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疑患癌未确诊就轻生!家属质疑医院未先告知家属 究竟有没有道理

疑患癌未确诊就轻生!家属质疑医院未先告知家属 究竟有没有道理

时间:2023-09-26 04:41:05

相关推荐

疑患癌未确诊就轻生!家属质疑医院未先告知家属 究竟有没有道理

很多人真的就是这样,身体不舒服,要么就是自己不当回事儿,不去医院检查。要么就疑神疑鬼,觉得自己得了绝症,命不久矣。可就算真的觉得自己病了,有些人也不是积极治疗,而是早早放弃。

近日,广东深圳一名48岁的女子去医院检查,在还没确诊的时候,该女子就因为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这个话题瞬间冲上了微博热搜。

10月23日,深圳市民汪女士因为下腹疼痛,去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表示其胰脏、结肠有点问题。汪女士怀疑那个包块就是结肠里面的恶性肿瘤,认为自己99%得了结肠癌,于是用微信给丈夫留下遗言说“不想拖累家庭”,选择了从9楼跳楼自杀。

实在是太可惜了,且不说她的病还没有确诊,就算是真的得了结肠癌,也有很大的治疗空间,不用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汪女士的丈夫认为,医院先把检查结果告诉了汪女士而不是通知家属,这个做法不太妥当,对于汪女士的死,医院应当负有责任。

那么,检查结果究竟是应该先告诉患者本人还是家属呢?核老师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儿。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

有网友认为,医生不应该直接告诉病人,而应该先告诉病人家属。因为很多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如果知道自己得了重病,可能会无法接受,像汪女士一样选择结束生命。而先告诉家属的话,家属就可以有个心理准备,从而帮助病人接受事实。

也有网友认为,家属没有陪同病人就诊,医生要怎么告诉家属?如果跟病人说叫家属来,病人反而会怀疑自己真要死了。如果规定必须先告诉家属,这对于医生来说也不现实。

核老师认为啊,应该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告诉他们疾病的真实情况。

首先,我们来想想,为什么家属不想让医生直接告诉病人?

大部分家属其实是出于对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和年纪的考虑而做出这样的选择。

有的病人可能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比如前面提到的汪女士,他们很有可能接受不了自己严重的病情。有的老人生了重病,家里的小辈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告诉老人,生怕刺激到他们。

但是,根据研究人员的调查,98%的病人想知道自己真实的疾病诊断,而且,高达87%的病人想了解全部的相关信息。

没有人比亲临死亡的人更有权利决定自己如何面对死亡。

病人享有对自己的疾病详情、治疗方法、用药情况、医疗费用、以及其他想知道的任何疾病相关信息的知情权。所以说,在核老师看来,不管怎么样,都不应该瞒着病人。

不要贸然告知病人

但是大家可能会说,告诉病人实情病人接受不了怎么办?像是汪女士一样,岂不是会酿成许多悲剧?

所以虽然绝大部分病人表示自己想知道实情,但在真正听闻的那一刻会出现怎样的情绪波动,确实难以预料。

所以说,尽管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也不能贸然地直接告知病人,一定要考虑疾病的严重性和患者的承受能力。

在核老师看来,轻一点的病可以直接告诉病人,虽然会引起病人的情绪波动,但是没那么严重。

而比较严重的病情应当先告诉家属,由家属告诉病人。家属会比较了解病人的性格,可能会找到更合适的时机和方法来告诉病人。并且,在得知消息时有家人的陪伴和安慰,病人的情绪可能不会太过于极端。

但是,千万不能瞒着病人,一是因为很多情况下,病情是瞒不住的。病人对自己身体的变化非常了解,对家人的态度肯定也会有所察觉,是没办法一直隐瞒的。而且,一旦病人最终知道了真实病情,情绪的波动一定会比之前的更大,可能会影响病人对治疗的配合。

二是因为,如果病情非常严重,病人可能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核老师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叫《遗愿清单》。电影里有两个老人得了绝症,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们用尽全力,一个个完成了遗愿清单上所有的愿望,这份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从容让我感动不已。

所以,其实大部分病人想了解自己的真实病情是因为,如果真的时日不多的话,他们可能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下,该怎样度过剩下的时光。

他们可能会更愿意去完成一些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而不想在最后的日子里每天与谎言纠缠,直到死去。

找到合适的时机告诉病人,并且一直在他身边支持,大家一起想办法渡过难关。要比家里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来得更轻松。

对家人是,对病人更是。

在这次的事件里,其实汪女士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做完,结肠里的包块还不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知道。

但是汪女士凭借自己的“第六感”,自己判定这个包块是恶性的,给自己判了死刑,从而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绝路。

其实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提前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

提前做好疾病易感的基因检测是不错的选择,能够提早了解患病风险,对风险较大的疾病提前预防,而且了解得更透彻,不用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还能对自己的情况心里有数,避免在突然得知不好的消息时难以接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