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好帮手!
1500字范文 > 研讨会专家发言(部分)摘登

研讨会专家发言(部分)摘登

时间:2018-09-02 02:37:06

相关推荐

研讨会专家发言(部分)摘登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讨会专家发言(部分)摘登

赵汝蘅

潘志涛

熊家泰

冯双白

欧建平

张居淮

赵汝蘅(中央芭蕾舞团原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原主席)

芭蕾舞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应该冷静地反思了。现在我们在国际比赛中看到国外很多演员技术能力的发展都很快速,10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跳双人舞,而且他们在台上很稳定,跳、转、舞姿都很准确、自如,心理素质很好,让我们惊讶。我最近在韩国应邀评审了180个孩子,每个孩子的能力都特别强。我问:“你们怎么培养出这么好的业余班?”对方告诉我,因为他们自己的热爱。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家长名利心比孩子更重,所以孩子是被迫的。我们虽然有很专业的学校,但是我们的学生对芭蕾舞的热爱程度没有国外业余院校孩子的程度高。国外的很多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学业以外,晚上7点多9点半都来训练。

中国现在大多的业余培训和教育,就是掰腿、劈叉、软度。那些不是舞蹈技术,也不是舞蹈艺术,而是软体体操。如果不解决好业余教育的师资问题,我们很难改变很多业余教育力量不足给我们留下的难题。

此外,现在的业余教育太重视商业目的了,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专业性。问题出现在哪儿?很多好演员不能马上到学校教学,原因是学历不够。在法国,演员到42岁退休之后,参加200小时的教师训练,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而我们必须回到学校去,要有年限和论文,有了相应的职称才能教学。潘志涛(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我由衷地赞成“桃李杯”从比赛转型到展演,展演可以去掉目前的浮躁和不安定,大家可以坐下来看作品,讨论问题。注意力都在比赛上时,心就静不下来。现在可以静下心看一看,到底别人做得怎么样。

上学期,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的高度老师带领学生创作了35个节目展示给我们看,我看得很兴奋。孩子们有自己的创作、有自己的表现。这堂编创课做到现在,越来越贴近民族、民间。

创作的问题很复杂,藏族舞有藏族舞的规律,维吾尔族舞有维吾尔族舞的规律,蒙古族舞有蒙古族舞的规律。现在大家都在说多元一体,但我们更要有一体的观念。山高看远,你得有气度,你得站在一个高度上来看所有的进步和探索。现在舞蹈作品中,演员总爱把腿搬起来,我认为这是破坏而不是建设。高度老师最早的作品是《洗马》,我是第一个看的,现在看起来就像一个组合。这个作品跟现在他的作品没办法比。我佩服高度的是,一个班级五六十个人,所有孩子的作品看完以后,他会给意见,让他们再提高,最后形成作品。他还有“三分钟”的方法,就是三分钟内你的作品我认为有意思,我再让你编下去,反之就淘汰。这样慢慢地35个作品就出来了。高度从开始创作到现在建立这堂课,而且这堂课在逐渐地前进,这样态势很像“桃李杯”所追求的目标——从不会到会,从不行到行,从开始到逐渐地完善和完美。

熊家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精品课在第八届“桃李杯”比赛首次被列入比赛内容,其后中断。这次又恢复精品课展示,这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这次各舞蹈院校报送39堂课,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毯子功、芭蕾、现代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的汉族中的花鼓灯、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还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和朝鲜族精品课等。还有各地区、各民族在传统舞蹈文化基础上挖掘提炼编创的,精品课内容可说是丰富多彩。通过“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充分地展示了各舞蹈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值得可喜。通过观摩、交流,让各院校的成果得到共享。好的经验、好的方法得以传播,这对各舞蹈院校教育、教学是一次极好的促进。

把台前的比赛引申到台后的日常教学和科研中去,将会涌现更多的精品课,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和人才的培养。精品课在传统优秀舞蹈文化和前辈们做出的成果基础上,有了新的诠释和突破,是精心编创的一门非常优秀的、极好的课本,或是原生态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呈现。

精品课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报送和评审的具体要求应该说更加科学严谨。这次精品课录像评审中,各院校比较重视,有序地按组委会要求把录像按时报送,保证评审工作顺利进行。

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研究员)

“桃李杯”比赛在长年的坚持下,已经形成了自己巨大的品牌效应。无论外在形势如何变化,坚守这个品牌,坚持这个项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坚持当中,有些东西是值得高度注意和探索的。首先是品牌中的品质问题。品牌的影响力与其品质是高度相关的。坚守,也就是坚持高品质,高标准。舞蹈专业艺术教育的品质是“桃李杯”的品牌基础,也是检验舞蹈专业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次,今天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利用网络时代高科技的力量,借助于自媒体的推广力度,开展广泛的舞蹈教育研讨、宣传、介绍、推介等,让“桃李杯”比赛走出自我圈定的范围空间,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极大扩大“桃李杯”展演的影响,该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比如,首届“桃李杯”比赛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今天,利用网络直播,可以更大幅度地宣传舞蹈专业教育的成果,扩大艺术院校的知名度和风格特色。再例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职业发展的多元需求?如何给学生更丰富的滋养?应该在新时代环境下精心考虑。这样的思考,会给“桃李杯”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其从单纯比赛模式中冲出“围城”,促进学校教材建设、教学法建设。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舞蹈教育经过60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中专到大学专科与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以至博士后流动站这条完整教育链。鉴于在课程设置方面,经过充分的论证,逐步建立精品课程的必修之路,比如在中专阶段,在学科方面开设最具基础性的“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鉴赏”等课程;在学科方面开设最具基础性的“原生素材课”“风格组合课”和“基本训练课”。其中,必须追求原生态以求文化的传承。在本科阶段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在中专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相互衔接的深度开发课程。比如在学科方面,开设“中国舞蹈文化史”“外国舞蹈文化史”“舞蹈概论”“舞蹈美学”“舞蹈批评”的课程。在授课方面开设各个舞种和各个专业的教学法的课程和教学专题研讨会等,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助推学生的创造力。

在研究生阶段,则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积极鼓励校内教师参与,特邀校外专家加盟,研究新问题申报新课题、开设教学法、方法论和交叉学科等课程和讲座。比如在学科方面,建议开设“舞蹈史论教学法”“舞蹈史学方法论”“舞蹈美学方法论”“舞蹈人类学方法论”“舞蹈文化学方法论”“舞蹈性别学方法论”等新兴课程和讲座。特别要加强同体育、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社会科学等领域合作开设各个门类的交叉学科的新课程和新讲座。张居淮(安徽演艺集团原董事长、一级编导)

“桃李杯”的剧目、人才展示,主要还是靠剧目。在各院校所报的166个节目当中,我个人感觉这1/3的剧目还不错,虽然我们只选了22个。但更多的作品从总体上看,质量不尽如人意,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少,特别是在继承创新方面,处理方面不够严谨。有一些作品甚至存在模仿、借鉴、借用痕迹很重的情况。

教学剧目对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一个内容。其规范性、示范性、对位性、准确性、深入性,可以让舞蹈专业的学生理解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整体综合艺术能力。编导要重视在继承中的取与舍的问题,所选用的素材是否准确,对学生训练进程尤为重要。一个作品要获得成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缺少扎实准确的继承,创新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选取最准确的语言,经过艺术的再创造,我们才能使作品实现规范性和观赏性。这样使作品既保持了民间舞的土风韵律,又适应了当代人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口味,确保教学剧目中的规范性和示范性。从这次各院校推荐的民族民间舞剧目来看,有相当一批作品让我们感觉到编导深入生活不够,生活功底不厚,还有一些作品更多的是民间舞素材的语汇的堆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