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玉剑传说 玉剑传说承影

玉剑传说 玉剑传说承影

时间:2020-01-17 15:48:50

相关推荐

玉剑传说 玉剑传说承影

关于长征路上的泸定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一位名叫“戈达”的藏族大力士,一只胳膊挟着一个铁桩翻山越岭来的时候这里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渡过河,可桥架好,他就累死了,至今西岸还有纪念他的庙,受百年香火。

这大力士一定是上天派来金刚,不然东首的铁桩上刻有“康熙四十四年岁次乙酉造,汉中府金火匠马之常铸椿重一千八百斤”这么重的重量岂是凡人能够搬的动的。

是不是金刚无从考证了,不过现如今真的有救苦救难的“金刚”来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了,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

红四团来到这座四川通西康、西藏的主要交通要道,架在泸定河上的桥梁时,被泸定桥之险惊叹不已。

这里古称泸水,三国时诸葛亮所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是指这一带。

其实,这里何止是诸葛亮说的“不毛”,就连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过之而无不及。河的西岸,紧连我国第二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如同巍峨的冰刀玉剑;河的东岸是陡峭的二郎山,海拔3437米,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

泸定桥就架在这急浪巨涛、怪石嶙峋的大渡河上,泸定桥桥身净长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从东向西由13根铁索横拉两岸,9根为桥面,4根为扶手,组成一200多米长、近3米宽的悬空索道,上铺木板,以通行人。

在红四团到达泸定桥之前,国民党川军第38团团长李金山率领两个营已经率先到达,进行了防御部署,以阻止红军主力过河。

他们在东岸桥楼上垒起沙袋;正在进行撤除桥板的工作,桥上的木板且大部分已经拆向东岸,只剩下孤零零的铁索悬在那里。桥东垒着一圈沙袋,构成一个坚固的工事。黑洞洞的机枪口正对着桥面。

凭着天险,又有强大的火力,敌军以为红军插翅也难飞渡。

对岸的川军发现了对岸有侦察的人群,一阵乱射,还颇为得意的叫嚣:“你们飞过来吧,有种就飞过来呀!”

川军的嚣张气焰,更激发了红军的斗志,红四团的战士纷纷报名争当突击手,一定要夺下泸定桥,为大部队打通这“肠梗塞”。

王开湘和杨成武等经过研究,决定以第2、3营组织火力掩护,拦阻两侧增援之敌,第1营则分3个梯队正面突击。其中第1营又以2连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突击梯队,踏索夺桥;第3连紧随其后,铺板冲锋;第1连紧随第3连之后,边掩护边冲锋。

“飞夺泸定桥”虽然不是大的战役,充其量只是一次战斗,但是它体现的意义和长征精神是无法替代的,堪称长征路上经典之中的经典。

下午4时,夺桥行动开始,长征路上的经典大戏上演了。

全团数十名司号员组成的司号对同时吹响冲锋号,红四团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廖大珠带领22名突击队队员,包括从3连抽来的支部书记刘金山、刘梓华等,每人手持冲锋枪或短枪,背插马刀,腰缠12枚手榴弹,冒着敌人的弹雨踏上了征程。

紧随其后的是王友才率领的第3连,他们背着枪,每人挟一块木板,边爬边铺桥板,边冲锋。

而此时,为了配合红四团夺取泸定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右路纵队也对敌人的后援第4旅旅部及第11团进行攻击。

“围点打援”是人民军队的强项,这一次更是主动出击,使其首尾难顾。果然扼守泸定桥的敌团长李金山被打的焦头烂额,他打电话给敌旅长袁国瑞请示,并请求增援。

而此时的袁国瑞正被红军打得溃不成军,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顾得上你李金山。

敌人见枪弹不能阻挡红军,刚才的嚣张气焰被红军给打没了,就开始放火,把从桥上拆下来堆在西城门外的桥板放上稻草,浇上煤油点着了。

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阻挡住了红军前进的去路。

杨成武政委、王开湘团长见此情况,立刻喊道:“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冲过去,冲啊!”

廖大珠飞身冲进火海,帽子衣服都着火了,他仍然奋不顾身地往前冲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紧要关头要有“亮剑”精神。一排排手榴弹在敌军中爆炸,战士们挥舞着手中的马刀杀向敌人。

随着3连以及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的后续部队的到来,与敌人展开了两个小时激烈的巷战,红4团胜利地占领了泸定城。

而这次战斗,红4团仅以伤亡3人的极小代价,就取得了夺取泸定桥、占领泸定城的胜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难道真的是当初那个大力金刚戈达在护佑?肯定是!上天怎么会不保佑正义之师呢!

重温长征路上的经典之作,回忆革命前辈的光荣历史,永记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国庆到来之际,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这墓室主人究竟是谁?这么有钱!”1990年,专家在一座规模不大的东汉古墓中发现大量的玛瑙、玉器、珍珠等珍贵饰品,然而墓主人的身份至今成谜。

按理来讲广西地区在汉代时期属于是边境地带了,不太可能是皇室或贵族的墓葬,除非墓主人是曾经被朝廷贬到这里,其原来的身份或许另有隐情也说不定。

发现这座古墓也是纯属意外,当时合浦县的一个砖厂正在推土,意外挖出了这座古墓,由于合浦县境内发现了不少汉代的墓葬群,所以砖厂也不敢马虎,赶紧通知了文管部门。

很快,合浦县博物馆的人来到了古墓地点,开始进行发掘工作。

当大家进入到墓室后,惊喜地发现内部并没有被盗过的痕迹,也就是说这是一座未曾被发现的墓室。

但墓室实际上规模不大,除了一些普通的陶器、铁器等随葬品外,并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宝贝。

众人将目光放到了墓室最里面的棺椁上,里面是否还有墓主人的尸身,他的身份又会是谁,带着这些疑问,棺椁盖被掀了起来。

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虽然墓主人的遗骸只剩下一些残存的骨骼碎片,但里面竟还有着大量的金器银器、玛瑙、珍珠等精美绝伦的饰品,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亮光。

根据残留的遗骸碎片进行测算,墓主人身高大约在1米7到1米8之间。

墓主人头部位置各摆放了一面铜镜和一个玻璃杯,腰间有一把精致的青铜剑,剑鞘顶端还有一个由和田玉制作的玉剑璲。

其腹部还有着龙首金带钩,胸部和左右手都摆放了大量的由水晶、玛瑙串成的精美串珠饰品。

整体来看,这位古人绝对是一土豪了。

这也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十分费解,一个汉代时期偏远地区的人怎么能拥有如此多的财力。

后来,工作人员从棺椁内找到了两个印章,知道了墓主人的身份,其中一枚印章刻着“陈褒”的字样,而另一枚印章刻着“徐闻令印”的字样。

这也直接说明了,墓主人是东汉年代徐闻县的县令,名为陈褒。

专家推测,陈褒当时应该跟合浦县有着一些关系,所以死后才会葬在这里。

紧接着,专家也从《后汉书》当中找到了关于陈褒的记载。

墓主人确实是来头不小,陈褒曾担任过司空,也就是现在负责管理水利的官,之后又出任尚书,专门负责处理朝中大案,官阶很高。

然而,专家在用史书中的陈褒和古墓年限对比时却发现对不上,陈褒是东汉中期之后的人物,而墓葬却在他之前。

这也就意味着《后汉书》中所记录的陈褒并不是葬在合浦县的陈褒,两人只是同名,而这位县令陈褒由于没有找到相应文献,其身份背景直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谜。

但这就奇怪了,一个普通的边远地区的县令,从哪搞到这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后来,专家对此也做出了解释,合浦县在汉代时期是一处对外贸易港口,海运十分发达。

当时的外国人会带着自己本土的水晶、玛瑙等珍贵矿物来到合浦县跟当地人换取陶瓷、丝绸等我国独有的东西。

而自古以来,无论是什么年代,都不缺贪官污吏,再加上此地距离朝中甚远,当地官员更是肆无忌惮,那县令能收集到这么庞大的财物也就能解释得通了。

可惜的是,合浦的辉煌只停留在汉代,到了三国两晋时期,港口凋零,宝石贸易也渐渐停止,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一个传说。

如今,这位徐县令的墓葬被命名为“黄泥岗1号墓”,从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8件被定为一级文物,不得不令人感叹,小小的县令墓葬竟能蕴藏着如此多的珍宝。对此,你怎么看?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