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安徽亳州: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安徽亳州: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3-05-24 08:51:29

相关推荐

安徽亳州: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亳州篇】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腹地,国土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600万,耕地749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享誉中外的“中华药都”和“白酒之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优势特色资源,用工业理念提升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百亿斤粮仓、千亿元现代中药基地、八百亿元白酒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粮食总产462万吨,农业总产值22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9元,分别较增长了44.4%、35.8%和99.3%。

农产品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坚持“市场带基地、企业建基地、合作组织连基地”,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市场化经营之路,快速推进粮食、药材、蔬菜、畜牧等优势产业发展,全面建设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通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玉米振兴计划”,粮食生产连创佳绩。小麦单产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涡阳县、蒙城县相继实现了“小麦亩产千斤县”。全市629万亩小麦在大灾之年平均单产、总产实现了“双增”,分别比去年增加1.2%、1.5%,小麦优质率达到92%,成为继以来的第8个夏粮丰收年。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迅速,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达20万亩,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达到5万亩。蔬菜产业不断壮大,蔬菜播种面积17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0万亩,谯城区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蒙城县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标准化蔬菜示范县,涡阳县建设了30万亩皖麦38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和30万亩皖麦38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推进,全市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14403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涌现出利辛保丰养鸡场年出栏能力100万只肉鸡、利辛金康元肉鸡养殖小区年出栏能力120万只肉鸡等一批大型规模养殖企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129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0家,市级171家。其中: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47家,超5亿元企业7家,超10亿元企业1家。龙头组织建设原料生产基地675万亩,带动农户74万户,户均增收2300元。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形成了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及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饮片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园被农业部评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吸引了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广州康美药业、广州白云山、吉林修正药业等数十家全国知名的中药企业落户亳州。围绕粮食等资源,涌现出大杨面粉加工区、义门工业区、蒙城工业园区、利辛食品加工园区、亳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安徽良夫集团、安徽占元集团被农业部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亳州工业园区、大杨面粉加工区分别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全国优质小麦加工示范基地。总投资10.8亿元的“雨润(蒙城)食品工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产业的集聚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了平台,又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化发展水平。全市有市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6家,有7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研发中心,83家企业通过计量认证,111家企业通过ISO、HACCP、GAP、GM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0家企业获得“三品”认证。,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14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重由0.4∶1提高到0.92∶1。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突出,全市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58个,中国驰名商标“古井贡”、“高炉家”酒享誉海内外,“五洲”牌系列休闲牛肉获得“安徽名牌产品”、“全国免检产品”称号,“东昕”、“恒盛”肉制品、“良夫”、“瑞福祥”等面粉产品畅销全国。涡阳义门苔干、亳州白芍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十二五”期间,亳州市将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工程,倾力打造“百亿斤粮仓、百万亩药材、百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四百工程,到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

【谯城篇】做强特色产业

谯城区是闻名中外的“中华药都”、“白酒之乡”,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区)、国家优质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近年来,谯城区围绕中药材、蔬菜、优质粮等特色优势产业,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农业总产值51.6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78.2亿元,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52∶1,农民人均纯收入5122元。

药业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基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个基地”:一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栽培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71万亩,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二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全区现有已通过GMP认证的中药材加工企业69家,中药材饮片加工产量22万吨,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三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物流基地,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上市品种2000多个,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全区还有8个地产中药材交易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便捷的产销服务。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园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集聚中药材加工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9家。位于十八里镇的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以药为主的省级农业开发区,第一期工程由8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万亩,一个集药材种植、良种繁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闪耀在皖西北大地上。

蔬菜产业异军突起。2002年谯城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并连续四年评为安徽省蔬菜生产十强县(区)。全区蔬菜面积70万亩,农业“三品”认证89个,十河镇大周村被命名为全国蔬菜“一村一品”专业村,生产的“天意”牌蔬菜打入武汉蔬菜市场,畅销大中型超市。今年又实施了安徽绿色食品十强县(区)、国家大宗蔬菜示范区、全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安徽省蔬菜信息预警站、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农业部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等建设项目,打造更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工程。

粮食加工产业蓬勃发展。良夫、占元、珠东等13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发展,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建立起小麦产供销一体化利益联接机制。目前已开发小麦精制面粉、挂面、饼干、方便面、麦胚芽、谷朊粉、食用酒精、等十几种系列产品,小麦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谯城区粮食产业园被命名为安徽省第二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谯城区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药、酒、菜、粮等特色产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奋发努力。

【涡阳篇】做大粮食产业

“十一五”期间,涡阳县围绕粮食产业做“文章”,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5.98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19亿元,粮食总产132.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32元。特别是粮食生产水平连年提升,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称号,建设了30万亩皖麦38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和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集聚资金投入。涡阳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为确保-度小麦单产过千斤的目标,全县整合了在建的现代农业发展、标准粮田建设等9个支农项目资金1.6亿多元,同时,县财政加大配套投入力度,投入近2000万元,集中建设了15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15万亩小麦产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核心示范区,确保了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高效落实。

强化示范创建。在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中,涡阳县认真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即按照县抓万亩片、镇抓千亩方、村抓百亩点、每乡镇抓十个超高产示范户的工作方法,每年建立一定数量的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点和超高产示范户。对各个示范点实行区域、目标、措施、人员、奖惩“五定”,做到方案、组织、措施、布点图、展示牌“五有”,落实技术指导、测土配肥、良种供应、机械播种、追施拔节肥、田间管理“六统一”,发挥了较好的典型示范效果。同时,在示范区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示范区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实现粮食丰收立下大功。

创新服务机制。为破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高产栽培技术难以落实这一制约粮食生产的“瓶颈”问题,涡阳县着力抓好全县1300多名农机手的农机农艺结合培训。同时创新田管植保服务方式,组织成立了“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化经营服务实体,实行资金筹措、农资购买、技术规范、施肥施药“四统一”,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部分家庭无劳力投入从事田管的问题。全县共成立植保服务队210个,配备专业植保人员2100人、植保机械2878台套。

推进产业开发。大力推行订单生产,以涡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和规模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企业与农民直接建立优质小麦产销对接关系,实行订单生产,保证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每年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同时,该县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目前已形成以正宇面粉、顶乐食品为龙头聚集15家面粉加工业的产业集群和相关仓储物流中心,初步走出“公司+基地+农户”的优质小麦产业化经营之路。

【蒙城篇】做优主导产业

蒙城县地处皖北平原,耕地230万亩,人口132万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农业机械化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一招三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收。通过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田土地综合整治、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小麦高产攻关等项目的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作物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为粮食连年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粮食总产达139万吨。午季全县小麦平均亩产503公斤,实现了小麦亩产“千斤县”的目标。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蒙城县是平原地区畜牧养殖大县。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生产已逐步由千家万户的传统养殖发展为适度规模养殖。目前全县已有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场(户)2700多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全年肉蛋奶总产10万吨。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吸引了雨润肉食、金冠面粉、华洋纺织、全森木业、碧莹蔬菜等加工企业陆续落户蒙城。目前全县已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年带动粮油加工60万吨,畜禽肉类加工7万吨,蔬菜加工2万吨,棉花加工1万吨,木材加工30万立方米,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0亿元。30多个种(类)的优质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及省级的名牌农产品认证。

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40家,不但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还将服务延伸到农机、植保作业和土地流转,使得全县农作物机耕、机种、机收作业率达100%,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26万亩,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已建成蒙城县京徽蒙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主要发展生猪养殖、沼气发电和特色瓜菜种植;正在加紧建设雨润集团蒙城农产品(食品)工业园区,主要发展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及农产品物流等;规划建设蒙城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主要发展名、特、优农作物种植、特种水产养殖、农家乐和生态旅游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展现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十二五”期间,蒙城县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农业提升“2345”工程,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

【利辛篇】做活生态农业

利辛县是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人口158万。是全国优质粮棉大县、黄牛养殖大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国家瘦肉型猪和黄淮白山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利辛县委、县政府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思路,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之逐步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领跑”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全县有优秀旅游乡镇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四星级农家乐3个(印象江南,怡心生态饭庄、凤凰山庄),三星级农家乐2个,在建生态园、农家乐4处。全县实现旅游收入2.03亿元。

制定规划,建设园区。利辛县按照打造“和圣(柳下惠)故里,仁义之源,皖北水乡,淮上江南”的旅游发展定位,科学制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以众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如王人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内建成了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印象江南;永兴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建成黑凤溪生态公园;马店孜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也初见雏形。同时全县围绕西淝河综合治理也着重规划了休闲观光农业区,西淝河祥隆生态农庄、阚疃白鹭洲生态公园、怡心生态饭庄、凤凰山庄于初全部建成开放。

广泛宣传,加大投入。县委、县政府把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功能性调整的一个突破口,放到重要位置来抓。每年财政预算中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休闲农业的发展,设立了100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建立和完善了旅游项目库,进行广泛招商,现已达成意向投资3个多亿。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利辛旅游政务网推介旅游资源。并且开展全民钓鱼、品蟹、拱猪、牵羊、斗鸡、赶鸭等娱乐比赛活动,丰富休闲农业内涵。

树立品牌,打造亮点。依托西淝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树立了“淝河鱼”“淝河蟹”“淝河猪”“淝河羊”“淝河鸡”“淝河鸭”等品牌。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景区亮点。目前全县已开发的景点、景区14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生态公园2个。初步形成了观光系列、休闲系列、美食系列、参与体验系列等类型多样、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同时,积极培育一批知名的农业节庆集会活动。全县每年举办各类农业节庆、集会30多次,根据园区生产实际适时举办“采摘节”、“香瓜节”、“葡萄节”、“牡丹节”、“西瓜节”等活动吸引游客。每个乡镇每年重点办1?2次大型节庆集会。通过农业节庆的运作,将休闲农业快速地推向了市场,每年吸引市民达30万人次。目前,全县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6万人,节假日、季节性从业人员达15万人,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休闲农业产业的高达1000多元,休闲农业已实实在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未来几年,利辛县将以水乡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主题大力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力争到全县休闲观光农业总体接待规模达到80万人次,实现休闲农业总收入超过3亿元。把利辛县建成皖北著名、中原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