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新中国成立后 为什么还要铸造民国时曾经流通的货币袁大头银元

新中国成立后 为什么还要铸造民国时曾经流通的货币袁大头银元

时间:2022-02-14 10:39:23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 为什么还要铸造民国时曾经流通的货币袁大头银元

袁大头银元老百姓都比较熟悉,大家对于老银元的概念往往与晚清民国题材的影视剧这一镜头联系在一起:那个时代的人物在鉴定银元时,往往是拿起一个袁大头,对着它吹一口气,然后放在耳边听(现在来看,这种鉴定方法已经过时了)。银元在旧社会是硬通货,老百姓的认可程度比较高,因此好多人家中都有袁大头流传下来,虽然已不具有流通功能。袁大头是解放前的货币,照理不会在新中国流通的,但解放后,新中国却新铸造了一批袁大头让其进入流通市场,而且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已成立,人民币也开始发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民国时期流通的银元袁大头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京。全国解放后,各大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区和台湾省外,全国范围内货币已经统一,人民币成为中国的合法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图样

第一套人民币图样

由于历史原因,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还习惯于使用银元等贵金属货币进行日常交易,对纸币的接受度低,导致人民币流通不畅。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为稳定东北解放区金融形势,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东北银行总行决定由沈阳造币厂恢复铸造一定数量的袁大头银币。为了让解放区铸造的袁大头与前版加以区别,沈阳造币厂的技术人员首先对民国三年袁像银币原模进行修饰,使肩章和领口处经过修饰后更加清晰大方,同时让“圆”字中贝上面的笔画封口连笔为△型,即三角圆银币。1949年3月,首批三角圆银币铸造完成。1950年为支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货币流通,继续生产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银币,直至10月15日,朝鲜战争爆发工厂疏散为止。

1951年,沈阳造币厂遵照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为稳定和发展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沈阳造币厂又奉命铸造了两批袁大头银币,即为袁大头O版和O版三角圆。1951年2月,成都造币厂进行筹备工作,沈阳造币厂为成都造币厂修饰原模生产三角圆,1951年4月正式生产,1954年以后停铸。由此形成了三角元的两大版别,沈阳版与成都版。所谓O版,就是在嘉禾花结内隐有“O”暗记,但有的O版不是三角圆。所谓O版三角圆,就是两种特征兼具。

新中国铸造的三角圆袁大头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发行袁大头银元稳定了货币流通市场,稳定了边疆,这种特殊的袁大头三角圆可谓是立了大功。目前,这种银币因数量和存世不多,物以稀为贵,一直受到银币爱好者的重视,价值也在不断攀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