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后疫情时代教与学方式变革——博悟4.0云端课程教学现场研讨会

后疫情时代教与学方式变革——博悟4.0云端课程教学现场研讨会

时间:2022-02-20 23:59:40

相关推荐

后疫情时代教与学方式变革——博悟4.0云端课程教学现场研讨会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撬动传统课堂的教与学

9月18日上午,继博悟4.0数字化课程展示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祖雪媛、新维尚智博悟数字平台研发团队负责人惠鹏宇、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丁雁玲院长、人文科技部主任郭志滨六位专家共同与线上线下教师展开对话,就“后疫情时代教与学的变革“展开深入剖析,并给出指导意见。

贾美华主任:持续、改革、创新

持 续从今天的两个现场课和一个微课来看,选题上非常好,强调培养核心素养,强调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教师通过历史题材的课堂内容强调时空观念,做到了历史和现代的结合。通过时空转化,让学生了解历史到现在的变化,既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特别是"西柏坡精神""遵义精神"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再从史家开展的“博悟1.0”到“博悟4.0”课程来看,课程的研究就像走台阶,老师们不断地去创编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把校内校外有效连接。如何把校外资源变成教学资源,再继续变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内容,是值得老师们去研究的。

改 革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关注:

1.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很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西柏坡你想到了什么?”“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什么?""古人是怎么节粮节水的?”思考和发问,正是现在学生缺乏的学习能力。

2.任务驱动。所有学生都有任务,关注了学生的获得。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的情景,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

3.关注评价。教师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即时性评价,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这三点,课堂上体现的师生“理答互动”也特别好,老师如何去引申学生的回答,怎么去追问,怎么去补充,这些非常重要。还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学习。

创 新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来讲,强调单元、主题、任务群的全视野研究,对老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要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与校外资源有效合作,可以提高课程研究创新水平。

祖雪媛校长:真实、厚重、深刻

1.真实。从课堂上可以看出史家学生有真实的表达,鲜活的语言,如孩子说:“不能一打完仗就欺压人民。”“我希望你能好好反思一下。”学生已经完全进入课堂,收获是真实的。并且学生在海量阅读中,能迅速提炼信息,反映出真实的学习发生过程。

2.厚重。学生的精彩源于教师的精彩。所有的授课老师自己有激情,能感受到教师内心中流淌出的红色基因,不仅知识上非常渊博,从课程选材上,既承接了五年级的学习内容,又和初中课程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感受到厚重的老师能教出厚重的学生。

3.深刻。从开始的“是什么”走向“为什么”,思维层层递进,从“学思”先弄清表面概念、“知行”在行动和实践探究中理解,然后多角度举证、理解,最后都能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孩子们理解由浅到深,把德育教育做到扎实。

丁雁玲院长:内容拓展、学生主体、方式探索

内容拓展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拓展为结合统编教材的内容、博物馆资源、历史文物学习承载着对党、对新中国具有非凡意义的红色历史、红色记忆、红色血脉、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的革命文化教育,探索云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如:郭文雅老师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以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里程碑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为重点,李璐老师的“伟大转折”则选取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到革命文化,未来博悟课程还将进一步拓展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郭志滨主任说课展示“古人也节约”通过云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凸显线上线下教学的互联。

学生主体这几节课注重凸显问题导向、小组研学、情景模拟、课堂讨论,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问题,并联系孩子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亲历过程中用自己的话来分析、来分享,在交流中真正体会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实现知识探究与知行统一的融合。践行王欢校长提出的将一位位孩子视为一颗颗具有家国情怀基因的种子,“给予孩子‘成’的力量,尊重孩子‘长’的过程,‘成’的力量源于立德的要求,‘长’的过程基于树人的规律。”

方式探索借助多元资源,以活动为载体,跳出书本知识的学习界限,加强学科内容与革命文化教育的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互联,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同时学习过程中,注重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方式,通过自己讲故事、角色扮演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思想性的同时,凸显亲和力与针对性。实现有意义还有意思,扬正气还接地气的目的。我们在课堂上也充分感受到学生研究问题的专注有序、默契配合,表达观点的精彩绽放!

惠鹏宇先生:高科技手段助力教学

通过高科技技术达到文物精细度无限放大和360度全方位鉴赏,使视觉感受更真实,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体验和古人对话的感觉。另外,我们致力于还原文物上消失的颜色或文字,如青铜器,目前我们看到的是青绿色,但实际上青铜器是金灿灿的。今天通过课堂我感受到了教师是如何把文物如何讲活的,感谢史家老师给我学习的机会。最后,我们的目标是数字资源的使用在校园随处可及。

王欢校长:幸福感、使命感

幸福感第一,史家教师得到许多像贾美华主任、祖雪媛校长等全国顶尖专家的教育教学指导,我们感到非常幸福。第二,像新维尚智这样的专业团队的进入让老师把教学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这样让我们老师和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使课堂大大地提高质量,也提高了老师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使命感在课堂中我常常看到老师们主动的研究,从“文物”到“文化”,再到人类的“文明”,这条线索贯穿在课堂之中, 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博”是现代课程理念,不仅仅代表课程视角、内容的广阔,而且代表我们的课堂突破了学段和围墙的边界。“悟”是在课程中的收获,如何让学生在感受过程中感悟,完成人生成长和心灵发展。

韩巧玲副校长做总结发言

根据几位专家的发言,我提取了几个关键词作为总结。今天的研讨活动是课程的创新,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创新,在课程开发上,体现了家、校、社、网共同的研讨模式。我们会在今后的课程研讨中,将继续走向深入,努力培养走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到2050年,现在的孩子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主力军,我们的肩上有这份使命,我们要培养孩子长大以后有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史家教育集团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的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我们要把祖国放在正前方,把育人放在正上方,把学生放在正中央。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给予史家校园中的每一粒种子以阳光、雨露和营养,给予他们成长的力量,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