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6-21 06:52:21

相关推荐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4)游泳

1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如何预防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向您详细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检查项目有哪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

(一)常规检查

1.卡他期

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2.化脓期

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辨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X线检查,乳突气房由于黏膜充血、水肿、积脓,呈云雾状模糊,但无骨质破坏现象。

3.穿孔期

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X线片或CT示乳突气房模糊,气房间隔不清或消失,呈现骨质融合破坏。

4.恢复期

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二)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鼓膜穿孔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之鼓膜有闪烁搏动之亮点,或见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破溃,形成大穿孔。

(2)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3)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

(4)细菌学检查:鼓膜穿孔后可取脓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5)x线和CT检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后乳突多可受累,x线乳突平片和CT可见气房模糊,呈云雾状,无骨质破坏。

(三)中医诊断

1.风热上壅

证候:病初起,耳内疼痛,胀闷闭塞感,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并见周身不适,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①辨证:本证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以耳内疼痛胀闭,鼓膜潮红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风热邪毒与气血搏结于耳窍,致脉络痹阻,功能失司,故耳内疼痛,胀闷闭塞,听力减退。气血壅滞,故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全身所见为风热表证。

2.肝胆火热

证候:耳内剧痛,如钻如刺,鼓膜红肿外突,或已芽溃溢脓。全身并见发热,面部潮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渴欲饮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①辨证:以耳内剧痛,鼓膜红肿外突及穿溃溢脓为辨证要点。当鼓膜穿溃溢脓后,耳痛可迅速减轻。

②病机:火热邪毒炽盛,灼腐肌膜酿脓,故耳内剧痛,鼓膜红肿。脓液蓄积于耳窍内,则鼓膜外突。热盛膜腐穿溃,则见脓液溢至外耳道。全身症状均由肝胆火热所致。

3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你知道化脓性中耳炎吗?生活中应该很多人对于这种症状都很陌生,今天就为您来讲解一下什么是化脓性中耳炎,它都有些什么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表现:

初期症状:在化脓性中耳炎初期,患者有显著的耳部跳痛、发热、耳闷感觉。疼痛感可放射至颈部。由于咽鼓管粘膜肿胀而管腔封闭,故有耳闷感觉,但听力没有明显下降。

化脓期症状:常在患者受感染后12至24小时,中耳腔开始有脓液形成。此时耳内疼痛剧增,并有发烧畏寒症状;儿童患者会发高烧,出现呕吐、抽搐、腹泻和脑膜刺激等重症,听力明显下降,伴有耳鸣;内耳检查可见耳鼓膜全部呈红色,变厚而且向外膨出,正常辨认标志已无法分辨;乳突部压痛明显,儿童患者乳突部有肿胀,音叉检查呈传导性耳聋症状。

穿孔期症状:由于受到中耳腔内不断增多脓液的压迫和病菌侵害,耳鼓膜会发生局部坏死和穿孔,脓液从穿孔处外溢,中耳腔内压骤减;若脓液引流顺畅,患者会感到耳痛顿时缓解,退烧,听力好转;耳内检查可见穿孔的耳鼓膜,穿孔是大小不同的,较小的穿孔因脓液溢出而可见搏动性反光,溢出的脓液起初黏稠还带有血丝,逐渐变为全脓液。

上面三期的症状便是给您介绍的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通过这些介绍您是不是对于化脓性中耳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中耳炎吃什么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中耳炎吃什么药?外耳道分泌物指外耳道积聚或流出的液体,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有油状、浆液性、血性、水性及脓性之分。

外耳道内如果经常有淡黄色或棕褐色黏稠油状物,稍有异味,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多的缘故,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油耳,常有家族性。对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过多的刺激,预防感染,定期到医院检查,避免耵聍栓塞就可以了。

如果流出来的液体是浆液性,一般无异味,外耳的皮肤上又伴有红斑丘疹或水疱,有时液体流到哪里,哪里的皮肤就会出现红斑或水疱,且易反复发作,这种情况大多是外耳道湿疹。

如果流出来的是血性液体,可能是由于儿童用手指挖耳所致,或是异物刺伤等。另外还有大疱性鼓膜炎、部分中耳炎、乳突状瘤、颈静脉球体瘤或中耳恶性肿瘤的可能,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寻找原因。

如果头部受了外伤,或者小儿从床上跌下,发现耳道内有清亮的液体流出,说明颅底有了骨折。这种清亮的水性液体是脑脊液或称脑脊液耳漏,需急诊去医院行CT等检查。

如果流出的液体是脓性,一般有臭味,而外耳道又没有疖肿的话,则液体大多来自中耳,常见于化脓性中耳炎。这些小患者往往还有耳痛、耳闭塞、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还有的有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最好做鼓膜修补术。如因冬种原因而无法做此手术者,可常服补中益气九以补气固卫,预防感冒和急性发作。

2、如患感冒、伤风、咳嗽、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要积极治疗。

3、平时擤鼻时不能用力。

4、注意防止水液侵入耳中,忠时禁止游泳、潜水、同时洗澡尤其是沫洛、理发、雨中行走时也委特别注意,保护外耳道。婴儿要注意防止其眼泪、异涕、,水等流入开朵里。

5、对婴儿要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即授乳时将婴儿取头高位投乳,切忌横位授乳。

6、注意加强营养。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不立温度过高。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食疗方

1、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200克,熟地15克,生地15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人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15克,圆肉20克,枸杞20克,粳米100克,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每日2次。

3、熟地海参汤:熟地30克,海参60克,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本病较常见,好发于儿童。那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引起?是怎么回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鼓膜充血、穿孔为特点。若治疗及时、适当,分泌物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鼓膜穿孔多可自行愈合,听力大多能恢复正常。治疗不当或病情严重者,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各种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比例下降,而金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增加,幼儿则以嗜血流感杆菌更为多见,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也可致之。感染主要通过3种途径:

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

(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为上述传染病的局部表现。此型病变常深达骨质,引起严重的坏死性病变。

(3)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等,均可导致细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

(4)婴幼儿基于其解剖生理特点,咽鼓管短、宽而平直,较成人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如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

2.外耳道鼓膜途径

因鼓膜外伤、鼓膜穿刺、鼓室置管术时,致病菌可由外耳道直接侵入中耳。

3.血行感染

极少见。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的血源性扩散到中耳如麻疹、猩红热、败血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理:

早期中耳黏膜充血、咽鼓管咽口阻塞,鼓室内氧气吸收变为负压。鼓室内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鼓室黏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鼓室内有炎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鼓室内压力随鼓室积脓增多而增加,鼓膜受压而贫血,且因血栓性静脉炎,终致局部坏死溃破,鼓膜穿孔,耳流脓。若治疗得当,局部引流通畅,炎症可逐渐消退,黏膜恢复正常,部分穿孔可自行修复。病变深达骨质之急性坏死型中耳炎可迁延为慢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