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孔有德 孔有德墓

孔有德 孔有德墓

时间:2019-02-22 23:36:21

相关推荐

孔有德 孔有德墓

顺治十一年(1653年),屯齐率10万兵马南下,与孙可望的6万“驾前军”在宝庆交战,赢得胜利。班师回朝,顺治非但没有赏赐,还将他“削爵”,并训斥一顿。

屯齐,努尔哈赤的侄孙,舒尔哈齐的孙子,骁勇善战。八旗三代,屯齐的军事能力非常强悍,与尼堪、博洛、勒可德浑一样勇猛。

1644年,清军击败李自成,在吴三桂的引领下,进入中原。屯齐与多铎转战西北、江南,屡立战功,册封贝勒。

进入中原后,多尔衮实力增强,屯齐转而投靠他门下,这是他在宝庆之战胜利后被顺治削爵的重要原因。

1650年12月,多尔衮暴毙而亡,顺治亲政,秋后算账,掘墓鞭尸。多尔衮的亲信,也大多被处死。

起初,顺治打算废了屯齐,但西南战局恶化,屯齐暂时躲过一劫。但是,顺治从未“忘记”屯齐,尤其是他建议多尔衮移师永平,对京师构成威胁。

1652年,李定国率兵出征,攻打湖南,定南王孔有德从桂林北上增援,在全州被明军击败,损失惨重。

李定国乘胜南下追击,孔有德困守桂林,孤立无援。明军用火炮摧毁城墙,杀入城内,孔有德自焚而死。

广西、湖南清军人心惶惶,顺治决定派敬谨亲王尼堪出征,率15万兵马前往湖南,与李定国一决胜负。

尼堪的15万大军,八旗兵2万,蒙古兵三万,其余是绿营兵。李定国这边的明军也有十万左右,兵力上不占优势。

尼堪抵达湖南后,让屯齐守住大营,自己率2千精锐追击明军。尼堪的这两千多八旗兵,是精锐中的精锐,许多名将都在里面。

李定国诱敌深入,在衡州设下埋伏,尼堪被砍成两半,2千八旗兵马几乎全部阵亡。单纯看阵亡数量,八旗损失不大,实则不然,许多将领殒命,让清军胆寒。

衡州大捷后,李定国本想乘胜追击,但孙可望从贵州来到湖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孙可望不希望李定国立功,更害怕李定国想取代自己,便动了杀心。

孙可望从贵州率6万“驾前军”进入湖南,让李定国前来商议军事,然后在宴会上处死他。冯双礼告知李定国,让他不要去孙可望那里。

李定国不想闹翻,便率军南下广西,转战两广,这是孙可望在宝庆惨败的关键原因。宝庆之战,明军获胜难度不大,但孙可望自食苦果。

为了提高自己威望,独占军功,孙可望排挤李定国,也不让白文选、冯双礼投入战斗,而是独自硬抗清军主力。

尼堪阵亡沙场,屯齐率主力继续南下,想戴罪立功。屯齐很精明,没有冒进,一百多里的路程,走了九天,处处小心谨慎。

即便如此,孙可望还是成功将屯齐引入伏击圈,双方在宝庆郊外决战。孙可望居中,冯双礼、白文选分别占据两侧高山,马进忠、杨武、冯万宝居后,严阵以待。

战斗之前,孙可望定下规矩,不许其他军队参战。孙可望此举,是想独自击败清军,增强与李定国抗衡的筹码。

屯齐麾下兵马10万,清军又刚遭遇惨败,士气并不高。但是,屯齐害怕顺治怪罪,还是决定放手一搏,率先发起进攻。

清军以骑兵突击,冒着枪林弹雨前进,在阵地前被拒马桩阻挡。明军以盾牌、战车护卫,用长矛猛刺战马,八旗兵纷纷坠落马下,随即被步兵砍杀。

八旗前锋遭遇惨败,后方的绿营兵率先溃逃,他们害怕重蹈桂林之战、衡阳之战的覆没,逃命要紧。

屯齐手刃几人,也未能阻止溃兵,局势很糟糕。此时,“驾前军”发起进攻,从两侧冲上来,穿破蒙古兵的防线,直奔清军大营。

清军乱成一团,屯齐打算拔刀自尽,但“奇迹”出现了。“驾前军”认为清军溃败,便开始劫掠八旗兵的物资、金银,明军的阵型很乱,无法进一步追击。

屯齐见状,急忙聚集溃兵,率八旗兵反杀而来,直奔孙可望的而去。“驾前军”也毫不畏惧,丢下战利品,拿起兵器与清军搏杀。

双方杀伤相当,胜负未分,但孙可望已经没了信心,居然提前逃走。没了主帅坐镇指挥,“驾前军”也跟着后撤,清军赢得宝庆之战的胜利,夺取城池。

宝庆之战,本该是一场“歼灭战”,打残清军主力。如果李定国、冯双礼、白文选都投入战斗,四面合围,清军必然覆没。

孙可望嫉妒李定国,又想独霸战功,居然独自硬抗清军主力。交战时,孙可望也有希望获胜,却约束不了部下,没能乘胜追击,反被逆袭。

无论怎么说,清军获胜了,屯齐总算松了一口气,班师回朝也好交代。谁知,屯齐回到京师,顺治帝不但没有奖励,还将他的贝勒爵位废了,然后派去协助洪承畴。

顺治看来,清军虽然赢得宝庆之战的胜利,却并不精彩,未能弥补衡州之战的损失。宝庆之战,清军仅仅俘虏明军战马700匹而已,没有斩杀大将,更没有追击,且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衡州之战则不一样,清军损失兵力不多,但将领阵亡一大堆,伤了元气。屯齐守卫大营,没能及时跟上尼堪,导致清军惨败,理应算账。再则,屯齐与多尔衮关系很好,顺治更加不能容忍,自然要削爵,以示震慑。

#人世间的故事#

一个封建王朝崩溃的前夜,首先崩溃的不是肉眼可见的边疆前线,而是看不见的人心分离。

明朝末年,袁崇焕,孙元化被处死,孙传庭战死潼关(这也是一个悲愤的故事),孙承宗被罢免。

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一批帝国大将纷纷改换门庭,

红夷大炮调转炮口,对准了朱明王朝。

闯王李自成带兵攻入宣化府,宣化府巡抚朱之冯还算是一个忠臣,誓死要保卫大明江山,要保护这座城池,他亲自来到前线督战。

他下令开炮,可是,军人们根本不鸟这位巡抚大人的命令。

巡抚一看没有战士执行自己的命令,气得他亲自下场,准备亲自点炮战斗。

来到大炮跟前,却发现炮孔已经被铁钉堵死!

这个时候,这个忠诚的读书人仰天长叹:

不意人心如此!

人心,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无形无色的东西。就像长江河道中的流水一样,它可以悄无声息的托举万吨巨轮;也可以悄无声息的打翻坚船利炮。

以上故事,取材自历史通俗读本《历史的细节》。

故事同款图书

1654年,孝庄太后对美若天仙,而又不失英气的孔四贞,越看越欣赏。于是满怀期望地问她:“丫头,你可愿意入宫为妃?”谁知,孔四贞的回答让她始料不及。

孔四贞,出生将门,父亲孔有德少年时就追随明将领毛文龙,期间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629年,毛文龙被袁崇焕冤杀,此事令孔有德义愤填膺,自此与大明越走越远。

公元1633年,孔有德率领10000兵马归顺了大清。清军入关后,孔有德先后平定湖南,攻打广西,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被封为定南王,负责镇守广西。

孙四贞也随父到军中生活。期间,她每天不间断地练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孙四贞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公元1652年,南明名将李定国率兵突袭湖南、广西一带,孔有德的大军被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就要破城了,孔有德心一横,准备跟李定国决一死战。

然而,局面并没有扭转过来。孔有德兵败后逃回到定南王府。此时的他,自知大势已去,所以在城池攻破前,命人将女儿孔四贞及儿子送出城。之后,他效仿崇祯帝,命一众妻妾自杀,而他自己选择了自焚。

后来的一切正如孔有德所料,城破后孔家120多口人,全部被李定国所杀。最为可惜的是,他送出城的儿子孔廷训,也被李定国劫杀。唯有小女儿孔四贞,在乳母的保护下捡回了一条命。

一年后,孔有德的部将线国安率军攻破桂林,孔四贞才恢复了身份。之后,线国安派人将她护送到了北京。神奇的是,去往北京途中,孔四贞收服了这支原本属于父亲的队伍。

作为孔有德唯一的血脉,孔四贞自幼与另三位藩王相识,所以,她一入京,就被孝庄太后请入宫中,好一顿嘘寒问暖。貌美又不失英气的孙四贞,面对孝庄太后,不卑不亢。

这让太后很是欣赏,于是将她留在了宫中。为了拉笼孔四贞,顺治帝赐孔有德谥号“武壮”,并为其建立定南武壮王祠,且诵经18个昼夜。

孝庄太后的关爱怜惜,让17岁的孔四贞,心中充满了感动。而孔四贞举手投足中,透露出的坚毅果敢,让孝庄太后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于是,她想要把眼前的女子许配给顺治帝。

为了培养孔四贞和儿子的感情,孝庄开始亲自督促她学习满文,然后又在顺治帝下朝后,让孔四贞去“送东西”。甚至顺治帝外出狩猎,都让孔四贞陪同。

看着孔四贞与儿子相处了一年后,孝庄太后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就问孔四贞是否愿意入宫为妃,孔四贞一听吓了一跳,她答道:“多谢太后垂怜,父亲早年已为小女许下婚约,还望太后成全。”

孔四贞的末婚夫名叫孙延龄,其父孙龙原是孔有德的旧部。对此,太后深感遗憾,然而,事已至此,不能强求,于是就对孔四贞说:“既然你与皇帝无缘,那就做哀家的女儿吧!”

不久,孝庄太后正式收孔四贞为义女,并封她为和硕公主。如此一来,孔四贞便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族公主。

之后,顺治帝和孝庄太后,为孔四贞和孙延龄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只可惜,这是一桩悲剧婚姻。婚后,孙延龄多次怂恿孔四贞去劝说皇帝,将广西划给他们做封地。

想着此前广西由孔有德镇守,顺治皇帝爽快地答应了。之后,小夫妻回到广西,统领孔有德的旧部。

只是这孙延龄没什么能力,野心倒是不小,为了将兵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对孔四贞装出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然而,当他如愿以偿独揽大权后,就对孔四贞横眉冷对。

孔四贞性格直爽,有啥说啥,因此两人争吵不断,使得二人之间的感情迅速恶化。孔四贞自小在军中长大,自然不会忍气吞声,而孙延龄此时也露出了真面目。两人就此闹翻。

公元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起兵反清,并怂恿孙延龄一同起兵,没头脑的孙延龄,投奔了吴三桂。这可把孔四贞气坏了,她是大清的公主,丈夫却做了叛贼。

再说孙延龄,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空有一个职位,却不懂用兵之道,致使军中粮饷供应不上。士兵们哗变,差点将孙延龄给杀了。孙四贞见状,力挽狂澜,重新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经此一事,孔四贞被大伙誉为巾帼英雄,而孔有德的旧部,也纷纷投靠了孔四贞。

公元1676年,清军逐渐掌控了主动权,孙延龄见状怕了。于是又添着脸让孔四贞替他向康熙求情,并发誓一定孝忠大清。孔四贞拗不过,只好写信给康熙帝,求他放过孙延龄。

此事传到吴三桂耳中,他派人杀掉了孙延龄,以及孔四贞的儿子。看着丈夫儿子惨死眼前,孔四贞欲哭无泪。随后,她被吴三桂俘虏到昆明,整整软禁了8年。

直到吴三桂死后,孔四贞才得以回到京城,此时,距她离开时已经。自此,孔四贞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她此前统领的那支部队,也交到了康熙皇帝手中。

此后,孔四贞孤身一人,在西华门附近的南北长街住了30多年。公元17,78岁的孔四贞走完了她的一生。康熙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并将她葬在了北京的公主坟。

回看孔四贞的一生,满是凄凉与坎坷。虽然位及公主,却不被丈夫喜爱。虽然享尽荣华富贵,但同两次家破人亡相比,这些又怎及得了她半生的伤痛与孤寂呢!#真知新坐标#

史料来源:《清史稿》《啸亭杂录》

最是人心,历史来回答。

东哥说文史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人世间的故事#一个封建王朝崩溃的前夜,首先崩溃的不是肉眼可见的边疆前线,而是看不见的人心分离。明朝末年,袁崇焕,孙元化被处死,孙传庭战死潼关(这也是一个悲愤的故事),孙承宗被罢免。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一批帝国大将纷纷改换门庭,红夷大炮调转炮口,对准了朱明王朝。闯王李自成带兵攻入宣化府,宣化府巡抚朱之冯还算是一个忠臣,誓死要保卫大明江山,要保护这座城池,他亲自来到前线督战。他下令开炮,可是,军人们根本不鸟这位巡抚大人的命令。巡抚一看没有战士执行自己的命令,气得他亲自下场,准备亲自点炮战斗。来到大炮跟前,却发现炮孔已经被铁钉堵死!这个时候,这个忠诚的读书人仰天长叹:不意人心如此!人心,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无形无色的东西。就像长江河道中的流水一样,它可以悄无声息的托举万吨巨轮;也可以悄无声息的打翻坚船利炮。以上故事,取材自历史通俗读本《历史的细节》。

孔有德原是皮岛毛文龙的部下,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后,他因害怕遭到清算,于是发动吴桥兵变投降了皇太极。1636年,孔受封为恭顺王,屡有战功,曾追随多铎入川与张献忠作战。1649年改封为定南王,1652年在桂林守城时,力竭而自杀。

孔有德膝下有一女名孔四贞,其父死时年方十七,后扶孔有德灵柩入京,清廷命亲王以下、三品以上官员郊迎,赐孔四贞银万两日用,并以王礼厚葬了孔有德。

孝庄太后曾有意立孔四贞为东宫皇妃,但孔四贞深知宫廷险恶,便借故推托。于是,孝庄收四贞为养女,并封为和硕格格,一应礼仪按郡主待遇,后又为她选婿孙延龄。

果然,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收买并鼓动了孙延龄起兵造反,但孔四贞以朝廷历来厚待为由,极力劝回了孙延龄反正。吴三桂大怒,就设计杀害了孙延龄并提兵来犯。孔四贞亲自督兵御战,延龄部下深为感动,奋力杀敌才得以回京,受到了孝庄与顺治帝的大力嘉奖。

后孔四贞在北京得以善终,年七十八岁。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导致的最直接负面影响,就是得罪了毛氏的三位嫡系主力大将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这三人在之后的战斗中完全不想卖力,纷纷投效了满清,其中以孔有德发动的吴桥兵变最为影响恶劣。此外,毛文龙被杀也深深刺痛了同为辽东大将的祖大寿。祖大寿在后来的大凌河之战中,虽然也曾殊死抵抗,却还是选择了投降,多少也是因为毛文龙的枉死而动摇了忠诚度。在三国志11南明抗清剧本中,满清阵营最精锐的水军将领,几乎全部都是降将,特别是毛文龙系统的旧部,更是成了对付南明水军的骨干。袁崇焕对这个结果是负有责任的,毛文龙私得有亏不假,可直接拿尚方宝剑去砍,确为不妥啊。

立体中国象棋南明抗清主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