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明初将领徐达是农民出身 为何会精通兵法? – 网络

明初将领徐达是农民出身 为何会精通兵法? – 网络

时间:2018-08-31 07:47:46

相关推荐

明初将领徐达是农民出身 为何会精通兵法? – 网络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冠。

徐达世代为农,少有大志,身材魁梧,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元末,朝政纲纪不振,派系纷争,加之蝗旱瘟疫,天下大乱。1353年,徐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军,功绩显赫。徐达很有军事天分,严以律己,深得为将精髓。他严于治军,吸取了元军官兵腐败、烧杀掳掠、祸害百姓的教训。要求部下“令出不二,有违令扰民者,必戮以徇”!很快成为义军主要将领之一。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春,郭子兴见濠州(治所在今安徽凤阳)粮草短缺,命朱元璋带着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少数人南下定远(今安徽滁州定远),开辟新的根据地。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并嘱咐李善长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定远驴牌寨有一支地主武装,人数有3千多。朱元璋与徐达等人商议,当时山寨缺粮,徐达让部下假扮运粮百姓,诈开寨门,徐达趁山寨不备,率先捉住寨主,迫使部下投降。随后,徐达率兵乘胜奇袭横涧山,横涧山寨主缪大亨在睡梦中当了俘虏,两万多人的队伍很快“改姓为朱”了。这支军队交由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分别指挥训练。不久朱元璋人马就发展到4万多人。顺便说一下,朱元璋率兵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朱文正和姐夫李贞带着12岁外甥李保儿(后改名李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定远当时还有个才8岁孤儿叫沐英,最大的才18岁。这三个孩子都被朱元璋收为养子。日后,他们都成为明朝开国著名将领。徐达经常与士兵同甘共苦,出征时,遇到粮草不济,士兵吃不饱,他就不吃饭,士兵生病、受伤,他必定亲自探望、慰问。他所指挥的军队,号令严明,指哪打哪,绝不骚扰百姓,因此,徐达军深受百姓支持,战斗力很强。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孙德崖部队因遇饥荒,希望朱元璋接纳,驻军在和州境内。郭子兴将孙德崖抓住,孙德崖部下也捉了朱元璋。徐达请求郭子兴,自己愿去代替朱元璋,并将孙德崖释放,孙德崖的部下也释放了朱元璋,徐达化解了这场矛盾。同月,濠州义军首领郭子兴去世,红巾军刘福通在安徽亳州建立“大宋”政权,拥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任命朱元璋为濠州郭子兴部副元帅。后郭子兴部另两个副元帅郭天叙、张天佑先后战死。朱元璋实际成了郭子兴部实际首领。朱元璋采纳了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和州驻守。有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先后前来归附,朱元璋、。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徐达率军趁势大破元军,攻占了太平城(今安徽当涂)。

次年春,也就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徐达率军攻打盘踞在常州的张士诚。徐达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仅用一天就攻了下来。生擒张士诚胞弟张士德,又与常遇春生擒其部将张德,并先后攻克攻克毗陵(今江苏常州)、宁国(今属安徽宣城)、宣城(今安徽宣城)。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宜兴攻克。朱元璋亲征婺州(今浙江金华),徐达留守应天府。徐达长于谋略,尽管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机会读书。参加义军后,跟人学习认字,求教兵法。特别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很快成长为帅才。史书说他“延礼儒士,商议终日”。徐达崇尚节俭、反对奢华。一次,朱元璋到他家,见他住在低矮、潮湿的小屋内,提出给他更换高大、敞亮的房子。徐达都谢绝了。他说:“天下未定,主上宵衣旰食,臣敢以家为计”?

至正十九年(1359年)四月,为东防张士诚、西挡徐寿辉。徐达主动出击,率兵攻克池州(今安徽池州),擒获守将洪钧等人,并缴获了许多战船。随后,徐达乘胜进攻安庆,安庆守将赵普胜是陈友谅心腹大将,智勇双全,据守安庆,徐达诸将攻了几天都没有拿下。徐达用离间之计,诈称赵普胜劳苦功高,在元支持下,准备在打败朱元璋后任池州平章事,遭陈友谅忌杀。赵普胜死后,枞阳水寨无人能守,徐达很快攻下了枞阳水寨。陈友谅知道自己中计,非常恼火,打算率大批水军准备复夺池州。次年(1360年)五月,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杀害。当时陈友谅在义军中实力最为雄厚,自称皇帝,国号为汉。陈友谅野心很大,占据了江西、湖广大片地盘。派人与张士诚相约,合力攻击朱元璋的吴军。陈友谅刚当上“皇帝”不久,即派水陆大军攻打朱元璋的东吴军,准备解安庆围,顺便拔掉池州这颗“钉子”。徐达、常遇春商议,选老弱兵在池州要道诱敌,挑精兵在城中坚守待敌,派主力在九华山下设伏,断其后路。此计划报得朱元璋的同意。当陈友谅军至城下,只听城内鼓声骤响,一刹时城外伏兵四起,城内精兵冲出,内外夹击,陈友谅军大乱,被斩首万余,生擒三千,徐达军大胜。这一仗,徐达与常遇春配合默契,相互支援,堪称典范。可惜,常遇春不听徐达的劝阻,坑杀不少降将、士兵。为后来作战增加了不少难度。

陈友谅得知前军在池州大败,安庆不保,决定撤兵江州(今江西九江)合力再战。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徐达与陈友谅在江州大战,这一仗,干净利落,吴军缴获战马两千匹,粮食数十万石,陈友谅西逃武昌。徐达乘胜西进鄱阳湖,直逼武昌。徐达领兵作战,不仅敢打能拼,而且尤善动脑。把平时所学与战争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地效果。1362年,朱元璋率军平定洪都(今江西南昌)后,带兵救援在安丰(今安徽淮南寿县)的小明王韩林儿。不久,洪都降将祝宗、康泰举兵叛乱。追击陈友谅到了汉阳沌口的徐达得知消息,急忙回军洪都,很快平定叛乱。随后徐达带兵驰援遭到张士诚进攻的韩林儿、刘福通。徐达带兵打跑了张士诚,收复了被张士诚联合元军所占的所有城池。

陈友谅则大军乘虚而入,攻陷吉安(今江西吉安)、无为(今属安徽芜湖)等地,并集中兵力猛攻洪都达85天。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七月。朱元璋亲自带兵迎击,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大战。当时,陈友谅在兵力、财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拥兵60万,巨舰数十艘,朱元璋只有20多万人,用的全是些破旧小船。第一天交战。徐达身先将士,亲自上阵拼杀,一举击溃陈友谅的前锋部队,歼敌1千5百多人,并缴获巨舰一艘,吴军军威大振。陈友谅拼死抵抗,徐达的战船着火了,他奋不顾身地扑灭大火,继续坚持战斗。此时,张士诚带兵攻打应天,朱元璋恐怕南京不保,急忙派徐达回军救援。,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战役的胜利,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徐达对属下赏罚严明,很得士兵拥护。这一次回军救援南京,手下大部分是收编不久的杂牌军。他们得知张士诚势大,自己势小,许多人思念家乡,擅自逃跑时被抓了回来。几位部将建议徐达处死这些人,徐达对部将说:“杀了他们,会有更多人逃跑的,搞不好还会激起兵变的,找出挑头闹事的就解决了。这件事还是偶来处理吧”!他让人传令说:“大家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的,但擅自逃跑按军规是要杀头的。现在大将军在营外,决定网开一面、不按军规办事,凡是愿意悔改的站在左边,实在愿走的就站原处不动”。于是绝大多数人站在左边,只有仅有的几个站在原地不动。徐达很快找出了带头闹事的,在他面部刺黑字就放了他。这人一出营门就羞愧自杀了,其他人看了后,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张士诚听说徐达回军,就慌忙撤退了。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徐达、常遇春受命攻打张士诚,攻克淮东、泰州、宜兴、高邮,俘虏张士诚将士1千多人。淮安守将梅思祖开城投降,徐达实力大增,逼使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在长江以南地区,不敢妄动。徐达让常遇春、廖永安、胡大海距城18里的地方设伏兵、并各带骑兵一支,自己则亲率军队与张士诚军正面交锋。徐达部将王均用率骑兵从侧面冲入敌阵,张士诚军队大乱,掉头而逃,又被常遇春等伏兵截杀,死伤无数。这年冬,张士诚不甘心失败,用重金吟诱新近归附吴新军7000人为内应,将徐达围于牛塘。徐达立即派人突围,命副帅常遇春与廖永安、胡大海等驰援牛塘,内外夹击,大破张士诚军。次年,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常州被攻下。不久,又攻克通州(今江苏南通)、南下占领湖州(今浙江湖州)、然后转军北上攻平江(今江苏苏州)。徐达督军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闾门水寨,直逼城下。将士们奋勇争先20万大军杀声震天。张士诚令枢密唐杰上城督战拒敌。唐杰抵挡不住,缴械投降。平江参政谢节、潘元绍看到大势已去,相继投降。徐达下令:“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徐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降将李伯升奉徐达之命,前去劝谕张士诚。后张士诚还是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徐达回师后,被封为信国公。

当时,元军政治腐败,内部勾心斗角。朱元璋在收复平江后,就打算讨伐元军,统一中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冬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檄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徐达与常遇春等商议,打算攻击朱元璋的策略先近后远,部署:“先取山东,撤其屏障;旋师河南,断其翼羽;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尽偶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势孤援绝。既克其都,鼓行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天下矣”!冬月初,徐达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今属山东),扼守黄河渡口。自己率主力由镇江沿着运河故道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占领益都(今属山东潍坊)、潍州(今山东潍坊)、胶州。济南攻克后,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烟台)等地望风而降。山东基本平定,兵力财力有了充分保障。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三月,徐达率军从济宁出发,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逼近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徐达主力攻克永城、许昌。在虎牢关击败元军,占领偃师,洛阳等地守军投降。徐达完成了山东、河南的军事任务,兵指潼关。一部留下切断大都(今北京)与关内联系。朱元璋专门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召集诸将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徐达提出:待收复关中后,攻取大都。朱元璋同意了这个建议。徐达分兵取陕西,自己攻下彰德(今河南安阳)、邯郸(今河北邯郸)、沧州、大沽(今天津),在武清与元军大战。胜后,收复通州(今北京通县),完成对大都初步包围。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北逃时感慨道:“朕不出京师,安知外事如此”!元顺帝逃走,京城军队如鸟兽散,大都无人守卫,元朝灭亡。据说徐达在大都包围圈中故意留一口子,故意让元顺帝从此口子中逃脱的。常遇春等人欲率军追赶,被徐达极力阻止。对此,常遇春对此非常不满,愤怒上书报告给了朱元璋。但朱元璋却对此无动于衷、并没有责怪徐达。而是心中暗暗称赞徐达这件事做得好:元顺帝一逃,等于主动放弃了江山,元军群龙无首、士气大减,双方免去了一场苦恶大战,对明军后续作战更为有利。朱元璋认为元顺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以后就可以借此宣扬元朝的灭亡顺应天意、明朝的兴盛合乎民情,何乐如不为呢?如果捉住元顺帝,是杀还是放呢?不又像此前小明王那样是一个烫手山芋吗?后来,徐达告诉常遇春:“元顺帝虽说是一个胡人,但是曾经久居帝位,号令过天下。大家如果真抓到他了,主上(朱元璋)拿他怎么办才好呢?是割块地封给他?还是将他处死以求甘心。偶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妥,所以放了他最为合适”。由此可见,常遇春等人的政治谋略水平比徐达差得太远了。

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后,蒙古残军仍然在不断进攻,元军大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自持拥兵10万,坐守山西太原。扩廓帖木儿自认可以与明军决一死战。听说徐达率军进剿山西,很快先取了泽州、潞州等地。便急欲与徐达一决胜负。便领军从太原北去,向大都的方向寻找徐达决战。徐达按兵不动,先消磨元兵锐气,在晚上突出奇兵,夜间奔袭王保保军营。徐达身先士卒,骑着乌骓马,犹如神兵天降,王保保来不及披甲出战,便被败兵护着逃跑了。太原攻克,俘敌4万多人,缴获无数。

洪武二年(1369年)春,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大军进抵鹿台(今河南汤阴),元将张思道闻风而逃。徐达几乎不战就连克奉元(元代西安的旧称)、秦州(今属甘肃天水)、伏羌(今甘肃甘谷)、宁远(今甘肃宁远)、巩昌(今甘肃陇西),派大将冯胜进逼临洮(今甘肃临洮),元将李思齐望风而降。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今属北京市昌平),北追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出潼关,直逼兰州,后在各路大军的围攻下,西北地区终于基本剿平。

班师后,徐达年事渐高,主要做右丞相事物。洪武四年(1371年),徐达任北平守卫,同年冬回到南京。朱元璋见他房子矮小,让他搬进自己的旧宅,也就是过去的吴王府邸,徐达不肯。一天,朱元璋诏徐达饮酒,将徐达灌得大醉,强行将他安置在吴王府。徐达酒醒后,大吃一惊,连忙入朝,口称“死罪”。朱元璋笑而不语,也就没有再强迫他住自己的“旧宅”了。但给他另建一处府邸“大功坊”了事儿。后来徐达又带了几次兵,主要为了平叛。

徐达一生受朱元璋重用,主要因为他具有上述品德外,更重要的是徐达忠诚正直,不结党营私。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徐达功大位高,许多人都想与他结交。当时的丞相胡惟庸想交好他,但徐达鄙视胡惟庸的品行,除了公事,很受与其来往。所以在后来的“胡惟庸案”中,徐达独善其身,没有被牵连进去。可见徐达很有政治阳光啊!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回到南京后,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享年54岁。徐达死后,朱元璋治丧送葬,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并御制神道碑文。

关于徐达的死,野史说是朱元璋毒死的,无法考证对错,得了背疽确是真实的事情。这里就不做过多纠缠。近代思想家、教育家郑观应将徐达与古代名将并列,说:“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等,大将也”!现代史学者蔡东藩甚至说:“此朱氏王业之所由创,抑徐达首功之所由建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