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秋玉米价格多少钱 玉米今年价格多少钱

秋玉米价格多少钱 玉米今年价格多少钱

时间:2020-04-14 14:24:53

相关推荐

秋玉米价格多少钱 玉米今年价格多少钱

便利蜂的根开始烂了

坐标南京,公司楼下有三个零售点,便利蜂,苏果、简易车早餐摊;

我的早餐和中餐长期固定,早餐麦当劳/KFC小汉堡+咖啡,中餐一根玉米,没有别的,只有玉米,半年多了;

先说三家玉米的价格:

便利蜂:3.63元/根

苏果:3.5元/根

简易车早餐摊:4元/根

重点说下玉米的购买来源,起初没有固定地点,稍微偏向距离公司更近的苏果,苏果玉米虽然便宜,但大小和口感中规中矩;后来办了麦当劳早餐会员,旁边挨着又是便利蜂,就顺带去便利蜂买玉米,从这开始我对便利蜂的好感开始渐渐走低,到再也不去;

便利蜂的玉米大小和苏果一样,都差不多,但便利蜂的玉米口感是三家中最低的,口感偏硬,如果放到中午就更硬,他家玉米分2种,黄和白,我喜欢吃白的,但经常早上没货,并不是被其他人买走了,而是其未补货,这一点有些不解,玉米的消费集中在早上,为什么不早些补货?

后来去了几次发现时有时没有,全靠运气,虽然挨着麦当劳,但也彻底不去了,关键还有另外原因,他家的服务员,作为连锁超市,他家的服务员是我见过综合素质较差的,怎么说呢,多方面吧;

1、我一般早上8点10分左右到便利蜂,他们家的服务员看着都没精打采的,像是没睡好,表情略有情绪的那种,让你很有距离感;

2、服务较差,不止我,经常能体验到,你站在早餐柜前没人给你拿里面的早餐,我和其他去的人都精力过多次,在点餐机上提交后,迟迟没人来,叫了几声也没应答,来了也是慢吞吞的,那种感觉特别扭,感觉她要死不活的;按理说,大家早上都赶时间,服务员到了早餐柜前应该先把结算小票给到顾客,顾客转身就可以去自助结账,可服务员偏偏等取完早餐后再取结算小票给你,一般都要多浪费20-60秒,看似时间不多,可你就干巴巴的瞅着她给你拿早餐,实在是没必要,为此我投诉过便利蜂,客服联系我倒是很及时,说的也是各种重视优化,但再去后就是不改这些基本操作,我看有个服务员并不是临时工,已经在那工作很久,难道类似操作流程没有培训吗,连锁超市对这类培训应该很重视,很频繁的,不解啊;

3、有的时候早上没人,服务员就坐在店里面的用餐桌上闲聊、看手机,甚至有次服务员之间开玩笑式的对话中有多个脏字,当着顾客面,费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前前后后一个多月吧,总体感觉便利蜂的采购不重视选品和品控监督,培训及运营团队不重视员工培训,客服和运营缺少直接反馈或有效意见处理,管理全乱套了,门店是连锁超市品牌的核心,是其面向客户的根本,但便利蜂的种种表现完全看不出来其优质的服务和后勤保障,又何谈发展呢?

我之前在北京的时候记得很清楚,左右,便利蜂名气很响,陆续开到北京全城,我们公司楼下有便利蜂后,第一次体验就一直伴随了我几年,服务、品控都不错,这么多年多少是有感情的,而南京这边的反差让我很惊讶,完全看不到北京便利蜂的那股子冲劲。

顺带说下,玉米我去简易车早餐摊买了,他家的玉米虽然4元,但个头大,口感很软,有可能有“科技和狠活”,但性价比没得说。3

乌克兰战争将影响全球粮食市场

一九一四年十月,刚刚加入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奥斯曼帝国封锁了达达

尼尔海峽--俄罗斯小麦运往英国

和法国的唯一通道。世界刚进入这

场战争时,小麦库存比五年平均水

平高12%,但一夜之间失去小麦全

球贸易供应量的超过20%给粮食市

全球贸易供应量的超过20%给粮食市

场放了一把火。作为国际基准的芝

加哥小麦价格自当年6月已经上涨

了五分之一,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

里又暴涨了45%。

今天,分别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五大

小麦出口国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

贡献了国际年销量的29%。而在经

过几次歉收、疫情期间的物资抢购

潮以及之后的供应链问题,全球库

存比五年平均水平低了31%。

。但这次放了一把大火的是来自西方的禁

运威胁一一而且火焰窜得甚至比一

战时还要高。小麦价格在2月中旬

就已经比到的平均水平

高出49%,自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

克兰以来又上涨了30%。不确定性

高出天际:智库国际食物政策研究

所(IFPRI)编制的价格波动指标大

亮红灯。

荷兰合作银行 (Rabobank) 估计小

麦价格可能会再上涨三分之一。但

是,全球食品供应遭受的损害将远

不止于小麦一一而且持续的时间会

比战争本身更久。俄罗斯和乌克兰

合计出口了12%全球的交易食品。

在人和动物食用的许多油籽和

谷类(如大麦、玉米和向日葵等)

上,两国都在五大出口国之列。俄

罗斯还是化肥关键生产原料的最大

供应国,没有化肥,农作物就会枯

萎或失去养分。

2月,战争还没开打,由联合国粮

农组织编制的食品价格指数就已达

到历史高点;被认为处于粮食不安

全状态的人数达到八亿,为来

最高水平。这个人群可能还会大幅

增加。食品价格上涨还会加剧通货

膨胀,加大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价

格压力。

,张国立在《1942》剧组饥饿难耐,有一次,他突然嗅到了玉米的香味,一看原来是群演们在啃烤玉米。

这时候,张国立咽了咽口水,非常难为情地说道:“可以给我一棒玉米吗?”

《1942》年,是冯小刚导演准备多年的一部电影,从筹备到开拍,整整用了。

为了将这部心血之作拍摄好,冯小刚在演员的选择上慎之又慎。

最终定下了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等人主演,众星云集,投资不菲。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由于河南大旱和战争的爆发,引起千万难民逃离故乡的故事。

剧中,张国立所饰演的“老东家”是贯穿全剧的一个重点。

张国立为了演好这部戏,硬生生饿瘦了21斤。

为了更贴近灾民形象,他拍摄期间每天就吃一个苹果和鸡蛋。

对他来说,饿的精神和状态是演不出来的。而减肥又没有快速的科学的办法,只能挨饿。

到后来,为了让面部状态更加有真实感,张国立便整晚不睡觉,只喝水喝咖啡,最后整个眼球都凹陷了。

当饿了多天,缺觉多天后,张国立真正感受到,人在饥饿下,是没有尊严的。

身边走过一个刚吃完烤玉米的人,他都会下意识跟着走,甚至会跟着咽口水。

人饿了以后没有力气,不想说话,张国立还吐槽编剧把台词写得太多了。

开拍时,张国立找到编剧刘震云说:“你这台词太多了,我不想说话。”

刘震云纳闷的问到:“为什么呀?”张国立说:“太饿了,哪来说话的劲!”

刘震云愣了半天说到:“叔,这是我吃饱了写的台词,对不起,我马上改。”

张国立在拍戏的时候,经常饿得双腿发软,但他一直坚持了下去。

有一次上台阶,没走两步,张国立就直直倒了下去。幸好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没有造成伤害。

从那一刻起,张国立决定开一个属于自己的面馆,价格一定要实惠,让所有挨饿的人都能吃到撑为止。

张国立的面馆有一个特色招牌,一碗清汤面、2小盘羊肉、1小盘养肝再加酱料,这么多东西只需要45块钱。

这样的价格让很多人直呼地道,实在。

但像《1942》这样制作精良的一部电影,当年的票房不理想,也许是和上映时间有关,当时刚好是春节档,大过年的大家都想看高兴的电影。

不过也正是因为演员和剧组人员的敬业,这部电影最终获得了7个奖项。

张国立也凭借这部电影,荣获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许多人至今不敢看,因为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建议大家还是看看,非常经典。

#八卦手册#

#娱乐八卦人物篇#

#粮食# #把粮食和黄金的价格倒过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不知道当今社会还有几个人,真心去体会,诗人的良苦用心?

在古代,由于粮食产量非常低下,当时的人们应天吃饭。

风调雨顺的年景,尚且能图个温饱;一旦天气恶劣,气温骤变,压根就吃不饱。

所以,一到灾年,时常有人到处逃荒。

一直到明清时期,当时朝廷引进了玉米和红薯等高产粮食,才慢慢得以缓解。

可是,当人们吃饱饭了,就开始琢磨生育的事情了,结果,随着人口增长,粮食又不够吃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国家领导人开始重视农业,使用科技发展农业,使农作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才逐渐实现了温饱。

但是许多人不知道,中国人口众多,能耕种的地极少,相当于14亿的人口只有13亿亩地用来种植,也就是说,人均还不到一亩地的口粮。

所以,作为“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虽然已经高达90岁高龄还在推广海水稻和盐碱地水稻。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购买粮食的国家。

可是,早在,央视就曾经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饭桌上倒掉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而这个数字,意味着够2亿人吃上一年。

真是触目惊心啊!

国家的粮食年产量一般在5000多亿公斤左右,浪费的总量就是250亿公斤左右,也就是说:

平均每天,大约有6850万公斤的粮食被浪费,折合68500吨。

1.按价格推算,如果每公斤成品粮平均价格是3.0元,每年浪费的粮食总价值约为750亿元。

2.按种植面积推算,如果每亩粮食平均产量为500公斤,生产250亿公斤粮食需要的耕地就是5000万亩。

3.按铁路运输量推算,如果每节车皮平均装运50吨粮食,装运这些浪费的粮食需要50万节车皮,这些车皮连起来的总长度约为6500公里,从我国最北端排到最南端还余了整整1000公里。

4.按农民完全劳动生产成本计算,若每亩综合成本为300元,那么要收获这些粮食就需要完全劳动生产成本150亿元,相当于375万农民一年的总收入。

珍惜你碗中的每一粒米吧!

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但是因为你们的无知与贪婪,它们一个个化成了尘埃。

而原本它是我们赖以生存最珍贵的粮食啊!

当新冠疫情在全球肆掠蔓延时,中国顶尖立柱,一直用脊梁保护着我们。

生存残酷的摆在面前,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每天都在醉生梦死,以为自己有钱,可以潇洒,肆意挥霍。

无时无刻不在浪费着粮食。

你们才是真正的蛀虫!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中国人又去逞威风了,可不要打了自己的脸!”,中国农业专家奔赴“万年荒地”布隆迪,被英媒讽刺,最后到底谁被打脸?

大家都知道中国作为富有担当的国家,在国际上获得许多荣誉和赞美。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地人民对中国人非常热情友好。我国从1950年以来,除了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默默地向全球120多个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7月,中国向非洲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3月,中国政府向斯里兰卡提供紧急粮食救助。同年中国政府向摩尔多瓦提供首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用于帮助安置摩尔多瓦境内乌克兰难民等有需要的民众。

像这种雪中送炭的事中国做得很多了,向有困难的国家缺钱的无息贷款,缺吃的就紧急粮食救助,长期贫穷的地方就送技术,总之就是,有困难就找中国,中国从来都不吝啬向别国施以援助之手。

干的事情多了,时间久了,自然有个别“大国”站出来说风凉话。,中国农业专家奔赴布隆迪,打算向布隆迪开展技术援助。布隆迪有个别称是叫“万年荒地”,可想而知,布隆迪的土地是非常贫瘠的。

面对英媒的无情讽刺,我们的农业专家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专心研究起布隆迪的土壤。出人意料的是,布隆迪的土地富含丰富的矿物质,是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的黑土地。而且根据当地的气候,水稻在这里还可以实现一年三熟。

这个研究结果可把我们的农业专家高兴坏了,赶忙着手挑选合适的水稻种子。在挑选种子的时候,也在挑选出合适的种植水稻的当地农民。就在一切都在准备就绪的时候,当地农民却迟迟选不出来。

专家组给了高于当地平均工资的价格招工,福利待遇都很不错,但是来报名的人屈指可数。这让农业专家们可犯了难,即使是靠着他们几个将水稻种植出来了,没有当地人的参与,这水稻种植技术也很难在当地推广开来。

经过专家组们不懈地调查,终于找明了原因。原来当地并不是没有年轻小伙子,但是长期的吃不饱肚子,让当地人都很瘦弱,而且肚子都填不饱的人民,就连接受教育的也没有几个,专家们贴出来的招聘启事自然是没几个识字的。

最重要的是,已经懒惰成习惯的当地人,根本就没有信心能将水稻种植出来。在了解这些情况后的专家组觉得扶贫还是得先扶智,为了帮助当地人,中国共派遣235人次农业教师,在当地教授了36门课程,传授了45种实用技术。

甚至有专家编写了一本专属布隆迪的农业教材。手把手教会当地人如何使用种植水稻的农具,种植水稻的注意事项。中国的农业专家的到来,弥补布隆迪在种植方面的空白。在专家们的帮助下布隆迪生产的第一批水稻成功收割。

在收割的时候,许多当地人都不敢相信,在水稻田边上吸引了大量围观的人群,直到人们的手里捧着沉甸甸的稻穗,激动地留下幸福的泪水。水稻的收割也意味着当初讽刺的英媒的脸啪啪被打,也把布隆迪“万年不产粮”魔咒打破了。

在一批批专家们努力下,布隆迪当地很多人都一改以前的态度,都变得越来越主动,甚至越来越勤快,行事作风也有了几分中国人的影子,当地人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至少他们不会再饿着肚子入睡了。

水稻的种植很快就在布隆迪推广开来,布隆迪在中国的帮助下,不仅成功种植出水稻,还种植了玉米、土豆、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这些壮举对于布隆迪来说,是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大善举。

当然能给布隆迪带来变化的可不止农业专家,在研究种植水稻的时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帮助布隆迪修建了一条长293公里、连接三个农业区的重要公路,在公路沿线的村庄打出27个水井,解决当地饮水问题,和农业浇灌问题。

至,布隆迪连续为中国农业专家组全体人员颁发“突出贡献奖”。世界银行首席教育专家也对中国农业专家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就连一向高傲的英国媒体也对中国农业专家组称赞有加。在布隆迪这片土地上,中国人带领着布隆迪人创造了脱贫致富的奇迹。

供销社“重出江湖”引热议,与民争利?平抑民生价格?会实施垄断?

消息面上,据湖北日报报道,10月11日从省供销合作总社获悉,目前,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宁夏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也在10月透露,截至目前,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249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的56%提升至92.7%,服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

不过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的数据是一则今年1月份的旧闻。1月21日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6.26万亿元的销售总额包括农产品、日用品等销售、物流业营业额等。直观对比,6.26万亿元约是全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万亿元的7%,约是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万亿元的4.2倍。

现在颇受市场关注的是,曾经红极一时,依靠统购统销包揽中国几亿农民“买与卖”的供销社,是否会“重出江湖”?重建供销社是否意味着要重“计划”?有人说这是要回到计划经济?还是要国家垄断,与民争利?大可不必紧张。

供销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欠发达,供销社承担着最重要的三农、民生物资的流通供给,类似于现代商业模式的“商场”“超市”“杂货店”。

说说垄断。

疑问一:首先,供销社的“产供销”国家有能力垄断吗?

如果通过“国家资本+地方行政+市场干预”推进,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做到全国第一,形成“垄断”毫无疑问是可以做到的。

单就国家资本与当地政府推进,拉起密密麻麻的全国网点,成为中国零售网点数量第一,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想做到竞争力第一,还需要从产品丰富性、经营科学性、价格竞争力优势等多个方面,形成优势,才能成为第一,是需要市场化运作的,而市场化运作成为第一,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就可以实现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买东西“性价比”第一,最重要,只要“持续拥有产品具有最强性价比”,用户自然会选择供销社,如此,做到“用户量第一,复购率第一”也是容易的。

这种“民众获得最强性价比”产品的供销社,比起“烧钱——抢市场——再烧钱——再提价——再烧钱——再杀熟”的资本游戏来说,难道是对百姓不好吗?

也许,正是国家看到了当年的“蒜你狠”“姜你军”等情况,资本所到之处,托起的是价格飞涨,而非“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旦国家参与进来,那么供应链的“产供销”就不可能被资本向以往那样“随意掌控住”,利用国有产供销渠道,进行“平抑物价”,难道不好吗?

疑问二:其次,有些行业国家为什么要垄断?或者说目的是什么?

不谈目的,只谈过程或可能性,是一场无休止的争论而已,毫无意义。

如果,国家实施对于某些公用事业、民生行业的主导或垄断,也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提升人民生活便利、幸福感上升,目的是为了民生保障,那自然就是为民谋利,而非与民争利!

疑问三:最后,供销社有必要实施垄断零售吗?

不会,没必要。

第一,对于供销社来说,是不必要垄断的行业,因为得不偿失啊!也不现实!

你想,供销社怎么可能将所有的日用品、生活品、必需品的零售业态,以一己之力全部打垮,再说,供销社垄断了,全国那么多菜场、杂货店、超市、美妆店的那么多人就业、吃饭怎么办?不是制造更大的问题么?

供销社,只是国有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企业化行为,如同各行各业都有国有企业的身影一样,不会垄断零售,不用任何担心。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是长期状态。

中国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是为了人民,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公有制、国有化与私营经济并存,是国策,现在虽然GDP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也只是在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距离成为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都参与市场经济发展,是肯定和必须的。

国有经济参与市场化,更多是为了保障和平抑民生供应、稳定物价,当有“邪恶资本”想要操控市场的时候,比如:1998香港金融风暴,没有央行出手,港币和港股早就被不怀好意的嗜血资本狙杀;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粮食战争,如果没有中储粮,那大豆、玉米、糖不知道被美国搞到天价了;近几年美国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能源站,如果没有“三桶油”和国有资本,可能日子也没有现在好过。

国家一方面,有国有资本企业,可以有能力制止和阻止各种资本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把控,保障民生;另一方面,国家还有更多的法治手段,比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世界贸易协定等针对国内和国外的法律手段,可以说手段多的是,更甚至为了保障民生,国家还有行政手段呢。所以说,国家无需垄断,更没必要垄断。

个人来看,国有的供销社,最大目的是:帮助物流触达到最偏远地区、提升三农产品“产供销”最大化、平抑民生产品价格。不必担心。

国际上传来3条消息值得注意,美国务卿要求中国督促普京让步遭回怼;中国正式宣布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美国研究称自起,枪击已经成为美国人口“早逝”的第一因素

世事如棋局局新,乌克兰局势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更多人切实地感受到了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无常。眼下,国际上又传来3条国际消息,其两条皆与中国有关值得我多加关注。

第一条消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当地时间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应该尊重每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以及领土完整原则,所以中国理应有义务督促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让步。但是中国在面对这件事时的处理方式以及中俄两国的关系发展却不免让外界担忧。

普赖斯表示,在美国看来,中美两国的联合声明表示中俄两国正在试图创建世界秩序。对于美国这种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了回应,表示美国完全没有资格与立场与中国谈论尊重国家领土主权与领土完整。

华春莹表示,在领土主权与完整这一方面,中国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自近代以来,中国的领土主权就一直在受到不断的侵略与危害,即使时至今日,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仍在中国台湾等问题上不断对中国的领土主权进行挑衅。而中国更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仍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国家。

普赖斯的言外之意是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切行动都少不了中国在背后的支持,对于这种无稽之谈,华春莹更是直接回怼。俄罗斯是一个主权国家,而且还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大国,俄罗斯所有的政策以及行动自然完全由其领导人制定,而中俄关系建立的基础就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所以美国对中国的职责完全是无中生有。

在美国政客的认知中,世界的秩序就应该由美国说了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不断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无论是叙利亚、阿富汗还是伊拉克都能证明在美国的观念中,尊重国家领土与主权就像是一个笑话,但是美国在面对一些他们无法解决的情况时就会义正言辞的搬出国际条例,要求其他国家按规定行事,实在是倍感讽刺。

第二条消息,中国海关总署在今天下午发文表示,中国将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很多人不明所以,但是自俄乌局势紧张之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价格就在不断升高,尤其是在今天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后,小麦的价格已经再次攀上了高峰。农作物价格之所以暴涨,是因为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所以局势加剧之后,全球市场都对小麦供应持消极态度。在此情况下,中国同意全境进口俄罗斯小麦对我国的粮食供给安全显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对饱受西方经济制裁的俄罗斯来说,显然也是意义重大。总而言之,此次小麦进口仍是中俄友好合作关系的具象化表现。

第三条消息,据美媒报道,美国纽约韦斯切斯特医疗中心的克莱恩博士研究发现,在之后,枪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车祸,成为了美国人“早逝”的首要原因。其实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这一变化,作为一个持枪合法化的国家,美国在近些年来枪击造成的死亡案件确实频繁出现,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之外,就是美国社会在近几年来不断加重的种种矛盾。无论何时,稳定永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美国似乎正在失去这一重要基础。#美国##俄罗斯##中国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

1、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价格上涨0.7%。(国家统计局)

2、《关于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全面落实全国人大执法检查要求,围绕重点工作加强和改进反不正竞争工作,严格对照整改存在问题,全面落实意见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协调机制,加快制修订各地反不正当竞争法配套条例或实施细则,着力完善规则体系。(证券时报)

3、《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确保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顺利落地,提升其保障供应水平。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供应保障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新华网)

4、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的30%左右上升到的50%左右。(证券时报网)

5、今年粮食丰收基础较好,冬小麦面积实现近4年来首次增加,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夏粮可望再获丰收。同时,春耕春播进展顺利,早稻面积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新华社)

6、《金融行业开源软件评测规范》、《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服务商评测规范》和《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检测规范》三项团体标准。未来,协会将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团体标准的政策要求和标准化工作重点,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引领金融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证券时报网)

7、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982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282亿美元,升幅为0.89%。(中国新闻网)

8、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证券时报)

9、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落实稳就业保民生、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6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30项奖励支持措施。(人民网)

1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新华社)

11、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针对区块链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测评的痛点,在SG16分布式账本工作组Q22成功立项2项区块链测评标准“分布式账本技术平台功能测评方法”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平台性能测评方法”。(界面新闻)

12、心灵点滴: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成年人的世界,有诸多不公,但这就是人生。

【长沙一#五毛包子店坚持不涨价#,老板还要坚持做公益!】

在长沙文星桥,一家开业近的包子铺“宏顺包子王”,至今还坚持着十几年前的物价,最便宜的包子、银丝卷等五毛钱一个,豆沙包、粉丝包、玉米包、黑猪肉包等应有尽有,最贵的也才2.5元。接地气的价格,也让这家店铺深受周边街坊邻居的喜爱,一天能卖出5000多个包子。

从采购原材料,到揉面、做馅、包馅,吴鑫成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也都是和妻子二人亲手制作。老板吴鑫成表示:自己做的是街坊生意,来的都是熟客,怕涨价会让他们寒心,“我们做这个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只要顾客们吃得好花得少我们就满足了。”

不仅如此,从开始,吴鑫成还义务每周为社区的清扫员和协管员提供一次5元免费早餐,品种随意挑选。“能让他们吃上一份热乎的早餐,他们暖了,我自己也暖了。只要是我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能帮就多帮一点。”

实诚老板诚信经营,五毛包子细水长流,吴鑫成的举动十几年如一日,温暖着居民们的胃,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来自一位从事建筑行业9年的女性的发声

自加入这个大家庭,今年已经是我从事建筑行业的第9个年头。在这里我度过了结婚和生子的重要历程,作为一名女性和母亲,在此我有很多话想说…

回忆的闸子一打开,9年来的经历一股脑涌现出来,仔细的一捋,故事还挺长。

我是属于“随夫从军”,严格意义上也不全是,因为我刚参加这份工作那会,并没有结婚。当然,参加这份工作的起因是像很多的情侣一样,为了摆脱两地分居的痛苦。作为女性,我自然而然成了放弃工作的一方。

4月,满怀着憧憬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他一起来到了第一个项目所在的城市:天津。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从老家坐高铁,一路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现在也成了我们安家的地方)。工地的环境比我想象中艰苦的多,风起的日子,满地扬沙,桌子每天都要擦很多遍,可依旧还有黄沙;下班的时候困在一个独立的小院内,四周除了荒地和工人生活区再没有一户人家。五五六六的女生,或是像我一样的“家属”,或是刚分配过来的女学生,那时候的我们正是花儿一样的年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和单纯,仿佛外面的世界离我们很远。也是在这里,我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结婚。

平淡的日子转瞬即逝,7月我们来到了第二个项目所在的城市:辽宁。新项目所在的地方比之前更艰苦,面朝高山,背朝河流,周围都是附近村民家的玉米地儿。项目没组建之前,我们住的是一户村民的房子,洗澡的地方没有,厕所也是农村最简陋的那种,吃饭的地方是临时搭建起来的,总之是要多简陋有多简陋,可就是在这么简陋的地方,我度过了三年多宝贵的时光。之所以说他宝贵,是因为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宝宝,这里也是我们一家三口迄今为止待在一起的最长时间。随着项目接近尾声,我们一家三口也面临着分居三地…

8月,由于工作调动,我孤身一人来到济南,老公去了四川,一岁多的孩子和奶奶由于种种原因回到了安徽老家。作为一个母亲,眼看着自己一岁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心中无比的自责和思念,记不清多少个深夜,眼泪哭湿了枕巾。也记不清有多少次离职的冲动,就这样带着煎熬和思念,来到了夏天。记得那天,新调来分管我们项目的公司领导跟员工谈心,当领导问起我家庭情况的时候,我的眼泪已经止不住流了下来,因为我不知道这样分离的日子多久才能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能力把幼小的孩子接到身边…

工程单位的日子,最不缺的就是漂泊。8月,终于在公司领导的协调下,我和老公调到了同一个项目,这也是我工作以来换的第四个城市:北京。本以为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了,可是事不随人愿。家里俩儿子,老人给谁看孩子成了一个家庭无法调解的矛盾。最后,还是我们输了。就这样,我们俩一边上班一边看孩子,那段日子对我们来说即是煎熬的,又是幸福的。之所以觉得煎熬,是因为无法协调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之所以觉得幸福,是因为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聚。对孩子而言,能和父母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长时间的分离,使孩子形成了焦虑的性格,每次我出差他都会哭很久,因为他怕妈妈走了又不见了…

慢慢的,孩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由于他和小叔家的弟弟,年龄相差一岁多,为了方便照顾小的,奶奶两岁多就给孩子送去了老家的幼儿园上学,过早的接受学前教育导致孩子来我这边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整整哭了一学期。好不容易下学期适应了一点,春节疫情开始爆发。由于幼儿园无法开学,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就这样分分合合,时间来到了5月…

由于机缘巧合,我工作调动到北京另一个城区,这份工作业余时间相比较之前多很多,也方便带孩子。到了8月底,在我父母的帮衬下,随着疫情的缓解,我再次把孩子接到身边,同时,也给孩子换了第三个幼儿园。这段日子,对我们母子俩而言,悲喜参半。喜的是,我们终于可以像无数个正常家庭一样,可以对未来有个规划、报兴趣班,孩子在幼儿园也结识了一些好朋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悲的是由于我们是外地户口,单位交的社保也不在北京,导致孩子没法在北京接受小学教育,而私立学校的价格也让我们这些外地人望而却步。就这样,怀着忐忑与不安,来到了8月…

没错,这一年我的工作又调动了,这一次我调到了天津,回到了一别8年多的城市。而我工作上的调动,影响最大的又是孩子,我不得不再一次把他送回安徽老家,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和他分开了,这次的分离也使我在内心暗暗发誓,不能让孩子上小学再漂泊了…

喜迎的钟声,今年9月份孩子就可以接到天津上小学了,相聚的日子终于屈指可数。有了期盼,感觉生活就有了光。虽然未来还有很多的未知数和不确定,但是诺大的国家,一家三口分居三地的情况,又何止是我们工程人!所以,衷心的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对女性再给予更多一点照顾和宽容。未来可期,加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