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孩子犯错后 家长别着急让孩子纠正 这几步做对了比打骂有用多了

孩子犯错后 家长别着急让孩子纠正 这几步做对了比打骂有用多了

时间:2023-02-04 07:05:32

相关推荐

孩子犯错后 家长别着急让孩子纠正 这几步做对了比打骂有用多了

清明节之际,跟孩子又讲起了清明节的渊源,每年都讲,每年总要有点新意。之前一直在跟孩子讲介子推,告诉孩子介子推的爱国,坚强,忠孝和隐忍。今年,我跟孩子说了说重耳。

晋文公重耳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晋文公姬重耳,是春秋五霸当中的第二霸主。他文治武功卓越, 在短短的九年内就晋国称霸一方,并且持续百年时间。

对这样一位有着丰功伟业的霸主,其留在历史上的故事也很多。但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当属重耳流亡,以及其衍生出来的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故事。

重耳流亡期间,食不果腹,有一名忠臣介子推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充饥。当重耳回国登基,举行功成名就的庆功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并没有争名斗利,而是带着自己的老母亲走了。

重耳发现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派人去找介子推。有人说介子推跟他的妈妈就在绵山里,建议重耳用火烧绵山把介子推逼出来。

但是很遗憾,大火之后他们发现了介子推跟妈妈已经被大火烧死了。重耳的脊骨堵住了一个树洞,里面有在衣衫褴上写的血书“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后来,晋文公把绵山封为介子推的封地,还带领群臣来素服哀悼。

在以后的日子里,重耳常常回忆介子推,他把自己犯过的错作为动力,任贤为用,不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一点恩德,成就了他的霸主业绩,成就了晋国的兴盛。

给孩子讲完后,我问女儿:从这个故事里面,你学到晋文公重耳的哪些品质啊?

女儿说:知错能改呀!

我说:是的。但是,你要学习他怎么知错。有的时候,认识错误,比改正错误更重要。

有史学家说:晋文公之所以能够成大事,流亡十九年后能够称霸中原,是"知错"成就了他,但是晋文公的知错又高级些,他不仅仅能改,重要的是在每一次错误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提高了认知。

“有错未必要马上改”

"有错就改"是传统美德,也是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很多家长忽视了一点,纠错需要当事人发自内心的改变,而不是因为某种外力因素而不得不如此。

《科学美国人》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孩子犯错后的学习方法,更印象深刻》,跟J妈的观点也不谋而合。

《科学美国人》这篇文章颠覆了长久以来一直的育儿理念“孩子犯错后,要告诉孩子如何改正。”文章说:家长一遍又一遍地用相同的问题和句子数落孩子犯下的错误,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直到他们记住了答案。但是,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只有犯错后,认知能力才会增强,这么好的教育机会被很多家长浪费了。

无论是涉及作业,生活常识习惯,发展友谊还是踢足球,孩子的认知能力都可以通过错误来丰富。犯错是孩子被挑战去学习做不同事情的方式的一部分,它激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去认识错误。

比如孩子吃饭时不专心,一会东张西望,一会将食物当作玩具,家长自然是不高兴,毕竟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饭也应该有吃相,他们往往会大声训斥孩子,然后强行将其按在那里,逼着他们吃饭。

当时效果也许很好,可是等到下一次,孩子依旧是那个样子,也就是说,家长做了无用功。

正如马云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律,而不是让他们变得更加听话。

一味地逼迫孩子按照家长认为的"正确标准"行事,到最后,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让孩子无师自通地学会"伪装"。

用另一种错误掩盖当下的错误,这样的改变,还不如不改。

孩子做错事的原因并非出于敌意

同事小周的孩子放学之后,经常来公司写作业,而每次她去指导宝宝学习,都会用到"河东狮吼",叫骂声两间屋子都拦不住。

她说这是因为孩子太笨了,自己心里着急,不过在我看来,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原因,问题的本质在于她的思想出了错。

在这类父母的潜意识中,孩子经常犯错、不吸取教训,纯粹是在"刻意捣乱",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孩子是在用报复心态针对他们。

本来由于身份上的差异,家长就不喜欢子女反抗,再加上这样的心态,他们情绪失控也是自然反应。

因此,家长一定要尽早纠正自己的心态,孩子犯错只是不懂事的表现,是认识能力的不足,并非有意为之,也不是报复心作祟,我们要以客观的心态去面对。

家长只有先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纠错不是关键,提高孩子认知水平才是关键

纠错很简单,小孩子的事情,家长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如果孩子不清楚"是非标准",他们下一次还会犯类似的错误,治标不治本。

就拿孩子说谎来讲,对他们而言,说谎这件事情,不但没有坏处,反而能让自己免除惩罚,很明显是好事儿。

要是父母只是口头警告孩子,不允许说谎,或者用惩罚威胁他们屈服,孩子也只会建立"不能在父母面前说谎"的逻辑概念,换个对象、换个场合,他们照样说谎。实际上在父母面前说谎,反而是危害最小的行为。

孩子犯错后,家长这样做,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这比单纯地改正错误更重要。

1、将错误视为理解和认知的来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犯错,基本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当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候,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但是在犯错之后,又知道了正确的方法,这能够增加他们的理解能力。

心理学家斯塔德特说:孩子犯错一次,能够比仅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记忆的更深入,以后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增强。

所以,孩子犯错后,家长不要急于纠正错误,首先要确保孩子认识并理解错误的原因,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错误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解决方法。

2、 家长帮助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

有不同类型的错误有不同的原因。有粗心的错误,心理的偏差,误解的错误。仅仅知道孩子犯错的一个原因是不够的,家长要针对孩子的个体特征,分析出具体的原因。

比如,我家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扔姥爷的东西,经常把姥爷的物品扔到垃圾箱。后来经过我们的分析终于找到了原因,她有一次不经意间把姥爷的拖鞋掉到了垃圾桶里面,姥爷想要逗她玩,表情和语气有些夸张,孩子当时就开心得不得了。后来女儿就喜欢上扔姥爷的东西,因为她感觉开心。

孩子的这个行为表面看是个错误,但是背后的原因并不在她。

所以客观分析原因,比单纯批评和让孩子改成更有意义。

3、通过应对和克服错误来提高动力和自尊

孩子犯错后,如果下次在面对同一问题的时候,能够同样成功解决,孩子认为自己获得了个人成功。他们直接体验了自己的努力多么有价值以及他们的能力如何提高。

这种成功的经历会导致孩子在实现目标时更加执着,并在将来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实现。

这就是如何将学习动机转变为内在的东西,这比单纯批评和改正要有效得多。

4、允许孩子的各种错误

孩子不仅应该被允许犯错误,而且还必须能够犯错误。家长要使孩子能够犯下各种错误。成长就是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如果孩子不犯错,没有克服障碍的能力,小时候看表面风平浪静,长大后路上就会铺满绊脚石。

孩子的每一次错误,都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促进剂,家长不要怕孩子犯错,要允许孩子犯错。

5、 发现孩子犯错后,要及时反馈

在家长第一次发现孩子犯错的时候,就要及时反馈,这样孩子可以对错误做出回应。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反馈,孩子会按照自己的理解一直下去,那么错误的思维过程可能会牢牢地扎在孩子的脑海中。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皮埃德里克说:孩子的认知过程通常按以下顺序,执行以下步骤:练习活动,犯错,获取反馈,仔细考虑反馈,然后重试。

该过程被中断的次数越少,孩子认知水平提高就越快。发现问题越早,解决问题就越容易。

6、让孩子自己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

家长在孩子犯错后,与其谈论损失,不如专注于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提醒孩子,犯错不可怕,因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孩子可以通过它知道,将来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

让孩子自己发现,如果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他会做什么和不会做什么,以及下次怎么可以做得更好。

家长要帮助孩子将精力投入到未来的解决方法中,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700多年前的重耳和介子推,留给了我们寒食节,清明节。家长在带领孩子尊祖祭祖的同时,别忘了先人留给我们的品质,这些无形的品质,也同样宝贵,值得被传承。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