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小学杜甫简介 杜甫诗歌小学

小学杜甫简介 杜甫诗歌小学

时间:2022-09-04 08:26:46

相关推荐

小学杜甫简介 杜甫诗歌小学

《扁宫灯》

作者简介:高建中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作品简介:原矿极品大红袍,300cc,菱形14孔出水。

~此作品为宫灯式,壶身十分饱满,与水平壶相类似,壶底收敛。压盖式,子母线严丝合缝,盖面略鼓,圆润的壶钮续出,古雅质朴。造型简洁古朴,神韵极佳,是一款似传统样式的宫灯式砂壶。出水绵长通畅,使得整壶更加挺拔流畅。壶身正面刻绘诗句“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背面精工微刻整首杜甫的《望岳》。精致的刻绘不仅使整款壶古朴中带几分文人墨气,更似乎嗅到幽幽茶香,切壶切查!!

233-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饮酒诗有何异同?

其二,从饮酒的实际情况看,同样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从各自的诗歌“记录”看其饮酒状况。生存状况不同,自然存在差异。

李白的诗歌“记录”其饮酒活动是其出蜀以后才开始的。也就是说,他二十五岁以后才有饮酒活动述诸笔端,记于诗歌。这并不等说,李白此前就不没有饮酒。但是,当他“尝”(《金陵酒肆留别》有句“吴姬压酒唤客尝”)出了酒中滋味后,就一发未收,且极其放纵。其实是人生的坎坷际遇催发了李白的酒兴,加速了李白饮酒的频率,提升了他饮酒的恣狂度。李白饮酒是无条件的、不需要原因的。高兴还是不高兴,有钱还是莫钱,白天还是夜晚,众乐还是孤独,都要喝。最要紧的是,只要喝酒,就有诗歌相伴,且相当的高产。拿杜甫的诗说,即是“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且终生与酒结缘。这样一来,就喝出了“酒仙”与“诗仙”的双重桂冠,喝出了很多人的羡慕嫉妒恨。杜甫直接点赞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赞其无人能敌的诗才,同情其漂泊一生的际遇。唐人郑谷作《读李太白集》:“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间伴月明。”羡慕李白“文星”“酒星”双星相耀,何其绚烂。如此,别的人都只有羡慕的份。唯其佯狂不羁,自然招来权臣宦吏的不满与诽谤,在玄宗身边就没了立身之地,被“赐金放还”于山野乡间。甚至入狱流放,差点被杀,都与饮酒作诗有关。

杜甫饮酒的名气比李白小些,但他嗜酒的程度一点也不差。唐人任华《寄杜拾遗》写道:“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郎官丛里作狂歌,丞相阁中常醉卧。”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以《杜甫嗜酒终身》作专章介绍,同样对李白、杜甫的饮酒诗作了统计和对比,他的结论是:“杜甫嗜酒其实不亚于李白。”杜甫饮酒,从小到老,从未休歇。其《壮游》诗写道:“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两茫茫。”他是“生平老耽酒”(《书怀一首》),“自吟诗送老,相对酒开颜”(《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我生性放诞……嗜酒爱风竹”(《寄题江外草堂》)“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杜甫大半生穷困潦倒,仍然少不得饮酒——借酒浇愁,以酒解闷,写下了《饮中八仙歌》《醉歌行》《醉时歌》《曲江对酒》等著名饮酒诗。

白居易虽一生坎坷,但他年轻时即连中三第,唐宪宗授其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此后差不多都在官场度过。他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的诗文创作主张,并领导了以反映、关心民生疾苦为主旨的新乐府运动。他的讽喻诗揭露了权贵豪门掠夺百姓的暴行及平民布衣的生活惨状,触怒了权要,遂对其肆意诽谤,被贬后又陷入党争,对他的打击加剧。但他“志在兼济,行在独善”,逐步变成纵情诗酒的“醉吟先生”。其诗也由现实讽喻转为独自“醉吟”,写了大量以酒自适的诗,自谓“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白居易《序洛诗》),虽牢骚满腹,却没了以前的锐气,由一名为民鼓与呼的斗士变为独自为阵的“乐天居士”。

三人都因忧愁而醉酒,而写饮酒诗。起点一致,都有济世之志,但经历不同,结果也不同,饮酒诗的内容、情感也随之变化。相比之下,李白是忧而愤,愤无济世之路,愤统治者的荒淫无道,其诗悲而壮,愁而勃。杜甫对大国众生的忧愁逐步转为个人之忧,为生活无作而愁,其诗乃是愁喝闷饮之后的产物。白居易则转为诗酒自乐,后半生都处于乐得自我逍遥的“醉吟”状态。

故,李白得“酒仙”之誉,杜甫得“酒圣”之名,白居易就堕落为实实在在的“酒徒”。

《毛泽东 文学大家》

评 杜甫

站在小地主的立场与不甚喜爱

人物简介:

❶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酒今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❷为晋朝灭吴大将杜预二十世孙。祖父、父亲都曾为官。

❸代表作品《登岳阳楼》《三吏》《三别》《三征》《前出塞》(挽弓当挽强)《兵车行》《江南逢李龟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1924年4月,说:“……杜甫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2,

1957年1月,说:“杜甫的诗有好的,大多数并不怎么样。”

3,

1958年1月16日说:“学点文学,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一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

4,

1948年12月,访苏列车上说:“……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刚在深圳卫视看了一档《行见冮山》节目,介绍了杜甫在成都的后半人生,更加立体地认识了杜甫的人生。他前半生经历了苦难痛苦,后半生在成都,终算是过的有了些生活的颜色,时代不同,读书人的事,大抵相同,只是主持人太差了,连普通话都说不好,难为她的同时,更难为杜甫了!

古人的自我介绍

河南卫视河南卫视官方账号

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的自我介绍,太有趣了

《曹全碑》集字临创练习。

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 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 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 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 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以排律、五言律诗见长,风格 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杜甫一生写诗4000多首,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其诗深刻 反映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生活疾苦,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所以他的诗 被后世成为"诗史",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 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大家知道“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诗佛”知道是谁吗?是王维!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王维的故事。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与孟浩然(《春晓》的作者)并称“王孟”。

公元701年,王维出生在唐朝的名门王氏家族中,自幼他便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人长得还特别帅,靠着这些,王维走到哪里,都会收获一大批的迷妹。

他9岁丧父,15岁进城赶考,

17岁,就写下了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他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中的“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万千游子过节发朋友圈的必备金句。

到了长安城后,靠着独有的魅力,王维和当朝皇帝玄宗的弟弟岐王成了好哥们。在一次聚会上,岐王把王维引荐给了“玉真公主”(玄宗的胞妹),和其他女性一样,“玉真公主”也被王维的外貌和才华所折服,于是两人私下留了联系方式。成为了“知己”!

当时的科考有个潜规则叫“达官贵人举荐制”,靠着“玉真公主”这个后台,王维顺利的当上了状元。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民间关于王维和“玉真公主”的绯闻也漫天飞来。人们都在传王维成了“玉真公主”的男宠。具体如何,我们无法考证,反正,郎才女貌,孤男寡女的,很难不碰撞出火花来!

正当王维混的风生水起时,因为手下私自“舞黄狮”事件,他被贬到了济州做“基层公务员”。(“舞黄狮”只有皇帝可以观赏,如果私下乱舞,便是大不敬之罪。),

关于王维的这次被贬,民间传言:主要原因是因为王维娶了老婆,惹怒了“玉真公主”。

被贬后,王维和老婆在济州过着恩爱的日子,闲暇之余就喝茶写诗。

公元731年,王维老婆因病去世,令其悲痛万分,时间是一味良药,不久后,他又重拾了生活的信心。由于正直壮年,友人曾多次给他介绍对象,被其婉拒,就这样,他的余生再未娶妻。

偶然间,王维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宰相张九龄,(也是位诗人,写的名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靠着张九龄的引荐,王维再度重返朝廷任职。

然“好景不长”,张九龄被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迫辞官罢相,王维也一并受到了牵连,发配边疆。

在被贬途中,王维创作了《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个时候,已到中年的王维对朝政心灰意冷,产生了隐退的想法。每天除了写诗,还是写诗。先后创作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等一系列广为流传的作品。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狼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反贼头子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家伙还是王维的资深“脑残粉”,硬是要给王维安排一个官职,王维装病也难以推脱,就这样,王维又被迫做了官员。

公元757年,唐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作为安禄山的同犯,王维锒铛入狱。

幸运的是,他的将军弟弟王缙平叛有功,愿用功劳置换,恳请朝廷饶恕其兄长,因此,王维才免于一死。

归乡后,他已看透红尘,与世无争,整日吟诗作赋,喝酒享乐,身体却每况愈下。

公元761年,王维溘然而逝,享年60岁,结束了他那多舛的一生。

由于他的作品田园风格巨多,让人读着有种佛性的向往生活画面,所以后人称其为“诗佛”。

苏轼也曾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足以反映他的文学水平!

这就是王维的故事,回顾其一生。少年得志,壮年丧妻,中年被贬,晚年入狱。一次次的打击,变化的是他那愈发落魄的处境,不变的却是那满腹经纶的才华……

仙吕·青哥儿·十二月·三月

元·马致远

风流城南修禊[xì],曲江头丽人天气。红雪飘香翠雾迷,御柳宫花几曾知,春归末。

作者简介: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诗酒自娱。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所作散曲内容丰富,清雅率真,有“曲状元”之称,现存120多首,辑为《东篱乐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点评:

《仙吕·青哥儿》是马致远以“十二月”为题作的一组小令,依次叙写了十二个月的风物景致。此篇写三月曲江池头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场景,应是想象唐代的画面。

古代上巳日有修禊的习俗,人们群聚水滨以祈福,实际上是一种游春活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就说当年的兰亭之会是“修禊事也”。到了唐代,此种风气更浓。春日出游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时的曲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所以作者选取曲江春游图来写。“曲江头丽人天气”一句化用杜甫诗意,将春和景明、美人如画的景象呈现出来,并引发读者想象当年曲江的盛游。后三句为写景之语,桃花飘落如红雪,春意正浓。而在深宫高院中的御柳宫花,无法看到曲江边的春意盎然,更不知何时春归。两相对比,景中有情,诗思婉丽。

新课标诗词整理第45首春望(唐·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作者简介】

【知人论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杜甫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廊(fū)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重点词语】①浑:简直。

②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参考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乱草丛生。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也不禁涕泪四溅;怨恨别离,听到鸟鸣都会心惊。战事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家书难得,一封信抵得上万金。愁绪缠绕,头上的白发越搔越少,稀疏得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中心】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名句赏析】(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悲凉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乐景衬哀情。这两句借花和鸟这两种春日的美好景物来表现哀情。移情于物,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抒发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不胜簪”侧面突出了诗人苍老之态。“白头“不胜簪”,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的年迈诗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悲己之情。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忧愁焦虑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宋朝的丁谓是个大才子,小时候过目不忘,当时人评价他写文章像柳宗元,写诗像杜甫,是两百年才能出一个人的人才,他干过不少漂亮的事。

有一年,宋真宗要修一个宫殿,在《智囊》这本书里,就介绍了丁谓的这个故事。

《智囊》是明朝大才子冯梦龙编的。冯梦龙才华横溢,写过很多书,他搜集先秦至明代的各种稗官野史、经史子集、演义传奇以及民间趣闻等,并从中精选出1000多例有关智慧的各类故事,精心分类,编辑成册,名曰《智囊》。

收录的故事上至安邦治国,下至为人处世,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此书在明末时便风靡一时,多次翻印仍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清朝时期康熙、乾隆等皇帝对其倍加珍爱。康熙皇帝更视其为“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予以禁锢,故当时此书只能在少数人手中传阅。

清代李渔评价此书“惟恐失一哲人,漏慧语”。

清代学士纪晓岚对书中事例及评语总是熟读成诵,引经据典能够信手拈来,从而练就了铁嘴钢牙。

中兴名将曾国藩也深受此书熏陶,步入仕途后平步青云,他在家中常常提及“将此书置于案头,夜阑人静时,凝其思,品其味。”

无论你是经商,还是从政,或者在职场打拼,都可以从中找到帮助你的内容。

点下面的横条就可以购买,两册精装。

接着说丁谓,当时丁谓要修宫殿,有三个难题,一是修宫殿需要泥土,但城里没有多少取泥土的地方,从郊外取,费时费力。第二还要从外地运很多建筑材料,但建筑工业离汴河很远,运输费力。第三会有很多建筑垃圾需要清理。

丁谓就想了一个办法,先挖了一条大深沟通到汴河,挖出来的土可以解决用土问题,把汴河的水引到沟里,外面的建筑材料可以运输进来,等工程完工后,把建筑垃圾往沟里一填,完事了,一举三得,这算是工程管理学的经典案例,现在还有参考价值的。

还有现在我们用的会计这个词也是丁谓发明的。丁谓组织编写了《会计录》,这是一份宋朝国家财政年报。

所以,丁谓很有才华,他是有宰相之才的,但他感觉自己份量不够,怕镇不住,就想把寇准请回当牌面。当时寇准的门生就告诉他,你别去,你就说身体不好,称病不去,这是上策,你去了再入中书当宰相那是下策。

寇准不听了,还是去了。

#春日生活打卡季#【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27期,书写杜甫(唐)《春宿左省》。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经与各位老师协商沟通,《书写经典》网络展全部作品公开售藏,每幅作品100润格,有意收藏者请联系小编。)

#书写经典网络展##郝人读诗词##郝乙书法##杜甫##春宿左省#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627期,书写杜甫(唐)《春宿左省》。

原文: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释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作者介绍:

杜甫,生于公元7,卒于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和李白相识于中年,公元744年,二人相识,时年杜甫32岁,考进士不第而游历四方。时年李白43岁,正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二人一生写诗无数,尤以杜甫写给李白的多,被后世笑称二人是“粉丝”和“偶像”的关系,实际二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学者闻一多盛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

本期参加书写者: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陈永强(广东惠州、1973年)。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高门大族,不仅让“诗圣”杜甫落俗攀附,而且还能压上李唐皇室一头,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诗圣”杜甫,祖上出自京兆杜氏,但是他自我介绍时,却不介绍自己是京兆杜氏之后,反而介绍自己是“清河崔氏之甥”。

原来杜甫的母亲是崔氏之女,杜甫的外婆是李世民之孙李琮的女儿,嫁到了清河崔氏,生下了杜甫之母,所以杜甫母亲是崔氏之女。

那这清河崔氏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士族,为何连“诗圣”杜甫都未能免俗想要“攀附”呢?

据《水经注》记载记载,崔氏乃是姜子牙的后代。在西汉初年,崔氏家族分为两支:一支由东莱侯崔业带领居住在清河东武城,称清河崔氏;一支由崔仲牟带领定居博陵安平,称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崛起于汉末时期,彼时天下战乱不断,群雄四起。崔业后裔崔琰和崔林也投入了这乱世洪流中。不过真正让崔氏在曹魏政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还是弟弟崔林。

当年曹操攻破邺城后,崔林便加入曹操阵营,先后在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手下为官,最终官位至司空,位列三公,封安阳乡侯,开三公封列侯之端。

由此清河崔氏,成为了当时的名门望族,其他氏族也纷纷与其子弟通婚,“七步成诗”的曹植就迎娶了清河崔氏女。

后来“高平陵之变”,司马家族彻底掌控了朝堂,再后来司马炎建立西晋。期间清河崔氏不但未受影响,还逐渐扩展了例如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齐郡乌水房等支系。

新成立的西晋王朝如“昙花一现”,在“永嘉之乱”后迅速灭亡,司马睿被迫渡江南下,建立东晋。作为天下门阀之一的清河崔氏自然也随王朝的衣冠南渡。但由于战乱等原因,有一小部分族人留在了清河故地。

在整个东晋时期,清河崔氏都没有什么太出众的表现。直到北魏初期,清河崔氏才再一次站到了北方政治舞台的中心。这次扮演主角的是留在清河故地的崔宏和崔浩父子。

鲜卑人拓跋珪打败后燕,建立北魏帝国时,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去请负有盛名的崔宏前来辅佐,拜其为司空。

崔宏,因学识渊博深得拓跋珪的青睐。国号“魏”都是崔宏所拟。后来北魏的官制、礼仪、音乐、法律等制度也都是由他制定的。由于功勋卓著,崔宏获封白马侯。

崔宏死后,其子崔浩继承了白马侯的爵位。和父亲崔宏相比,崔浩的政治能力无疑更胜一筹。

因熟读《易经》,精通天文星象,料事如神,崔浩几乎就是拓跋魏的诸葛亮,无论政治、军事都极具战略眼光。他历经三朝,执掌了两朝的枢机,官至司徒、封东郡公。堪称北魏最有权势的第一谋臣。

当时范阳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东柳氏等世家大族,都争相和清河崔氏联姻。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荣之后往往就是巨大的危机。

习惯了皇帝信任和顺从的崔浩,开始飘飘然,激进的推动诸多改革,却没意识到,这已经触及到了鲜卑贵族的利益。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在拓跋焘命他修《国书》时,他毫无避讳,把大量鲜卑先祖的丑闻都写得清清楚楚。经有心之人太挑拨,性情暴躁的拓跋焘勃然大怒。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下令将崔浩和他手下的史官全部处死,崔浩灭族。崔家的姻亲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也都被灭族。

显赫已久的清河崔氏,短暂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后来,北魏孝文帝元宏推行汉化改革,崔氏子弟崔光和崔亮两兄弟依靠家学渊源再次入朝为官,期间频繁与和其他氏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这支北方落魄士族逐渐恢复往日荣光。

自魏晋以来,朝廷选取人才的最主要渠道就是门阀世家。李唐的统治者也是靠着这样的门阀势力——关陇世家在争锋天下中获胜。

所以,从龙有功的关陇世家成了唐初政治集团的为核心。为了打破“尊世胄,卑寒士”的观念,同时也为抬升皇族的门第。李世民对“五姓七望”中的其他6家,一边拉拢,一边又大力打压。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门第崔氏。

贞观十二年春天,李世民就命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高士廉编纂《氏族志》。一开始的高士廉没能领会到李世民的真意,初版中,老老实实把崔氏定为“第一等”,赫然处于皇族陇西李氏之上。

结果可想而知,李世民大动肝火,挨了一顿臭骂后,高士廉也开窍了。于是把李世民所在的“陇西李氏”定为第一等,把清河崔氏等几个大族都定为“第三等”。

以现有官员爵位等级为标准,而非血缘家世为标准的家族评级《氏族志》颁布后,山东、江南的士族门阀遭遇重创。

但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唐代,即便面对来自统治阶级的高压,清河崔氏依旧涌现出了一批如崔慎由、崔元综、崔龟……的杰出代表。在唐朝清河崔氏共有十二人官至宰相。

不过到了晚唐时期,随着黄巢和朱温等人对世族子弟的残杀,绵延数百年的门阀政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清河崔也不复往日辉煌了。

进入宋代后,在平民科举大盛的浪潮下,盛衰兴亡700年的清河崔氏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当中。

#历史有知识##头条历史##历史##清河崔氏为什么被灭族##南北朝#

“杜甫在遇上李白以前,身上看不到受道教影响的痕迹。 他到王屋山、东蒙山求仙访道,主要是因为李白。李白是他的兄长,他对李白又很佩服,可能被李白说得晕乎乎的,就一起去访道了。 杜甫中年偶尔也有一些诗涉及道教或者佛教,但那都是在宴席宾客上,是一种逢场作戏,或者是说随大流。”

这段故事收录在华师大教授戴建业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里,之前杜甫在我脑海里的形象并不饱满,而且杜甫和李白之间的关联性也仅仅停留在是伟大的盛唐诗人。当戴老师介绍了杜甫和道教佛教的故事之后,我对杜甫那个时期的诗句理解起来就更生动了。

根据戴老师的研究,他觉得杜甫既不信佛,也不信道。 杜甫所在的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信仰也很自由的时代,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特别自信,对什么文化都不排斥,所以人们想相信哪种思想,想信仰哪种宗教,都不会受的遏制。

李白选择了道教,人们把道教和他诗词的意境结合起来,称他为诗仙;

王维是忠实的佛教徒,根据他的诗词,人们称他为诗佛;

杜甫是个典型的儒生,读圣贤书,于是结合他的诗句,人们称他为诗圣。

假如我在初中时,戴老师这样给我解释诗仙、诗佛、诗圣等等,我肯定终身难忘。所以说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一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老师,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戴老师又说:“杜甫的思想,是很正统的儒家观念。儒家的伦理观念,一直是杜甫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杜甫的儒生特质直接体现在他的诗句中,读者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看懂杜甫的《壮游》了。

同时,戴老师也说,从杜甫身上可以看出中国的整个思想体系发生的巨大变化。 唐朝是一种混合型的意识形态,并没有把儒家思想定为一尊。

读戴建业教授的《戴老师魔性诗词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假如你是学生,你可以从学术角度历史角度;假如你已经毕业踏入职场,那么你可以从诗词的审美角度品味;假如你还是孩子,或者准备和孩子一起品读的父母,那么这本书能让你的孩子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体的语文水平。

希望你会喜欢这本书,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让我们一起品味盛唐诗词之美。

他是才貌双全的诗人,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他是17岁名动京都的少年天才,可20岁考状元时却走了公主的后门,这是为什么呢?他出生在公元701年,由于母亲是虔诚的佛教 徒,所以受家族影响,取字摩诘,山西太原人。他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儿童,能写文章、作诗、书法、音乐、绘画,多维度发展,人还长的很帅。不幸的是九岁时父亲去世,15岁就踏上进京求仕的征 途,17岁就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名声大噪。这时的他年少风 流,会作诗、会写曲,还会弹琵琶,京都里的贵人都喜欢和他交往,唐玄宗的四弟岐王就特别看重他。到了他19岁时就打算参加京兆府的考试来博取一个功名。可唐朝的科举制度不像宋朝那样的清明,考试是有达官贵人举荐考生的潜 规则的。他听说这届考试的状元已经内定了,说是公主把第 一名给了张九皋,就因为张九皋是名相张九龄的弟弟,他觉得十分泄气。他愤愤不平啊,觉得张九皋怎么就能得状元呢,凭什么呀,他跑去找岐王为他说情。岐王沉吟半天,十分为难。蕞后对他说:“公主的心意已定,不便与她相争。这样吧,你听我的,你回去先抄录十首写得蕞好的诗歌,另外用琵琶再谱一阕哀怨的抒情曲,五天以后再回来找我。”五天之后他又去见了岐王,岐王说把他打扮成乐工的模样,混在艺人之中,带着他进宫去见了公主。岐王带着一批乐师歌伶到了公主府第,客人们到齐了就开席。乐工们依次而上,公主一眼就发现了其中有位乐师面貌白xi,文质彬彬,又年轻又英俊,气质与一般伶工大不相同。公主指着那乐工,转身问岐王:“这是何许人?”“ 一个琴师。”“噢,弹一曲来听听。”于是他轻轻拔弄着琵琶,弦 上流出哀切动人的乐章,大家听了都为之动容。“快告诉我,这是什么新曲?〞公主级有兴趣地问道。他恭谨地回答:“这是我作的新曲 《郁轮袍》。”岐王赶紧在旁边加上一句:“这位青年不但弹得一手好琴,而且诗词都写得很好。”公主更有兴趣了:“你可带来自己作的诗文?”他立刻把原先准备好的诗卷呈了上去。公主看了几遍,拾起头来,脸上充满了惊喜的表情:“这些都是我平日蕞爱读的诗文,我一直以为是古人的佳作,想不到是你写的。”兴奋异常的公主立刻命令宫女伺候他换掉乐工的衣服,重新更 衣,坐在公主身旁。他风 流蕴藉,文采不凡,光芒震慑了全场。公主说:“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应该参加应试。”岐王乘机说外面都传公主已经把第 一给了张九皋,公主笑笑:“那不过是旁人拜托的罢了。”他连忙站了起来,向公主辞谢。果然在开元七年(7),20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被列为第 一名。他就是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外,在唐朝诗风鼎盛时期,蕞负盛名的田园派诗人代表——诗佛王维。相传王维中了状元后,出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的教习工作。一时间关于他跟公主的绯闻满天飞,有人说他被公主包 养了,是公主的男宠,也有人说他是靠公主走后门才考中状元。京城的人没事儿就爱聊他和公主的八卦,弄得他烦不胜烦。像王维这样年少有为的有志青年自然少不了有人嫉妒。任团长不到半年,他就被人举报因为手下的员工私自舞黄狮而被贬到山东济州做司仓参军,也就是粮仓管 理员。当时喜欢聊八卦的人说,他犯的错并不算大,之所以被贬到基层,是因为擅自娶了老婆,得罪了钦慕他的玉真公主。还有人说,玉真公主后来又看上了李白,所以李白和王维两人一辈子都没什么交集。真 相是啥?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王维在济州做了四年的基层工作。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当时他还很年轻,不少人想再给他介绍对象都被拒绝了。后来他30年孤居一室没有再娶,这便是许多人认为他深情的原因。但是才华横溢的王维却没有为妻子写过诗,也许是至情无语,大爱无声。他这一生年少成名,风光无限,可是后半生却蹉跎混沌,中年丧妻,老来无子,又经历过安史之乱。在巨大的人生落差面前,他早已看淡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心的宁静。761年7月,完成了几封给亲友的告别信后安然离世,享年60岁。关注我,@木冉读书分享 带你阅读书中有趣的故事,探讨他人有趣的观点,了解精彩的人生。#真知新坐标# #我要上 头条# #历史# #头条历史#

#台青黄河游记# 【“济南名士多” 杜甫的诗句原来出自这里!#台湾青年打卡五龙潭#】6月13日上午,台青们来到五龙潭,在园内,杜甫“迷妹”台青信愔找到了古历亭旧址,非常雀跃,据介绍,当年杜甫可是在这里创作了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里也是当时宴请宾客的场所,宴会上,杜甫写了一首诗送给李邕,他含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所谓的“济南名士”就是以李邕为首的这一桌人,虽然那一次宴饮李邕没有留下回应诗篇,但杜甫这句诗后来却成为了济南城市的文化名片。

五龙潭也叫乌龙潭、龙居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区五龙谭公园内,是四大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梦回黄河##两岸文化寻宝#

冬至好梦

文/吕振起

感恩冬至

把夜拉得最长

为了给世人更多的好梦

任何你想要的

尽可以祈求于梦境

哪怕瞬间的浪漫

也足以慰藉疲惫的心灵

其实

现实有时如梦

梦又何尝不是美妙的人生

祝君冬至好运

一生好梦

作者简介:吕振起,河北省武邑县小学教师。曾有诗歌在微头条“妙笔生花”大赛和今日头条“无条件写作生机大会”获奖,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有抗疫诗歌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选录收藏。我的宣言是,俯首做人,昂首作诗。

下午课堂上一件事,让我有深深的挫败感。学生不学时我们能怎样做?学生学习的动力究竟在哪里!

教学杜甫的《春望》,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并不难理解诗意。但落实到具体句子的赏析,学生并不是那么容易。我分句分角度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忧国情怀。自以为讲得很清楚透彻,当我打算提问检测时,却发现一个平时成绩还算不错的女生站起来沉默不语,走近一看,不要说理解了,书上一点笔记都没有!而且,最让我气恼的是人家没有一点不好意思。而我,更是拿人家一点办法没有,只能自己生气!

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让每个学生兴致勃勃!而人家不学时,老师也是很难有有效办法的,打罚想都不用想;人家这时不会,复习不会,考试不会,也没什么大不了!估计老师家长难受的程度都比他们多。

教育学告诉我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晚自习上课,我又对此事做了分析,告诉学生老师家长的希望,期望他们为自己未来着想,也诉求自己的苦恼,看学生表情,可能当时会打动学生,而以后呢,我没有信心。一时兴起易,持之以恒难!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学生学习,仿佛只是教师的考量标准,对学生约束力在哪里?有兴趣爱学习自然大家都高兴;不学习,学不好,除了老师在意家长焦虑对学生暂时有什么关系?君不见,以前“不让你上学”是家长老师吓唬学生的法宝,现在呢,“我不上学了”倒成了学生威胁家长老师的利刃!!不能留级,不能辍学,制约了谁?保障了谁?好像都不是我们能考虑和解决的。

激发兴趣,动之以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才疏学浅,只能去不断学习,以期有所改善吧!#每天100字记录生活# #教学随想# 附上本节课知识点板书,以做纪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