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不游晋祠 枉到太原——太原晋祠

不游晋祠 枉到太原——太原晋祠

时间:2019-03-16 03:29:50

相关推荐

不游晋祠 枉到太原——太原晋祠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祠,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供奉祭祀祖先或者有名望有功德的人的场所。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那么太原晋祠又是谁的祭祀呢?

8月 太原晋祠 门票70元

晋祠始建于北魏386年,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周武王灭商取得政权后采取分封制,周成王继位,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姬虞于唐即今山西,称唐叔虞。国人民安居乐,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唐叔虞便是晋国的开国诸侯。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太原郊区的悬瓮山(晋水的发源地)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晋祠也成为了山西人的祖祠。

一进景区大门,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组唐太宗李世民马上的群雕像,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及群臣雕像

当年李世民随父亲李渊在晋阳(今太原,别称并州,同时也称“龙城”)的晋祠唐叔虞牌位前祭拜盟誓之后起兵,因而晋阳城一直被视为唐朝的龙兴之地和政权根基所在,取“唐朝”也是此意。相隔30载后,贞观十九年冬,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战败而归,在晋阳休整。故地重游,百感交集,李世民怀着感恩晋祠、感恩晋水、感恩唐叔虞的心情,写下了千古名篇《晋祠之铭并序》,简称《晋祠铭》,并御书御制碑刻,这就是稀世国宝碑刻《晋祠之铭并序》,保留在晋祠。

晋祠现存最悠久、最著名的建筑圣母殿建于宋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圣母殿(宋代建筑)

公元979年,宋朝的皇帝赵光义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但是还有最后一个地方政权北汉山西的晋阳城没有攻克。赵光义第三次带兵攻打这座城池,北汉主刘继元在孤城无援、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奉表出降,但晋阳城士兵和老百姓却依然在抵抗。赵光义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才最终控制了这座城。作为报复,他下令驱逐城里的居民,并且让士兵焚烧、水淹晋阳城,要彻底毁掉这座让他损兵折将的“龙脉之地”。

在赵光义把晋阳城毁掉之后不久,却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他下令大规模重修了晋阳城近郊的晋祠。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这座大规模的园林,正是在赵光义当年重修的晋祠之上,逐渐扩展而来的。

晋祠主轴线上的三座楼宇构成其空间序列上的三个重要景观焦点,从外向内依次是:水镜台、献殿和圣母殿。

晋祠原来供奉的是晋始祖唐叔虞,宋朝皇帝赵光义拖出了唐叔虞,改为供奉其母邑姜,称其为“圣母”,似乎有软化晋人的意味。按中国传统,女性是没有到位的,更别说为其立祠堂。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之类的,最多也是在偏殿,但在晋祠,是处于中轴的最重要位置。

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2年),是一座大型木构建筑,重檐歇山、檐柱盘龙,建筑面宽约37米,进深约32米,高约20米。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层层,须根根,让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圣母(唐叔虞之母)像

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43尊彩绘泥塑像,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为后来修补的外,其余都是宋代原塑。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彩塑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侍女形象则更为传神生动。

鱼沼飞梁

在圣母殿前方,设计者巧妙地将飞梁架设于的鱼沼之上,以保证东西、南北方向的游客通行,这就是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北如翼,如大鹏展翅,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到了金代(1168年),人们又在鱼沼的前方增建了一座献殿,以满足礼仪活动上的使用需求,同时圣母殿的空间轴线向南延伸。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九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气概不凡,颇为独特。

金人台

晋祠有三绝,宋代的彩塑,难老泉和周柏。

难老泉

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

周柏

晋祠内有周柏唐槐。两株周柏“齐年柏”和“长龄柏”,你猜猜他们的年龄?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它们“目睹”了晋阳的兴废,世间的沧桑。

走吧,到晋祠去看一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