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宁武西关小学 宁武西关小学校园网站

宁武西关小学 宁武西关小学校园网站

时间:2023-02-26 17:00:36

相关推荐

宁武西关小学 宁武西关小学校园网站

#朔州头条#

忻州宁武关

宁武关,在山西省忻州市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外“三关”(偏关、宁武、雁门)之一。宁武关居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又《边防考》曰:“宁武关分辖扬方、朔宁、大水口三堡,分管边四十余里。其朔宁堡在关东三十里。大水口堡在关西北三十里,亦曰狗儿涧。北有马安山、灰泉梁。”据《方舆纪要》卷四十崞县:宁武关在“县西北百十里,北接朔州,南通静乐县界,旧属为宁文堡,在今关城西一里。景泰元年创筑今关,东至代州百七十里,西去岚县百六十里。”明成化初增修, 隆庆四年,又加修筑关城周七里余,帅臣建牙于此,据险扼吭,屹为保障。宁武关北至朔州,不过四十里,不惟宁武要冲,亦为三关翰蔽。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老,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又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其地势险要,居“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 ,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

宁武关为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宁武关西挽管涔山,东携云中山;两脉山系延展开来,形成天然屏障,恢河自城关西南的分水岭发源,绕城而过向东北劈开一条较长的峡谷;两岸诸峰对峙,隘口奇险,若屯兵于此,北可挡朔州、大同之锐,南可护忻州、太原之安,两侧可策应雁门关、偏头关之急。宁武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在明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东、西、南三门。明成化二年增修之后,基宽十五米,顶宽七点五米,墙高约十米。成化十一年,由巡抚魏绅主持,又拓广关城,周长三千五百多米,加辟了北门,建飞楼于其上,起名为镇朔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关城周长七里,呈长方形,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炮台、敌楼星罗棋布。到了弘治十一年,关城又被扩展为周围约七里。城墙增高了一点五米,并加开了北门,不过这时的城墙仍为黄土夯筑,砖城墙是明万历三十四年包砌的。在用青砖包砌城墙的同时,还修建了东西两座城门楼,关城更为坚固雄壮。同时还在城北华盖山顶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关城不仅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城墙。宁武位于凤凰山之北,传说为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

另据《宁武关图》说:本城旧筑小土堡于今城之西,是为宁文堡。景泰元年筑宁武土城,成化间展修之,隆庆四年始议砖石包砌焉,周七里零二十六步,高连女墙四丈二尺。万历二十七年添筑西关土堡一座,周四百六丈三尺,二十八年又建东关土堡一座,周五百八十六丈九尺,俱高三丈五尺。初设守备一员,弘治十一年添设守御千户所,嘉靖二十年移偏头关,副总兵改为总兵镇守于此,添正兵,坐营标兵,守备各一员,三十九年设宁武兵备道及管粮通判,建学立仓,规制大备,屹然称雄镇矣。见在官军标,正营六千一百三十四员名,马骡五千九百三十三匹头,守备所领并宁武所二千二百五十六员名,马骡三百五十匹头。分管内边沿长四十里零四十五丈,边墩五十二座,火路墩二十五座,与所辖朔宁,阳方,狗儿三堡防守把总画地守之。内阳方并西沟口,苦参窊等处皆虏马经涉之处,嘉靖十九年大举二次,皆由此入城至忻州,崞县,地方大遭荼毒。故设总兵据险扼吭,统重兵以弹压之。无事则居中调度,有虎豹在山之势,遇警则随在策应,无豺狼嗥野之虞。三关保障胥有赖焉,非止宁武一隅已也。惟是地当孤悬,兵鲜土著,总兵所统标、正各兵虽多骁健,然半系四方乌合之众,骄悍素号难制,驾驭颇费调停。惟在大将平日威爱并济,鼓舞有方,使乌合之人心乐为我用,临时调发应敌,以之克捷不难矣。至一切兵食之计,镇道同心,谋必万全云。

而如今的宁武关,早已成了祥和安宁的聚居之地。昔日的防御设施早已废弃,只有依稀可辨的历史陈迹。时光荏苒,往事悠悠,除零星夯土残墙外,基本都已被陆续毁灭,只留下城中心苍老的鼓楼,依旧每天迎接着日出日落,并留下沧桑岁月的袅袅余音任人凭吊。气势宏伟的宁武关鼓楼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