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粮食丰天下安 河南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打实”

粮食丰天下安 河南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打实”

时间:2021-06-25 07:48:57

相关推荐

粮食丰天下安 河南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打实”

民以食为天,粮以安为先。与粮食有着不解之缘的河南,在中国的版图上,最引以为傲的称谓,恐怕要数“中原粮仓”。来看一组数据,截至末,河南粮食总产量1154.46亿斤,居全国首位,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除了养活全省1亿人口和为粮食加工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需求外,每年还向国家贡献200亿斤以上的商品粮及其制成品。

人口众多、农业体量巨大的河南,其实也是中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压舱石”,河南未曾有丝毫懈怠,不敢麻痹大意。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现如今,河南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为抓手,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质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中原特色粮食生产发展之路。“十二五”时期,河南实打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当之无愧地扛起保粮重担,齐心协力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着力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怎样实现连年增等难题。

如何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难题?

推行土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茧而出

吴强,“80后”棒小伙儿,身板儿结结实实,地里农活儿的一副“好把式”。大学毕业后,他和妻子放弃城里的工作机会,选择回老家民权县王桥镇当起了农民。“农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闲置了不少土地,如果把耕地盘活,集约化种植,市场化销售,一年下来收入一二十万,不比在城市工作差。”毕业于西安某高校的妻子冯淑琪支持丈夫的抉择。

夫妻二人先后筹资70多万元,以每亩一千元的价格流转了村里500亩土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机械化劳作,只种小麦和玉米。“大田作物相对于其它经济作物风险小,不会赔钱。就拿玉米来说,用收割机收,几个来回就是3000多斤,出来都是玉米粒,玉米秸秆直接打碎入地,省事哩很。”

轻点鼠标,客商找上门。“互联网+”方兴未艾,吴刚也动起了网上销售的脑筋。上个月,玉米棒子刚刚蜡黄,山东一家奶牛场就在网上以每斤9毛5分的价格,预订了吴刚300亩的玉米,棒子秸秆一块收,地里干净利落。

这几年来,像吴刚这样的新型农民、种粮大户如雨后春笋,活跃在中原大地上。仅,河南省就培育5.5万名像吴刚这样的新型农民。

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河南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培育对象,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宗旨,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方案规定,培育内容涵盖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包括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同时,突出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为培育对象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创业发展条件。

“新型农民需要鼓励,更应该培育,农民缺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真正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省农业厅科教处一位负责人说。

粮食持续增长,如何再接再厉突破瓶颈?

科学种粮,“国家粮丰工程”成农业科技明星工程

800亿斤、900亿斤、1000亿斤、1100亿斤,从起,河南粮食总产量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保持“十一连增”的良好态势。如何不断突破粮食增长“瓶颈”,背后的科技因素功不可没。

时间回溯到本世纪初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下滑,一度跌至4.3亿吨,库存更是达到18%的安全底线,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家有长子,国有大臣。河南毅然决然地挑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梁。由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四家单位联合组织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即“国家粮丰工程”)河南课题组应运而生,政产学通力合作,38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协同攻关,在粮食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是让一组数据来说话吧:

截至,“国家粮丰工程”项目区累计播种面积1.77亿亩,占全省两熟播种面积(12.0亿亩)的14.7%,累计生产粮食8304万吨,占全省两熟总产(45121万吨)的18.4%,项目区用占全省14%的播种面积收获了占全省18%的粮食产量;

十年来,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1284.7万吨,用占全省12.3%的粮食播种面积获得了占全省17.3%的粮食增量;

项目区小麦平均单产比全省提高20.2%,玉米单产比全省提高34.5%,带动河南十年间小麦单产、总产分别增长25.5%、41.1%,玉米单产、总产分别增长29.8%、66.4%。

目前,在豫北灌溉区、豫中补灌区和豫南雨养区,分别建成了万亩核心区、100万亩技术示范区和1000万亩技术辐射区,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生态区、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三个区域一年两熟、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500公斤以上、1200公斤以上和1000公斤以上。

“通过‘粮丰工程’的实施,支撑了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1/10的粮食,这就是对‘粮丰工程’河南课题组所取得的成果最科学、最权威的评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给出肯定。

“新常态下,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农业保障,就需要不断完善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思路,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要通过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围绕粮食生产和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大力加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河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定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给河南带来了出产量、出效益、出成果、出人才的多重收益。

曾几何时,“吃了么”成为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现如今,这一问候语也许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改变的是人们潜意识里对粮食稀缺的那份记忆,不变的是河南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沉甸甸承诺。

展望“十三五”,河南发布《关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规划到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柱力量。敢于担当、务实进取,中原儿女必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做出新贡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