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对联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对联

时间:2024-04-01 09:44:23

相关推荐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对联

无锡应该是正宗的江南,设在无锡的江南大学可以佐证。在人杰地灵的江南,有很多名人故居,参观过薛福成故居,张闻天旧居,钱钟书故居,还有徐霞客故居、阿炳故居、博古故居,一直想去未去。

毕业于东林小学的钱钟书先生,一部《围城》,一部经典,一个时代!

清华大学图书馆里编号为216的桌子,他的夫人杨绛使用过,现在依然还在,供后人参观。

文化旅游惠民周

打卡5:钱锺书故居

地址:无锡市新街巷30号-1

#微头条日签# #无锡头条#

钱钟书故居,绳武堂

#无锡头条# 今天准备去看钱钟书故居,提前预习准备一下资料#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1,这里曾是无锡钱氏祖遗产业之一钱绳武堂。

开门时间为9:00~16:00,不要门票,是不是觉得很友好?

故居面积大约2亩,真的不很大,不过对于如今百姓来说,想拥有2亩大宅,只能在梦中了。

天下钱氏都一家。

无锡钱氏是无锡城内的名门望族,《百年无锡名人谱》中收录了钱氏名人就达32位之多:国学大师钱基博、钱穆、钱钟书;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著名普外专家、教授钱礼;清华大学教授、环境工程专家钱易;著名实业家,丝业资本家钱凤高、钱天达父子……

钱仲书等钱氏祖上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国王钱俶。

百家姓中,钱排在第二位。

钱钟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他最有名的就是创作了小说《围城》,99%的人,是因为《围城》而知道钱钟书的: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我们冲破一座城,发现我们又陷入了新的围城。

有网友问我,为什么现在出不了钱钟书这样伟大的作家了呢?

我只能说,现在社会安定和谐国强民富,我们不需要当代的钱钟书了。

但以前的钱钟书还需要。

所以我今天去看钱钟书。

走起!

小年夜,逛逛名人故居,钱钟书故居和薛福成故居。

清华大学还有这么老的平方和楼房,最后一张是钱钟书先生在清华的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钱钟书故居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烔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为了纪念钱钟书先生,无锡市政府对钱绳武堂进行保护修缮,命名为“钱钟书故居”。申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辟有相关陈列,向社会免费开放。

今天闲来无事,秋高气爽,在家猫着实在对不起这天气。无锡自然景观大多都去过,翻来百度,看看还有多少没去过的,这一打开查阅才发现,还有好多大名人没去过,说走就走,先去钱老先生的老宅看看吧。

钱家在无锡绝对称得上名族大家,钱穆先生,钱钟书[赞][赞][赞]地方确实有点小,旁边就是繁华的恒隆广场。

头条旅游官方圈子 江苏无锡,钱钟书先生的故居坐落在小街巷里,这是钱家祖居老屋,称为绳武堂。民国时期,由其祖父筹建、叔父续建~

故居建筑是江南庭院风格的民居,现在建成了纪念馆,可惜只保留下一进院落~

钱先生在这座老墙大院里渡过了青少年时期,纪念馆详细介绍钱钟书与其夫人杨绛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两位无锡文化名人的治学成果和人格魅力~

堂名绳武,就是“绳其祖武”,意思是要继承祖先的业迹。无锡钱家是五代时吴越王钱镠的后代支系,钱王世家名人辈出,著名的还有钱穆、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其琛等~

纪念馆虽然很小,却因主人的精神风范让人崇敬。来故居参观的游客,大多是敬仰钟书和杨绛两位先生的学问人品~

白墙黑瓦,默然静室,腊梅暗香,严寒独馨。在读书人的心里,这里就是一方圣地。斯人德馨,当世以怀~#旅行# #红红火火过大年# #年味在路上# @头条带你游中国 @头条旅游

无锡果然是个风水宝地,在无锡市中心三阳广场,在CBD之间,方圆1公里内,名人故居云集。

图1,钱钟书故居,作家、文学家,著有《围城》

图2,顾毓琇纪念馆,文理大师、电机专家、自动控制原理专家

图3,秦邦宪(博古)故居

图4,阿炳故居,著有《二泉映月》

图5,东林书院

#无锡#

【无锡免费景点哪里好玩?】

#无锡市#无锡免费景点好玩的景点有鸿山遗址博物馆、阳山桃花源、钱钟书故居、西漳公园、惠山新城中央公园、吴文化公园、洛城公园、惠山湿地公园、运河公园等。

1、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它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被誉为“太湖明珠”。

2、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境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有许多免费好玩的景点,如鸿山遗址博物馆、阳山桃花源、钱钟书故居、西漳公园、惠山新城中央公园、吴文化公园、洛城公园、惠山湿地公园、运河公园等。

(1)鸿山遗址博物馆,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山街道飞凤路8号。鸿山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示在鸿山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的精品文物。分为古墓惊现、等级之尊、奢华生活、贵族玉礼、乐库华章、千古之谜六大板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139平方米。

(2)阳山桃花源,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308县道。境内有四座山丘,其中大阳山顶有古代火山喷发口,山明水秀,地貌多异,土壤肥沃。

(3)钱钟书故居,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梁溪区新街巷30-1号。钱钟书故居建于19,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目前,除小部分被拆毁外,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是无锡不多的书香宅第。

(4)西漳公园,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漳路与西石路交叉口东100米。西漳公园规划面积534亩,内设有蚕桑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休闲配套,成为了锡北片又一个的天然氧吧中心和休憩圣地。

(5)惠山新城中央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大道。公园为开放式多功能综合休闲公园,占地200多亩。公园拥有观景休闲、天然氧吧、运动健身、公共-和儿童游乐五大功能,让人们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满足了人们追寻自然、崇尚自然的渴求。

(6)洛城公园,位于惠山区洛社镇洛城东路东100米。公园环境保护极好,清晨也非常适合到公园中小小的散步一回。

(7)惠山湿地公园,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惠源路797号。公园陆洲面积20万平方米,400余亩,有大片草地,氧气充足,有湖心小岛,有廊桥,有风景值得闲暇之余一游。

(8)运河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县前西街。运河公园为集米市文化、运河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生态绿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大型城市花园。

3、小结

无锡市被誉为“太湖明珠”,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武昌昙华林游记

春节伊始,我和先冰相约去游览武昌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先冰告诉我,昙华林山上新开发的一片区域开放了。初一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先冰从家里坐地铁与我在螃蟹岬地铁站E出口碰头。我们一起进入昙华林,先冰对这一带很熟悉,沿路给我讲解昙华林街区不同阶段“被打造”的发展情况。过了十四中,就进入昙华林的中心区域,车水马龙,游人虽未达到“如织”的程度,但熙熙攘攘,颇有些节日的气氛。

我们来到昙公馆,这里曾是徐源泉、夏斗寅的别墅。从该馆旁边上山,武昌区政府近年开发了山上一大片区域。在半山腰,依山势建了一些新旧结合的房子,一处建筑物的外墙上面写着“大隐隐于市”、“隐于居,居于隐”、“隐居就是活成你本来的样子”等字样,其实修建者似乎不太懂“隐”的含义。孔老夫子关于隐居有很多教诲,最有名的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后来形成习用语“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孔子反对“隐居放言”(《论语•述而》),在我看来,这些标语大约也是一种“放言”。当然,对于这些商业性的创意广告语大可不必当真。我们看到有一家酒店名为“隐居昙华林&四喜洋房”,说已经开业,但今天好像不营业。我们以原有的气象观测站的大圆球为远处背景留影。随即又转到昙华剧场留影。先冰说,这一带的原生态是一些土路和杂乱无章的房子,他来过多次,新片区的改造是重新规划的。依山势而建的房子,有一种错落有致的效果。武昌区想把这一片打造为大规模的有人气的民俗文化街。应该说政府还是很用心,很投入的,也有一定成效。方法和路径是否得当则另说。

路过昙华林当代艺术中心的楼房,这栋楼房好像是昙华林最宏伟的老建筑。经过半山小径,我们登上山顶,在山顶上见到一家烧烤店,我在这里拍了一段俯瞰昙华林的抖音,周围新老建筑混杂,有几片红房子很显眼,先冰上午拍过一段视频。

从山上下来,继续逛昙华林老街,有一些房子前面挂有“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如翁守谦故居,现在是“肖兰刺绣馆”。路过一家从街面缩进去的名为“大水的店”的咖啡馆,先冰认识店老板,他曾在青年旅舍住过,这家店有点青年旅舍的味道,开办有些年头,今天没有开门。我们又路过“钱园”,园门关闭,门口挂有一个长方形的大牌子“钱钟书故居”,不是政府颁发的“优秀历史建筑”,可能是民间自己挂的,上面介绍钱钟书生平的文字中写道:“(钱钟书)壹玖肆陸年至壹玖伍柒年曾居住于此并在此创作过代表作品《赴鄂道中》《围城》”。之前听夫人说过,这里是一家“钱迷”开的餐馆,夫人的闺蜜请她在这里吃过一顿饭。走完昙华林老街,到街区的尽头,就是地铁5号线的昙华林武胜门车站,记得360百科以前介绍这个站名叫“昙华林无声门”。

我们随后折返,从马道门进去,再去看了石瑛旧居,以前艺术家谢意曾在这里有工作室,我们来做过客。现在这座旧居院门紧锁,好像已经没有人居住了,看上去有点荒芜。走过石瑛旧居,就进入未经“改造”的老街区,这里叫“三义村”,不知道这个村名是不是与“桃园三结义”有关。三义村是一片还保留“原生态”的居民区,挤满了上个世纪修建的一些住宅楼,与旁边“改造”后昙华林街区相比,显得十分破旧。狭窄的通道还停着一些小汽车,有一些原住民在谈家常。我听到一位中年女子说着地道的武汉口头禅“个婊子养的”(易中天曾解释过这句话不是骂人的话,而是很亲近的熟人之间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感觉有几分亲切。先冰说,这里的建筑就是争翔说的“生活挤压性建筑”。我想过不了多少年,只要武昌区政府有钱,都会把这一带拆掉,重建。我们穿过三义村,登上山上,就到了福利村,福利村紧挨着我们刚才在昙华林山顶上所停留的烧烤店,就在烧烤店的后面。这时正好争翔打来拜年的电话,我们说刚刚谈到你提出的“生活挤压性建筑”,争翔对我说,这些建筑是“真建筑”,昙华林改造后的建筑是“假建筑”。随后,我们又穿过三义村,回到昙华林街区,从昙华林路离开。

今天游览昙华林,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旧对比”强烈。武汉市老城区建筑正处在一个整体上新老更替的历史节点上。一部分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区正在进行“升级换代”的改造,保留一部分优秀老建筑,将其融入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区或风情街,配合修建一批带有“文化品味”的新建筑。另一部分是历史文化老街区周边的原住民街区,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修建的住宅楼,其破旧的外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们面临着在旧城区改造历史洪流中被拆迁的命运。怀念旧风物与拥抱新气象相互冲突,如何能统一起来?有些人能够做到,有些人则不能。

说起钱钟书故居,我每个星期去探望母亲时坐车总会听到报此站名,有一次,我特意在那下了车,想去参加一下,可是,从大桥中学旁走进巷里后,先看到的是古学堂,没见到故居,当时就进学堂参加而没再往里去找寻故居。

前几日一外地的朋友问我钱钟书的故居在什么地方,说是想要去参加,勾起了我再去寻找到它参加一下的热情,午后就直接奔那去了。

故居位于学前街上的大桥中学旁的巷子里,一直往里到巷底左边就是。

钱钟书不用我介绍,看过《围城》一书和电视连续剧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位文学大家,他的故居是啥样子,就在此参加一下吧,至于故居原来是不是这样的原貌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现在的故居都是经过修整过的,再加上周围都在城市改造,对它是不是有过影响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故居的布局用江南人的说法是二进深,进门是一进,左右边有几个地板房间。然后,是一个天井,再是二进,一个大厅,这一进有前后厅之分,前厅高挂着“绳武堂”的匾,后厅现在挂着书画作品,左右两边也有客房,后厅有八仙桌,想必是用餐的地方吧。

天进的左右也有一间房子,不知道当初是做什么用处的,现在好像是办公室。

二进的后面有一小天井,然后就是后街的门了,不知道以前是不是还应该有几进房子。

参观钱钟书故居,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位于新街巷的钱钟书故居重新装修布展后开放,图2图3为修缮后的第三进(两栋楼分别是还读书处和梅花书屋,尚未对外开放),图4、图5、图6为增加展品(图6为1980年博物馆陈瑞农在二清工作中发现之前被查抄的钱钟书的手稿并写信告知希望能获捐赠,钱回信委婉拒绝),图9墙上测量沉降情况,因恒隆二期建设严重影响百年老屋安全,现在每日进行测量)。

当代作家最不好名的是巴金

老实说,巴金的作品,除了那本薄薄的《憩园》,其余我是读不下去的。包括至今还不乏名家推崇的《随想录》,平淡寡味到难受。但巴金这个人,我觉得是极其可贵的。他这辈子,一是真诚无隐,基本言行一致;二是淡泊无私,相较而言,是真正的不好名——这一点自制尤其难办。

但凡文人,去名比去利难,这是铁律。天下读书人,很多牛人可以清高到金山银山崩于前不动心,胸中惟名心一段锄不尽。推究道理也简单,一个人会自甘堕落地选择去写作,本就是存心希冀留名的。老子、庄子这等顶级高人一样看不破,生平能淡泊到放弃一切身外物,可走前终究要写些文章,奢念千秋万载还有后人会记挂其名,才甘心。对待名,庄子老师的心思,其实和丁春秋是差距不大的。巴金就不太一样。他虽毕生也以写作为业,但几乎每一篇都是有用途的,就是希望能改变世界、影响人心,是一种事功的态度,并非为个人求名求利,初衷和那些同行很不一样,甚至相反。这种很淳朴的理想主义,他保持了一生。

比如,他很反对以自己名字建什么基金会、设文学奖、搞纪念馆。当代文苑成家者,能坚拒此类一切花哨的,以我之所闻见,大概只有钱锺书与巴金。现在的无锡新街巷30号有座“钱锺书故居”,上海武康路113号有个“巴金故居”,其实都是违背他们本人意愿的。名义上都为纪念一代文魁而设,实质上是极大的不尊重,满足的无非是一些于他们逝后还有需求的人们,“欲尊而反卑之矣”。说起来也是好笑,当今文化名人,不管学问人品好坏,几乎清一色好名,眼巴巴颠倒梦想“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方式还很别致刁钻:稍有条件的,就大撒冤枉钱、抢夺公共资源、拼占风水宝地,一窝蜂学魏公自造生祠,搞花样百出的“XX纪念馆”、“XX学术馆”、“XX文化馆”等等,骤然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了。一介酸儒而已,挖空心思把自己名字刻在巍巍高楼上,除了自投罗网给房地产商当冤大头,真能保住啥?钱巴二老抵制这个,我以为是能显示真正文人风骨的。

当代文坛宗师,排号是“鲁郭茅巴老曹”,六人中唯独巴金未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不是他分量不够(早在1993年四川方面就动议要设一个“巴金文学奖”了,甚至海外华人都在谋划),而是他生前就立下“死嘱”,不允许任何人任何时候拿他名义搞这些博名之事。他的四川老家,在如今的成都正通顺街上,那是一条了不起眼的市井小巷。犹忆夏,偶然路过此街,口渴蹲着买了一块西瓜,起身一回头,发现眼前正立着一块小木牌,上书“巴金故居原址”字样,一代文坛大家,竟低调沉寂素淡至此,不禁大吃一惊,内心是有冲击感的。回去查阅资料才知,1985年省府决议原地重建故居,仍然是巴金暗中叫停的。反复交涉,拗不过,才让步同意在墙上钉一个小牌子,上书:“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字样。30年后我的所见,说明四川方面是遵守了这个约定的,没有为了搞文化旅游产业多挣钱,背信弃义暗算乡贤,同样难得。

巴金与钱锺书,还有一样共同点,就是视钱财如敝履,真不好利。钱杨夫妇是把所有收入都捐了的,巴金更狠。解放前,他立志不做官;解放后,受命有了公职,毅然宣布不领取一分钱薪水,只靠自身稿费过活养家;1976年后,他重出江湖出书,从第一本书起,就主动放弃全部稿费(老妻已去,女儿能挣钱),让出版社拿去底下扶持穷困作者去了。这三条,会这么做且这么彻底的,多如鲫的作家中,也就巴金一人而已吧。据经手的编辑说,巴金岂止稿费不要,连样书都是自己掏钱买,出版社为他冲洗照片,竟坚持从上海寄钱付费。古今文人,哪位能做到这地步呢?

所以,以当下文学趣味看,巴金的书或许不合时宜了。但他这样的文人风范,定是罕有人及的。他活了101岁,一生都是纯粹的好人、知识分子的表率,正直、热情、善良、无私、侠义、重情,几乎找不出一处黑点,也远离一切狗血事。就连“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文人最严重”的花边新闻、风流韵事,他都是片叶不沾身的——其妻萧珊去世后,他不仅从此单身,还执意将骨灰放置卧室33年不离身,这么情深似海者,谁能找出第二人来?《随想录》本身写的一般,文字与思想实际都平平泛泛,但能感动一代人,就在于有一个潜在因素:这样的好人、善良老实至极的人、如此纯粹的知识分子,中年时分也要无端历尽波折,难道世事还不够残酷与不堪吗?同一部《随想录》,换一个作者,影响力都要逊色太多。

巴金晚年,出版文集,在后记中说,“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欺世盗名的骗子”。这话像“落了一滴泪珠”写的,特别感人。

其实知道钱钟书还是从那本书“围城”开始。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的学术著作《淡艺录》《管锥编》享誉世界!而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围城》,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传世佳作。行走钱钟书故居,深深的被大师学术的严谨和生活的态度所深深的感动、、、《围城》是一部非常有趣而吸引人的小说,虽然是以抗日战争初期为背景,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生动的描绘那时知识分子阶层的众生相,对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作了深刻的解剖,文笔犀利,机智,幽默,深刻地针砭了令人窒息的社会世态、、、

记得著名导演黄蜀芹在拍摄《围城》时,钱钟书的夫人杨降曾说过:《围城》的题旨就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也许这正是《围城》的深刻寓意,表达作者一种忧世伤生的情绪所在,忧世间如黑暗的“围城“,感伤人生有如在“围城”中挣扎碰撞、、、

天很热,天很蓝,太阳很大,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远,冬天离我们越来越近。踟蹰徘徊在钱中书故居的里里外外,寻找大师过去的一切。整个故居就我一个人,一个人的行走,在大师的故居里,也许是在大师那个遥远的围城里找寻,寻找我们今天的围城、、、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消失,一种敬仰的心情油然而起。。。我们行走中,在大师曾经生活的地方,慢慢的行走。

无锡市中心手机随拍

市中心高楼集中,名人故居隐藏在闹市区,手机随拍分享部分无锡市民熟悉的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有:

图11:阿炳故居;

图12:薛福成故居;

图13:秦邦宪故居;

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有:

图14:张闻天旧居;

图15:顾毓琇故居;

图16:薛汇东故居;

图17:钱钟书故居;

图18:荣德生旧居;

#十个坚持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一早看见朋友圈里有人画的一张画,与我在无锡钱钟书故居见到的场景特别像,就很是怀念起来。我是在一个上午去的钱故居,貌似还有后人居住,但仍保持原貌。钱家虽非钟鸣鼎食之家,却着实是翰墨诗书之族,与无锡另外一家堪称豪宅的某故居钦使第相比,我更喜欢钱家。虽然原主人魂魄已不知消散何处,但钱家的诗礼敦厚家风仍然没有丝毫褪去,也难怪这个家族会走出那么多的名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