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盘点异军突起的“贵州现象”

“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盘点异军突起的“贵州现象”

时间:2022-06-01 19:12:59

相关推荐

“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盘点异军突起的“贵州现象”

“,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30%,成功跻身中国旅游第一方阵……贵州在全国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在业界塑造了独特的‘贵州现象’。”

9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贵州文化旅游日益繁荣兴盛,不断为多彩贵州添新彩。

一、旅游业从“养在深人未识”到“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上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拂黔中大地,贵州以雷山郎德苗寨等8个村寨为试点,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及乡村旅游扶贫,成为全国率先开展乡村旅游的省价之一。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举措,把旅游经济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五大新兴产业”、“四大经济”和“三大长板”之一统筹推进。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总目标,紧扣“大旅游”、“全域旅游”、“旅游+”、“旅游扶贫”、“旅游经济”五大关键词,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山地旅游、高效旅游和满意旅游。

连续成功召开13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4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发起成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登记旅游资源8.27万处。省政府出台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比照“深改组模式”,实现省旅发领导小组常态化、机制化运作。着力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不断丰富中高端产品供给,全省A级景区总量达到348家,4A级及上景区数量达到117家。赤水河谷荣获国家级旅游度区称号,实现零的突破。大力实施“文军扶贫”和旅扶贫“九项工程”,“十三五”以来,通过旅游业发展累计助推89万余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多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有筋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精品力作,推动了戏曲、话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等艺术门类“百花齐放”。

一批优秀艺术作品获国家级大奖:苗族歌舞诗《仰欧桑》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花灯剧《枫染秋渡》获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黔剧《天渠》获第十六届文华剧目提名奖,侗族音乐剧《侗歌侗乡侗家人》(原名《嘎老》)、苗族舞蹈诗《巫卡调恰一一外婆的歌谣》分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音乐最佳音乐创作奖、最佳导演奖,木偶剧《水寨龙珠》获“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舞剧《天蝉地傩》获第十三届文华剧目奖和第九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三、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生活“添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年来,我们注重发展文化设施,培育文化品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系列文化惠民举措,为群众幸福生活添彩。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从群众文化、社会文化到公共文化连续实施系列工程:文化带建设、文化先进县建设、蒲公英计划、艺术之乡、农村电影2131、共享工程、文化志愿者等,特别是近年来,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县县有“两馆一站”,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9万多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遵义、贵阳、毕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全省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截至底,全省已建成图书馆分馆80个,文化馆分馆76个。一、二、三级图书馆分别达到11、19、43个。全省3个民族自治州1909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个“农民文化家园”和42所乡村学校少年官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贵州美术馆等标志性建筑的建成投用,展示了贵州良好形象,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更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四、文化遗产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文物遗产保护力度,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红线,努力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完整交给后人。遵义海龙屯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零的突破。全省有不可移动文物140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多处。有各级各类博物馆、陈列馆160多个,各级可移动文物及标本约40多万件;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名镇8个、名村15个。72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我省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省共有85项140处入选,连续四批位次靠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字记录部工作成果优秀项目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在中国40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省的侗族大歌和二十四节气一一“石阡说春”两个项目入选。

五、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底,文旅合并,开启了贵州文化和旅游事业

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文旅合并以后,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我省着力从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等方面,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诗和远方”走在一起,将让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多彩贵州再添新彩。

记者:林佳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