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天下第一楷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天下第一楷书

时间:2024-07-15 13:56:17

相关推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天下第一楷书

前天发的文章果然招来很多人骂,文章都没看完就开喷。

我写的是知识普及文章,我只不过把历史上记载的事情说出来,要是有些筒子接受不了我也没办法。

好了,还是言归正传,按照计划,今天该说说欧阳询的代表作品了。

学欧体的人,90%都是从《九成宫醴泉铭》开始学起。

为什么?

1、《九成宫醴泉铭》作于公元632年,此时,欧阳询已经75岁高龄,其书法艺术正是炉火纯青之时,“欧体”已经完全成熟。该作在欧体里书法造诣最高,最具代表性。

2、《九成宫醴泉铭》是奉敕所写,一笔一画都极为谨慎,碑文法度森严,一点一划都堪称模范。世人所说九成宫“三绝”,就是指的唐太宗的事,魏徵的辞,欧阳询的字。

——等会,欧阳询的字我们知道,九成宫“三绝”另外两个是啥?

这就要说到九成宫的来历。

唐的国都长安夏季很热,按惯例是该建个避暑山庄啥的,可唐太宗为了不劳民伤财,一直没同意。直到有人提出隋文帝曾经在麟游建过一座仁寿宫,那地方凉快,只要修葺一下就成了,这才让唐太宗点头。

贞观五年(631年)仁寿宫修葺完毕,更名“九成宫”。

现麟游县九成宫

九成宫夜景

但是由于经费问题,九成宫没有修复原来的供水系统,皇帝和文武百官来了才发现这个大问题——全靠民夫拉水过来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唐太宗也很郁闷,只好拉着长孙皇后外出散心。

两人走到西城楼背后,唐太宗发现地面有些潮湿,就用手杖往下捣,捣着捣着水越来多,最后竟捣出一个泉眼来!这下可解决了九成宫的供水问题。

从此,这眼泉水就被称为“醴泉”。

醴泉,就是香甜如酒的泉水。这是祥瑞之兆啊!是皇上节俭爱民,上苍赐予的福报啊!

所以,魏征就写了一篇文章,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你以为魏征转性了?会拍马屁了?

并不是!

这位钢铁直男还是不忘工作职责,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提出了“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这可真是……别人是打一棒子给个枣,魏征是给了枣后再打一棒子,难怪不招人喜欢。

不管唐太宗怎么看,反正我们现在看《九成宫醴泉铭》,更多的是看它的书法。

《九成宫醴泉铭》笔画紧凑、匀称,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

间架开阔稳健,用笔于方整中见险绝,具有典型的欧体“峭拔险劲”的特点。

为什么一笑多次用到一个“险”字?

我们先看碑上的第一个字“九”字,是不是有点“高山坠石”的感觉?

我们再看看“宫”字,有没有发现“宫”字的两个口东倒西歪的?

但我们从整个字来看,又觉得整体结构很稳固。——这不正像看似惊险实则牢靠的杂技“高台叠椅”?

像这样的字《九成宫醴泉铭》里面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其实这正是欧体的特点:通过调整字的部件,增加字的险峻之势。

欧体不易写好,也是因为很多人没注意这样的“小地方”,经常自以为是的将欧阳询调整的部分在写的时候又“调回来”了。

明代书画家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清代书法家梁巘(yǎn)在《评书帖》中说此碑:“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

现代的《书法艺术概论》说得更明白:“中国汉字数万单字,最难在结构各异,其视觉造型的魅力亦在此,而又施以笔法,得其‘险劲’,尤难。纵观古往今来书法,其结字准确无误而得‘险劲’之美者,欧阳询堪称冠绝。”

欧阳询曾被誉为唐代楷书第一人,那么他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也被推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明代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并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

不过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天下第一楷书”这个C位,还真没有哪个站得令绝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的。

《九成宫醴泉铭》全碑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部分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