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手游摄政天下攻略 摄政王游戏好玩吗

手游摄政天下攻略 摄政王游戏好玩吗

时间:2019-08-19 06:44:46

相关推荐

手游摄政天下攻略 摄政王游戏好玩吗

成周、宗周分别指哪里?

周朝原来的都城镐京在偏远的西部,在灭商之后已经不能适应统治天下的新形势。周武王早已认定洛邑是天赐的福地,所以灭商后就没有把九鼎迁到镐京,而是迁到了洛邑。

周公摄政时,决定在这块“天室”之地兴建新都。新都按照当时的都城规划建设,为四方形,边长九里。城外有郭,边长二十七里。城的四面各有三座城门,一共十二座。城内道路是棋盘式的网格,纵九经,横九纬。新都建造了将近三年,周公把新都命名为“成周”,意思就是成就周室。同时,把镐京改名为“宗周”,意思就是周室的祖先之地。#成周# #周# #西周#

品评沧桑事,闲谈论古今。

欢迎您关注“品史杂谈”。

周公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曾经在武王伐纣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除了有很强的武学才能,还有很强的治国才能。

周公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像什么周公解梦,桃花女破周公。

前面说道周公的才能很全面,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治理国家,制礼乐,推法制,安定藩王。

他两次辅佐武王,武王时常称会识人,会用人。

后来周成王继位,他又辅佐周成王,成为摄政大臣,在天下安定以后,他想快速地恢复被战乱毁掉的土地。

于是为了召集天下贤才,他连一顿安稳的饭都没吃过,有人前来,他就立马迎上去招待,嘴里的饭都没来得及吃下去,或是吃到嘴里又吐出来。

天下有才之人闻之,都纷纷想为周天子效力,一时间,周天子收获了许多有才干的人,国家的元气也很快恢复,为后世之君王解决了的选才问题。

后来人们常用周公吐哺来形容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爱惜贤才的人。

中国历代摄政王

摄政王:指代替或代表年幼,生病的或神志不清或者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一般情况下,摄政王只是当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时的一种称呼。如: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汉朝时王莽摄政。古琉球国王位更替时,中国遣使监国,位同摄政王,英国还制定有专门的摄政法。

历代摄政王

1周公姬旦(前1084-前1030)母太姒,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同母弟。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故称周公,西周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尊为儒学先驱。封于曲阜,留朝执政,长子伯禽就封。武王病死前,留其辅佐成王,前1043年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和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夷反叛。前1039年率师东征,一年后平定叛乱,前1037年灭奄后,大举分封诸侯,营建洛邑,并制作礼乐,典章制度主要创制者,奠定成康之治的基础。次年建侯卫,前1035年营建洛邑,就是现今的洛阳。次年制作礼乐,前1033年还政于成王,后来病死于洛阳。

2王莽(前45-23)字巨君,河北大名人,新朝开国皇帝,王曼次子,王政君之侄。出身大族魏郡王氏,成帝时被王凤举荐担任黄门郎,担任大司马之职。汉哀帝继位后,因事辞职回到封地。哀帝去世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复任为大司马,立汉平帝为帝,进封安汉公。诛杀卫氏家族等政敌,拥立长女王嬿为汉平帝皇后,权势更盛。为了巩固权力,逼死亲子王获,并宣扬自己大义灭亲,还出钱献田赋给贫民,网罗儒生士人。平帝死后,拥立刘婴,自称假皇帝,权力实际等同于皇帝。初始元年王莽直接篡权,建立新朝,建元“始建国”。即位后,仿照周礼制度推行新政,进行土地与币制,官名县名等改革。改革失败后,天下大乱,各地四处起义。绿林军攻破长安,被乱军杀害,享年68岁。

3多尔衮(1612-1650)清太祖第十四子,生母阿巴亥,与多铎为同母兄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1626年封贝勒,1636年因功封和硕睿亲王。1639年降为郡王,1641-1642年在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复立为亲王。1643年皇太极驾崩后,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位。次年率领清军入关,问鼎中原,1645年授皇叔父摄政王,1648年尊为皇父摄政王。1650年12月病死于喀喇城,时年39岁,庙号成宗。

4载沣(1883-1951)字伯涵,号静云,改名载静云,道光帝孙,醇亲王奕譞第五子,光绪帝异母弟。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晚清实权掌握者。1891年袭爵位,1901年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为德国公使在义和团运动中被害赴德国道歉,并拒绝德皇的跪拜要求。回国后得到重用,1907年任军机大臣。次年其子溥仪即位,担任监国摄政王。1909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辛亥起义前期,迫使权臣袁世凯解职,推动预备立宪。辛亥革命爆发后,辞去摄政王职,19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拒绝参与复辟活动,并反对溥仪投靠日本政府。1932年溥仪在日本支持下,在东北建立满洲国,1934年前往满洲国后,不久返回北京。1949年主动迎接解放,并将王府献给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感染风寒病故,享年69岁。

公元1,邓太后卧病,后大赦天下,邓太后驾崩。

邓太后还没有入殓,汉安帝就将邓骘封为上蔡侯。

自从邓太后临朝摄政后,水患灾害长达十年,国外四方异族入侵,国内盗贼纷起。

每当听说民间饥荒,邓太后往往通宵达旦,亲自剪裁膳食撤掉礼乐,用来赈灾。

因为这样,天下重新恢复了安定,获得了丰收的好光景。

汉安帝开始亲政后,尚书陈忠举荐“隐逸”和“直道”的人杜根和成诩世等人,安帝将他们全部任用。

当初邓太后主持政事的时候,杜根任职郎中,他与当时的一位郎官一起上书说:“皇上已经长大,应该亲自主持政事。”

邓太后听了十分愤怒,让人将他们两人装进袋子中,在殿上当场打死,然后用车运出城去。

杜根没被打死,苏醒过来,邓太后命人查看时,他就装死。

三天之后,他的眼睛里都长出了蛆来了,不过好在逃脱了一劫。

杜根之后在宜城山中的一家酒铺当佣工,一直做了十五年之久。

成诩军本来是郡府的官吏,也因为谏言邓太后归还大权而被判罪。

汉安帝征召两人的公车报到,杜根被任命为侍御史,成诩世被任命为尚书郎。

有人问杜根:“从前你遇到灾患,大家都觉得你是义士,你的朋友那么多,为何要让自己去受这种苦呢?”

杜根说:“我躲在隐秘的地方,一旦身份暴露,就会给亲人和朋友带去灾祸,我不愿意这样做。”

用膳以后,一个内侍来向她启奏: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将在申末酉初的时候进宫来见皇太后。小博尔济吉特氏的心中一动,她急于想知道今后如何统一天下,使她的儿子长久为中国之主,也很想知道眼下用兵的情况。还有原来在盛京时,她就知道,到燕京后小福临要重新举行登极大典,算是大清朝在中国的开国皇帝,不再是满洲一个地方的皇帝了,现在这登极大典准备得怎么样:这些都是她十分关心的事。她不是那种庸庸碌碌、不关心朝政的妇女。尽管她不愿意干预朝政,也知道多尔衮决不会允许她干预朝政,但是她要对大事心中明白。这种关心,不仅是为着大清,也为着她的儿子。她还有一个秘密的心思,是想赶快见到多尔衮,当面同他谈几句话。在盛京的时候,以及在路上的时候,她都曾经梦见过多尔衮。有一次她从梦中惊醒,为什么会惊醒呢?那梦已经有点模糊了。总之她怕他,又想见他,而且深深地爱他的英俊、能干,为大清立下了不朽的大功。倘若当年老憨死的时候没有多尔衮辅政,不拥立她儿子福临继承皇位,或者干脆由豪格继承皇位,她今天就不会来到关内,来到燕京,甚至是否还活在人世,都说不定。她没有回答内侍的话,仅仅点了一下头,意思是“知道了”,表情是那么的冷淡和庄严,把内心的激动和温暖的感情掩盖得一丝不露。——《李自成(全5册)》

大儒的作用是:武王死时,成王还年幼,周公旦庇护成王,继承了武王来维系天下,是因为恐怕天下人背叛周王朝。他摄政之后,处理天下政事,好像自己本来就拥有这权力一样,而天下人却并不说他贪心;他杀死了管叔,迁移了殷民使殷都变成了废墟,而天下人却不认为他暴戾;全面控制了天下,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仅姬姓就占据了五十三个,而天下人却不认为他偏袒。教诲开导成王,使成王明晓治国大道,而能沿袭文王、武王的足迹前进。周公把天下和王位归还成王,而天下人没有停止侍奉周朝,然而周公自己也立于臣位向北朝拜。天子这个职位,不可以由年幼的人来承担,不可以由别人代为行事。天子有能力天下人就会归顺他,没有能力天下人就会抛弃他,所以周公旦庇护成王,继承了武王来维系天下,是因为恐怕天下人背叛周王朝。成王行了冠礼,长大成人了,周公把天下和王位返还他,表明他不敢泯灭主上的道义。周公没有天下了,从前拥有天下,现在没有了天下,并不是禅让;成王从前没有天下,现在拥有了天下,并不是篡夺,地位次序的变化应该是这样。所以周公以旁枝的身份来代替君主执政并不算越权,以弟弟的身份诛杀兄长并不算暴虐,君与臣交换位置也不算不顺。凭借天下的和平局面,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事业,表明了旁枝与君主之间的道义,虽然也有一些变化,天下还是安安稳稳地统一着。只有圣人能做到这一点,这就叫做大儒的作用。

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百姓;之所以失去百姓,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百姓的心。获取天下是有方法的,获取民众,就能获取天下;获取民众也有方法,博取百姓的心,就能获取民众;得到民众的心是有方法的,他们想要的就积聚起来给他们,他们嫌恶的就不要强加,如此而已。民众归依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往旷野跑一样。所以帮深池驱赶鱼儿的是水獭,帮丛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把百姓赶到成汤、武王这里来的是夏桀和殷纣。如今天下有喜好仁德的君王,那么各个诸侯都会为他把百姓赶过来。即使不想称王,也不行啊。现今想要称王天下的那些人,就好像生了七年疾病需要求取干了三年的艾草一样,如果平时不积累,一辈子也得不到。如果无意于仁政,那就会终身罹忧受辱,及至陷于死亡。《诗》上说:‘他们怎么能相处得好,只会相互牵扯着溺水。’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周公摄政

周公旦,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文王在世的时候,姬旦就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武王即位后,姬且经常帮助武王处理政务。武王死后,成王姬诵继位。当时成王幼小,还不懂得治国的道理,再加上天下刚刚平定,百废待兴。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了会背叛周朝,于是就代替成王行使国家权力、主持政事。

周公摄政后不久,管叔和蔡叔等人怀疑周公另有所图,到处造谣,说周公欺负年幼的成王,想篡夺王位。周公就对太公望、召公爽说:“我之所以这样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想必大家也能理解。我担心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太王、王季、文王交待。三位先王为天下大业辛劳忧虑了那么久,现在好不容易有点起色,武王又去世了,成王还小,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不得不这样做。”于是继续辅佐成王。

此时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认为有机可乘,就与管叔、蔡叔等人互相勾结,起兵反叛。于是周公旦奉成王的命令,亲自率军东征,讨伐他们。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平定了叛乱。武庚、管叔等人被诛杀,蔡叔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周公封微子启代替武庚做国君祭祀历代商王,封国在宋;收集殷族剩余的民众,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姬封,称他为卫康叔。后来,天上降下福瑞,晋国的国君姬虞得到两苗共生的一穗禾谷,就把它献给成王,成王命人把它送到东部周公的军队驻地,赠给周公。周公很感激,就写下诗歌颂扬天子的圣命。

周公东征,彻底平定武庚与管叔等人的叛乱后,命人写下了《大诰》一文,向众大臣和天下百姓说明东征讨伐叛逆的来龙去脉;写下了《微子之命》,记述了封微子为宋国国君,命他祭祀商王之事;写下《归禾》、《嘉禾》二文,颂扬天子赠送嘉禾(两苗共生的禾谷);写下《康诰》、《酒诰》、《梓材》,记载自己对卫康叔的分封、训诫和教导。成王长大后,能够独立处理国事了,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周公则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武王在世时,曾决定在东部的伊水、洛水一带建个新都。成王即位后,便派召公再去洛邑测量,营建新都,去完成武王的遗愿。周公重新进行占卜,反复察看地形,最后营建成功。于是就把洛邑作为周朝在东方的国都,并把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安放在那里。周公说:“这才是天下的正中央,无论从哪里向朝廷进贡,路程都是相同的!”

在营建洛邑的过程中,周公写下了《诏诰》、《洛诰》两文,记录这一史实。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下令迁徙殷朝遗民,周公则负责向他们宣布成王的命令,并作文告诫殷朝遗民。不久,东方的淮夷不服从周王的命令,举兵反叛,周王便命召公担任太保,周公担任太师,出兵征伐。周公和召公击败淮夷,攻灭奄国,并把奄国国君迁到薄姑一带居住。

周公归政后,担心成王年轻,恐怕他从政荒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无逸》,用来告诫成王。《无逸》的意思是做父母的人,经历长久艰苦的时期才能创业成功,他的孩子骄奢淫逸,忘掉了祖先的困苦,毁败了家业。所以作为晚辈,必须要谨慎行事。

周公摄政期间,天下基本安定,但周朝还缺乏合理有效的官职制度。周公创设一系列的制度,划清百官的职责,制订周王、诸侯、官员、臣民应当享受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礼仪。这样,百官各司其职,百姓和睦相处,上下都遵守相应的规矩,社会稳定下来,经济开始繁荣,天下太平的景象出现了。

《琅琊榜》智商第一的璇玑公主,她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璇玑公主作为智谋卓绝,百年不出其二的顶级权谋家,格局却不大,不具备政治家的风范。

首先,她策划的赤焰案,铲除了祁王和林氏一族,算是报了大仇,但是她的目的却不是执掌大梁,而是要让大梁亡国,甚至教育自己的弟子也要把灭亡大梁为己任。

大梁是中原王朝,在类似于南北朝那个时期,大梁是绝对的大国和正统王朝,而且国力正盛,要让大梁亡国简直就是逆天而行,祸国殃民,民不聊生,这绝非是大政治家的所作所为。那璇玑公主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摆正心态,大争之世,滑国作为小国被灭亡是大势所趋,参考春秋战国的小国案例。现今世界是大渝,大梁,北燕,南楚四足鼎立,这三大国自身根基强大,同时也是不断吞并小国壮大的。

第二,按照之前的做法,联合夏江和谢玉,利用梁帝多疑,诛杀祁王和林燮一族,铲除政敌。

第三,璇玑公主的姐姐是玲珑公主,已经是梁帝妃嫔且生誉王。璇玑公主帮助姐姐在宫中固宠,而且可以自己亲自上阵,媚惑梁帝,也成为梁帝嫔妃。璇玑公主能够让夏江这样心机深沉的人抛弃妻子爱上她,想必也是具有美貌的人。这样璇玑公主既可以是梁帝嫔妃,又可以是夏江的情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参考越贵妃可以让外男司马雷入宫,就知道像悬镜司这样的皇帝贴身机构入宫更是简单无比。

第四,以璇玑公主的绝顶智商,收拾言皇后和越贵妃不要太简单了。所以璇玑和玲珑两人联手独霸后宫。如果璇玑公主自己生孩子,那就扶植自己儿子上位,如果生不了,那就辅佐誉王。可是誉王刻薄寡恩,跟梁帝很像,不好驾驭,所以璇玑公主肯定会和姐姐玲珑公主多生几个,立跟自己贴心的儿子当太子。

第五,等到实力壮大,梁帝也老死或者病死,璇玑公主就成为太后,临朝摄政,执掌天下,如果时势准许,没准可以灭大渝,南楚,北燕,一统天下[加油][加油][加油]。

1457年,朱祁镇杀死于谦。不料,孙太后得知,指着朱祁镇鼻子痛心地骂道:“昏君!天下谁都可以杀于谦,唯独你不可以。”

1449年,瓦剌入侵大明,朱祁镇听信奸宦王振的谗言,亲率五十万精锐大军“御驾亲征”。

朱祁镇以为瓦剌军队不堪一击,但哪知道此时的瓦剌兵强马壮,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倾国而来。

明军此次出军仓促,准备也不充分,朱祁镇一昧地听从太监王振,让军队迂回奔走数日耽误行程,致使明军土木堡一战全军覆没,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获。

朱祁镇被俘以后,瓦剌便写信给大明,想用朱祁镇来换取土地,收到瓦剌的勒索信后,为避免朝堂陷入混乱,孙太后下旨让朱祁钰开始摄政监国。

此时瓦剌开始进逼京师,由于主力在土木堡之中损失殆尽,朝中便有了南迁的声音,于谦据理力争,这才让孙太后和朱祁钰下定决心坚守,保卫北京,并将此重任交付给了于谦。

于谦率先士卒亲自督战,明军奋勇杀敌,明军大获全胜,并将瓦刺又再次赶到漠北,不敢再犯。

不久之后,又在于谦等大臣的强烈建议下,朱祁钰被迫从瓦剌迎回朱祁镇。但朱祁镇回到京师之后,就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

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和内侍曹吉祥勾结秘议,策划乘机迎立朱祁镇复位。朱祁镇再次登基之后,拥有拥立之功的徐有贞等人开始诬陷于谦,说于谦要谋反,应该杀了于谦。虽说刚开始朱祁镇有些犹豫,毕竟在保卫北京中于谦立了大功,担心杀了于谦,会失去人心。

徐有贞如果不杀于谦,恐怕复辟师出无名。重新当上皇上的朱祁镇害怕再次失去皇位,于是于谦下旨将于谦处死。

朱祁镇其实也知于谦是忠臣,但权衡朝廷当时期局,拥立他众大臣的压力,他也只杀死于谦!

如果不杀于谦,他这个皇位就名不正不顺了。杀了于谦才能让自己坐稳位置,天下可以没有一个于谦,但天下必须认他这个皇帝

#历史真相官##历史#

#仰韶百年考古百年# 【分陕石的故事】三门峡古称陕州,也是今天考古仰韶文化重要地域。三门峡市内有一公园名陕州公园,该公园建于古陕州城的遗址上#侠科技说#

分陕石,沧桑巨石,是陕西之名由的见证。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年幼,为了维护新建立的政权,方便治理和协调内部关系,以陕州(三门峡古时为陕州)为分界线,把周朝的统治区域划分为东西两大行政区,由周朝的开国重臣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于是二人商定,凿了一根高3.5米的石柱栽于土中,立柱为界。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陕以西者召公主之。自此,陕西、河南泾渭分明。其中这个陕,指的是我们这里的陕州,石柱原立于陕塬(今河南省陕县张汴塬),后移到了陕州北城墙上。

顺便说一下,“召公”音读“邵公”。英文说明中将“召公”错译为“Lord zhao”,应为“Lord shao”。

周召分陕石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而拥天下,是为周。成王幼时,周公与召公辅政,竖石丈余于陕州城外,二公约定,立柱为界,分陕而治。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陕以西者召公主之。后唐武后时曾铭“周召公分陕石”于上。据考证,此石乃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地理分界标识,陕西也因此得名。原物现存于虢国博物馆。

周武王在克商后仅两年便病势沉重,当时周以小邦灭大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这片广袤的土地实行有效的统治,新生的王朝面临着重重困难。此外,王朝也充满了危机。殷商刚灭,但纣王的儿子武庚依旧统治着商朝的遗民,殷商的根基远远没有被摧毁。很多诸侯国对殷商还在感恩戴德。“国有危难,当立长君”,武王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希望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周公。但周公坚辞不受,只以摄政的名义治理天下,于是王位传给了武王的儿子成王。由于成王年幼,周公威望如日中天,于是周公不利成王的谣言四起,连地位仅次于周公的大臣召公也对周公起了疑心。为了稳定住局面,周公先行说服了召公,最终使召公认识到,只有周召二人齐心合力辅佐成王,才能保住周朝的江山。

当时王朝的主要危险来自东方,周公为了使自己能够全力对付王朝的主要威胁,便与召公分陕而治。于是有了上文的“分陕石”。

周召分陕后,周公全力应对东方严峻的局面。很快,周武王派去监视殷商遗民的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此三人均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便与被监视对象纣王的儿子武庚联合起来造反,史称“三监之乱”。一时间反叛势力波及大小方国数十余,新生的王朝岌岌可危。周公由于有了召公治理的稳定后方,一心东征,终于在三年之后,平定了叛乱,将自己的亲兄弟杀了两个,废了一个,并将周朝的领土东扩至滨海,南扩至江南。

周召分陕后,召公精心治理陕西之地,当时周朝的首都镐京也位于召公的治理范围。司马迁《史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召公在陕西之地实行仁爱之政,成效十分显著。

召公在周公全力东征时,能守住关中富庶之地,建立稳固的经济后方,使朝廷正常运转,功不可没。没有召公的鼎力支持,周公平定东方之乱的战绩也是不可能的。

事实证明,分陕而治的方略是正确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