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怎样建 且听专家意见(二)

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怎样建 且听专家意见(二)

时间:2023-04-09 17:25:51

相关推荐

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怎样建 且听专家意见(二)

编者按:中山国文化发展定位研讨会上,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如何规划建设是众多领导专家和媒体关心关注的问题,本期将继续推送围绕建设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专家发言。

本期推出的是故宫博物院副主任、研究员丁孟,河北省城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朱忠帅,绿野公司总建筑师、河北建筑大师郝卫东的精彩发言。

主题文化﹢主题体验

——探索独特的中山国主题公园模式

丁孟

一、中山国考古遗址要做什么?

主要有是三点。

第一,完善遗址保护设施。中国进入了休闲时代,休闲时代到来的速度和猛烈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代造就了考古遗址公园,也就是从观光旅游时代向度假旅游时代转换的历史潮流,让考古遗址公园应运而生。

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应该是考古遗址的保护,遗址的保护的重点又是覆罩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性建筑物,这是作为一项与结构加固、原物重组、回填保护、异地保护等并列的古迹遗址保护与管理措施。这种建筑是为文物古迹提供的一种辅助性保护措施,是一种不触动文物本体的保护手段。具体来说,是通过在文物外部搭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覆罩性设施,来营造一个将文物本体与所在环境进行分隔的可人工调控的微环境,从而降低自然或人为不利影响,消除文物受到雨雪、霜冻、风沙、阳光等外来因素破坏,保障文物的安全,提高文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保护建筑的特点。保护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人工营造空间的建筑及技术手段,以封闭或半封闭方式在原址将文物的整体或局部覆罩起来,一方面降低或隔绝自然环境对文物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持续性的记录、考古、研究、展示及公众教育创造理想的场所。

如何完整保存价值突出的古代遗存与其原生环境,并使场所的文化意义在新的时代得以延续发扬,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保护建筑开始考虑游客参观的视线和活动需求,从而留下了风格、造型各异的建筑作品,建筑师针对遗址保护提出了“博物馆化”理念,提出,博物馆不只可视作集中存储古物的场馆,也可以存在于任何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地点,并将文化遗产的识别、存档、保存和保护作为一项整体性工作。因此,遗址的保护建筑设计中,大面积采用了透明材料,拟配合古迹遗址的复原形态修建遮覆建筑。竣工之后,遗址的保护建筑创造了相当别致的视觉和艺术效果。

保护建筑的工程实践显现出的特点。其一是从考古、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及展陈布置等角度综合考虑,保护性建筑成为一种表达遗址艺术感和营造展陈环境场所感的媒介。第二是保护性建筑的决策、评估和监测更趋理性、科学化,利用新科技监测遗址微环境及保护性建筑自身的稳定安全性。

第三,保护措施的发展。保护建筑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逐渐从一项文物保护措施,逐渐发展成为展示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沟通古代文物的创造/使用者与外来参观者的有机媒介。

二、中山国主题公园怎么建?

建议也是三点。

第一,根据中山国考古遗址和原创IP《中山国》为故事线打造的全新区域即将热力亮相。“中山国”的全面落成开放,在丰富了中山国遗址主题公园各大主题景区内容的同时,将场景与IP紧密结合。它不仅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的空间,更为业界呈现出主题公园区域开发的一个全新理念,去糖果色、去嘉年华、去塑山塑石、去重型包装,让IP落地转化,让历史的时尚和荣华来得更纯粹。

第二,中山国主题公园要成为一个集历史主题教育、主题游乐、主题环艺、主题演艺、主题商业于一体的庞大的中山国世界,也为观者、游客创造了一个穿越的战国中山主题体验王国。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都城的建立不是随意选址的,而是基于对综合因素的考虑,例如: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基础以及军事等。中山国的都城在选址原则方面既有与他国相同之处,同时由于国情、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因素其都城选址原则也有不同的地方。

地理位置、安全防御、交通等是中山国建都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都城东挨华北平原、北接山地,南邻滹沱河。灵寿城的城垣依照自然地势构筑的,南边紧挨着滹沱河,北边则依仗着东灵山,东城垣和西城垣顺从河沟的走向建在河岸内侧的高地之上,虽然城市呈现不规则的形状,但是却形成一个易守难攻的都城形制。灵寿城总体上呈现着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城市北部的黄山是整座城市中最高点,是瞭望监督的重要场所。此外,在中山国的选址过程中,丰富的水源也体现了中山国在安全因素选择上的重要考虑。在灵寿城的东城墙和西城墙之外有众多的自然河沟,这些河水加上滹沱河为灵寿城的居民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同时也是中山国防御手段之一。

战国时期以都城作为整个国家的商贸中心的情况大量存在,中山国的灵寿城就属于当时的商贸中心之一,在本国之内是国内经济最为繁荣的城市。一般来说商贸中心的城市,交通的便利和顺达是其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中山国具有令人称羡的陆上交通。例如灵寿城的东边有一条南北大道,这条道路向北可以到达燕国的蓟邑,向南直达赵都邯郸,在灵寿城的南边有一条东西大道,这条大道和南北大道于东垣处相交合,向东的话最终可以到达齐国;而向西的话最终连接赵国和秦国。这两条道路是中山国灵寿城对外交往最倚重的两条道路,通过这两条道路中山国的货物可以运到其他的国家中去,同时其他国家的货物也可以运到中山。除了这两条道路之外,灵寿城的西北部还有一条通往代地的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代地的产品被运到了中山,并经由中山人运到外地销售,大大的增加了中山的商业利润。中山国之内河流数目众多,其中重要的河流为东南部的漳水、北边的流水、中部的滹沱河,这三条河流构成了中山国水运的主干道。

中山王墓中葬船坑的设置在北方古代墓葬中非常罕见,它的平面呈凸字形,北面挖有一条长沟象征着河道,船坑部分分为南、北两室。北室地面有精美的图画,原来存放漆有彩绘的主船。

中山国划分都城的区域是根据都城各个区域的不同用途,将其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墓区和商业活动区域等,将一个完善的有机整体分区解析。灵寿城是白狄鲜虞族所建立,既保留着白狄族人的建都特点,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留有中原诸国建都的影子。

灵寿城除了郭城分建布局的影响之外,在城市的布局上更加的倾向于双城的布局模式。灵寿城可以分为西城和东城两大板块,西城是郭城,东城是宫城,这两大板块被一道南北走向的高墙所隔开。通过考古发现,西城之中共包括有王陵区、普通居民的居住区以及商业活动区域。王陵区位于西城的北部地区,该区域被一道东西走向的墙壁隔开,成为独属王室陵墓的区域。商业活动地区位于西城的东部中间部分,大约相当于灵寿城考古的九号和十号遗址部分。迄今为止,在有关东周列国的考古工作中,只有秦雍城和中山的灵寿发现有“市”的遗迹。东城东北部是君王居住的宫殿区以及各级贵族的居住区。宫殿区以一条自然的河流和西城中的生产区隔离了开来。同时该区域在整个东城之中处于制高点,西边依仗黄山,北边紧挨北城垣,具有天然的屏保优势。

中山国的长城修筑主要秉持着“因河为固和因边山险”两个原则和特点。所谓的“因边山险”指的是长城的修筑若依仗崇山峻岭,那么便可以凭恃成为天险;所谓的“因河为固”说的是依仗河流修筑长城,长城会成为固塞。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引下,中山国的长城遗迹多处都体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在保定地区的中山长城北部地区整个都是沿着唐河修建的,将河流作为其防御的天然屏障,此外中山国的更是在河流交汇的地方安排大量的守兵,将因河为固的特点更加直接的表现出来;除了因河为固之外,因边山险在石家庄范围之内的中山长城遗迹上也有所体现,这一地区的长城是沿着太行山南下的,凭借着太行山的山势建造。中山长城的墙体修筑基本上采取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也就是在充分利用地形特点的前提下,将山中的石块、树木等自然物质加工成修筑长城所需的物质,从而获得省时省力的目的。

中山国的长城修建以石筑为主,夯土夯筑方式为辅。中山国国内多山地,青石使用方便。

中山长城的防御设施主要由城墙、烽隧、关隘以及屯戍点等组成。中山的长城城墙分为干线和支线两个部分,构筑的方法主要有石砌和土石共同砌成两种。所谓的石头砌成指的是墙基部分平铺着比较大的平整的石头,墙体外面是比较大的经过打制之后的石头块,然后在这些构成的内部空间中添上小石头,城墙上窄下宽,充分保证稳定性;土石共同砌成的方法指的是在石头砌成的方法构筑中在内里添加石头和土。此外,中山国是一个崇山的国家,对山地、石块的重视程度高,因此在修建大型建筑时更青睐使用石块。在烽隧的设置上,中山国的烽隧形制较为多样,有方形、梯形、圆形的等等。在中山长城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重要的关隘,这些关隘是中山国用来防卫边境的重要城市。

第三,中山国墓葬的发掘,犹如打开了一个艺术品的巨大宝藏。数以千计的精美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鬼斧神工,金碧辉煌,高度的艺术造诣令人惊叹不已。

中山器物突出表现了雕塑艺术和金银错技术的发达,经常以生动写实的形象配合变幻流动的金银嵌花纹,似乎结合了战国南北方艺术的特点,展现出独特而精巧的设计。

中山国器物艺术产生出的新作风,是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装饰技术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山国艺术如此灿烂的重要原因。

这些艺术品无疑是我们今天文化开发的灵感来源。

三、中山国主题公园的未来?

主要有三要素。

第一,要抓住中山国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遗址公园名单的契机,中山国主题公园经过开发,打造别具一格的中山国文化产业模式,走一条 “主题文化+主题体验”这种独特的主题公园模式。

第二,在中山国主题公园设计建设上,要打破传统博物馆的运营思路,告别单一的玻璃橱窗陈列展示方式,模拟中山国的环境,要在科普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互动体验元素,开创 “文化+体验”的独特发展模式。

中山国主题公园也要打造中山国原创自主IP的发展道路,陆续创作《中山国》系列宣传片、纪录片,并在石家庄、河北、央视播放。

第三,以中山国人物、文物为原型开发的多种衍生产品推向市场;将记录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变成可体验的实景区域;逐步形成独创的“形象—内容—体验—衍生”的主题公园文化产业链发展模式。

经过开发,中山国主题公园景区已经不是单一的中山国遗址公园,而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人气最旺的主题公园。

未来,走进中山国主题公园,园区各区域构建出中山国主题的不同场景,融合中山国主题的游览项目让游客与历史亲密互动;天马行空的主题演艺让人尖叫不断;常变常新的主题活动让人惊喜连连;恐龙形象衍生产品则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要传承文化、创造经典,还有历史遗产、当代精品。 “历史遗产、当代精品”是中山国主题公园的追求。

石家庄平山,中山国在那个地方曾经度过最辉煌时刻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山奠定基业的地方,我们做一个战国文化博览园叫做新中山胜境。

对中山国文化与地域特点将进行内涵挖掘,建成后将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战国诸侯国主题公园。游客进入园区就能体验到中山国遗址、古迹“发掘-考古-复原-触及”的一系列感知和故事。

围绕历史文化和产业升级,中山国主题园将竭尽所能让战国文化来到每个人身边。中山国主题园可打造每年一度的“中山国主题文化节”,实现中山国主题文化氛围营造的常态化。战国学术高峰论坛、大师课堂、国宝巡展、科普实验室、夜宿古驿站等活动构建起浓厚的历史知识交流氛围,让文化爱好者们从不同角度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作者简介:

丁孟,故宫博物院副主任、研究员

区域空间下的城乡建设与遗址公园协调发展

朱忠帅

一、保护和研究

遗址公园的核心价值是文物和考古研究,也是其他工作的开展基础。按照国家对遗址公园的批复和相关规划,对中山国的考古挖掘和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按照大遗址公园的新观念,从具体的单件文物研究上升到,用大遗址公园的视角审视,要一一对应地点时间,在核心保护区内,清晰准确的标出核心点,线,面。形成不同等级,连贯、全面的保护地段。为下一步土地利用调整,编制旅游、交通等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梳理遗址公园相关文物保护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村庄建筑占压、基础设施、农业耕种、取土采石、工业厂矿、生活污染等人为危害以及冻融、洪水雨水侵蚀、植物破坏、自然坍塌等。为下一步村庄整治,垃圾污水处理,企业搬迁等保护限制要求。在落实我省关于农村垃圾处理、公厕革命、工业园区聚集、乡村交通绿化等重点工作中,优先解决保护区内的相关保护和建设问题。

在较大的空间区域上研究定位遗址公园。与邯郸、保定、北京、张家口等重大考古,做文化依存、联系、比较和传承的研究,彰显中山古城遗址公园在规模、完整性、文化文物价值的独特性。在石家庄区域空间上,要在山水自然、人文历史的问题上,用文化串联起来。在县域内,以文化研究为基础,写好遗址公园的故事,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当今社会发展、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二、保护与建设相协调

遗址公园内有含两个乡22个村落,其中遗址内13个村落:穆家庄、上三汲、坡底、赵家岸、郎家、康家、访驾庄、北白家岸、大康街、蒲北、河曲、后街、张家庙;城外与城西王陵区之间的村落现有6个,平山县境内有5个,分别为:北七汲、中七汲、南七汲、下三汲、郭村;灵寿县境内有岗北村;灵寿东城城圈周边的村落现有3个,均在灵寿县境内,分别为:城西、故城、南城东。以上22个村落,共计总户数约4800多户,常住人口约20000多人,乡村占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做好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建设,要尽早尽快把保护区部分人口迁出,收回的土地做为保护用地和旅游相关用地。到2035年,应在保护区内的总户数不高于3000户,常住人口不高于12000人,乡村占地面积不高于50万平方米。这是遗址公园保护建设中难度最大的工作,应尽早谋划。

在推动这项工作中,要规划先行。按我省要求,各城市启动修编总体规划2035版,土地利用、乡镇规划、旅游等各个专项规划也在修编。因为遗址公园的特殊性,应由县一级政府牵头,编制保护区内的乡镇总体规划和保护区的控制详细规划,乡政府和管委会具体落实。在乡镇总体规划中,重点落实功能分区、风貌管制、村庄合并(主要是行政合村)、人口迁移、交通市政、土地调整等。

在规划策略上,充分用好国家相关政策,提出村民进城的指导意见,安排有意愿的村民到保护区外或城区居住就业。在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交通、旅游以及建设管制专项规划。其中交通和旅游规划,要放在大区域空间上谋划。村庄的控制与建设的要点,把村庄旳底数摸清,清理违法占地,拆除违规建筑,通过合村,整理村庄公共用地,合理收储空闲宅基地。不再新增宅基地,搬迁不合规划工业厂房等

三、点亮文化品牌

点亮文化品牌。在近期重点工作中,结合博物馆选址,沿黄壁庄一侧,先建设一段旅游路和一个广场一个引桥,做一些夜景灯光,把神秘的中山古国隐约的显示出来。

近期博物馆建设、考古研究等重点工作中,搭建更高的文化平台。邀请知名文化旅游创意集团参与策划,聘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和文物专家做创意指导,联合省内专家落实完成。为扩大文化品牌宣传,可以组织系列学术活动,对重点工作组织院士工作营,大学生夏令营到平山来。也可以组织国际大学生邀请赛,邀请北大、清华、吉大、天大及国外的师生,专题研究保护区村落的发展。使之成为区域的文化热点百姓关注点。

保护好文化品牌。按照保护规划提出的“通过展示遗存和文物的现存形态和复原形态,并与当代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生态相结合,打造一个集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环境、居住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山古城遗址。对于现存状态不佳并且易受损害的文物本体,以价值展示为主,避免露明展示”的要求,以及各项法定规划,重点保护区内外的建设有序进行。防止不良资本和当地不当利益驱动,冲击遗址公园文化品牌。制止假博物馆、假遗址公园产生。反对建造没有历史依据的仿古建筑、仿古园林。对中山古国实施文化品牌保护计划。树立保护研究优先,发展建设在后。研究不深定位不准的项目,可以先放一放。

四、共享发展

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扶持政策,优先有意愿搬迁的村民,推动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机制,维护搬迁村民利益。在新民居分配、创业资金支持、就业、入学等方面他们倾斜。

留在遗址公园的村民,在资金政策上按照规划引导建立观光农业。谋划建设与遗址公园相配套的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制定相关餐饮、住宿标准,支持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开办民宿,餐饮、体验店。致富一方百姓。

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遗址公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的好不好,除了顶层设计,最多的工作在一线。要加强对管委会和镇村干部的培训,只有一线的干部会干肯干,才能正真建设好。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共享发展的成果。

作者简介:

朱忠帅,河北省城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

中山国发展建议

郝卫东

作为一个建筑师的视角,感受到中山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它独有的创造性,深受震撼。宣传中山文化,让世界了解河北,让河北文化影响世界,我相信这是中山国文化未来发展的不二路径。由于中山国文化辐射地域非常广阔,涉及石家庄周边的多个区县,所以在这里有几点建议。

一是多区域联合构建完整一体化的中山国文化。更好地显现中山国文化的全貌,最近山西也在做新的尝试,是否可以做为一个借鉴。山西省由政府主导组建了山西文旅集团,它把山西全省的历史文化资源集合在一起,把所有的旅游文化交给文旅集团来做,由社会企业化运营,这种模式可以筹措社会资金,政府和银行的部分资金可率先进入,通过文旅集团的运作,把后煤矿时代带入一个真正有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开发保护的文化创新发展方向。中山国文化下一步的发展能否在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的平台上把中山国文化打包,不仅仅是平山的古城遗址,像定州甚至保定周边甚至包括高邑邢台等区域。我本人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中山国文化发展运营公司,通过团队来集合多种社会资源,通过文化、传媒、设计、管理等多渠道来宣传中山文化。同时,是否可以借助本次大会的春风把中山国文化作为河北未来旅游的一条主线,比如像赵县,通过文化延伸可以辐射到赵州桥,可以辐射到柏林禅寺,以中山国文化来打造河北域内未来文化旅游发展。

二是有必要也有责任研究中山国的规划及建筑文化。最近我们在张志平部长的领导下,在做中山阙的设计工作,已经两次跟张部长汇报,在设计过程中突然发现,我们的史料依据严重不足,现在能看到有代表性的汉阙样式,而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可供参考。所以借此中山国文化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扩大宣传方面,我强烈建议组织专门的古城古建研究团队。通过这一团队迅速的找一些要点出来,这些要点未来会对今后中山国遗址公园,甚至更大范围的全省区域的宣传文化提供强有力的史料和基础,也可以作为新的设计起点。

三是关于中山国文化当代的价值和贡献。由于中山国文化是距今2000多年之前的一个文明,廖仲林先生在他的东西方文化比较里面提到过一句话,他讲什么是文化,文化实际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样法而已。我们看到的铜鼎、多层的灯饰等等,在那个时代是中山国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在那个时代就诞生了留存下来称为文明的一种继承物。今天我们再去回溯、再去膜拜他们文化的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当代的,我们的审美和2000多年前的古人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的消费方式,甚至对艺术的品味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一个改变。未来要把中山国文化更好的宣传,或者更好地在当代体现我们的价值和贡献,就必须要有当代思维,把当代这个点作为中山国文化向未来再传播的重要中间节点,未来在新的建设里,比如说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在尊重中山国文化的璀璨艺术的同时,尊重当代审美和当代作为,将这些纳入新的中山国遗址公园建设和其他建设。我们也必须使用当代技术,融入当代语境,通过当代性的表现来呈现历史的时空感,在历史时空的对立面,既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弱化所谓的仿古。

在看了(中山古城)遗址现场之后,我写了几句话在这里也跟各位学者汇报一下。关于中山博物馆未来的选址。我个人建议在交通的便利条件下要易于打基础,同时要率先规划一条连通整个区域,尤其是中山国遗址公园的旅游路线。博物馆一定要依附于、依从于大规划,在规划路径上,在重要节点上设置,同时由于古人推崇城在山中、城中有山,在这一意境状态下,中山博物馆的选址一定不是和城市型甚至平原型的相类似,一定要选取具有地貌和环境特征的场址来作为建设的基址。如果可能的话这个博物馆是否可以和未来文物勘探、文物开发结合在一起,既减少投资也把诗经感带入博物馆。关于未来整个区域的设计。中山文化现在看到的各种器物,各种文物展现出来更多的一是它的厚重感,二是它的独特性,三是它的精美。未来的建设里,中山文化需要有一个传承,要强调当代的技术工程的创造性,这才对得起两千多年中山文化的积淀。同时未来的建筑设计要以弱干预、弱表现来和中山古国遗址达成一种和谐,建筑要以景观性、弱干预山脊环境的特征来表现,建议为了下一步做好工作,成立或从现在开始组构设计资源平台,这个规划已经开始了,接下来要成立专家智囊团,要聘请国内国际的优秀团队,不是马上做设计,而是马上进入状态,开始进入思考,在以后需要的时候,这些团队很快就能够拿出很好的设计。

中山国文化作为河北文化的一个集中点,甚至可以称为河北文化一两千年的一个线索点。我本人作为一个建筑师,今天也跟在座的领导和各位学者大家表个态:非常愿意与在座的各位一道,为宣传推动助力保护和发展中山国文化极尽个人的努力。

作者简介:

郝卫东,绿野公司总建筑师、河北建筑大师

专家发言整理:中共石家庄市委办公厅

篇幅所限,有部分删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