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精选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0-07-18 21:43:21

相关推荐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精选

《地球的法则》是一本由斯图尔特.布兰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一):那些夸夸奇谈的傻x们

看了一些人的书评,貌似有知识有文采,我想说的是,你们这群高智商的傻x,违背自然规律的科技必然会变成一部分人牟利,而毁灭人类的工具,希特勒的种族理论讲起来比你们要科学的多,要激情的多,要有文采的多,最终历史会证明,这些都是脑子进水。。。。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二):科学家讲述为什么城市、转基因、核电是绿色的

本书作者是科学家,书中详细论述了为什么城市是绿色的,贫民窟是绿色的,转基因、核电是绿色的。

书中提到,1996年开始,北美大规模食用转基因食品,欧洲则禁止转基因食品。这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食品对照试验。截至到,科学家没有发现两组之间有差异。

书中提到:对一个生态学家来说,农业产出的任何一种产品都谈不上半点儿的天然。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三):时代的功课

时代都有自己的规律可言,正如时代的发展需要环境的代价,这代价终尔是要还回去的,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

核电站的风险与其带来的价值,犹如天平的两个极端,稍不留心,便会毁于一旦;那转基因的食物,若只是人为创造性地改变其自身的基本突变,使得更利于人类,反倒是不失为一种良策,可又怎能考证这一切不是某些别有用心之群的阴谋论呢?!

从环境的现状来看,核电可以深入发展,甚至到个人家居电器等;而转基因则可有选择性地利用,是否可与当代疾病问题形成一定的制约关系?又或许可以协助人体的DNA工程,以形成更加有利的矩阵优势?

曾几何时,想过现如今的电路传输不用电线类的有介物体,正如闪电一般;又或者未来的马路上天空中都是一个个不用冒烟的飞车,只是里面有那么一颗纽扣大小的核电池,正常使用一个世纪……

很多时候,不敢不想接受的事物,其大多都是缺乏对其事物本身的了解和认知,但凡彻底弄清了其本来的面目,便会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是每个时代应做的功课!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四):城市聚集猿人,猿人聚集基因

书中提到了一个反常识的观点,即城市才是人类最经济、最有效率的聚集方式。

我(们)一直认为,城市是地球的"毒瘤",是在地球表面上开垦出来的水泥森林,城市失去了自然生态,只能靠“吸取”周边自然和农村的给养,维持一个数十万或数百万的猿人居住于此,每天输入几十万吨能源,排除几十万吨垃圾,造成数百万单位的熵。因此很多淳朴的自然主义者很隐晦地表达“我们人类要回到大自然中”,推崇绿色的与大自然共存的方式。

本书却反对这一观点。

on this planet,50%的猿人居住在占地球表脸2.8%城市里。城市用它的金钱、自由、资源、娱乐、知识、以及远远多于农村的异性 sex attraction,吸引了青少年们进去城市中。这是事实。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有未来,这是一个对老年人很不公平的事实。

城市创造了90%的创造力和新事物——这是猿人社会的最大价值所在。更快的交通工具、资源组合又重新分配的人类魔法“金融”、24小时从不间断的电力能源,教育与协作,汇聚最聪明头脑的科研机构,制造行业等,这些都是需要“猿人聚集数量达到质变”才能产生的,比如1万人,甚至10万人。只有城市能提供如此数量猿人。

书中第二个观点更有趣。

人类的基因组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着地球的生命历史。

人类基因组中,有9.8万种病毒,另外15万种物种的进化碎片。这些碎片是如何被人类DNA所吸收的?也许是病毒。

不要认为我们和老鼠的差别很大。我们都是有四种最基本的密码子所孵化。密码子的碱基对所生成的氨基酸,是所有生物共有的最大相同之处。以至于科学家说,基因在不同的物种之间来回“流窜”。从昆虫体内,进入老鼠体内,进入鸟类体内,进入人类的基因组中。

有个大胆猜测是,动物体内的线粒体,植物体内的叶绿体,都是由另外的物种所寄生而来。

微生物和病毒(事实上这个翻译不太好,我宁愿称其为携带基因的最小单元),从数量和种类上是this planet 的多数族裔。

书中说了两个数据:

1、地球上80%的重量是微生物。我们一小时吸入1万个细菌,10万个病毒。(其实我对此半信半疑)

2、人体内细胞的10%是人类自有的,其他90%都是第三方微生物。我们体内有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我对此也半信半疑)

最后,作为一个IT从业者,我想起书中一句话:当地球上的60亿人都连接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五):错漏频出的翻译毁掉的不只是阅读快感

严肃,或者自认为严肃的讨论问题时,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屁股决定脑袋。有兴趣争论核电和转基因技术的人,只会分成两拨——支持的或是反对的。如本书所述,“知道得最多的人则是最没有恐惧感的。”但是个人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在争论时一定要显得自己手握证据。

在这两个争论当中,认为自己知道真相的反对者肯定比深入了解、检索过证据的支持者要多,而且多很多。但话说回来,支持者里占坑摆立场的人也不少。

而讨论科学问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必须要基于真实的证据用严谨的逻辑来讨论问题。

从福岛核事件激发的一连串反应(诸如抢盐、吃碘片),到最近的黄金大米事件,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出:核电、转基因支持者声音不够大,说得好听点是不占优势,说得难听点就是败得一塌糊涂。这是全世界的问题,但在中国更严重,毕竟中国人是吓大的并且依旧被恐吓着。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地球的法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书籍。它逻辑清晰,有心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取许多证据,以及获取证据的入口。它的观点并非新颖,而是科学界的主流。这样一本书,能够作为争取中间人士的利器。

但问题是,这中译版是想毁了这本书吧?

我是学生物的,此书当中有关城市、核电的章节就不说了。只说其中的生物部分。摘抄两处翻译错误:

“此外,有证据表明,细菌群体内部一直在进行DNA交换,甚至于会和原核生物(更高级的生物)进行DNA的交换。”——P133

“我们来看看猕猴桃的案例吧。它是中国醋栗用传统方法杂交而成的新品种,经过新西兰人的大力推销,现在风靡全球。”——P136

前一处的错误出在括号那,中学生物老师告诉我们,细菌就是原核生物,换句话说,这句话的逻辑是在告诉我们“1>1”,这显然是错的。翻译者要不就是把“Eukaryotes(真核生物)”和“Prokaryotes(原核生物)”给搞混了,要不就是自己乱加了个注释。中学生物老师死得早。

第二处的问题出在“中国醋栗”上。这个词的原文显然是“Chinese gooseberry”。“Chinese gooseberry”这两个英文单词能对应中文中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猕猴桃科的猕猴桃,一个是茄科酸浆属(Physalis sp.)的灯笼果,或者叫菇娘。在这里显然说的是猕猴桃。而中文里的醋栗指的是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的醋栗属(Ribesa sp.)。奇葩的是,醋栗属的鹅莓(R. uva-crispa)也有个“灯笼果”的俗名,而真正叫灯笼果的那玩意儿也有人叫它醋栗。英文物种名翻中文物种名坑特别多,词汇的真正指向和它的字面含义很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的,再加上俗名什么的更是坑爹。这可以当做翻译错误的理由。但这个错误还是很低级。

这样的错误,如果真要找的话还能找出不少来。而这样的低级错误,会让中间人士认为这本书欠缺严谨性。《地球的法则》不是学术论述,其中的案例以及涉及的研究多只言及结论,讲得并不详细且并未标注详细来源。这本来不是问题,但频出的低级翻译错误却让这一切看起来如此语焉不详,说得恶毒一点就是——与核电、转基因技术的反对者编造的谎言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请原谅我的毒舌。

但在这场可能输掉的战争当中,行事务必要小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