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河南博爱县探索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路径

河南博爱县探索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路径

时间:2021-11-20 00:37:41

相关推荐

河南博爱县探索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路径

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25日电(记者吴霞李鹏)面临人多地少的现状,河南博爱县将发展蔬菜规模化种植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主导产业来抓,经过多年努力,在创建蔬菜标准生产基地、蔬菜交易市场、省级龙头企业及注册蔬菜商标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9年被评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基层干部和农户反映,当地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品牌建设、发展资金和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仍面临瓶颈。

--因地制宜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博爱县辖七镇三乡,共有农业人口35万人、耕地34万亩,人均耕地不到1亩。据博爱县农业局局长秦胜利介绍,为克服人多地少的不利因素,同时充分利用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等有利因素,博爱县围绕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发展,经过调研论证,决定以蔬菜生产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一体化认证为基础,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统计,截至目前,博爱县蔬菜生产面积已达20万亩,日光温棚5万座,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18万亩,标准化生产田15万亩,粮经比例达到1:1.2。全县蔬菜年总产量达15.8亿公斤,年总产值20.7亿元,带动全县5万户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

与此同时,博爱县蔬菜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也大大加速。2009年博爱县被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10年创建1个“全国蔬菜标准园”。据博爱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农经站站长李志勇介绍,全县现已建成8个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5个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认证8个无公害蔬菜产品标识;注册了“孝敬牌”“苏篮子”蔬菜商标;建成3个规模较大的蔬菜交易市场、3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全县蔬菜经纪人达500多人。

--全面规划,多措并举支持蔬菜产业发展

博爱县着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发挥科技作用、牵线农企对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蔬菜产业发展的新路。一是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把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涌现出孝敬镇蔬菜、孝敬镇留村蔬菜、磨头镇际西蔬菜、金都白灵菇等一大批运行质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据孝敬镇镇书记张明宝介绍,中内都村是有名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村,成立金都白灵菇专业合作社后,不仅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而且注册了“金都”商标,与广东等地的食用菌加工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每年销售鲜菇50万公斤,合作社成员的户年收入由原来的5000元增长到现在的近3万元。

二是实施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大对菜农科技培训力度,组织高级农艺师组成讲师团,利用农闲、晚上时间到各乡、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仅在2009年就引进推广新品种65个,引进新技术23项,建立科技示点63个,建立科技示范户300个。

孝敬镇怀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怀田说,留村是全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县农业局支持下,推广了黄板诱蚜、灯光杀虫、性诱芯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后,每亩减少农药及人工投入近200元,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三是召开蔬菜大户、龙头企业座谈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秦胜利告诉记者,为增进蔬菜生产大户之间、大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及时掌握新品种、新技术、蔬菜价格、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种信息,多次召开座谈会,印发大户、龙头企业的通讯录,互通信息,搞好茬口安排,实现最大效益。一年来,共举办相关座谈会10期,发放各种资料2000余份。

四是整合项目资金,加强高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近两年来,博爱县共投入2000多万元项目资金,用于禾润、怀田有机蔬菜园区土地整理项目,苏家作高效园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现代农业植保项目等,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连续8年来对新增拱棚、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土地流转等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办法,每年拿出百万元用于鼓励发展蔬菜产业。

--产业发展在品牌、资金、人才上面临瓶颈

在调研过程中,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户普遍反映,博爱县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品牌建设、发展资金和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仍面临瓶颈。

一是品牌建设力度有待加强。秦胜利指出,随着市场的扩大、“农超对接”的发展,不少农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意识都大大增强。一方面需要鼓励相关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登记等生产经营活动,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的发展路子。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无序登记或申请认证、商标、地理标志的行为,一个县同类产品最好能主打一、两个品牌,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现象。

二是发展资金方面仍显不足。李志勇建议,资金不足对于新品种引进和农户扩大生产规模都构成严重的制约,应积极促进农业与金融对接。要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模式,探索大棚、农机具等多种抵押方式;完善信用担保,构建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互为补充的担保体系,为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推进互助联保和农户联保等融资方式等。

三是技术、管理人才比较短缺。刘怀田指出,随着大棚蔬菜在当地生产规模的扩大,管理和技术人才对于合作社来说非常紧缺。尤其是引进新技术后,更需要既具有实践又兼有理论知识的人才。他说,目前合作社聘请的技术人员是在山东寿光有着多年大棚种植经验的老农民,年工资为6万元,但引进新技术后,技术人员就不知道怎么管理了。

秦胜利建议,政府应引导农业院校与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引导、鼓励农学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组织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积极培训农民,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