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赋序是什么意思

赋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3-29 17:03:38

相关推荐

赋序是什么意思

“赋序”,顾名思义,是指辞赋作品的序言,但古今学者在赋序的具体认定标准上众说纷纭,存在较大争议。赋序的起源时间问题和赋序概念界定问题关联程度较深,赋序概念界定上的争议使得赋序的起源时间难以确定。

赋序是什么意思

“赋序”,顾名思义,是指辞赋作品的序言。但古今学者在赋序的具体认定标准上众说纷纭,存在较大争议。赋序的起源时间问题和赋序概念界定问题关联程度较深,赋序概念界定上的争议使得赋序的起源时间难以确定。对赋序进行研究应首先对上述两个问题加以讨论。

赋序的概念与起源

一 、赋序的概念

目前对赋序概念界定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赋序的作者问题,许多辞赋的序言并非赋家所作,但因多种原因被置于辞赋作品前。这种文字是否属于赋序,争论较大。二是赋序所处位置的问题,即赋文内部有创设情境的内容,学界对于这部分内容是不是赋序也存在争议。

1. 赋序的作者

许多文学总集、别集所收录的赋序有些是赋家在创作辞赋时自己所作的(即“自序”),有些则出自他人之手(即“他序”)。自序毫无疑问应认定为赋序,但他序能否被认定为赋序则存在较大争议。

第一种,后人摘录史学著作中的介绍性文字置于赋文前,作为序言。例如宋代王观国就指出《文选》中收录的贾谊《鵩鸟赋》、祢衡《鹦鹉赋》等七篇赋作前面的序言,实际上是史书中的文字。

清代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认为《文选》中收录的《甘泉赋序》《长门赋序》《羽猎赋序》《长杨赋序》《鵩鸟赋序》的作者并非赋家本人,而是后人为了说明赋的创作缘由从史书中抄录下来的,“非序也”。美国汉学家康达维也认为萧统在处理赋作时,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未能区分出赋家的自序。

考虑他序是否属于赋序时,除了要关注现存序言与正文的关系外,还应考虑赋家创作时的本意,即赋家在写作辞赋作品时有没有考虑过创作序言。

摘录史书内容为序和摘录、改写赋家其他文章内容为序均不符合赋家的创作意图,不能将其认定为赋序,视为赋作的一部分。更不能将后人补作的序言与赋家的赋文混为一篇文章。上述四种情况中只有最后一种是符合赋家本意的,应将其视作赋序

2. 赋序的位置

部分赋作的正文开端会中有创造情境的文字,主要表现形式是虚构的主客或君臣对话,目的是为下文做好铺垫。古今学界对于这种文字是否属于赋序存在很大争议。例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及《登徒子好色赋》被《文选》收录时,序作为一种文体是具有一定依附性的,需要依靠文章、诗词、辞赋等文体才能成立,但其仍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与被依赖的文体混为一谈。

从这一角度看,将“内序”视为序体是不恰当的,一部分文字既是序言又是正文会造成文体认识上的混乱。所以不应将“内序”视为赋序,独立于赋文之外的外序则应被认定为赋序。

二 赋序的起源

对于赋序产生于何时有较大争议,有起源于先秦、起源于西汉、起源于东汉等多种观点。

1,起源于先秦说

清代学者陈本礼认为先秦时期屈原所作的《离骚》是有序的。陈本礼认为他所认定的“序言”说明了《离骚》的创作缘由。

但细读《离骚》文本后可以发现,《离骚》开篇一直到“岂余心之可惩”,均为作者对自身生平经历的回顾,追述了家庭辉煌的历史,回忆自己不断提高能力的过程,还有与邪恶政敌、环境对抗的经历及失败后的感受。陈本礼在中间强行划分出一段序言,就将这部分文章的脉络打破了,使其变得支离破碎。

由此可见,陈本礼在《离骚》中划分序言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所谓该序为汉人赋序的源头的说法更是不能成立。

古今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宋玉的赋作中存在赋序,上文已经提及,《文选》收录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后在其题目下标注“并序”二字的做法,在宋代和以后的学者间引发了很大争议。

从体式和功能方面进行考察,《文选》所认定的三篇“赋序”应属于内序。首先,从体式的角度看,三篇“序”均使用了问答结构。《高唐赋》与《神女赋》开端是宋玉与楚襄王之间的对话,《登徒子好色赋》则为登徒子、楚王、宋玉、章华大夫四人间的对话。其次,从三篇“序”的功能来看,它们主要是在设置对话情境,以引发后文,是赋作不能分割的一部分,不具有相对独立的能力。

2. 起源于西汉说

西汉赋作他序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总集编纂者节录史家文字为序另一种为他人记录或题写的相关文字,被总集编纂者摘录后变为序言。正如本章上节所言,上面的这两种类型的他序违背了作者创作时的意图,不能视作赋序。

史书中的文字是史家出于记录赋家生平经历等目的而作的,这些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赋作,但其并非赋的一部分,将其节录下来变为赋的序言是不合适的。皇帝身边的文臣所记录的文字性质与史家文字类似,主要目的是记录创作时的场景。后人所加的文字相较于史家记载,可信度较低,其记载未必真实,将其视为赋序也不妥当。

吴云、李春台认定的这段文字讲述的是初夏时节的一天,太阳西斜之时一只鵩鸟飞入了贾谊的房间,在其座位的一角停留。

贾谊翻书占卜此事的吉凶,占卜之书认为此乃大凶之兆,主人有逝世之灾。贾谊因此向鵩鸟接连发问,询问自己死后将去往何处,有什么样的灾祸,距离死亡还有多长时间等等。鵩鸟自然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于是贾谊便根据鵩鸟的形态进行猜想,代鵩鸟回答。对于这段文字所涉事件,古今许多学者认为是真实的。

国赋序研究

赋序在三国时期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一时期创作赋序的赋家数量与东汉基本持平,但赋序的创作数量大幅增长。据笔者统计,东汉时期有 13 位赋家创作了20 篇赋序,而三国时期则有 19 位赋家创作了 61 篇赋序。现存三国赋序数量约为东汉时期的 3 倍,赋序在三国时期迎来了自己的快速发展期。

三国时期赋序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辞赋文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当时赋家的大力创作。建安文坛的两位领袖曹丕、曹植积极创作赋序,正始时期知名作家阮籍现存半数赋作写有序言,嵇康的名作《琴赋》亦有赋序,三国名家的大力创作使得赋序逐渐受到文士的注意,赋序创作日渐兴盛。

一、三国赋序总

1. 三国赋序的主要内容

三国时期许多赋家创作了反映自己精神状态、政治态度和描写日常事物、活动的赋作。这些内容在赋序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的许多赋序都体现着“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在赋序中的展现多为作家高昂的精神状态、政治理想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鹖鸡赋序》云:“鹖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

这篇赋作的正文已经散佚了,但通过赋序可以感知到作者对鹖鸡渴望胜利、不惧死亡品质的赞赏,对鹖鸡的赞扬也体现着赋家自身昂扬的斗志。

再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武军赋》和《神武赋》的序言中都描写了战争中的征战场景,和赋文一起表达出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急切渴望。《武军赋》创作于随袁绍征讨公孙瓒时,在赋序中陈琳盛赞袁绍的成就.

《神武赋序》描写的是曹操东征乌丸的盛大场面,序言对曹操的征伐大业进行了热情赞美。两篇赋序都表现出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

进入正始时期后,随着政治斗争日渐残酷,一些赋家开始在赋文中抒发自己的苦闷心情,赋序也受到了影响,但从整个三国赋序情况看,此类赋序属于少数。

2. 三国赋序的文体特点与艺术成就

从文体的角度看,三国时期的赋序大多篇幅短小、言语精练。例如曹丕的《浮淮赋序》,全文不足百字,便将此次出征的原因、沿途所见、军队士气等方面的内容写得清清楚楚,堪称是一篇简洁明快的小散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