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教育改革大动作

教育改革大动作

时间:2021-11-11 23:53:20

相关推荐

教育改革大动作

教育改革大动作——学习笔记

以下内容为摘抄

现状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购买学区房(越涨越高)、课外补习班(良莠不齐)内卷加剧焦虑:生怕输在起跑线上

改革的内容及方向

2月—— 整顿线下培训机构

北京部分区教委发布的关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的通知。紧接着,从北京开始,这项整顿措施逐渐蔓延到了全国。3月——幼儿园正式实行“去小学化”

【】早在去年9月份,国家就出台了一份关于学前教育法的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要求“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

【】意见稿不仅对幼儿园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前阶段的课外辅导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严禁培训机构教授学科类的内容

-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学科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小衔接”问题

【】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不得设学前班

【】防止把小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

【】要求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地准备,帮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就意味着幼小衔接的任务转移到了幼儿园

-4月—— 中考改革,全国推行

【】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就竖起了一面大旗: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但是各省市推行政策的力度并不十分一致

【】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

1.改革一:普高和中职招生录取比例调整为5:5

2.改革二:禁止所有学校、机构招收初三复读生

【】改革原因:

1.国家根据产业布局调整人才比列: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随着人口的锐减,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匮乏,高校的扩招导致大部分人涌向中上层,基层劳动力越来越少,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国家决定调整人才的布局结构。

2.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文化课的学习:其实一直以来,高中教育都包含了两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教育,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只是因为高中扩招得太严重,所以中等职业教育才会一直被忽视。

这两类学校需要的学生也不相同,一种是有较强文化课学习能力的学生,一种是文化课学习能力稍差但在实践性活动上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这两类学生会进入到不同的评价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取消复读可以避免中考生反复考试。复读,对于很多应届生是不公平的。很多学生没有考好,选择复读,对于普通高中来说会失去很多生源,这样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对应届生,不公平;对高中,失去生源,都不合理)7月—— “双减”政策(教育意见统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禁止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

【】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学校提供放学后2小时的托管服务

【】“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各司其职)

【】对于培训机构

1.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能进行资本运作)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资不得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2.不能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开展学科类培训;只有在平时学期的周一到周五开课,线下的课程不得晚于8点半,线上的不能晚于9点(业务量不足)

3.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4.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5.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6.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学科改革

【】,学科进行了改革,语文所占的分值加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美育将纳入中考计分;

【】,中考改革,中考的地位提升,中考分数变得越发重要;

【】,幼儿园去小学化、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孩子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希望学生能多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更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学习和教育。

改革的目的

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对补习培训机构 实施“拨乱反正”完善人才的筛选标准和机制( 推动素质教育,降低“分数”这个狭隘的评价方式)

资本对于“双减”政策的应对

培训机构转型优先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而不是往同样受到鼓励的职业教育(为什么?)

【】转型门槛

【】市场需求

培训机构应对策略:

【】逐渐退出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做大面向普通高中的学科类培训:“双减”意见提到,对面向普通高中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这就给培训机构发展面向普通高中的学科类培训业务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各地监管部门随时都可以对面向普通高中的学科类培训采取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一样的管理办法。(有政策风险

【】转型投身非学科类培训,包括体育、艺术、科技培训;

【】为学校提供托管服务(包括课后服务与假期托管服务);

【】向0-3岁托育发展;

【】向成人与职教领域发展:政策风险最小的,但也是最难的,因为这一块业务的社会需求并不旺,而且已经挤满相应的机构,不管培训机构花什么招数来刺激需求,要让成人掏钱,或者让技能培训变热,都没有那么容易。这类培训也基本围绕招考、考证展开(需求不旺);但也不尽然(见下图)

“双减”政策

内卷与焦虑螺旋上升,引出的三个现象:

1.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考试的题目越来越难

2.从家长到老师,所有人都在“赶进度”,教育任务在不断下放

3.唯分数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素质教育已然没有了生存空间应与“双减”配套的政策可以有哪些?

1.调整高考模式:“宽进严出”;教育分流

2.上下学时间,家长接送问题

3.素质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执行

4.家长思想观念:职业高中(为什么不希望走职高?就业前景,社会地位…“双减”政策的系列措施,可用三个词总结:改善供给、强化管理、引导需求

1.家长的焦虑和对培训的旺盛需求,才是机构供求发展到今天的根本动力

2.在教育评价主要集中在分数上时,家长和孩子的高回报期待仍会持续(教育评价体系和职业回报情况是家庭选择孩子教育路线的主要判断依据

3.在职业教育尚未得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发展之前,进行教育分流可能导致很多家长仍然不太希望孩子进入职业教育轨道;还要切实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从职业教育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并提升认同感

4.不得教授超标超超前内容≠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实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标准,让学校以更自然更快乐对终身学习更有益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学习心得

以下为个人想法

私货环节

关于内卷和焦虑

“内卷”大环境不可控,但内心的焦虑应该是可以自我调节的。而调节效果的好坏,跟内心锚点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1.内心锚点的重要性

【】关于“内心锚点”的定义,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自己的三观,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自我。这个锚点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完全内化并能够逻辑自洽的,因此它不应该随着外界条件或者环境的改变而轻易发生变动。通俗一点的说法可能跟“有主见”差不多。

2.内心锚点的作用

【】与外界互动时有自己的原则和判断,不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独立自主,能掌控自我

3.如何获得内心锚点

【】见识的宽度:多阅读多经历(直接的和间接的都可以)

【】思考的深度:多动脑子,锻炼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正向反馈的不断强化:大脑的“奖赏机制”——付出行动,获得收益,得到奖赏,强化行动

【】反思与总结:从有限的人生经历中,积累经验教训并提炼原则,然后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与时俱进

如何看待和应对 “双减”

1. “双减”政策的目的

【】人才结构调整:引导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分流。作为制造业大国,为国内产业升级保障充足且优质的人力资源供给

【】降低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在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时进一步激化社会贫富差距矛盾的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打压逐利资本人为制造并贩卖焦虑,整顿补习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乱象;引导资本往国家鼓励的方向投入(比如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提升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这个天花板很高且难量化,有点虚,不容易落地且持续时间长)

2.家长应如何看待和应对

【】“减”掉的时间和作业:有针对的就重难点进行补充练习,“减”数量但是不减质量

【】课余时间:有质量的陪伴(体育锻炼,发展兴趣爱好,亲子互动…)

【】素质教育补习班:不盲目参与,避免陷入新的“内卷”;鼓励孩子跨学科学习,多阅读,锻炼表达能力

【】“减负”与“升学”:升学是硬指标,不能打折扣,满足升学要求依然是第一要务。以此为前提进行有策略性地“减负”,避免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培养孩子诸如抗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内驱力等软实力

【】“双减”实际上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一味指望学校或者补习班,家庭教育始终是人在成年以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实际上考验的是家长的综合素质与格局。

“双减”的减与增

1. 减掉的是什么:

【】重复的,机械的作业;大量占用的原本应该休息与玩耍的无效的学习时间

【】因焦虑和攀比而加入的课外学科补习班——按头喝水,揠苗助长

2.增加的是什么:

【】作业质量: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

【】作业指导:基础的和重难点,因材施教,个性化有针对性地辅导

【】强化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职责(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程设计…)(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保护对学科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不是一味的靠增加题目难度)

【】探索除学科以外的兴趣,锻炼身体的时间和机会

【】家长的职责和责任(有没有“双减”其实一直都在,“双减”后进一步得到凸显和强化)

3.应当辩证得看“双减”:

【】单纯的减量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减负”

【】看似在“减”,实则是为了“增”:把不必要的减下去,把更有质量的内容加进来;

【】不能过度依赖政策执行:一来首先执行的往往是容易被量化的指标,很容易简单粗暴流于形式;二来政策传导和配套实施都需要时间,但娃娃的教育不等人

【】增加的内容包含多维度(例如心理健康,关爱与引导,创造创新等等)且大多很难量化考核,也不容易复制量产,时间久见效慢,作用和效果很难独立区分出来,说白了工作不容易出彩,甚至会费力不讨好,因为导致政策推动时动力不足,出现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局面并不奇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