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玉真公主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时间:2021-10-10 10:12:19

相关推荐

玉真公主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

唐朝两个“软饭”文人的趣事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平生放荡不羁,喜欢游山玩水,后世尊称为“诗仙”。一生作诗上千首,为孟浩然、杜甫等人也创下佳作,譬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戏赠杜甫》等等。

与他同时期的王维,是田园派诗人代表,按理来说文人之间互相吹捧是正常,可两人诸多名篇未曾提及对方。那这是怎么回事呢?都是因为一个女人---玉真公主。

李白具体家世不详,暂无相关史料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并非什么名门望族之后,父母应该是从商的,李白小时候才有条件读书,十来岁开始便作诗。

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像平常人一样应常举和制举做官,只能走献赋之路,李白24岁起到处游玩,也寻找机会表现自己。

734-735年,玄宗前后两次狩猎,李白瞅准时机乘机先后献上《明堂赋》《大猎赋》,得到玄宗赏识,之后又到长安结识卫尉张卿,经他介绍有机会向玉真公主献诗,玉真公主欣赏有才华的人,加上李白风流倜傥的形象,一来二去两人逐渐对眼。玉真公主又引荐给玄宗,玄宗便令他做翰林供奉。

其实早在李白之前玉真公主就认识王维了,谁知道半路杀出个李白与他争宠。说起王维,从小和李白一样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不但会写诗,还能画画通音律,不过考试屡屡不中,很是苦恼。

王维便到处找关系,岐王就推荐他去找玉真公主表现,其实就是当“男宠”,唐《集异记》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一曲《郁轮袍》,天涯何处匿知音,男模王维怀抱琵琶演奏,直接把玉真公主弄得春心荡漾,在随后的日子里同公主进进出出。

依托这层硬关系,这才好不容易中进士做官,可惜上任没几个月就因为下属舞黄狮子牵连被贬到济州,等后面再回来时发现李白被“偷家”了。

王维也不是光会吃“软饭”,才艺出众,曾写诗赞美玉真公主:“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再来看看李白为玉真公主写的:“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两个一对比,其实王维写的更富有诗意更委婉,明显比李白花心思。李白的就是大白话,一股无脑吹,说公主是天上仙人,会敲鼓、会摇花手,可公主还真吃这套,没了王维之后,发现李白也不错,嘴甜又有才。加上李白潇洒不羁的二流子性格,让玉真公主迷恋无法自拔,频频上门服务。

公主有了新欢哪还理旧爱,加上王维被贬,慢慢的,关系逐渐疏远了。

公元7,唐玄宗李隆基的两个亲妹妹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双双出家,做了名声不佳的"女道士",一时间,姐妹俩竟成为了想要攀龙附凤的文人墨客们的追逐对象。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唐朝是个风气比较开化的时代,尤其是唐朝的女性,所受的束缚相较于其他朝代来说要少的多,因而唐朝可是猛女辈出。即使是贵为皇室的女子,也是不甘寂寞,比如武则天、太平公主、高阳公主等等。

而为了让女性可以无拘无束的释放自己的天性,唐朝便应时而生了一种极其特殊的职业,也就是那种让众多文人墨客垂涎三尺的"女道士"。

当然,唐朝的"女道士"是"开放"的别称,大都名声极其不好。尤其是读过野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在民间,"女道士"的另一个称谓就是高级倡人,是唐朝的绿茶女与外围女。

唐朝的大部分女性大都是思想开放,人格独立,一部分女性不愿意嫁人,宁愿单身,过更为自由更多选择的爱情生活。因而,她们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而是借出家之名逃避婚姻和现实。

正因如此,"女道士"这种身份就成为了最好的掩饰,可以令其过上更为自由的情感生活。

不仅如此,在当时,"女道士"可以自由接触男嘉宾,与他们一起吃茶饮酒,吟风弄月,亦或是暧昧不清,但总比操劳不堪的人妇生活要潇洒太多了。

唐朝的许多女诗人就有"女道士"的身份,比如唐朝著名的女诗人鱼玄机,就是人气爆棚分女道士。

鱼玄机在她十岁那年,就已经和著名诗人温庭筠结为了忘年之交,两人唱和极多。在鱼玄机14岁那年,在温庭筠的介绍下,于新科状元立亿成婚。

只不过,此时的李亿早已娶妻多年,鱼玄机只能做妾室了。可李亿的原配是个悍妇,对鱼玄机动辄打骂。

最终,鱼玄机在李家是实在是难以存活,李亿便将其送入了长安咸宜观出家当了女道士,改名为鱼玄机。至此,鱼玄机终于踏上了江湖路,只不过27岁时就香消玉殒了。

除了鱼玄机之外,唐玄宗李隆基的两个亲妹妹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也双双出家做了女道士。

只因当初他们的母亲窦德妃被武则天给整死了,没有了母亲的庇护之后,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姐妹两谨小慎微,为了避祸,姐妹两从12岁时就开始慕仙学道。

其实,从后面的事情来看,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姐妹两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在其他公主死伤流亡之际,玉真公主竟然一口气活到了72岁。

只不过,姐妹两成年之后,在女道士圈中,妹妹玉真公主可比姐姐金仙公主的名气大的多、故事也更多。

在开元年间至天宝初年,玉真公主是极有权势的,而且比较关心朝廷大事,政治地位很高,道教活动也是十分活跃,经常以唐玄宗代表的身份出现。

玉真公主与当时的著名道士和文人来往频繁,她的座上宾客也不乏名人侠士,其中诗仙李白和诗佛王维都和玉真公主有过交际,并且三人之间有着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在李白第一次见到玉真公主的时候,就为其献诗一首,题为《玉真仙人词》,直呼玉真公主为女神。

而正是因为玉真公主的原因,李白和王维这两个同年出身的唐代大诗人,一生都没什么交集,你的诗中无我,我的诗中也无你,老死不相往来,相互冷眼了一辈子。

根据统计,整个唐朝时期,出家的公主一共有13位,其中唐朝中后期有9位。那这些公主为什么要放弃荣华富贵,过起清心寡欲的生活呢?

首先,唐朝道教盛行,道士可以经常出入宫廷,因而有不少公主受到了影响,出家做了道姑。

其次,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但道士大都比较长寿,因此许多患病的公主便纷纷出家,来乞求健康。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唐朝对于公主们的管束非常差,以至于大多数公主都是娇生惯养,嚣张跋扈,甚至仗着自己出身皇室胡作非为,欺凌驸马,甚至公然与其他人保持不正常的关系。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她公开与和尚辩机来往,驸马房遗爱都不敢过问。

有鉴于此,那些名门望族都不愿意娶公主。而唐宪宗和唐宣宗最后是降低了标准,才算是把女儿嫁了出去。

只不过,有些倒霉的公主,甚至都没有嫁出去。例如唐顺宗的三个女儿,分别是浔阳公主、平恩公主、邵阳公主,三个人到了25岁左右,实在嫁不出去,索性一起出家当了道士。

古代人普遍早婚早育,结婚的年龄一般为男子15岁,女子13岁左右。三十多岁在当时可以算是大龄剩女了,却依然没有出嫁。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唐朝,现实却要残酷的多。

不过,大唐王朝的公主们在中国历史长河当中可是最有存在感的了,政坛、文坛均有涉及。

正如玉真公主,虽然在政坛远不及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但太却游刃有余地驰骋文坛多年,且深得文人们的赞叹,还与李白、王维谈情说爱,恣意潇洒。

除了李白和王维诗中有玉真公主的影子之外,唐朝其他诗人如张说、高适等人的诗作当中都能找到与玉真公主相关的作品。

即使是玉真公主去世之后,还有一些诗人在诗中提及玉真公主。由此可见,玉真公主在唐朝诗人之间名声大噪,不少诗人都对她非常感兴趣。

李白之谜(198-1)|| 李白与玉真公主有过感情纠葛吗?

李白与玉真公主之间的情感恩怨在民间传得很盛,很香艳,很传奇。那么,李白与玉真公主有可能产生情感纠葛吗?试析如下:

首先看两人的年龄状况。360百科“玉真公主”词条内容如下:

玉真公主(690年代-762年)),李氏,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法号无上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

初封崇昌县主。景云元年(7),父亲唐睿宗复位后,进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7),改封玉真公主。入道修仙,尊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师”。

宝应元(762年),公主逝世,安葬于万年县宁安里凤栖原。

李白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小玉真公主十岁的样子。如果按现在的说法,男欢女爱“年龄不是问题”的话,他俩相遇,仍存在迸发情感“火花”的可能性。

再看他们的活动轨迹存在相遇相识的时间段。一是李白一入长安之时,二是李白应召二入长安作“翰林待诏”期间。

一入长安时,李白三十岁,玉真公主已经四十岁了。李白与玉真公主相遇了吗?暂无可靠的史料支撑。不过,李白在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给她写了一首诗,叫《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李白好道,自十五岁始。玉真公主也是修道之人,道龄当比李白长。

李白首次入京与玉真公主见过面吗?虽没有确切的史料佐证,民间传说却活鲜生香、神乎其神。

这首诗写得特飘逸、特浪漫,充分发挥了李白想象丰富的专长。“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乃是一个仙人写另一个仙人的仙人之语,极言玉真公主仙女一般地出入天地、往来仙界凡间,行踪无定,极尽浪漫。字里行间,李白既羡慕,又落寞。“几时”一语,道出了李白不能与之相见、同行的惆怅与失落。由此推之,李白此次寓居玉真公主别馆,没有与玉真公主见面的可能性极大。

这里有个“旁证”材料,即李白在玉真公主别馆写给张垍的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其一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其二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投箸解鹔鹴,换酒醉北堂。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如果李白在别馆与玉真公主相见,为何还如此愁惨、如此孤独?为何还要向张垍表白援引之意,还要责怨张垍,以致于开罪大权在握的张垍?这是说不通的。且有“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明言他受到了冷落、没有人看重他的“经纶”之才。更为关键的是,李白住在这里,已经“弹尽粮绝”了——“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李白遂以“丹徒布衣”(贫困未遇之士)自喻,并且许下诺言——若得张卿援引提携,将来必定投桃报李,像南朝宋的刘穆之一样酬谢恩人。最后特别强调,自己求仕的目的不为个人荣华富贵,只为建功当世,最后不带走一根草一般地归于山水江湖。

这首诗写了他客居玉真公主别馆时的穷困处境与苦闷心情。这里起码传达了两个信息:别馆已久无人住,以致食物告罄;李白不可能在这里见到玉真公主,正源于此,李白才把一肚子“怨气”发泄到了张垍的身上。有人据此推测,李白客居玉真公主别馆是张垍使的阴招,表面上看是在帮助李白,实际是“冷处理”,让李白知难而退。再读这两首诗,此说不无道理。

如果此次李白与玉真公主相识,互生情感,已经40岁的玉真公主何必要等到50岁才推荐李白呢?

李白与玉真公主相见当在他二入长安期间。

李白的“铁杆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白久居峨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持盈法师”即玉真公主。这篇“序”写于761年,李白与魏颢相见于754年,即李白“赐金放还”十年之后。

当年,唐玄宗下诏,授李白为“翰林待诏”,李白由此名满天下,魏颢极其崇拜。“放还”后,魏颢追着李白的足迹千里追寻,最终见于广陵(扬州),一路同游至金陵。他俩意气相投,诗酒唱和。临别时,李白托魏颢为其诗歌结集。魏颢为了写好诗集的序,肯定要当面询问李白身世等问题,这也是古人作序的惯例。李白肯定会应承相告。也就是说,上面这段引文的内容当为李白的亲口所述。

#绵阳头条#李白之谜(198-1)|| 李白与玉真公主有过感情纠葛吗?

李白与玉真公主之间的情感恩怨在民间传得很盛,很香艳,很传奇。那么,李白与玉真公主有可能产生情感纠葛吗?试析如下:

首先看两人的年龄状况。360百科“玉真公主”词条内容如下:

玉真公主(690年代-762年)),李氏,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法号无上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

初封崇昌县主。景云元年(7),父亲唐睿宗复位后,进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7),改封玉真公主。入道修仙,尊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师”。

宝应元(762年),公主逝世,安葬于万年县宁安里凤栖原。

李白生于长安元年(701年),小玉真公主十岁的样子。如果按现在的说法,男欢女爱“年龄不是问题”的话,他俩相遇,仍存在迸发情感“火花”的可能性。

再看他们的活动轨迹存在相遇相识的时间段。一是李白一入长安之时,二是李白应召二入长安作“翰林待诏”期间。

一入长安时,李白三十岁,玉真公主已经四十岁了。李白与玉真公主相遇了吗?暂无可靠的史料支撑。不过,李白在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给她写了一首诗,叫《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李白好道,自十五岁始。玉真公主也是修道之人,道龄当比李白长。

李白首次入京与玉真公主见过面吗?虽没有确切的史料佐证,民间传说却活鲜生香、神乎其神。

这首诗写得特飘逸、特浪漫,充分发挥了李白想象丰富的专长。“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乃是一个仙人写另一个仙人的仙人之语,极言玉真公主仙女一般地出入天地、往来仙界凡间,行踪无定,极尽浪漫。字里行间,李白既羡慕,又落寞。“几时”一语,道出了李白不能与之相见、同行的惆怅与失落。由此推之,李白此次寓居玉真公主别馆,没有与玉真公主见面的可能性极大。

这里有个“旁证”材料,即李白在玉真公主别馆写给张垍的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其一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其二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投箸解鹔鹴,换酒醉北堂。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如果李白在别馆与玉真公主相见,为何还如此愁惨、如此孤独?为何还要向张垍表白援引之意,还要责怨张垍,以致于开罪大权在握的张垍?这是说不通的。且有“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明言他受到了冷落、没有人看重他的“经纶”之才。更为关键的是,李白住在这里,已经“弹尽粮绝”了——“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李白遂以“丹徒布衣”(贫困未遇之士)自喻,并且许下诺言——若得张卿援引提携,将来必定投桃报李,像南朝宋的刘穆之一样酬谢恩人。最后特别强调,自己求仕的目的不为个人荣华富贵,只为建功当世,最后不带走一根草一般地归于山水江湖。

这首诗写了他客居玉真公主别馆时的穷困处境与苦闷心情。这里起码传达了两个信息:别馆已久无人住,以致食物告罄;李白不可能在这里见到玉真公主,正源于此,李白才把一肚子“怨气”发泄到了张垍的身上。有人据此推测,李白客居玉真公主别馆是张垍使的阴招,表面上看是在帮助李白,实际是“冷处理”,让李白知难而退。再读这两首诗,此说不无道理。

如果此次李白与玉真公主相识,互生情感,已经40岁的玉真公主何必要等到50岁才推荐李白呢?

李白与玉真公主相见当在他二入长安期间。

李白的“铁杆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写道:“白久居峨眉,与丹丘因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名动京师。”“持盈法师”即玉真公主。这篇“序”写于761年,李白与魏颢相见于754年,即李白“赐金放还”十年之后。

当年,唐玄宗下诏,授李白为“翰林待诏”,李白由此名满天下,魏颢极其崇拜。“放还”后,魏颢追着李白的足迹千里追寻,最终见于广陵(扬州),一路同游至金陵。他俩意气相投,诗酒唱和。临别时,李白托魏颢为其诗歌结集。魏颢为了写好诗集的序,肯定要当面询问李白身世等问题,这也是古人作序的惯例。李白肯定会应承相告。也就是说,上面这段引文的内容当为李白的亲口所述。

玉真公主是晚唐的?!//@刻舟听雨:作者功力深厚,文学修养极高,文采飞扬,感人至深!头条难得好文章!

玉真公主代兄祭祖

@小杨讲故事:#上热门 你对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了解多少?#传承古代文化欣赏中国历史 #原创视频 #旅行推荐官

7,唐玄宗李隆基的两个亲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结伴出家,成了清新脱俗的“女道士”,一时间惹得李白和王维都趋之若鹜,非要一亲芳泽不可。

在唐朝,公主出家压根不是什么新鲜事,前前后后有13位公主出家。您要是以为公主出了家,就踏出红尘、不问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多公主出家,也不过是把道房当成闺房,脱下红衣穿青纱罢了。出家,更像是她们人生路上的一次实习经历,玩够了再回来嫁人都是常有的事。

道家讲究入世,虽然身在道观,身心还是可以在红尘中自由穿梭的。不过,李隆基的这两位妹妹,似乎有点不同,她们出家是真的被红尘俗事伤透了。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只相差一岁,是唐睿宗李旦的女儿,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妹妹。她们出家的原因,与生母窦德妃的死因,密切相关。说起窦家跟李家的渊源,那可真是亲上加亲。

唐高祖李渊还未起兵时,就娶了大将军窦毅的女儿为妻。窦家世代簪缨,到了北周时期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李渊能够谋得皇帝位,还真有窦家的汗马功劳。李渊称帝后,就把窦家的女儿立为皇后,这位窦皇后的哥哥叫窦抗,窦抗就是李隆基亲妈窦德妃的曾祖父!

换句话说,李隆基爷爷的爷爷是李渊,李隆基外公的外公还是李渊。李窦这两家的亲眷关系,真是掰不开揉不碎的铁磁。

只是,李隆基的父亲、睿宗李旦实在是没有先祖的血性,即便是做了皇帝,也被母亲武则天当成提线木偶,没有话语权。

唐高宗李显退位后,李旦就被武则天扶植为新帝,充当傀儡。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立武周,李旦就被降为相王,改姓武,囚禁宫中。

李旦被废,直接连累了妻子儿女,原本因为生下皇子李隆基而晋升为德妃的窦氏,也要被迫拿掉“皇”字招牌。

于是,心有不甘的窦德妃趁着月黑风高,偷偷在寝宫里玩起了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快点死。

深谙权谋的武则天,透过身边一个叫韦团儿的宫女,得知了此事。当晚,窦德妃就被带到嘉豫殿问话,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毫无疑问,窦德妃死于武则天之手,可无论李旦如何祈求,武则天竟连媳妇的尸首都不肯归还。

窦德妃去世那年,李隆基刚满8岁,金仙公主才4岁,而玉真公主年仅3岁。

金仙和玉真正是需要母爱的时候,却亲眼见证了宫廷之中的杀戮,小小年纪甚是可怜。可是,家族的勾心斗角还没停止!

李旦和哥哥李显,都是武则天的亲儿子,两个人命运相似,都被亲妈两次立为皇帝,又推下皇位。

李显第二次做皇帝时,女儿安乐公主跟母亲韦后向权力发起了冲击,武则天给她们带了个好头,以至于唐朝宫廷里的女人们,都对至尊宝座摩拳擦掌。

只可惜,安乐公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联合绞杀下,败下阵来。此后,李隆基又斗败了姑姑太平公主。

经过几十年的厮杀,李隆基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父亲李旦被尊为太上皇,金仙和玉真也被封为昌兴公主和昌隆公主。

然而,看着亲人们为了权力前仆后继、自相残杀,毫无情分可言,金仙和玉真都感觉生无可恋,想到多年来苦寻母亲的尸骨没有结果,姐妹两人便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不得不感叹一句,武则天当权时期的唐朝,真是太乱了!

公元7,金仙和玉真一起拜别唐玄宗,双双出家。虽然听起来有些遗憾,可这二位公主在道观里的生活,真可谓丰富多彩。

比起44岁就仙逝的姐姐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的一生,真是不虚此行。

因为身份高贵,李旦和李隆基先后为玉真公主斥巨资修建了三处道观,分别是长安的玉真观、洛阳的安国观和王屋山的奉仙观,三处道观都极尽奢华,仿佛把大明宫搬过去一般。

在唐朝,女道士可以接见男宾,玉真公主法号无上真,在公主身份的加持下,玉真俨然成了文人墨客眼中的白月光,大才子们趋之若鹜,都要与她结交。

李白第一次见到在青城山修行的玉真公主,就提笔做了一首名为《玉真仙人词》的诗,把玉真奉为女神: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众所周知,李白的道号正是青莲居士。有人说,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也是写给玉真公主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敬亭山之所以让他心驰神往,全都因为玉真公主也在那里修行过。玉真公主最终仙逝在敬亭山,而李白也死于同一年的敬亭山下当涂县。

更重要的是,李白被唐玄宗赏识,能让高力士拖靴,也都源自于玉真公主的举荐,说他们之间没有暧昧情愫,恐怕很难让人信服。

王维比李白更早认识玉真公主,只是放荡不羁的李白更得玉真喜爱,王维就慢慢失宠了!一气之下,王维回乡娶妻,玉真公主听说了,竟然摔碎了一尊琉璃盏。

为了解心头之恨,玉真一纸密函写给哥哥李隆基,贬斥王维去济州做了看管粮食的小官。

王维倒也佛系,就在济州跟妻子粗茶淡饭,再也没有出来连玉真公主一面。日子就这样过了四年,王维与妻子崔氏始终没有一儿半女。

李白和王维同年出生,从来没有过交集。两个人唯一的缘分大概是,都爱上过玉真公主,并为之倾倒吧!

#历史真知棒#

李白进长安求仕被戏耍;第二次进长安供奉翰林,又被谗毁而遭唐玄宗弃用。这小人是谁?其结局怎样?

诗仙李白的个性气质,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得非常传神:"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的政治理想:一是当宰相,二是做皇帝的老师。但他不想像一般人那样从小官吏做起,而想一飞冲天。

他三十多岁进长安谋求仕途,就想通过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引荐,于是结识了唐玄宗的驸马,也就是玉真公主的侄至女婿张垍。

谁知这个张垍并未打算真心实意帮李白的忙,害得李白在终南山楼观台玉真公主别馆空等而不遇,非常落魄。

42岁的李白第二次进长安,是见到了皇帝。但递给他的不是谋划江山、起草诏书的天子之笔,而是一支粉饰太平、润色王业的词臣之笔。

唐玄宗本来想要任命李白为中书舍人,但是听信了张垍的谗言,终于作罢。张垍为什么要与李白过不去?

原来,张垍就是小人。他既是当朝宰相张说的公子,又是当朝皇帝玄宗的女婿,还是玄宗宠信的翰林学士。

才气横溢、桀骜不驯的翰林供奉李白,可能早就在有意无意中得罪了驸马爷张垍,招致了他的嫉恨。

安禄山想当宰相,玄宗认为他识字不多,会让天下人耻笑。谁知张垍为讨好安,竟将玄宗的想法告诉了安。玄宗大怒,把张垍兄弟三人贬斥偏郡。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携近密心腹大臣西逃。有官负招呼张氏兄弟追随皇上,张垍却说等选好良马再赶路。

其实这是托词。张垍、张均没有追随玄宗,转而投靠了叛将安禄山。张均在"安史之乱"平定后被杀,张垍则被流放,都落得个可耻可悲的下场。

可见,像张垍这等缺乏政治道德的小人,怎么可能好心好意帮助李白呢?恶有恶报,小人张垍该吃苦果!

李白去世数十年后,唐文宗曾下诏称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旻剑术为唐代"三绝"。

李白没有直系的后代。他不愿科举,热衷纵横之术,未能尽责地照顾子女……这是李白的悲剧。

然而李白的墓前却总有一代代络绎不绝的扫墓者、拜谒者。他们并不是李白的子孙,却是华夏文明的子孙。

李白的家族子嗣未继,但是他的诗歌、文章与人格的魅力却会永远流传下去。从这个意义来讲,李白是永生的,是永远不会绝嗣。

朋友,你认为呢?

#冬日生活打卡季#

当玉真公主走后,谢阿蛮立刻相告贵妃杨玉环:“恒王这人也不大有心肝,他对国家事一些不关心,还讲风凉话。我知道,他们中人,有些鬼——可能是太子在用计,迫皇帝出城去打仗,太子在城里监国当政!”

听谢阿蛮提到皇太子李亨等人可能有阴谋,缺乏政治头脑的贵妃杨玉环并没有引起重视,她以手制止谢阿蛮,随说:“不要议论了,看今天的形形,外面一定很多事,她们全到我这里来——对了,你再去问问,有什么特别讯息?”

“到什么地方去问呢?”谢阿蛮问,那是她已明白贵妃让她去问的,不会是官方的消息。

“你自己捉摸着,只是打听,自己不可多说!”

公元7,唐玄宗李隆基的两个亲妹妹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双双出家,做了名声不佳的"女道士",一时间,姐妹俩竟成为了想要攀龙附凤的文人墨客们的追逐对象。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是同胞姐妹,生母窦德妃,她们还有一位同母的哥哥李隆基,即唐玄宗。

皇家的女孩,有些不同,她们是有特殊身世的人。

要说到窦家与李家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窦德妃的曾祖窦抗,就是高祖李渊的妻子窦皇后的哥哥。

从李家这边论,李隆基爷爷的爷爷是李渊,从窦家这边论,李隆基外公的外公还是李渊。

这关系够铁吧?可上了皇家这座高楼,除了铁的炽热,也免不了冰霜雪寒,比如窦德妃,虽然身为皇贵妃,却成了离奇的失踪人口。

玉真公主,是武则天的孙女。她的童年,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的。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没了母亲。

那时候,武则天对自己立的太子,从来都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儿子踢下台。

武则天的婢女团儿,接受收买,诬陷太子的刘皇后和德妃,说她们经常半夜三更在屋子里做咒蛊,诅咒武则天。

武则天就派人将太子的后妃杀死在后宫,然后抛尸。那时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岁左右。

唐玄宗当皇帝后,多次探寻他们兄妹三人的亲生母亲——德妃的葬身之处,都没有结果。

金仙和玉真两姐妹成长的时候,恰好是宫廷斗争最错综最血腥的时候,最积极参政最飞扬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场最惨。

可以想见,这些她们都耳闻目睹。姐妹俩又没了母亲的庇护,在宫里更是处处留心,尽量远离这些复杂的人事。

她们姐妹俩,在年幼时就开始慕仙学道,向往静修的生活。

玉真公主,很像《红楼梦》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她说:“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就是说宁肯放弃一部分公主的待遇。

只求延命。浮华生活是短暂难保的,还不如多活几年——甚至长生不死——那时很多学道的人,相信这一点。

太极元年(7),金仙公主与妹妹玉真公主一起宣布出家为道士,这一年金仙公主23岁,玉真公主22岁。

按理来说,古代女子这个年龄不大可能不嫁人,尤其是公主,很多豪门大户早就盯上了。

可史书上确实没有二人的婚姻记录,由此可见,她们二人很可能在正式出家之前,就已经过上了道家的生活。

金仙公主有两位老师,一位叫叶法善,“老神仙”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周、中宗、睿宗六朝,活了106岁。

另一位叫史崇玄,原本是个修鞋匠,出家后受到太平公主赏识,瞬间成了大红人。当然,太平公主被诛杀后,史崇玄也跟着上了断头台。

金仙公主一心求仙却并不长寿,她去世时只有43岁,其墓志铭由妹妹玉真公主亲笔书写。

玉真公主的名气要比金仙公主大得多,当年诗仙李白试图通过干谒入仕,就曾经拜倒在玉真公主门下。玉真公主很赏识李白的才华,让他在自己终南山的别馆免费吃住。

李白求官心切,还为玉真公主写过一些肉麻的诗篇,比如“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把玉真公主吹捧成了王母娘娘。

玉真公主也没让李白失望,在她和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唐玄宗,并顺利供奉翰林,捧上了金饭碗。

钱钟书先生说“婚姻是围城”,其实人生处处是围城,李白削尖脑袋向名利场这个围城里钻,而玉真公主却总想着逃离这个围城。

玉真公主曾经数次向哥哥提出去掉公主称号,上交封邑,做一个真正的出家人。李隆基一开始以为妹妹矫情。

就一直没答应,后来才发现人家是玩真的,于是玉真公主成了大唐唯一一个主动脱离皇家身份的公主。

玉真公主也是11位姐妹中最长寿的一位公主,她一直活到侄孙德宗宝应元年才仙逝,享年72岁。

史书看多了有时候难免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比如那些光鲜的皇家子弟和豪门家族,一不小心就被灭族。几乎每个家族的发展史,都是用血和泪书写的。

公主们也是如此,李旦的女儿们不惹是生非,结局算是好的,即便这样她们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

比如荆山公主和凉国公主的驸马薛伯阳,在流放途中自杀;鄎国公主的儿子薛谂被杀;霍国公主的驸马裴虚己也是被杀。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这辈子看得最多的就是骨肉相残,她们所生活的年代,也是李唐最血腥的时期。不是李家人喜欢那个味道,而是他们又不由己,避祸的唯一途径就是远离。

这就是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的聪明之处,她们半出世半入世,她们逃避婚姻,避开漩涡中心,麻烦找不到她们头上。

人生的悲哀就在于不知足,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羡慕名利,围城里除了光鲜还有血泪,逃出的代价你或许付不起。

#历史# #说T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