿磊,

次子曰耿南。

孝女名耿惠,

糟糠亦淑贤。

浮生无官帽,

刚直弗折弯。

长子英年殁,

噩耗痛心间。

亲者哀于心,

仇者亦淡然。

漠视恶邻笑,

仰首只瞥天。

溯古殁儿悲,

望今当不鲜。

魏晋卒曹昂,

长哭痛阿蛮。

傅山著哀册,

傅眉逝陡然。

太祖亡朱标,

重八苦丹田。

刘彻丧子悔,

怒斩诬案奸。

毛公失岸英,

胸阔赛宇环。

弘瘟弥天下,

逝者数万千。

华佗堪无奈,

生者应坦然。

既然难可控,

何怨苍穹寒。

吾翁忍弃子,

汝妪止泪怜。

苍茫皆如是,

无欲天地宽。

长歌泣爱子,

短笛慰西仙。

(此诗首创)于故里。

作者简介

耿德亮,(笔名)顽石,字,窥皓,别号,山野居士。作家,诗人。男,1953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1975年春高中毕业。在省报,市报发表杂文《顽症刍议》《秋生遇鬼记》(民间故事)《母亲的脚步》诗歌《贺礼》<小说>《友谊,人生的瑰宝》<散文>。在知乎网发表长篇小说《菊城风云》中篇小说《飘逝的烽烟》。并在中央、省、市级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人物通讯、故事、小说、散文、杂文、评论文章、新诗及古风诗、散文诗等作品,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

#闲话西游# 之【西游人物——唐僧】

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之一,也被称为“唐三藏”。唐僧的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而这一人物也是《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唯一一个有着现实原型人物的一个角色。

唐僧的原型人物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为“陈祎”,而“玄奘”为其法号。玄奘也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指精通佛教圣典三大类别——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

其实,关于《西游记》里面的高僧取经的故事,早在西夏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就有类似的故事:一高僧以及人相似猴的角色手牵白马。在之后的不断发展演绎与完善,就有了我们现在熟知的《西游记》的故事了。

回到唐僧原型——玄奘,他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当时玄奘25岁)远游印度,精心钻研佛教经典。后(公元645年,当时玄奘已经42岁)回到长安,并先后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书译经。著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冷知识#

没有人断定远古神话级人物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还是后人根据传说中的发音套上去的!姓,名,字,号,是何时产生的,伏羲,女娲都姓风,是风家的妻子华胥生下的儿女,然后才有了中华民族!那风家其它人生下的后代呢?风家都有什么人也没有记录和传说了

辛弃疾的“弃疾”真的是“抛弃疾病”的意思吗?

非也,“弃疾”源自古代两位名人。后稷,名弃,是周朝的始祖。传说后稷还是孩童时,就喜欢种麻﹑菽。成人后,善于辨别土地肥沃,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舜分别认命他为相,被后人当成司农之神。后稷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放粮救饥,赐百姓种子,被认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

樗里子,名疾。战国时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

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擅长外交、军事。他先后攻取魏国曲沃、赵国蔺邑和楚国汉中,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弃、疾二人功勋卓著,聪慧多智,后人常将二人并称为“弃疾”,连同张良,陈平一起被认为是先秦前汉时期著名的聪明人。《抱朴子》中就说“故三五丘旦之圣,弃疾良平之智…”

慈禧拿起新科状元的卷子,一看是一个叫“朱汝珍”的考生的,不禁眉头一皱。“朱汝珍”这个名字,犯了一个“珍”的忌讳,慈禧对光绪当年的宠妃珍妃可谓心怀怨恨。其次,朱汝珍来自广东。慈禧对广东籍的人更是恨之入骨,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从那里来的。

就这样慈禧拿掉了朱汝珍的卷子,看了第二张卷子,顿时眼前一亮,这个考生不仅字写得好,名字也起得好:刘春霖,“久旱逢甘霖”。慈禧大笔一挥,状元就他了。

这是1904年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刘春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

刘春霖中状元后,又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的法政大学留学,同行的包括他这一科的其他进士。

在日本留学,刘春霖以“状元”的履历,认真刻苦学习,只是在“共和”和“君主立宪”这两派观点中,他更向于后者。刘春霖有这样的选择,主要原因是他的状元郎是皇帝钦点的。

刘春霖学成回国后,他已是“君主立宪”派的领军人物,于19担任资政院议员。虽然资政院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幌子下毫无实权,但刘春霖却一直努力在里面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1911月,湖南巡抚杨文鼎不经省咨议局决议就发行国债,刘春霖坚决反对,其间军机处建议“不必追究”,刘春霖又杠上军机处。到后来摄政王载沣也要求资政院不要“多管闲事”,刘春霖直接又杠上了摄政王。

论国学修养,刘春霖是状元。论西学知识,他是日本法政大学的海归,所以那段时间是刘春霖在政坛最活跃的时候。

然而,没过多久,武昌一声炮响,爆发了辛亥革命。原本还属于“进步”和“革新”一派的刘春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前清遗老”。

辛亥革命对刘春霖的打击很大,那年刘春霖才39岁,正是可以做一番事业的时候,但刘春霖却隐居了起来。

当初在乾清门外的台阶上,当大臣报出新科状元“刘春霖”的名字后,立刻就有人将一条白色绸带给刘春霖缠到了腰上,寓意他入仕后就要效忠朝廷了。可如今,皇帝没了,朝廷没了,他堂堂状元郎,又该向谁效忠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刘春霖至少两年时间。到了19,他终于又踏入仕途了。这次他辅佐的是当时全中国最有实力的人物袁世凯。

袁世凯对刘春霖算是有“知遇之恩”。当初在清廷,是袁世凯提议让刘春霖参与君主立宪方面的工作,而刘春霖的老师杨士骧和袁世凯是好友。刘春霖担任的职位,是大总统府的内史。

在袁世凯去世后,刘春霖还担任过一系列职务: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总统府秘书帮办兼秘书厅厅长、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

1928年,刘春霖因与北洋政府政见不同,辞职赋闲在家。赋闲在家后的刘春霖尽己所能兴办教育、捐建学堂、捐赠图书、为灾民募捐等,做了很多好事。

到了1934年,郑孝胥来找刘春霖了。当时东北沦陷后,整个华北也有落入日本人之手的趋势。而郑孝胥的身份,是“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郑孝胥来找刘春霖,是想请他出任“伪满洲国”教育厅厅长一职。

郑孝胥和刘春霖都是清末立宪派的代表,两人的很多意见是一致的,当初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然而,刘春霖态度强硬的说:“绝不会给日本人做事。”郑孝胥悻悻而归,但刘春霖毕竟顶着一个“末代状元”的头衔,日本人还是不会轻易放过他。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时任伪华北临时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的王揖唐又来找刘春霖。这一次,王揖唐许给刘春霖的官是北平市市长。

王揖唐和刘春霖同为1904年那一年的进士,又一起去日本法政大学留的学。然而,王揖唐却直接被刘春霖当面怒斥:“筋骨软的东西!”

在王揖唐的授意下,日伪军在第二天就找上了刘春霖的家,将他家的书法藏书文物一抄而空。刘春霖后来动用多层关系并花了重金,才把抄去的物品给赎了回来。

刘春霖晚年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卖字。一是他字写得确实好,二是毕竟有个“状元”的头衔,所以前来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维持生计倒也不成问题。

1944年,刘春霖因为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72岁。

绿城说

刘春霖虽说贵为状元,但他的一生似乎也没有太多显赫的事迹。如果在太平盛世,他或许会创出一番事业。

1904年的那一科进士,出了王揖唐那样的汉奸,但也有刘春霖这样看似平凡,却能守住自己的气节。有时在不能控制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无力感。

历史上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被《时代杂志》杂志称为“Biggestmanin China”的,就是吴佩孚,吴秀才,人送“玉帅”。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戎马半生的将领,最后却在吃了一顿饺子后撒手人寰。

1906年,吴佩孚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大军阀曹锟。当时吴佩孚回到关内,投奔到了曹锟麾下,他的才华逐渐引起曹锟注意,此后受曹锟提拔一路平步青云。19曹锟成为直系的带头大哥时,吴佩孚已经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19,第一次直奉战争打响,奉军全面溃败,倘若不是张学良和郭松龄在山海关一带阻击了直系的进攻,张作霖能不能安然回到奉天城尚在两可之间。此战吴佩孚名扬天下。不久之后,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冯玉祥倒戈,吴佩孚腹背受敌全军覆没,带着残军逃亡河南,至此一蹶不振。

冯玉祥发动第二次北京政变,将段祺瑞驱逐后,为对抗奉系张作霖,曾提出全军投靠吴玉帅,并表示:“此后动定进止,唯吴玉帅马首是瞻。”但骨子里尽是春秋大义的吴佩孚却不买账,坚决要求冯玉祥的国民军必须先“全体缴械”。

1931年,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紧接着东北沦陷。吴佩孚也在这一年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后的吴佩孚再也无心过问政治,只一心研究佛学,以种花养鸟为乐,打算就此安度晚年。

汪精卫也曾找吴大帅,想拉他一起下水,吴大帅怼这汉奸亦精彩,大意等你“滚”回重庆,才有资格跟我说话。

然而乱世之下,怎么能容得他安享晚年。起初在张学良的照顾下,吴佩孚的生活还算悠闲安稳。但是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华北也逐渐沦陷。

由于日本兵力有限,无法完全控制广袤的沦陷区,因此日本人便想到在沦陷区推行以华制华政策,因此日本人就打起了在赋闲在京的吴佩孚身上打起了主意。鉴于吴佩孚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影响力,日本人决定请吴佩孚出山,为日本站台,成为日本人在华北的政治代言人之一。

但是吴佩孚却悍然拒绝,在日寇的频繁纠缠下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日本无条件自华北撤兵;二、中华民国应保持领土和主权之完整;三、日本应以重庆(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交涉对手。这种条件日本人显然是不可能答应的,而吴佩孚也知道自己的结局不会好过。

碍于吴佩孚的影响力,日本人也从来不敢明目张胆的危害吴佩孚人身安全,只是将他一直困在北京,就连他的老领导曹锟去世,都不让吴佩孚前去吊丧。

1939年12月,吴佩孚因吃羊肉饺子引发发烧,被日本人强行介绍的牙医诊治后,因医生没有用消炎药,导致感染,病死家中,享年65岁。

死后,国民政府追谥吴佩孚为一级上将,蒋介石曾送亲笔挽联: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董必武评价吴佩孚:“(吴佩孚)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最后用他所写的一首词,更深层的去认识这位热血大义的秀才军阀吧。

《满江红·登蓬莱阁》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