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五月初五 我认识的端午节——端午由来 端午习俗

五月初五 我认识的端午节——端午由来 端午习俗

时间:2020-07-15 10:18:44

相关推荐

五月初五 我认识的端午节——端午由来 端午习俗

最近朋友圈都流行一张图片,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到过,那就是屈大夫跳河的一张图,大意是“我不跳河,你们还没有3天假呢”,自问不是卫道者,但是却也不喜欢这样的调侃,这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对传统节日的不尊重。所以今天想说说这端午,当然可能我说的也不准确,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

端午是我国各地最重要的传统岁时节日之一。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录风俗事象的文献作者,就曾努力对端午节的某些习俗进行解释,它们主要集中在:对端午传说各种异文的记载;对端午名称的由来和起源的推断:对端午某些重要事象诸如吃粽子和划龙舟等的解释。尽管古代文献对于端午节记录和描述得较多,解释和研究得较少,但是这些记载具有绵长的连续性,自汉、魏晋,经唐宋,到明清几千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这就为后续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信息和资料。本文主要通过对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的起源以及端午的主要习俗吃粽子和赛龙舟的描述来再一次展示中国这古老的传统节日的魅力。同时希望借助这篇文章来表达浅浅对端午的浓浓深情,为的端午献上一份贺礼。祝端午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大的传统节日。“端”之意与“初”同,端午亦称“初五”。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端午》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午》”。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之一,这八大节日分别是:正月初一辞旧迎新——春节,一月十五火树银花——元宵佳节,四月五日(或者是四月四日)慎终追远——清明节,五月五龙舟竞渡——端午节,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七夕节,八月十五人圆月圆——中秋节,九月九登高望远——重阳节,腊月初八佳粥浓情——腊八节。这八个传统的节日中要数端午节的别称最多了,它的起源也颇有传奇性和争议。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的别称如此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起源的歧出。端午节起源于何时,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端午起源的说法主要有六种:一是纪念屈原;二是源于吴越民族图腾祭;三是纪念介子推;四是纪念伍子胥;五是纪念孝女曹娥;六是恶月恶日驱避。“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中国幅员辽阔,而古代交通不便,各地相对封闭,因而在这传统的节日上各地都有自己地方上的说法。

不管端午节别称有多少起源有几种,总之它是实实在在的流传下来了,并为我们所共同拥有,而龙舟竞渡就是这个节日中最主要的节目之一。龙翔碧水竞飞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流传至今的主要节俗活动之一。相传赛龙舟也是因屈原而起《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3)。不管赛龙舟是起源于何时,因何而赛,他都实实在在的流传下来了,并且曾盛极一时。

端午龙舟竞渡

唐代竞渡之风尤其兴盛。有诗为证“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唐·刘禹锡《竞渡曲》)唐代不愧为诗歌的时代,张建锋封的《竞渡歌》对大唐盛世赛龙舟的状况描绘的更加生动“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竞渡之时,两岸仕女云集,花图锦簇,罗衣溢香;银钗映日,如雪刃雪锋,闪亮耀目。棹影翻飞,浪花四溅,鼓声振振,好壮观的景象。

宋继唐风,竞渡也十分强劲,请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宋·黄裳《减字木兰花》。

明清之时,龙舟竞渡不但雄风不减,反而更加兴盛。《清嘉录》所记载的苏州端午风俗,其在“划龙船烟囱洞”的条目下记有:“龙船,间骨两门,南北两壕,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各占一色。四角仿柱,扬族拽旗,中舱伏鼓吹手。两旁划桨十六,俗呼其人为划手。篙师执长钩立船头者日挡头篙。头亭之上,选端好小儿,扮台阁故事,俗呼龙头太子。尾高丈许,牵彩绳,令小儿水嬉,有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谓之鸿梢。舵为刀式,执之者谓之挡舵。画访游客,争买土罐掷诸河,视龙舟中人执戈竞斗,入水相夺,以为娱乐,……多者受上赏,号为做胜会。胜会之时,先有葛袍缨帽之人,鞠躬声诺于前舱,手执五珠,金鼓之声与水声相激。出龙之前数日,祀神演试,曰下水。上岸送神,谓之拔龙头。当头之人,率皆里巷游手。隔岁先以带叶竹竿竖桥上,为来年出龙认色,其名曰钻五。月朔,互相往来,曰拜客。余则日驻塘河,交午曼衍,集如织锦。男女曹稚,倾城出游,高楼邃阁,罗绮如云,山塘七里,几无驻足之地。河中画揖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土人供买耍货食品,所在成市,凡十日而罢,俗呼划龙船市。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郡中踏布坊人操小舟,亦鸣金伐鼓,划桨如飞,俗呼烟囱洞,”(5)。

而今天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端午节的节日味道似乎越来越淡了,龙舟竞渡更是难得一见,反而是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过的更有滋有味,向西方学习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也不能本末倒置,忽视了我们传统的节日。

粽子浓情

龙舟竞渡在今天虽然少见,然而端午节的另一大主要习俗活动却是随处可见——吃粽子。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保粽子,就算自己不包,在端午也会情不自禁的买回粽子来过节。

据学者考证,粽子最初是先民们祭神和祭祖的祭品。粽子成角形,源民盛行用牛或牛角来祭祀天地社神和谷神的习俗,因为牛是大牲畜,对农耕重要,以宰杀大牲“牛”来做祭品,是表示人们对天地之神和谷神的尊重和企求得天地之神和谷神的佑护,祈求五谷丰登,祈保丰收。粽子不但用以祭神,还用以祭祖,各地地方志风俗篇中经常可以见到端黍即粽子祭祀祖先的记载。“以芦箬裹米熟之,俗名“粽子”,即古之角黍祀灶祀先。”(6)少数民族水族和畲族等依旧保留着端午节祀先的风俗。水族 “借端”(又称“瓜节”),“借”在水语中是吃的意思,“端”含有“开端首”之意,也有水语“祭祀祖先”、“共庆丰收”的内涵。端午节这天,水把各家包好的粽子摆上供桌,祭祀先辈,祈求得到先辈的庇护,保佑一年平畲族人家五月初四包粽子,初五才吃。有的地方端午节中午不吃粽子,而是相传其祖先在白天忙碌于开荒辟地,中午不便回家,因此改为早上吃。此习今。作为祭品的菅粽,多以菅草叶裹制成圆柱状,扎以粽叶丝,通常是五节月节得五福,或言此是“龙首师杖”,或言以此象征先祖征番有功所得的皇畲家人以菅粽祭祖,表达了对先辈的崇拜和敬仰。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小小的粽子,在国人心中似乎已经凝结成了传统的象征,端午节吃粽子就像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已经是一种固定在人们心中的风俗,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已从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渐扩大为一种民族精神,爱国,渴望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希望家人团圆,朋友相聚等等。

总之,端午节别名众多,起源也是众说纷纭并都能言之成理。而赛龙舟,吃粽子,这两项端午节的最主要的习俗都流传到至今,吃粽子更是长久不衰。

端午节不管她还有哪些别名,不管她的起源如何复杂无法弄清,她都流传下来了,实实在在的流传至今,在中国人心中永远有她的一个位置,这就足够了。她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无论在哪里,只有到了端午节,只要想起那浓浓香味的粽子,心中就有一份温暖,那是家的味道,那是一份乡土情结,端午节是一个情感的寄托,寄托着每个中国人都祖国家乡深深的爱。

注释:

(1) 张海英编著《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 书海出版社 6 第60页

(2) 转引自韩光泽 李岩龄《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39页

(3) 转引自 云中天 《节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第119页

(4) 转引自韩光泽 李岩龄《中国古代诗歌与习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162页

(5) 宋颖 《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达》

(6) 黄珍《端午节俗与吉祥文化——以江南为考察中心》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 顾禄 来新夏 《清嘉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

(3) 陈元靓《岁时广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 张海英编著《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 太原:书海出版社

(5) 韩光泽 李岩龄《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6) 云中天 《节俗》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7) 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汶《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重庆:重庆出版社 .9

(8) 李少兵 齐丽华 郭艳梅 《节日节庆》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

(9) 宋颖 《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达》中央人民大学博士论文 超星读秀学术搜索

(10) 黄珍《端午节俗与吉祥文化——以江南为考察中心》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超星读秀学术搜索

(11) 因特网 百度 百度百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